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职场上最隐蔽的大坑,一开口就中招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职场上最隐蔽的大坑,一开口就中招了

称呼是个玄学。

文|LinkedIn 奥斯特窝头斯基 

前两天网易又上了热搜。

起因是网易下达通知,以后员工在内部沟通中将去掉“哥”、“姐”、“总”等称呼,倡导用昵称代替。

一时间,网易员工纷纷在OA定时抢占自己心仪的花名,富贵、旺财、二狗、铁柱等热门花名被一抢而光。

乍一看,网易确实做了件好事,毕竟《中国青年报》曾有报道显示,75.9%的人刚入职场时有过“不知如何称呼前辈”的困扰。

起花名,能够有效避免广大职场新人,面对“职场称呼”这个究极难题,费时费力无比纠结:

不知道对方有哪些专属称呼禁忌,无意中给自己埋个雷。

一旦叫错,看到对方原本微笑的嘴角,慢动作回放般凝滞后,原本就谨小慎微的新人,将迎来一天的惴惴不安:“完蛋了,我又说错话了。”

甚至还有聪明人会自己总结称呼指南。

比如《二十不惑》里,姜小果总结了“如何称呼职场前辈”的口红论——叫不叫姐不看年龄也不看资历,而是看口红。

涂红调姨妈调的叫姐,涂粉调豆沙调的不叫姐。

厚涂的叫姐,薄涂的不叫姐,不涂的叫哥!

不说有这聪明劲,放在精进自身职业技能上该多好,更何况这个理论是否奏效,就更是两说了。

而对于被称呼的人,听到让自己心生不爽的称呼,确实让人眉头一挑,心里默默腹诽:

现在的小年轻,可真不懂事啊。

1、职场最讨厌被人怎么称呼

称呼是个玄学,谁也不知道,甲之蜜糖,怎么就成为了乙之砒霜。

而对待不同资历的人,让人不爽的称呼禁忌就更多了。

平级之间

美女、帅哥:社会气十足

这个称呼让叫与被叫双方心里,都罕见地不爽:

叫的人觉得这简直太假了,说出口自己都觉得心虚。

被叫的人每次听到后,都感觉接下来一句应该是“游泳健身了解一下”。

甚至不由得翻个白眼,如果再与时俱进、再接地气一点,是不是要把这个称呼进化成“老铁”?

亲爱的:不熟装熟

每次听到有人叫自己亲爱的,都会在甜甜地一声“哎”后暗想:你谁啊,我跟你很熟吗?

而且如果是同性这么叫也就罢了,异性同事也在微信发个亲爱的,万一被对象误会怎么办?

小哥哥、小姐姐:我年龄有你大吗

当穿着老爹鞋的年轻同事,嘴角捏起恰到好处的微笑,眼中泛起单纯而不做作的光,脆生生地呼喊“小姐姐”时,自己只会默默瞟过她的工牌,然后心底OS:

姐什么姐,明明你比我还大好吗!

千万别以为叫“小姐姐”能显得自己多么紧跟潮流。

要知道,在“女生最讨厌的称呼”排行榜里,“小姐姐”可是榜上有名的!

一个“姐”字有着不可说的原罪:

比你小的不乐意被叫老了,真正上了年纪的更在意“姐”这个字。

对后辈、下属

小+姓:莫名的优越感

还有许多人会比较厌烦被叫做“小李”、“小张、“小王”。

感觉叫这个称呼的前辈,言语中莫名有一种优越感,昭告着我比你熟悉工作,我经验比你丰富。

而且如果年龄差别不大、职位平级、在一起工作时间超过三年,难道还要被这么叫?

你叫出口的那一瞬间,都不觉得尴尬吗?

对前辈、领导

哥、姐:不是一家人,非装一家人

以刻意拉近距离、笼络人心为目的的“哥姐之称”都是耍流氓。

职场是薛定谔的家庭,安抚你时,老板告诉你“咱们就是一家人”。

批评你时,又跟你说 “职场不相信眼泪,要哭回家哭”。

所以千万别以为,叫了“哥、姐”,就能真成一家人。

也有人觉得,没这么复杂吧?

这只是为了显得亲近而已。

我只能说,别天真了。

如果真的是为了亲近,你试试叫比你大二十岁的主管一声王姨,叫年过花甲的董事长李爷爷试试,估计你第二天就能考虑跳槽了。

当然,还有一个全体通用的职场禁忌称呼,那就是全名。

毕竟对广大职场人来说,小时候怕爸妈叫全名,上学时怕老师叫全名,工作后怕领导叫全名。

2、为什么互联网大厂都爱起花名

厌恶“哥、姐、总”并非网易一家独有,许多互联网大佬都公开表示过对“总”文化的厌恶。

周鸿祎早在2013年,便在内部邮件中严厉杜绝叫“总”。

他认为,“如果在一个公司听到这个“总”、那个“总”,说明官僚文化已开始扎根。”

员工的潜意识充满了等级感,这样一来,将没有人敢给“总”提不同观点。

张一鸣曾说,字节跳动不使用敬语,不叫您,不叫张总,不叫老大,也不叫老板,因为他认为层级观念会抑制表达创新。

其他大佬们在称谓上也费尽了心思:

阿里采用古代花名文化,马云是风清扬,张勇是逍遥子,彭蕾是林黛玉,邵晓峰是郭靖。

腾讯则用的英文名体系,直接称呼马化腾的英文名Pony。

为什么这些大佬们,要这样大费周章呢?

权力即话语,"哥、姐、总"往往具有身份代表象征,即代表着阶级划分以及管理意识的存在。

人是社会性动物,头衔称谓代表着辈分、层级、话语权和决策权,而不同的称谓构筑了不同权利层级的圈子。

“哥”、“姐”、“总”形成的阶级壁垒,往往会封锁不同的声音:

BOSS的声音是“正确的决策”,“哥、姐”的声音是过来人的经验,“弟”、“妹”的声音是需要探讨可行性的小建议。

而这种昵称文化,实际上老板们是为了打破阶层壁垒,淡化等级制度,一定程度上避免论资排辈现象的举措。

同时,管理者也希望这一举措能消解上下级之间称谓的严肃性,让员工之间形成平等、包容、尊重的企业文化氛围,从而促进创新,有利于内部的沟通效率。

3、淡化“哥姐总”真的有用吗

但是从另一方面说,起了昵称,真的就能达到所谓的职场平等吗?

且不说对于一个几万人的大厂,想个不重名的昵称,耗费的脑细胞比起纠结职场称谓时,有过之而无不及。

更何况,就算起了昵称,你哥仍然还是你哥。

就像马化腾要收购搜狗,你一个普通小兵再怎么反对,又真的管用吗?

不改变组织结构和层级关系的一切改名都是耍流氓。

其实不同的称谓只是“果”,只是一个符号而已,真正塑造等级的“因”,在于职级差距和收入差距。

如果你不在乎等级观念,就算叫了“哥、姐、总”,也一样能够勇敢说出自己的观点。

而如果你在乎等级观念,就算对方叫做杨过,怕是如果对方是你的领导,你会尊称一声“杨少侠”,如果对方是你的下级,你也会默默胡子,慈祥地叫一声“过儿”。

甚至敏感的人,依然能够从花名体系中,抽丝剥茧般嗅到身份差异。

比如在阿里,拥有一个好名字,肯定是入职早的资深员工,而且普通员工一般花名只有两个字,三个字的都是大佬。

底层思维影响外在言行,如果自己习惯了跪着,就算是昵称,也只是换汤不换药。

与其花心思试图达到称谓平等,不如提高自己的能力,用业绩说话。

这样就有资格质疑他人看法,发表自己观点,并让对方真正愿意倾听和思考你的意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达到双方共同成长,这才是真正的平等。

你最讨厌被叫做什么?

本文由LinkedIn原创,作者奥斯特窝头斯基,多家自媒体专栏作家,广告人埋伏互联网,文能秒速追热点,武能精确撰软文,进可数据辨用户,退可察言哄爸爸。

文中图片、封面图片来自影视截图,Giphy,以及网络。如因版权等有疑问,请于本文刊发30日内联系LinkedIn。

2020领英 保留所有权利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职场上最隐蔽的大坑,一开口就中招了

称呼是个玄学。

文|LinkedIn 奥斯特窝头斯基 

前两天网易又上了热搜。

起因是网易下达通知,以后员工在内部沟通中将去掉“哥”、“姐”、“总”等称呼,倡导用昵称代替。

一时间,网易员工纷纷在OA定时抢占自己心仪的花名,富贵、旺财、二狗、铁柱等热门花名被一抢而光。

乍一看,网易确实做了件好事,毕竟《中国青年报》曾有报道显示,75.9%的人刚入职场时有过“不知如何称呼前辈”的困扰。

起花名,能够有效避免广大职场新人,面对“职场称呼”这个究极难题,费时费力无比纠结:

不知道对方有哪些专属称呼禁忌,无意中给自己埋个雷。

一旦叫错,看到对方原本微笑的嘴角,慢动作回放般凝滞后,原本就谨小慎微的新人,将迎来一天的惴惴不安:“完蛋了,我又说错话了。”

甚至还有聪明人会自己总结称呼指南。

比如《二十不惑》里,姜小果总结了“如何称呼职场前辈”的口红论——叫不叫姐不看年龄也不看资历,而是看口红。

涂红调姨妈调的叫姐,涂粉调豆沙调的不叫姐。

厚涂的叫姐,薄涂的不叫姐,不涂的叫哥!

不说有这聪明劲,放在精进自身职业技能上该多好,更何况这个理论是否奏效,就更是两说了。

而对于被称呼的人,听到让自己心生不爽的称呼,确实让人眉头一挑,心里默默腹诽:

现在的小年轻,可真不懂事啊。

1、职场最讨厌被人怎么称呼

称呼是个玄学,谁也不知道,甲之蜜糖,怎么就成为了乙之砒霜。

而对待不同资历的人,让人不爽的称呼禁忌就更多了。

平级之间

美女、帅哥:社会气十足

这个称呼让叫与被叫双方心里,都罕见地不爽:

叫的人觉得这简直太假了,说出口自己都觉得心虚。

被叫的人每次听到后,都感觉接下来一句应该是“游泳健身了解一下”。

甚至不由得翻个白眼,如果再与时俱进、再接地气一点,是不是要把这个称呼进化成“老铁”?

亲爱的:不熟装熟

每次听到有人叫自己亲爱的,都会在甜甜地一声“哎”后暗想:你谁啊,我跟你很熟吗?

而且如果是同性这么叫也就罢了,异性同事也在微信发个亲爱的,万一被对象误会怎么办?

小哥哥、小姐姐:我年龄有你大吗

当穿着老爹鞋的年轻同事,嘴角捏起恰到好处的微笑,眼中泛起单纯而不做作的光,脆生生地呼喊“小姐姐”时,自己只会默默瞟过她的工牌,然后心底OS:

姐什么姐,明明你比我还大好吗!

千万别以为叫“小姐姐”能显得自己多么紧跟潮流。

要知道,在“女生最讨厌的称呼”排行榜里,“小姐姐”可是榜上有名的!

一个“姐”字有着不可说的原罪:

比你小的不乐意被叫老了,真正上了年纪的更在意“姐”这个字。

对后辈、下属

小+姓:莫名的优越感

还有许多人会比较厌烦被叫做“小李”、“小张、“小王”。

感觉叫这个称呼的前辈,言语中莫名有一种优越感,昭告着我比你熟悉工作,我经验比你丰富。

而且如果年龄差别不大、职位平级、在一起工作时间超过三年,难道还要被这么叫?

你叫出口的那一瞬间,都不觉得尴尬吗?

对前辈、领导

哥、姐:不是一家人,非装一家人

以刻意拉近距离、笼络人心为目的的“哥姐之称”都是耍流氓。

职场是薛定谔的家庭,安抚你时,老板告诉你“咱们就是一家人”。

批评你时,又跟你说 “职场不相信眼泪,要哭回家哭”。

所以千万别以为,叫了“哥、姐”,就能真成一家人。

也有人觉得,没这么复杂吧?

这只是为了显得亲近而已。

我只能说,别天真了。

如果真的是为了亲近,你试试叫比你大二十岁的主管一声王姨,叫年过花甲的董事长李爷爷试试,估计你第二天就能考虑跳槽了。

当然,还有一个全体通用的职场禁忌称呼,那就是全名。

毕竟对广大职场人来说,小时候怕爸妈叫全名,上学时怕老师叫全名,工作后怕领导叫全名。

2、为什么互联网大厂都爱起花名

厌恶“哥、姐、总”并非网易一家独有,许多互联网大佬都公开表示过对“总”文化的厌恶。

周鸿祎早在2013年,便在内部邮件中严厉杜绝叫“总”。

他认为,“如果在一个公司听到这个“总”、那个“总”,说明官僚文化已开始扎根。”

员工的潜意识充满了等级感,这样一来,将没有人敢给“总”提不同观点。

张一鸣曾说,字节跳动不使用敬语,不叫您,不叫张总,不叫老大,也不叫老板,因为他认为层级观念会抑制表达创新。

其他大佬们在称谓上也费尽了心思:

阿里采用古代花名文化,马云是风清扬,张勇是逍遥子,彭蕾是林黛玉,邵晓峰是郭靖。

腾讯则用的英文名体系,直接称呼马化腾的英文名Pony。

为什么这些大佬们,要这样大费周章呢?

权力即话语,"哥、姐、总"往往具有身份代表象征,即代表着阶级划分以及管理意识的存在。

人是社会性动物,头衔称谓代表着辈分、层级、话语权和决策权,而不同的称谓构筑了不同权利层级的圈子。

“哥”、“姐”、“总”形成的阶级壁垒,往往会封锁不同的声音:

BOSS的声音是“正确的决策”,“哥、姐”的声音是过来人的经验,“弟”、“妹”的声音是需要探讨可行性的小建议。

而这种昵称文化,实际上老板们是为了打破阶层壁垒,淡化等级制度,一定程度上避免论资排辈现象的举措。

同时,管理者也希望这一举措能消解上下级之间称谓的严肃性,让员工之间形成平等、包容、尊重的企业文化氛围,从而促进创新,有利于内部的沟通效率。

3、淡化“哥姐总”真的有用吗

但是从另一方面说,起了昵称,真的就能达到所谓的职场平等吗?

且不说对于一个几万人的大厂,想个不重名的昵称,耗费的脑细胞比起纠结职场称谓时,有过之而无不及。

更何况,就算起了昵称,你哥仍然还是你哥。

就像马化腾要收购搜狗,你一个普通小兵再怎么反对,又真的管用吗?

不改变组织结构和层级关系的一切改名都是耍流氓。

其实不同的称谓只是“果”,只是一个符号而已,真正塑造等级的“因”,在于职级差距和收入差距。

如果你不在乎等级观念,就算叫了“哥、姐、总”,也一样能够勇敢说出自己的观点。

而如果你在乎等级观念,就算对方叫做杨过,怕是如果对方是你的领导,你会尊称一声“杨少侠”,如果对方是你的下级,你也会默默胡子,慈祥地叫一声“过儿”。

甚至敏感的人,依然能够从花名体系中,抽丝剥茧般嗅到身份差异。

比如在阿里,拥有一个好名字,肯定是入职早的资深员工,而且普通员工一般花名只有两个字,三个字的都是大佬。

底层思维影响外在言行,如果自己习惯了跪着,就算是昵称,也只是换汤不换药。

与其花心思试图达到称谓平等,不如提高自己的能力,用业绩说话。

这样就有资格质疑他人看法,发表自己观点,并让对方真正愿意倾听和思考你的意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达到双方共同成长,这才是真正的平等。

你最讨厌被叫做什么?

本文由LinkedIn原创,作者奥斯特窝头斯基,多家自媒体专栏作家,广告人埋伏互联网,文能秒速追热点,武能精确撰软文,进可数据辨用户,退可察言哄爸爸。

文中图片、封面图片来自影视截图,Giphy,以及网络。如因版权等有疑问,请于本文刊发30日内联系LinkedIn。

2020领英 保留所有权利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