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梦飞
如果说“时代精华”成就了城市发展,那么“国家战略”则升级了城市格局。
细数历史中的浩荡与激情岁月,会发现深圳、浦东在一众城市的崛起中扮演着先行者的角色,走出了前所未有的崛起之路。
回溯两座城市的发展,踏准时代发展大势是其崛起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但国家战略的牵引也使城市格局的进行着一次次的迭代升级,为城市发展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
就深圳而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大国家改革方向,让世界见证了锐不可当的“深圳速度”,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重大决策,则让世界见证了中国的金融力量……
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如今这一股势起的国家发展之风吹在了逐梦中的泉城,使济南北部的先行区拉开了时代发展的巨幕。
继“深圳、浦东”之后,济南先行区掀开“时代发展巨幕”
2018 年1月,国务院以国函 (2018)1 号文件的形式正式批复《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这是全国首个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
站位决定视野,在山东承接国家新旧动能转换试验和示范的战略重任之时,拥有国家战略背书的济南先行区也被赋予了先行先试、先行先改,为全国新旧动能转换探索经验、蹚出路子的新使命。
而这,也意味着继“深圳、浦东”的大时代后,国家又迎来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的新未来。
面对国家赋予的新使命,先行区该如何去铸就“新未来”?关于这一命题的实现,首先要提及先行区铸就新未来的资源优势。
就规模建设而言,它的总面积约1030平方公里,规模体量可见一斑。
地理区域方面,先行区跨越黄河天堑,是城市北部毋庸置疑的先行军,承接来自京津冀的疏散功能,实现经济输入;同时,有利于突破鲁西北,联系西北部地区,实现经济上的互换。
此外,这个急速发展中的先行区还有着“交通先行”的优势——对外,青银高速、济南绕城高速、京沪高速、东吕高速4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对内,东临济南遥墙国际机场,西邻济南西站,南侧临近石济客专新东站、济南站。
无论是四通八达的交通建设,还是能够实现经济互换的地理位置,都是先行区实现高速发展、跨越发展的十足底气,而这也催生着新的动力,助力全市的经济腾飞。
蓬勃产业,成为济南先行发展“新主笔”
在历经2018的建设元年之后,先行区大步开启历史“新未来”的崭新一页。
先行区发展的关键所在是什么?答案是产业发展。
就关键的产业发展方面,先行区已累计签约引进了北京启迪数字科技集团总部、联创永宣公司总部等重点项目13个,总投资额约124.8亿元,实际使用外资4128万美元,位居全市前列。
以上数据展示了先行区在产业发展方面强而有力的蓬勃劲头。
此外,先行区还高标准启动绿地国际会展产业园、中科新经济科创园等重点园区建设,全面展开配套工程、产业项目及平台载体建设,打造未来产业发展的空间载体。
据悉,中科新经济科创园展示中心对外开放;济南先进动力研究所综合科研楼、燃气轮机试验厂房、国际招商产业园一期、数字经济产业园一期等实现主体封顶;山东黄河数字经济产业园获批省级数字经济产业园示范项目,“京东智联云(济南)创新中心众创空间”备案省级众创空间。
重要的是,按照规划,济南先行区将打造世界领先绿色建造全产业链集聚区的济南绿色建设国际产业园,未来要培育万亿级绿建产业集群。如此可知,先行区未来产业发展前景可见一斑。
2年时间匆匆而过,产业发展成为了先行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因”,而先行区也在产业发展的催动之下,书写出济南北部发展的先行密码。
关于未来如何发展蓬勃产业,先行区也有了明确规划。
在新科技领域,主要发展氢能源和高端绿色建设等2个产业方向;在新服务领域,主要发展数字经济、高端会展、智慧物流等3个产业方向;在新消费领域,主要发展现代农业和文创旅游等2个产业方向。结合当前产业基础和实际情况,近期重点发展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数字经济、高端会展、氢能源、高端绿色建设五个重点产业。
面对如此清晰的发展方向与规划,济南先行区正在“先行先试、趟出新路”的责任道路上大步前进。
迈向黄河时代,一座“先行大城”正在崛起
驶入2020,历史依旧在此“激荡交汇”。
7月23日,济南城市发展格局提出“北起”,意思是要推动北部建设全面起势,抓住实施黄河国家战略重大契机,把先行区作为城市空间拓展主阵地,强力推动“携河北跨”和先行区建设,实现“产城河”三位一体发展。
其实,早在2003年,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确定了“十字方针”,提出“北跨”战略,通过横跨济南城北浩荡东行的黄河拉开城市发展框架。
这一次的“北跨”变为“北起”,涵盖的是17年来北部空间布局的巨变,不变的是济南“城市北起,势在必行”的决心。
在北起“先行”的岁月中,乘势腾飞的先行区还遇见一个以黄河为名的国家战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基于这一国家战略背景,承载全市人民携河北跨梦想的先行区又被置于发展风口。因此,“全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先行样板”便顺理成章的成为先行区当下要解决的新课题。
2020“行程”已过半,先行区打造的“先行样板”也收获颇丰。
全力破解交通瓶颈方面,先行区正加快“三桥一隧一高速”建设,齐鲁黄河大桥、凤凰黄河大桥加速桥体施工,济乐高速南延工程实现高架桥贯通,预计2020-2021年将先后建成通车。今年再启动建设黄岗路隧道、航天大道隧道、济泺隧道北延和济南黄河大桥复桥等一批跨河通道。
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先行区正立足生态资源禀赋,做好黄河沿岸生态恢复与生态保育,系统谋划推进黄河生态公园、中央公园等一批集生态景观工程,高品质推进道路沿线景观提升和各类公园建设,积极打造黄河流域的生态明珠。
相信在未来,生态环境建设将成为先行区发展的一张王牌,建设好的“良好自然生态”也将成为济南这座城市的最好推介名片,为泉城的美丽建设留下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回溯展望,即使城市格局全新洗牌,黄河北岸的先行区依旧是毋庸置疑的北起重点,作为承载济南跃进“黄河时代”梦想的价值高地,先行区将继续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为城市发展提供强大的后续助推力,同时,也让自己在这片势起的国风中,对标雄安,学习浦东,打造全国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