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无科创,不遵义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无科创,不遵义

科技创新不仅成为影响世界发展格局最主要的变量之一,而且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文|方塘传媒市场品牌中心策划总监  董思齐

自古以来,科技创新就是城市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动力,不但科技革命往往发生于城市之中,而且每一次的科技革命大都伴随着新兴科技城市的崛起和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以硅谷、伦敦、慕尼黑、东京、首尔为代表的具有世界性影响力的城市,无不以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为支撑。可以说,科技创新不仅成为影响世界发展格局最主要的变量之一,而且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当今世界,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演进。基础前沿领域孕育重大突破,交叉融合态势更加明显,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相互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创新模式向着网络化、生态化转变。以人工智能、大数据、5G、物联网、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颠覆性创新持续涌现,开启了个体、企业、产业、城市的跨越式发展。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技术轨道变化,让传统的“边缘—中心”地区的划分方式正在失效,“边缘地区”的价值重估时代正在加速到来。

近年来,贵州以大数据为引领实施区域创新发展战略,走出了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作为贵州第二大城市、西南地区唯一进入首批“国家创新型城市”的非省会城市,遵义市经过多年的发展,科技创新体系日趋完善,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达84%,位居贵州全省第二。

尤其值得重点指出的是,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国产大飞机和港珠澳大桥等国家重大工程中,遵义的一些重大科创成果已经跻身国际国内先进行列。其中,被称为“人造小太阳”的目前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的关键部件就来自“遵义智造”;贵州钢绳自主研发的产品先后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白酒产业、辣椒产业、茶产业等传统产业已经发展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特色优势产业。

2020年是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三步走”战略目标的第一个时间节点,也是遵义市进一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节点年份。在所有城市都在面临内部新旧动能转换和新一轮全球竞争新环境的背景下,如何运用新的科技手段提升城市的经济活力?如何基于互联网的优势,最大化地挖掘和培育城市的多元创造性,打造城市科创领域的品牌和IP?如何将全国乃至全球的资源与本土的产业和科创资源对接好,将沉淀的资源激活,将优质的要素吸纳进来,等等问题,可谓是包括遵义在内的中国所有城市都要持续给出深入思考、务实决策和具体实践的问题。

1、科创已经成为影响城市发展格局的关键力量

进入21世纪以来,知识经济快速发展,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知识化、科技化趋势更加明显,城市的功能结构和内涵也在经历不断地转型升级。在以科技创新为特色标签的城市中,美国的硅谷是公认的世界高新技术创新和发展的开创者和引领者。

硅谷的成功不仅在于优越自然环境的吸引力、科研机构和大学的衍生力、军事拨款的初始动力、风险资本的孵化力等经济因素的支撑,还在于促进创新的文化氛围、崇尚竞争的创业环境、完备的法制环境等制度因素的加持,而最为核心的是整个地区的创新生态。硅谷经济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将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管理创新相结合的成功典范,加上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诞生了谷歌、Facebook、惠普、英特尔、苹果等超级IP,从而吸引到更多的创新要素在硅谷集聚,其带动和产生的创新活动、产业发展等均具有很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当下,信息技术的日益演进正在孕育和催生新的产业和城市形态,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无论是从产业转型升级来看,还是从庞大的市场需求来看,科技创新成为很多区域和城市在推动当地高质量的产业化、生态化、国际化的共同选择。

比如,在以阿里巴巴等高科技企业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力量的带动下,互联网经济成为杭州新的经济增长点,以信息和新型医药、环保、新材料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优势明显,杭州已成为我国创新城市发展的领跑者;基于对消费场景的洞察,成都提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致力于推进由以“生产—投资”驱动为增长动力的传统赶超型增长模式向以“服务—创新”为核心的内生型增长模式转变,这将是成都在世界城市体系中争先进位的关键一步。

在未来的城市发展中,我们不仅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基于前沿科技的创新性的产品和服务的出现,而且,更值得期待的是,基于科技创新而推动的新的经济制度创新、城市治理创新、产业发展创新、政策规划创新等,将成为推动中国城市创新发展的重要来源。

硅谷从最初的一片杏树和梅树园变成今天世界高科技重镇,离不开环境、资金、技术、人才、政策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但仅仅拥有硅谷的基本因素并不意味着就能创造出该地区所具有的活力,还需要各项要素的持续创新提供动力支撑。硅谷的成功也印证了一条道理,对一个城市而言,“过去没有”不见得是一件坏事情,也许是一个地区后发展的一大优势。尤其是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厚重的历史文化等不可移动资源和要素的驱动下,城市更可能轻装上阵,实现换道超车。

在我们看来,对于遵义而言,不仅可以将科技创新贯穿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周期,还可以更加积极的姿态,面向全球进行市场化的资源整合,充分利用外部的团队、资本、品牌、人才,实现遵义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无中生有”的双丰收,以适应于新一轮产业的变革和竞争。

2、以科创推动遵义产业转型和城市发展

作为成渝—黔中经济区走廊的核心区和主廊道,遵义是西南地区承接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重要交通枢纽。加上优美的生态环境、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独特的资源禀赋,遵义已然具备了良好的区位优势。近几年来,遵义市大力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区域科创中心,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和创新环境。

截至2019年末,遵义市共有高新技术企业20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试验室9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个,科技孵化器12 个。专利申请7597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624件;授权专利4172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515件。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研发投入强度增幅均位于全国前列。

尽管遵义的科技创新步伐还在加快,但是,科技创新的综合实力还未达到全国引领,而且,在流量经济时代,遵义的科创品牌还未形成广泛的品牌影响力,与西部地区的成都、重庆、西安这些快速转型跃升的“网红城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遵义还需要在科创领域不断突破,基于新一代科技革命带动的新兴产业的集聚、品牌IP的打造,将在更深层次上更具创造性和创新性地激活遵义这片土地。

这为我们认识和理解即将正式亮相的遵义互联网经济协同创新中心的多元价值提供了重要的背景和逻辑参考。按照规划,该中心旨在通过打造智库联盟、流量经济、数字经济、创意经济、科技金融等平台,整合来自全国乃至全球的互联网经济领域的专家资源、产业资源、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等,实现互联网与产业的全面融合以及互联网与硬科技的双轮驱动,从而带动遵义经济、社会、城市、文化等领域的高效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随着该中心的正式运营,客观上将使得遵义的科创体系进一步完善。如今,全球城市网络的联系基础从资源、商品、资本的流量枢纽、控制节点向着知识、信息和人才意义上的流量枢纽、控制节点升级。庞大的市场规模、完备的产业体系、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与新兴科学技术的结合,为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

在我们看来,对于遵义来说,既要发挥互联网经济协同创新中心的平台优势,牢牢抓住发展新经济的有力契机,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也要加强在产业、技术、政策等一系列的综合创新,准确把握新时代的战略机遇,以更加开放的姿态积极应对新一轮的综合转型,这既是对遵义创新能力的鞭策,也是增强遵义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的战略和策略导向之一。

参考资料:

《成都转型跃升:向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进发》,经济观察报。

《科创引领未来:科技创新中心的国际经验与启示》,聂永有,殷凤,尹应凯著。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5.8

《科技创新:中国未来30年强国之路》,陈劲著。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20.4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无科创,不遵义

科技创新不仅成为影响世界发展格局最主要的变量之一,而且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文|方塘传媒市场品牌中心策划总监  董思齐

自古以来,科技创新就是城市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动力,不但科技革命往往发生于城市之中,而且每一次的科技革命大都伴随着新兴科技城市的崛起和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以硅谷、伦敦、慕尼黑、东京、首尔为代表的具有世界性影响力的城市,无不以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为支撑。可以说,科技创新不仅成为影响世界发展格局最主要的变量之一,而且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当今世界,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演进。基础前沿领域孕育重大突破,交叉融合态势更加明显,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相互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创新模式向着网络化、生态化转变。以人工智能、大数据、5G、物联网、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颠覆性创新持续涌现,开启了个体、企业、产业、城市的跨越式发展。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技术轨道变化,让传统的“边缘—中心”地区的划分方式正在失效,“边缘地区”的价值重估时代正在加速到来。

近年来,贵州以大数据为引领实施区域创新发展战略,走出了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作为贵州第二大城市、西南地区唯一进入首批“国家创新型城市”的非省会城市,遵义市经过多年的发展,科技创新体系日趋完善,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达84%,位居贵州全省第二。

尤其值得重点指出的是,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国产大飞机和港珠澳大桥等国家重大工程中,遵义的一些重大科创成果已经跻身国际国内先进行列。其中,被称为“人造小太阳”的目前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的关键部件就来自“遵义智造”;贵州钢绳自主研发的产品先后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白酒产业、辣椒产业、茶产业等传统产业已经发展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特色优势产业。

2020年是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三步走”战略目标的第一个时间节点,也是遵义市进一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节点年份。在所有城市都在面临内部新旧动能转换和新一轮全球竞争新环境的背景下,如何运用新的科技手段提升城市的经济活力?如何基于互联网的优势,最大化地挖掘和培育城市的多元创造性,打造城市科创领域的品牌和IP?如何将全国乃至全球的资源与本土的产业和科创资源对接好,将沉淀的资源激活,将优质的要素吸纳进来,等等问题,可谓是包括遵义在内的中国所有城市都要持续给出深入思考、务实决策和具体实践的问题。

1、科创已经成为影响城市发展格局的关键力量

进入21世纪以来,知识经济快速发展,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知识化、科技化趋势更加明显,城市的功能结构和内涵也在经历不断地转型升级。在以科技创新为特色标签的城市中,美国的硅谷是公认的世界高新技术创新和发展的开创者和引领者。

硅谷的成功不仅在于优越自然环境的吸引力、科研机构和大学的衍生力、军事拨款的初始动力、风险资本的孵化力等经济因素的支撑,还在于促进创新的文化氛围、崇尚竞争的创业环境、完备的法制环境等制度因素的加持,而最为核心的是整个地区的创新生态。硅谷经济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将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管理创新相结合的成功典范,加上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诞生了谷歌、Facebook、惠普、英特尔、苹果等超级IP,从而吸引到更多的创新要素在硅谷集聚,其带动和产生的创新活动、产业发展等均具有很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当下,信息技术的日益演进正在孕育和催生新的产业和城市形态,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无论是从产业转型升级来看,还是从庞大的市场需求来看,科技创新成为很多区域和城市在推动当地高质量的产业化、生态化、国际化的共同选择。

比如,在以阿里巴巴等高科技企业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力量的带动下,互联网经济成为杭州新的经济增长点,以信息和新型医药、环保、新材料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优势明显,杭州已成为我国创新城市发展的领跑者;基于对消费场景的洞察,成都提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致力于推进由以“生产—投资”驱动为增长动力的传统赶超型增长模式向以“服务—创新”为核心的内生型增长模式转变,这将是成都在世界城市体系中争先进位的关键一步。

在未来的城市发展中,我们不仅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基于前沿科技的创新性的产品和服务的出现,而且,更值得期待的是,基于科技创新而推动的新的经济制度创新、城市治理创新、产业发展创新、政策规划创新等,将成为推动中国城市创新发展的重要来源。

硅谷从最初的一片杏树和梅树园变成今天世界高科技重镇,离不开环境、资金、技术、人才、政策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但仅仅拥有硅谷的基本因素并不意味着就能创造出该地区所具有的活力,还需要各项要素的持续创新提供动力支撑。硅谷的成功也印证了一条道理,对一个城市而言,“过去没有”不见得是一件坏事情,也许是一个地区后发展的一大优势。尤其是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厚重的历史文化等不可移动资源和要素的驱动下,城市更可能轻装上阵,实现换道超车。

在我们看来,对于遵义而言,不仅可以将科技创新贯穿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周期,还可以更加积极的姿态,面向全球进行市场化的资源整合,充分利用外部的团队、资本、品牌、人才,实现遵义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无中生有”的双丰收,以适应于新一轮产业的变革和竞争。

2、以科创推动遵义产业转型和城市发展

作为成渝—黔中经济区走廊的核心区和主廊道,遵义是西南地区承接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重要交通枢纽。加上优美的生态环境、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独特的资源禀赋,遵义已然具备了良好的区位优势。近几年来,遵义市大力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区域科创中心,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和创新环境。

截至2019年末,遵义市共有高新技术企业20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试验室9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个,科技孵化器12 个。专利申请7597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624件;授权专利4172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515件。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研发投入强度增幅均位于全国前列。

尽管遵义的科技创新步伐还在加快,但是,科技创新的综合实力还未达到全国引领,而且,在流量经济时代,遵义的科创品牌还未形成广泛的品牌影响力,与西部地区的成都、重庆、西安这些快速转型跃升的“网红城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遵义还需要在科创领域不断突破,基于新一代科技革命带动的新兴产业的集聚、品牌IP的打造,将在更深层次上更具创造性和创新性地激活遵义这片土地。

这为我们认识和理解即将正式亮相的遵义互联网经济协同创新中心的多元价值提供了重要的背景和逻辑参考。按照规划,该中心旨在通过打造智库联盟、流量经济、数字经济、创意经济、科技金融等平台,整合来自全国乃至全球的互联网经济领域的专家资源、产业资源、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等,实现互联网与产业的全面融合以及互联网与硬科技的双轮驱动,从而带动遵义经济、社会、城市、文化等领域的高效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随着该中心的正式运营,客观上将使得遵义的科创体系进一步完善。如今,全球城市网络的联系基础从资源、商品、资本的流量枢纽、控制节点向着知识、信息和人才意义上的流量枢纽、控制节点升级。庞大的市场规模、完备的产业体系、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与新兴科学技术的结合,为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

在我们看来,对于遵义来说,既要发挥互联网经济协同创新中心的平台优势,牢牢抓住发展新经济的有力契机,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也要加强在产业、技术、政策等一系列的综合创新,准确把握新时代的战略机遇,以更加开放的姿态积极应对新一轮的综合转型,这既是对遵义创新能力的鞭策,也是增强遵义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的战略和策略导向之一。

参考资料:

《成都转型跃升:向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进发》,经济观察报。

《科创引领未来:科技创新中心的国际经验与启示》,聂永有,殷凤,尹应凯著。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5.8

《科技创新:中国未来30年强国之路》,陈劲著。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20.4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