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个人意见】深度解读《信条》:从始至终还是由终至始?诺兰隐藏在片中的时间密码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个人意见】深度解读《信条》:从始至终还是由终至始?诺兰隐藏在片中的时间密码

深度解读《信条》中的故事、结构,以及如何跨过“观影门槛”直接理解作品本身。

《信条》剧照

本文涉及严重剧透,建议第一遍观看影片后阅读。

作为个人风格极为强烈的导演之一,克里斯托弗·诺兰在中国内地的标签,似乎总与“烧脑”脱不了关系。在诺兰新片《信条》进行媒体提前观影后,不少看过第一遍的媒体人或电影KOL认为这部影片的复杂程度远超诺兰曾经的《记忆碎片》和《盗梦空间》,观影门槛“高的惊人”。

普通观众真的很难看懂吗?或许以一个主动拥抱、更加平和的心态观看《信条》,更容易在诺兰设置的迷宫中找到出口。(观看前,可以通过《对话<信条>主创:诺兰如何用科幻重塑好莱坞谍战大片?》了解到该片的幕后制作信息。)

《信条》剧照

要看懂《信条》完全没有那么难,毕竟是一个已经构思6、7年的项目,诺兰起码在切入故事时非常贴心,让观众的视角可以跟随约翰·大卫·华盛顿饰演的特工主人公,一点点认识“信条”这个组织,以及他们那个世界正在面临的危机。

在诺兰的影片当中,常常见到以“强设定”开场,比如《盗梦空间》里进入梦境的设置,《星际穿越》里地球农作物枯萎等等,《信条》中同样如此。开场的主人公(约翰·大卫·华盛顿的角色并没有出现任何姓名)跟观众一样,只是众多环节中的一颗棋子,看上去是埋伏在一场恐怖袭击中解救接头人的特工,实际上只是在任务失败后被“信条”组织进行测试,拥有了解目前世界所受最大威胁资格的“工具人”。而这项威胁,正是未来的人类对当下时空的人类挑起的第三次世界大战。观众可以随着主人公,找到“信条”组织获得帮助,再接触到肯尼思·布拉纳饰演的反派安德烈·萨塔尔,最终阻止他引爆“公式”,避免了全世界的时间逆流。

要看懂《信条》,接受影片所传达的定义尤为重要。在片中,会有不同的人跟主角解释,未来的人是如何通过对物体的熵进行逆转,令其可以在时间线上逆流,形成时间逆转,回到过去。在之前的记者会上,诺兰表示这样的设定,也是基于目前物理学界的认识所做的合理的假设,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对普通观众来说,如果没有物理学相关知识,并不需要去深究这一设定本身的可行性,就算对其一窍不通,也完全不会影响对《信条》整部影片的观感。只要记住“这就是一个设定”,跟《盗梦空间》里他们能用一台机器潜入人的梦境一样,就能以最快的速度接受并跟上故事的节奏。因为在《信条》中,诺兰刻意让节奏变得尤其快,信息量也有些过载,如果不全神贯注跟上节奏,很有可能错过关键信息。

《信条》剧照

在时间逆转上,诺兰抛出了很多设定,比如逆转后不能跟另一个自己有任何直接接触;逆转后的人的肺无法通过正向的空气,需要带面罩吸氧才能生存;逆向后的能量也相反,逆向的人被火烧会冻死。这些设定,都在片中有着明确展现和作用。

他也直面了常常困扰时间旅行影片的“祖父悖论”,用“信条”组织的纪律进行了回答。至于宿命论,也被放在牢不可破的组织纪律当中,主人公自己就是经历了生死才得以通过考验,彰显整个组织的高标准、严要求,一定程度上对生死都能置身事外。在影片结尾决定再度回到战场去帮主人公打开门锁的尼尔,就是充分清楚未来的自己明明也在爆炸的坑洞下面,却只有主人公与行动组组长两人能够获救的命运。

越是复杂的设定越容易出现冲突,如果将时间线拉至更长,《信条》中的设定不一定不会出现BUG,但在《信条》的两个半小时故事当中,是几乎无懈可击的。

另一个需要建立的认知,就是《信条》从始至终都是一个线性进行的故事,并没有进行多线性叙事。整部影片除了在极少数的地方通过伊丽莎白·德比齐饰演的凯特进行闪回之外,所有的故事都是按照主人公的时间线前进。

《信条》剧照

而整部故事的线性时间结构,其实与《信条》的英文片名“TENET”的构成完全一致,两个T与T代表了同一时间的不同事件,E与E是同时发生的同一时间。在影片中,观众随着主人公,从T走到N,紧接着进行时间逆转,从N回到T,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首尾相连的环形结构。诺兰曾表示,他在创作时“从埃舍尔的作品中获得了很多视觉灵感。彭罗斯(Penrose)台阶,永恒楼梯以及类似的东西都是奇妙的图案。我实际上确实引用了埃舍尔作为这个剧本的主要灵感。”

如果用重要大场面对《信条》的故事进行分割,整部影片大概可以分为“歌剧院恐怖袭击”、“机场飞机爆炸”、“街头追车大战”、“机场战斗”、“史塔克12决战”五个部分,正好可以对应上“TENET”五个字母。影片开头“歌剧院恐怖袭击”和结尾“史塔克12决战”同时发生,“机场飞机爆炸”和“机场战斗”更不必说,本来就是主人公以不同的角度与自己展开对决。而街头追车争抢核弹头上的一公斤“钚”的环节,既是整部影片最关键的转折点,让主人公看到人类转换成为逆向的可能,也是片中现实时间的最后一刻。

《信条》剧照

弄清楚《信条》的结构,就更容易理解整部影片中多次出现的正向时间与逆向时间交织在一起的情况。诺兰进行这样看似复杂的设定,最有可能的目的就是赋予谍战动作片一种全新的视听语言。

如果站在一定的高度上看,诺兰在《信条》中所做的尝试,其实与李安在《双子杀手》中做的事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从视听语言的层面,对好莱坞经典动作片进行“升级”。

在最近几十年中,动作片一直是好莱坞大片中的票房“大户”之一,不论是相对年轻的《速度与激情》系列、《碟中谍》系列,还是长寿的《007》系列,每一部都能在全球大卖,更别提最新的《王牌特工》系列。但同时,动作片的过度消费也持续出现。在追求“(爬的)更高、(镜头剪辑)更快、(爆炸)更强”的路上,更多创作者的想象依然是在陈旧模式的基础上,从撞跑车变成撞潜水艇,从爬高楼到爬飞机,并没有在根本上,特别是电影最具代表性的视听语言上对该类型进行升级。

李安的《双子杀手》在视听语言上的创新是3D 4K 120帧。超清晰的高帧数3D效果,令动作片无需进行多视角的剪辑和拖曳就能传达出紧张刺激,银幕上连贯的动作场面如同肉眼直接所见般触手可及。《信条》在视听语言上的创新,则是将正向与逆向时间交织在一起。由于逆向时间的表现违背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直觉,慢速时还能通过想象进行还原,当速度过快大脑跟不上时,就会带来与正向完全不同的奇妙体验。当正向与逆向交织在一起时,就是诺兰对谍战动作片的全新升级。

正向逆向结合的最复杂的片段,当属结尾在史塔克12进行的最终决战。为了让安德烈·萨塔尔的阴谋无法得逞,“信条”方组织了两队人进行了“钳形行动”(在最初的暂定字幕版本中,这个行动叫做时间夹击,更加直观生动),正向时间的部队是红方,逆向时间的部队是蓝方,双方以最终引爆的时间点作为终点,分别从正向和逆向两个方向进攻。而安德烈·萨塔尔同样具有正向部队和逆向部队,双方,或者说四方进行了激烈的交火。

《信条》剧照

在这一段中,确实非常容易迷失在各个不同势力的纠缠中,尤其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穿戴着完全包裹起来的战斗服装,所有人都带着呼吸面罩,无法通过吸氧来进行区分,只能用红色和蓝色的袖章进行分辨。观众能看到一栋被炸断的大楼,在下一秒恢复原状,又在再下一秒被正、逆两边的火箭炮分别击中再次断裂,也会看到在同一个时间点,会有三个同一个人出现。

如果没有铺垫直接展现这一段,相信几乎所有的观众都会一头雾水。不过正如前文所说,诺兰是一名贴心的导演,在前面的故事“街头追车大战”和“机场战斗”中,就已经用非常精细的方式,一点点将正向与逆向的战斗呈现出来。两段故事,分别从人与人之间的单打独斗,以及多辆汽车之间的追逐,展现了正向与逆向究竟是如何运作,两者之间的结合会带来怎样的效果。诺兰与特技团队研究了许多不同的战斗动作,用大量的时间与这些特技演员一起准备和编排,“我们真的试图探讨影片中的动作如何运作,感觉就像我们能破解(谜题)一样。”

在采访中,约翰·大卫·华盛顿就表示那一段打斗,完全都是经过排练后的真实反应,武术指导为他与替身演员设计出一种正向与逆向互相搏斗时的动作,其中有不少动作都因为逆向而带来违背物理常识的错觉。街头追逐中始终倒着开的汽车,也是通过特技演员直接进行的高速倒车实拍完成。  

《信条》剧照

对《信条》来说,一次的观影是不足以真正理解这部影片的。界面文娱记者在上映前经过两次看片,非常明确地感受到“二刷”之后带来的别样感受。

对普通观众来说,第一次的观影过程,是从一头雾水到懵懵懂懂,再到恍然大悟,但在感叹之余影片便已结束,只得惊叹环形结构的精巧以及构建起的成熟世界观。整体感受就如同在游戏中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同主角一起踏入迷宫,每找到一个机关都是新鲜的。直到最后虽然走出迷宫,但回味起来还有许多块细节是缺失的,尤其是当整个故事的环形结构围拢后,更希望去填满这些缺失的板块。

《信条》剧照

第二遍观看时感受截然不同,就如同这个迷宫已经走完之后,再重头回溯一遍。大量的信息细节将第一次遗漏的板块补齐,整个拼图以更加完备的形态出现在眼前,对《信条》没有明确提到的故事,才能更清楚的理解,也只有建立在这样的理解下,观众才更容易理解片中角色之间的情感羁绊有着怎样的基础,产生共情。至于三刷、四刷还会有怎样不同的体验,还得等待上映后进行挖掘。

推荐有条件的观众,尽可能走进IMAX激光放映厅或杜比影院进行观看,能够在视觉和听觉上获得最大程度的享受。就算在详细的解读后,可能还是担心无法完全理解《信条》中的桥段或故事点,起码片中紧张激烈的画面和极为生动贴合的音效,也能带来不虚此行的体验。

推荐指数:必看无疑。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个人意见】深度解读《信条》:从始至终还是由终至始?诺兰隐藏在片中的时间密码

深度解读《信条》中的故事、结构,以及如何跨过“观影门槛”直接理解作品本身。

《信条》剧照

本文涉及严重剧透,建议第一遍观看影片后阅读。

作为个人风格极为强烈的导演之一,克里斯托弗·诺兰在中国内地的标签,似乎总与“烧脑”脱不了关系。在诺兰新片《信条》进行媒体提前观影后,不少看过第一遍的媒体人或电影KOL认为这部影片的复杂程度远超诺兰曾经的《记忆碎片》和《盗梦空间》,观影门槛“高的惊人”。

普通观众真的很难看懂吗?或许以一个主动拥抱、更加平和的心态观看《信条》,更容易在诺兰设置的迷宫中找到出口。(观看前,可以通过《对话<信条>主创:诺兰如何用科幻重塑好莱坞谍战大片?》了解到该片的幕后制作信息。)

《信条》剧照

要看懂《信条》完全没有那么难,毕竟是一个已经构思6、7年的项目,诺兰起码在切入故事时非常贴心,让观众的视角可以跟随约翰·大卫·华盛顿饰演的特工主人公,一点点认识“信条”这个组织,以及他们那个世界正在面临的危机。

在诺兰的影片当中,常常见到以“强设定”开场,比如《盗梦空间》里进入梦境的设置,《星际穿越》里地球农作物枯萎等等,《信条》中同样如此。开场的主人公(约翰·大卫·华盛顿的角色并没有出现任何姓名)跟观众一样,只是众多环节中的一颗棋子,看上去是埋伏在一场恐怖袭击中解救接头人的特工,实际上只是在任务失败后被“信条”组织进行测试,拥有了解目前世界所受最大威胁资格的“工具人”。而这项威胁,正是未来的人类对当下时空的人类挑起的第三次世界大战。观众可以随着主人公,找到“信条”组织获得帮助,再接触到肯尼思·布拉纳饰演的反派安德烈·萨塔尔,最终阻止他引爆“公式”,避免了全世界的时间逆流。

要看懂《信条》,接受影片所传达的定义尤为重要。在片中,会有不同的人跟主角解释,未来的人是如何通过对物体的熵进行逆转,令其可以在时间线上逆流,形成时间逆转,回到过去。在之前的记者会上,诺兰表示这样的设定,也是基于目前物理学界的认识所做的合理的假设,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对普通观众来说,如果没有物理学相关知识,并不需要去深究这一设定本身的可行性,就算对其一窍不通,也完全不会影响对《信条》整部影片的观感。只要记住“这就是一个设定”,跟《盗梦空间》里他们能用一台机器潜入人的梦境一样,就能以最快的速度接受并跟上故事的节奏。因为在《信条》中,诺兰刻意让节奏变得尤其快,信息量也有些过载,如果不全神贯注跟上节奏,很有可能错过关键信息。

《信条》剧照

在时间逆转上,诺兰抛出了很多设定,比如逆转后不能跟另一个自己有任何直接接触;逆转后的人的肺无法通过正向的空气,需要带面罩吸氧才能生存;逆向后的能量也相反,逆向的人被火烧会冻死。这些设定,都在片中有着明确展现和作用。

他也直面了常常困扰时间旅行影片的“祖父悖论”,用“信条”组织的纪律进行了回答。至于宿命论,也被放在牢不可破的组织纪律当中,主人公自己就是经历了生死才得以通过考验,彰显整个组织的高标准、严要求,一定程度上对生死都能置身事外。在影片结尾决定再度回到战场去帮主人公打开门锁的尼尔,就是充分清楚未来的自己明明也在爆炸的坑洞下面,却只有主人公与行动组组长两人能够获救的命运。

越是复杂的设定越容易出现冲突,如果将时间线拉至更长,《信条》中的设定不一定不会出现BUG,但在《信条》的两个半小时故事当中,是几乎无懈可击的。

另一个需要建立的认知,就是《信条》从始至终都是一个线性进行的故事,并没有进行多线性叙事。整部影片除了在极少数的地方通过伊丽莎白·德比齐饰演的凯特进行闪回之外,所有的故事都是按照主人公的时间线前进。

《信条》剧照

而整部故事的线性时间结构,其实与《信条》的英文片名“TENET”的构成完全一致,两个T与T代表了同一时间的不同事件,E与E是同时发生的同一时间。在影片中,观众随着主人公,从T走到N,紧接着进行时间逆转,从N回到T,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首尾相连的环形结构。诺兰曾表示,他在创作时“从埃舍尔的作品中获得了很多视觉灵感。彭罗斯(Penrose)台阶,永恒楼梯以及类似的东西都是奇妙的图案。我实际上确实引用了埃舍尔作为这个剧本的主要灵感。”

如果用重要大场面对《信条》的故事进行分割,整部影片大概可以分为“歌剧院恐怖袭击”、“机场飞机爆炸”、“街头追车大战”、“机场战斗”、“史塔克12决战”五个部分,正好可以对应上“TENET”五个字母。影片开头“歌剧院恐怖袭击”和结尾“史塔克12决战”同时发生,“机场飞机爆炸”和“机场战斗”更不必说,本来就是主人公以不同的角度与自己展开对决。而街头追车争抢核弹头上的一公斤“钚”的环节,既是整部影片最关键的转折点,让主人公看到人类转换成为逆向的可能,也是片中现实时间的最后一刻。

《信条》剧照

弄清楚《信条》的结构,就更容易理解整部影片中多次出现的正向时间与逆向时间交织在一起的情况。诺兰进行这样看似复杂的设定,最有可能的目的就是赋予谍战动作片一种全新的视听语言。

如果站在一定的高度上看,诺兰在《信条》中所做的尝试,其实与李安在《双子杀手》中做的事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从视听语言的层面,对好莱坞经典动作片进行“升级”。

在最近几十年中,动作片一直是好莱坞大片中的票房“大户”之一,不论是相对年轻的《速度与激情》系列、《碟中谍》系列,还是长寿的《007》系列,每一部都能在全球大卖,更别提最新的《王牌特工》系列。但同时,动作片的过度消费也持续出现。在追求“(爬的)更高、(镜头剪辑)更快、(爆炸)更强”的路上,更多创作者的想象依然是在陈旧模式的基础上,从撞跑车变成撞潜水艇,从爬高楼到爬飞机,并没有在根本上,特别是电影最具代表性的视听语言上对该类型进行升级。

李安的《双子杀手》在视听语言上的创新是3D 4K 120帧。超清晰的高帧数3D效果,令动作片无需进行多视角的剪辑和拖曳就能传达出紧张刺激,银幕上连贯的动作场面如同肉眼直接所见般触手可及。《信条》在视听语言上的创新,则是将正向与逆向时间交织在一起。由于逆向时间的表现违背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直觉,慢速时还能通过想象进行还原,当速度过快大脑跟不上时,就会带来与正向完全不同的奇妙体验。当正向与逆向交织在一起时,就是诺兰对谍战动作片的全新升级。

正向逆向结合的最复杂的片段,当属结尾在史塔克12进行的最终决战。为了让安德烈·萨塔尔的阴谋无法得逞,“信条”方组织了两队人进行了“钳形行动”(在最初的暂定字幕版本中,这个行动叫做时间夹击,更加直观生动),正向时间的部队是红方,逆向时间的部队是蓝方,双方以最终引爆的时间点作为终点,分别从正向和逆向两个方向进攻。而安德烈·萨塔尔同样具有正向部队和逆向部队,双方,或者说四方进行了激烈的交火。

《信条》剧照

在这一段中,确实非常容易迷失在各个不同势力的纠缠中,尤其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穿戴着完全包裹起来的战斗服装,所有人都带着呼吸面罩,无法通过吸氧来进行区分,只能用红色和蓝色的袖章进行分辨。观众能看到一栋被炸断的大楼,在下一秒恢复原状,又在再下一秒被正、逆两边的火箭炮分别击中再次断裂,也会看到在同一个时间点,会有三个同一个人出现。

如果没有铺垫直接展现这一段,相信几乎所有的观众都会一头雾水。不过正如前文所说,诺兰是一名贴心的导演,在前面的故事“街头追车大战”和“机场战斗”中,就已经用非常精细的方式,一点点将正向与逆向的战斗呈现出来。两段故事,分别从人与人之间的单打独斗,以及多辆汽车之间的追逐,展现了正向与逆向究竟是如何运作,两者之间的结合会带来怎样的效果。诺兰与特技团队研究了许多不同的战斗动作,用大量的时间与这些特技演员一起准备和编排,“我们真的试图探讨影片中的动作如何运作,感觉就像我们能破解(谜题)一样。”

在采访中,约翰·大卫·华盛顿就表示那一段打斗,完全都是经过排练后的真实反应,武术指导为他与替身演员设计出一种正向与逆向互相搏斗时的动作,其中有不少动作都因为逆向而带来违背物理常识的错觉。街头追逐中始终倒着开的汽车,也是通过特技演员直接进行的高速倒车实拍完成。  

《信条》剧照

对《信条》来说,一次的观影是不足以真正理解这部影片的。界面文娱记者在上映前经过两次看片,非常明确地感受到“二刷”之后带来的别样感受。

对普通观众来说,第一次的观影过程,是从一头雾水到懵懵懂懂,再到恍然大悟,但在感叹之余影片便已结束,只得惊叹环形结构的精巧以及构建起的成熟世界观。整体感受就如同在游戏中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同主角一起踏入迷宫,每找到一个机关都是新鲜的。直到最后虽然走出迷宫,但回味起来还有许多块细节是缺失的,尤其是当整个故事的环形结构围拢后,更希望去填满这些缺失的板块。

《信条》剧照

第二遍观看时感受截然不同,就如同这个迷宫已经走完之后,再重头回溯一遍。大量的信息细节将第一次遗漏的板块补齐,整个拼图以更加完备的形态出现在眼前,对《信条》没有明确提到的故事,才能更清楚的理解,也只有建立在这样的理解下,观众才更容易理解片中角色之间的情感羁绊有着怎样的基础,产生共情。至于三刷、四刷还会有怎样不同的体验,还得等待上映后进行挖掘。

推荐有条件的观众,尽可能走进IMAX激光放映厅或杜比影院进行观看,能够在视觉和听觉上获得最大程度的享受。就算在详细的解读后,可能还是担心无法完全理解《信条》中的桥段或故事点,起码片中紧张激烈的画面和极为生动贴合的音效,也能带来不虚此行的体验。

推荐指数:必看无疑。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