正在阅读:

流浪艺术家的一张自拍,最终帮她梦想成真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流浪艺术家的一张自拍,最终帮她梦想成真

坚持就是美丽。

 

李·歌蒂(Lee Godie)是一个流浪艺术家,她每天都在芝加哥寒冷的街头卖画。她把个人物品寄存在全市不同的地方,她在旅馆的浴室里洗澡,无论天气多冷她都躺在公园的长椅过夜。

然而在她的自画像里,歌蒂却摇身一变,成为了20世纪20年代的“潮流女郎”:穿着毛领大衣、别着胸针、戴着宽檐帽,摆出婀娜的姿势,像极了光芒万丈的电影明星。这些自画像的原片都拍摄于芝加哥灰狗长途汽车站的照相亭。在每一张自画像中,歌蒂都穿着不一样的服装,摆着不一样的姿势,每一张画都塑造了一个全新的、耀眼的自我形象。

图片来源:KOHLER ARTS CENTER

歌蒂两种生活之间的紧张状态清晰可感。现实中,她是挣扎的流浪者,而在内心里,她却是艺术明星,这样的矛盾状态让她的自画像格外迷人。她先将黑白照片打印出来,然后用多种不同的材料加以修饰,有时是钢笔或者彩笔,有时则是眼线笔和唇膏。在某张自画像上,歌蒂甚至将速溶茶泼在脸上,让照片上的自己看起来像是晒了日光浴。

歌蒂对这些进行的过度美化更加显示出照相亭外生活的艰辛。她呆滞的眼神、松垮的皮肤支撑不了她为自己塑造的巨星形象,结果就是这些光鲜亮丽的自画像同时展现出了贫苦和富足,而两者又绝无折衷的可能。

“我从不过生日,”歌蒂曾说过,“我只庆幸自己能够成为一个艺术家。”

这句话不仅道出了歌蒂的性格,同时还为歌蒂艺术家的身份创造出了一个美丽的神话:她磨灭了自己的生辰,仿佛是在宣告,她作为一个受人敬仰的艺术家在艺术的王国里是永生的。

一个流传最广的说法是,歌蒂的艺术家生涯始于1968年。当时,她已经年近六旬,芝加哥艺术馆的一场印象派画展让她深受震撼。在看完展览后不久,她内心涌动,随后她向世人宣布她是一个法国印象派画家,艺术造诣“远超塞尚”。

自那以后,她开始画画,并且越画越多。歌蒂的画描绘了上流社会名媛的浮夸形象:忽闪忽闪的大眼、戴着宽檐帽、烟熏妆和大红唇。自她1968年宣布进入艺术世界直到1990年82岁的高龄,这之间的每一天她都提着一个黑色的大箱子,在芝加哥街头兜售她的画作。

图片来源: COLLECTION OF JOHN AND TEENUH FOSTER, SAINT LOUIS, MO.

她的画作售价为20美元至30美元。只有你合她的眼缘,她才会把画卖给你。画廊老板卡尔·哈默(Carl Hammer) 告诉《电讯报》:“她会将她的画作卷起来,只露出一半,如果她有意卖给你,她会将画作完全展开,这样你就可以看到更多。如果她不喜欢你,她会将画完全卷起来。”

在歌蒂活跃创作的那几十年中,歌蒂成为了芝加哥艺术圈里标志性的形象:她时而穿着长袍在街上漫步,时而又穿上了毛皮大衣。当她和粉丝互动的时候,她会突然手舞足蹈地唱起歌来,这为她不知疲倦的艺术创作又增加了一层表演色彩。

在“你对李·歌蒂的记忆”这个网站上,陌生人分享了他们和这位艺术家不平凡的际遇。“我在芝加哥水资源局工作了三年,”罗纳德·费特曼(Ronald D. Fetman)回忆道:“每天工作至深夜下班,在回家的路上,我都能在北密歇根大道666号附近遇到李·歌蒂,她就睡在两栋摩天大楼之间庭院的水泥长椅上,手中紧紧攥着那个随身携带的黑色箱子。我记得那些天很冷,气温时常在零度以下。毋庸赘言,李是一个坚强的女人。”

尽管歌蒂的艺术魅力超群,并且酷爱表演,但她却对自己的个人生活讳莫如深。据黑绵羊画廊(Black Sheep Gallery)透露,歌蒂在开始艺术生涯之前曾有过一段婚姻,并育有三个孩子。这段婚姻最终破裂了,两个孩子也早夭离世,所有这一切都最终导致她流落街头。1988年,歌蒂和他的女儿邦尼·布莱克团聚。此后,她搬到女儿的家中居住,晚年罹患了老年痴呆症,最终于1994年过世。

图片来源:COLLECTION OF JIM ZANZI, IL.

歌蒂的生活被矛盾和对立所萦绕。一方面,她胸怀一个伟大的梦想,有多少人欣赏她就有多少人诋毁她。另一方面,她为生计所迫,流落街头,那样的生活充盈着无法言说的悲剧和常人难以想象的挣扎。40年前,她宣称自己是一个专业的艺术家,走街串巷兜售着自己的画作,世人无不觉得歌蒂是在痴心妄想。而如今,歌蒂已经成为了一个艺术神话,她的梦想终于成真,她的画作在艺术展上拍卖价格已然高达1万5千美元。

回顾历史,歌蒂的自画像继承了戏剧摄影的遗产。你可以在她的自画像中看到维多利亚时代摄影师茱莉亚·玛格丽特·卡梅伦(Julia Margaret Cameron)的影子:这些形象古典、神秘且富有文学气息;画作将自己的身体与自然融为一体,这是典型的安娜·门迭塔(Ana Mendieta)风格;涂改照片的做法则更是可以回溯到辛迪·谢尔曼(Cindy Sherman)那里去,她用这种方式创作了大量女性肖像画。当今世界,许多艺术家,特别是那些边缘的无名艺术家也开始将自拍照作为艺术表现的武器,他们涂改自拍照,藉此实现自我转变并引发了一场广泛传播的革命。

图片来源:COLLECTION OF JIM ZANZI, IL.

如今,歌蒂在人们心中已经是一个大师级的圈外艺术家——她从未进入到主流艺术世界之中。然而不同于绝大多数非主流艺术家,歌蒂恪守着艺术家的身份和操守,她深谙艺术历史,同时求知若渴,芝加哥艺术馆和公共图书馆时常能够看到她流连的身影。

“她对艺术世界如数家珍,她知道成为一名艺术家的责任和使命,”凯伦·派特森(Karen Patterson)向布鲁特·福斯(Brut Force)解释道,“她的一生都献给了艺术事业。”

这么多年来,歌蒂迷人的画作不仅让艺术世界记住了歌蒂这个名字,它们更是创造了一个神话,存留了一份艺术遗产,启发人们不断思考和追忆。这些迷人、具有视觉张力的画作已经将歌蒂生活的晦暗细节隐去。如今,留下的只有传奇,传奇也早已照进现实。

图片来源:COLLECTION OF CARL HAMMER, IL.

(翻译:韩宏)

来源:赫芬顿邮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流浪艺术家的一张自拍,最终帮她梦想成真

坚持就是美丽。

 

李·歌蒂(Lee Godie)是一个流浪艺术家,她每天都在芝加哥寒冷的街头卖画。她把个人物品寄存在全市不同的地方,她在旅馆的浴室里洗澡,无论天气多冷她都躺在公园的长椅过夜。

然而在她的自画像里,歌蒂却摇身一变,成为了20世纪20年代的“潮流女郎”:穿着毛领大衣、别着胸针、戴着宽檐帽,摆出婀娜的姿势,像极了光芒万丈的电影明星。这些自画像的原片都拍摄于芝加哥灰狗长途汽车站的照相亭。在每一张自画像中,歌蒂都穿着不一样的服装,摆着不一样的姿势,每一张画都塑造了一个全新的、耀眼的自我形象。

图片来源:KOHLER ARTS CENTER

歌蒂两种生活之间的紧张状态清晰可感。现实中,她是挣扎的流浪者,而在内心里,她却是艺术明星,这样的矛盾状态让她的自画像格外迷人。她先将黑白照片打印出来,然后用多种不同的材料加以修饰,有时是钢笔或者彩笔,有时则是眼线笔和唇膏。在某张自画像上,歌蒂甚至将速溶茶泼在脸上,让照片上的自己看起来像是晒了日光浴。

歌蒂对这些进行的过度美化更加显示出照相亭外生活的艰辛。她呆滞的眼神、松垮的皮肤支撑不了她为自己塑造的巨星形象,结果就是这些光鲜亮丽的自画像同时展现出了贫苦和富足,而两者又绝无折衷的可能。

“我从不过生日,”歌蒂曾说过,“我只庆幸自己能够成为一个艺术家。”

这句话不仅道出了歌蒂的性格,同时还为歌蒂艺术家的身份创造出了一个美丽的神话:她磨灭了自己的生辰,仿佛是在宣告,她作为一个受人敬仰的艺术家在艺术的王国里是永生的。

一个流传最广的说法是,歌蒂的艺术家生涯始于1968年。当时,她已经年近六旬,芝加哥艺术馆的一场印象派画展让她深受震撼。在看完展览后不久,她内心涌动,随后她向世人宣布她是一个法国印象派画家,艺术造诣“远超塞尚”。

自那以后,她开始画画,并且越画越多。歌蒂的画描绘了上流社会名媛的浮夸形象:忽闪忽闪的大眼、戴着宽檐帽、烟熏妆和大红唇。自她1968年宣布进入艺术世界直到1990年82岁的高龄,这之间的每一天她都提着一个黑色的大箱子,在芝加哥街头兜售她的画作。

图片来源: COLLECTION OF JOHN AND TEENUH FOSTER, SAINT LOUIS, MO.

她的画作售价为20美元至30美元。只有你合她的眼缘,她才会把画卖给你。画廊老板卡尔·哈默(Carl Hammer) 告诉《电讯报》:“她会将她的画作卷起来,只露出一半,如果她有意卖给你,她会将画作完全展开,这样你就可以看到更多。如果她不喜欢你,她会将画完全卷起来。”

在歌蒂活跃创作的那几十年中,歌蒂成为了芝加哥艺术圈里标志性的形象:她时而穿着长袍在街上漫步,时而又穿上了毛皮大衣。当她和粉丝互动的时候,她会突然手舞足蹈地唱起歌来,这为她不知疲倦的艺术创作又增加了一层表演色彩。

在“你对李·歌蒂的记忆”这个网站上,陌生人分享了他们和这位艺术家不平凡的际遇。“我在芝加哥水资源局工作了三年,”罗纳德·费特曼(Ronald D. Fetman)回忆道:“每天工作至深夜下班,在回家的路上,我都能在北密歇根大道666号附近遇到李·歌蒂,她就睡在两栋摩天大楼之间庭院的水泥长椅上,手中紧紧攥着那个随身携带的黑色箱子。我记得那些天很冷,气温时常在零度以下。毋庸赘言,李是一个坚强的女人。”

尽管歌蒂的艺术魅力超群,并且酷爱表演,但她却对自己的个人生活讳莫如深。据黑绵羊画廊(Black Sheep Gallery)透露,歌蒂在开始艺术生涯之前曾有过一段婚姻,并育有三个孩子。这段婚姻最终破裂了,两个孩子也早夭离世,所有这一切都最终导致她流落街头。1988年,歌蒂和他的女儿邦尼·布莱克团聚。此后,她搬到女儿的家中居住,晚年罹患了老年痴呆症,最终于1994年过世。

图片来源:COLLECTION OF JIM ZANZI, IL.

歌蒂的生活被矛盾和对立所萦绕。一方面,她胸怀一个伟大的梦想,有多少人欣赏她就有多少人诋毁她。另一方面,她为生计所迫,流落街头,那样的生活充盈着无法言说的悲剧和常人难以想象的挣扎。40年前,她宣称自己是一个专业的艺术家,走街串巷兜售着自己的画作,世人无不觉得歌蒂是在痴心妄想。而如今,歌蒂已经成为了一个艺术神话,她的梦想终于成真,她的画作在艺术展上拍卖价格已然高达1万5千美元。

回顾历史,歌蒂的自画像继承了戏剧摄影的遗产。你可以在她的自画像中看到维多利亚时代摄影师茱莉亚·玛格丽特·卡梅伦(Julia Margaret Cameron)的影子:这些形象古典、神秘且富有文学气息;画作将自己的身体与自然融为一体,这是典型的安娜·门迭塔(Ana Mendieta)风格;涂改照片的做法则更是可以回溯到辛迪·谢尔曼(Cindy Sherman)那里去,她用这种方式创作了大量女性肖像画。当今世界,许多艺术家,特别是那些边缘的无名艺术家也开始将自拍照作为艺术表现的武器,他们涂改自拍照,藉此实现自我转变并引发了一场广泛传播的革命。

图片来源:COLLECTION OF JIM ZANZI, IL.

如今,歌蒂在人们心中已经是一个大师级的圈外艺术家——她从未进入到主流艺术世界之中。然而不同于绝大多数非主流艺术家,歌蒂恪守着艺术家的身份和操守,她深谙艺术历史,同时求知若渴,芝加哥艺术馆和公共图书馆时常能够看到她流连的身影。

“她对艺术世界如数家珍,她知道成为一名艺术家的责任和使命,”凯伦·派特森(Karen Patterson)向布鲁特·福斯(Brut Force)解释道,“她的一生都献给了艺术事业。”

这么多年来,歌蒂迷人的画作不仅让艺术世界记住了歌蒂这个名字,它们更是创造了一个神话,存留了一份艺术遗产,启发人们不断思考和追忆。这些迷人、具有视觉张力的画作已经将歌蒂生活的晦暗细节隐去。如今,留下的只有传奇,传奇也早已照进现实。

图片来源:COLLECTION OF CARL HAMMER, IL.

(翻译:韩宏)

来源:赫芬顿邮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