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再见,腾讯微博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再见,腾讯微博

一代人的青春就此尘封。

文|娱乐独角兽  Alex

“你的心声,世界的回声。”这是腾讯微博的slogan,但如今它的心跳已经停止。

9月5日,腾讯微博发布官方公告称,由于业务调整,将于2020年9月28日晚23时59分停止服务和运营。

一代人的青春就此尘封,但这一话题却在微博引爆,成为最隆重的告别式。对于前来缅怀的网友而言,那些10年前的非主流说说和碎碎念,早已成为互联网的尘埃。

日活最高为新浪微博的2倍,用户一度超过3亿

现在,打开腾讯微博官方网站,只有蓝色背景的简陋页面,不再有信息流,两大主菜单“首页”无法打开,卡顿明显,“看视频”却能秒转到腾讯视频官网,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充当为其导流的角色。

2009年8月,“新浪微博”的诞生掀起了“微博客”浪潮,140字便可随时随地承载用户的喜怒哀乐,腾讯、网易、搜狐等主流互联网公司纷纷推出同类产品。

但直到8个月后,2010年4月1日,腾讯微博才开始小规模内测,5月1日开放用户邀请注册。

为了抢占市场,当时马化腾亲自上阵,邀请名人入驻,发动腾讯总办高管入驻腾讯微博,同时腾讯系各个产品也都在向其导流。

2010年12月,刘翔的腾讯微博听众人数突破800万,成为当时全球第一微博。

2011年2月5日,腾讯宣布腾讯微博用户过亿。

2011年11月11日,腾讯公司总裁刘炽平透露,腾讯微博当年三季度增长迅猛,截止到当年9月30日,腾讯微博平台上的注册用户数超过3.1亿,比6月底的数字增长了7000多万,日活跃用户超过5000万。

刘炽平表示,腾讯社交布局为通信领域、社交网络、社交媒体“三驾马车”,其中,腾讯微博挑起社交媒体的大梁,“可以帮助我们触及到QQ无法吸引到的用户”。

不仅用户数量后来居上,腾讯微博的日活关键指标也曾达到新浪微博的2倍。

2011年第三季度财报发布后,新浪总裁曹国伟透露,新浪微博"每日登录用户所占比例与Twitter相似,大概是10%",即约2500万。当年11月,新浪微博宣布注册用户数达到2.5亿。

腾讯微博“回血”无望,新浪微博竞争者无一幸存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新浪微博、微信的崛起,腾讯微博很快被边缘化。

“新浪微博”崛起,一度被腾讯掌门人马化腾视为腾讯历史上最大的危机。

2014年,新浪微博“一骑绝尘”,延续了社交媒体一家独大的马太效应,其他同类沦为炮灰。

2014年7月,据公开报道,腾讯内部人士透露,腾讯微博事业部已被撤销。原团队大调整,其产品运营团队将被整合入腾讯新闻团队,其余部分员工则被分流至腾讯微视团队,只留下部分人员维持日常的基本运营。

2014年11月,QQ空间说说发布框下方的“同步至腾讯微博”分享按钮悄然消失,只剩下孤零零的“同步至QQ签名”。

同月,腾讯微博宣布将于11月7日16时暂停申请开通和续费。腾讯微博会员主要有微博装扮、会员勋章、会员图标、中文账号、自动换肤、心情解锁和经验加速等功能,每月会员费10元。

2018年5月,停更三年之后,腾讯微博“复活”,修复了bug。网友猜测腾讯可能推出大动作,却终究是没了下文。

除此之外,其他微博的竞争者也纷纷偃旗息鼓。2014年11月,搜狐微博、网易微博相继关闭。张朝阳公开宣称,“微博的三分钟热度过去了”。

社交App矩阵多面出击,能治好腾讯的焦虑吗?

即使背靠QQ巨大的流量池,腾讯微博依然是个“扶不起的阿斗”。腾讯微博作为腾讯的亲儿子,资源、流量都具有先天优势,但为何还是做不起来?

事实上,新浪微博的运营团队才是核心竞争力。作为一个开放的社交媒体平台和意见广场,活跃的大V、明星是微博最大的吸引力来源,比如投资人李开复,企业家任志强、史玉柱,演艺明星杨幂、徐静蕾等在微博上有大批拥趸。

无论是早期优质内容沉淀,还是后期的商业化,都需要细致入微的运营,从明星入驻后对接、新博主扶持、话题设置,都有专业团队负责。浓厚而纯粹的社区文化,才能牢牢黏住用户。

从2014年开始,微博还对时尚、美妆、旅游、股票等垂直领域进行精细化运营,并在6月成立了微博电商事业部。

但这似乎是腾讯的短板,以腾讯微博而言,只是搬运了产品的外壳,却没有社交媒介的灵魂。

坐拥QQ、微信两大社交龙头,腾讯并非高枕无忧,短视频巨头正在蚕食自己的领地,为了夯实护城河,腾讯四面出击,在短视频、社交平台细分领域不断试错。

2019年,腾讯正式上线了“有记”,定位为“记录认真生活的你”。有记与绿洲、Instagram、微博等产品功能都有相似之处,通过图片社交分享日常生活,参与朋友发起的话题,不同之处在于主打熟人社交,私密性较强,试图挣脱微信的繁冗社交链条,或可看作腾讯微博的另一个化身。

此前,腾讯还相继推出视频聊天工具“猫呼”、恋爱交友App“轻聊”等。

“有记”等上述小众App,你可能根本都没听说过,就更不要寄望于能够挑战微博了。

反观腾讯的其他防守型产品,也有相似的弱点:无论是微视,还是视频号,从产品结构、功能来说,与竞品差别并不大,但说到体验和氛围,便是两个字“鸡肋”。

接下来,微视和视频号的命运,或许不难预测。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再见,腾讯微博

一代人的青春就此尘封。

文|娱乐独角兽  Alex

“你的心声,世界的回声。”这是腾讯微博的slogan,但如今它的心跳已经停止。

9月5日,腾讯微博发布官方公告称,由于业务调整,将于2020年9月28日晚23时59分停止服务和运营。

一代人的青春就此尘封,但这一话题却在微博引爆,成为最隆重的告别式。对于前来缅怀的网友而言,那些10年前的非主流说说和碎碎念,早已成为互联网的尘埃。

日活最高为新浪微博的2倍,用户一度超过3亿

现在,打开腾讯微博官方网站,只有蓝色背景的简陋页面,不再有信息流,两大主菜单“首页”无法打开,卡顿明显,“看视频”却能秒转到腾讯视频官网,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充当为其导流的角色。

2009年8月,“新浪微博”的诞生掀起了“微博客”浪潮,140字便可随时随地承载用户的喜怒哀乐,腾讯、网易、搜狐等主流互联网公司纷纷推出同类产品。

但直到8个月后,2010年4月1日,腾讯微博才开始小规模内测,5月1日开放用户邀请注册。

为了抢占市场,当时马化腾亲自上阵,邀请名人入驻,发动腾讯总办高管入驻腾讯微博,同时腾讯系各个产品也都在向其导流。

2010年12月,刘翔的腾讯微博听众人数突破800万,成为当时全球第一微博。

2011年2月5日,腾讯宣布腾讯微博用户过亿。

2011年11月11日,腾讯公司总裁刘炽平透露,腾讯微博当年三季度增长迅猛,截止到当年9月30日,腾讯微博平台上的注册用户数超过3.1亿,比6月底的数字增长了7000多万,日活跃用户超过5000万。

刘炽平表示,腾讯社交布局为通信领域、社交网络、社交媒体“三驾马车”,其中,腾讯微博挑起社交媒体的大梁,“可以帮助我们触及到QQ无法吸引到的用户”。

不仅用户数量后来居上,腾讯微博的日活关键指标也曾达到新浪微博的2倍。

2011年第三季度财报发布后,新浪总裁曹国伟透露,新浪微博"每日登录用户所占比例与Twitter相似,大概是10%",即约2500万。当年11月,新浪微博宣布注册用户数达到2.5亿。

腾讯微博“回血”无望,新浪微博竞争者无一幸存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新浪微博、微信的崛起,腾讯微博很快被边缘化。

“新浪微博”崛起,一度被腾讯掌门人马化腾视为腾讯历史上最大的危机。

2014年,新浪微博“一骑绝尘”,延续了社交媒体一家独大的马太效应,其他同类沦为炮灰。

2014年7月,据公开报道,腾讯内部人士透露,腾讯微博事业部已被撤销。原团队大调整,其产品运营团队将被整合入腾讯新闻团队,其余部分员工则被分流至腾讯微视团队,只留下部分人员维持日常的基本运营。

2014年11月,QQ空间说说发布框下方的“同步至腾讯微博”分享按钮悄然消失,只剩下孤零零的“同步至QQ签名”。

同月,腾讯微博宣布将于11月7日16时暂停申请开通和续费。腾讯微博会员主要有微博装扮、会员勋章、会员图标、中文账号、自动换肤、心情解锁和经验加速等功能,每月会员费10元。

2018年5月,停更三年之后,腾讯微博“复活”,修复了bug。网友猜测腾讯可能推出大动作,却终究是没了下文。

除此之外,其他微博的竞争者也纷纷偃旗息鼓。2014年11月,搜狐微博、网易微博相继关闭。张朝阳公开宣称,“微博的三分钟热度过去了”。

社交App矩阵多面出击,能治好腾讯的焦虑吗?

即使背靠QQ巨大的流量池,腾讯微博依然是个“扶不起的阿斗”。腾讯微博作为腾讯的亲儿子,资源、流量都具有先天优势,但为何还是做不起来?

事实上,新浪微博的运营团队才是核心竞争力。作为一个开放的社交媒体平台和意见广场,活跃的大V、明星是微博最大的吸引力来源,比如投资人李开复,企业家任志强、史玉柱,演艺明星杨幂、徐静蕾等在微博上有大批拥趸。

无论是早期优质内容沉淀,还是后期的商业化,都需要细致入微的运营,从明星入驻后对接、新博主扶持、话题设置,都有专业团队负责。浓厚而纯粹的社区文化,才能牢牢黏住用户。

从2014年开始,微博还对时尚、美妆、旅游、股票等垂直领域进行精细化运营,并在6月成立了微博电商事业部。

但这似乎是腾讯的短板,以腾讯微博而言,只是搬运了产品的外壳,却没有社交媒介的灵魂。

坐拥QQ、微信两大社交龙头,腾讯并非高枕无忧,短视频巨头正在蚕食自己的领地,为了夯实护城河,腾讯四面出击,在短视频、社交平台细分领域不断试错。

2019年,腾讯正式上线了“有记”,定位为“记录认真生活的你”。有记与绿洲、Instagram、微博等产品功能都有相似之处,通过图片社交分享日常生活,参与朋友发起的话题,不同之处在于主打熟人社交,私密性较强,试图挣脱微信的繁冗社交链条,或可看作腾讯微博的另一个化身。

此前,腾讯还相继推出视频聊天工具“猫呼”、恋爱交友App“轻聊”等。

“有记”等上述小众App,你可能根本都没听说过,就更不要寄望于能够挑战微博了。

反观腾讯的其他防守型产品,也有相似的弱点:无论是微视,还是视频号,从产品结构、功能来说,与竞品差别并不大,但说到体验和氛围,便是两个字“鸡肋”。

接下来,微视和视频号的命运,或许不难预测。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