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三年亏损29亿,IPO后九号机器人能否摆脱“小米依赖症”?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三年亏损29亿,IPO后九号机器人能否摆脱“小米依赖症”?

营收断崖式下跌,九号智能连续三年大幅亏损。

文|蓝筹企业评论 王思雪

此前,根据证监会官网信息,九号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号智能”)的科创板上市进程已进入到提交注册阶段。

若无意外情况,九号智能将成为国内第一家以通过发行CDR(存托凭证)的形式登陆科创板的公司。而公司的盈利能力、产品销售情况,以及研发投入占比成为目前投资者最为关注的问题。

主持人:梁潇  蓝筹企业评论

嘉宾:王婷婷  星展泰富IPO分析师           

张松 互联网分析师

营收断崖式下跌 连续三年大幅亏损

今年“618电商节”期间,九号智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全平台销售总金额突破1.7亿元,为去年同期的113.3%。

但纵观近三年的盈利情况,自2017年至2019年,九号智能的营收分别为13.81亿元、42.47亿元、45.86亿元;公司净资产分别为-12.65亿元、-32.3亿元和21.2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27亿元、-17.99亿元和-4.59亿元。三年内,公司累计亏损金额已达28.85亿元。

图片来源:企业招股书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九号智能的营收增速由2018年的207.53%大幅下滑至7.98%,呈断崖式下跌。

主持人 梁潇: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仿佛按下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暂停键,大量企业遭遇到行业寒冬,跌入发展低谷。九号智能从公司近三年的盈利情况来看,公司一直处于大幅亏损状态,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王婷婷:导致九号智能巨额净资产及净利润为负的主要原因是可转换债券和优先股以公允价值计量导致的账面亏损。导致这个亏损状态只是一种会计处理方式,但实际上公司并未没有这样的亏损发生,对公司实际运营也没有影响。这笔“亏损”自上市就会消失了。我比较看好九号智能上市后的表现。

张松:九号智能自从整合了纳恩博之后,财务表现一直都不太好,而且过于依赖小米这个大客户,单一客户将成为隐形炸弹。另外,近年来智能电动平衡车、智能电动滑板车在国内绝大部分省市都是被“禁止上路”的,而如果仅将平衡车、滑板车定位为“小众玩具”,九号智能的销售肯定受到影响,持续亏损的瓶颈也在这儿。

主持人 梁潇:刚刚有提到九号智能依赖小米这个问题,那么上市能否摆脱“小米依赖症”?

王婷婷:一旦九号智能与小米的合作关系有变动,或者小米品牌影响力下降、销售额下滑等,这些都将对九号智能的经营业绩产生重大的影响。小米依赖症这个是一定要去掉的。进入小米的智能硬件生态链体系后,九号智能公司产品向消费者的宣传、推广费用主要由小米承担,因而九号智能的销售费用率显著低于可比公司。另一面是,由于利润需要与小米分成,且小米普遍定价较低,这让九号机器人毛利率与同行业公司比偏低,这也是小米生态链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

所谓背靠大树好乘凉,但大树也挡住了阳光。这次独立上市,九号智能就是要打造自己的IP,剔除自身对小米的依赖,让消费者不是因为小米而购买,目前来看,看好这个未来。

张松:通过数据我们能看到九号智能的定制产品独家分销和ODM产品直营收入合计占营业收入的80%,公司自主品牌线上、线下销售收入合计占比仅为20%。也就是说,只有这20%的部分,是完全以自有品牌面向消费者的,其他80%都靠着巨头给带货。

上市后要看九号智能的股权结构了,如果小米还是大股东的话,上市也仅仅是为了更多资金,小米依赖症这个问题还是没有解决的。

经历改名风波 品牌认可度存疑

据此前披露的招股书显示,九号智能一直都在使用“九号机器人”这个简称,多年来,九号机器人的营收主要集中在智能电动平衡车、智能电动滑板车等短途交通领域,这与大众认知的可独立运作、无需人为干预的智能机器人产品存在一定差异,故“机器人”这一名称不免让众多业内人士和投资机构心生疑虑,并且交易所认为“九号机器人”易对投资者产生误导。

图片来源:天眼查截图

所以,九号机器人在申报科创板时将其公司名称进行适当调整,其中,在保持英文名称不变的同时,将中文简称修改为“九号智能”。

主持人 梁潇:上交所上市委对公司“机器人”属性表示不认可,九号智能这个简称能消除这个负面影响么?

王婷婷:看看九号智能的产品销售情况,从2017年至2019年,九号智能主要销售收入来源为智能电动平衡车和智能电动滑板车,而智能服务机器人销售收入占比则比较低,分别为0.10%、0.31%、0.09%。这与公司致力于发展智能机器人,简化人类生活的美好愿景大相径庭,所以把机器人改名为智能,这倒是符合实际情况,也算是个妙招,智能电动平衡车和智能电动滑板车这两大核心产品也跟机器人不太沾边,智能这个名字虽然有点虚,能够更接近产品,消费者认可度应该能更高。

张松:公司的核心产品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前景尚不明朗,现有的主营产品经营也未必都是坦途。我们都知道九号智能的主要产品电动平衡车、滑板车不符合我国的机动车安全标准,也不在非机动车产品目录内,因此,九号机器人的部分产品可能将没有“路权”,这无疑会对该公司未来的产品销售及持续经营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这个时候改名为智能,可以避开一些争议,我建议九号智能后面要强化这个品牌,几个王牌产品继续加强。尤其是上市后,品牌认知度会影响股价,而且交易所已经认为机器人是误导了,智能这个词更为宽泛,智能电动平衡车、智能电动滑板车仍与大众认知的智能机器人产品存在差异。就希望智能方面,九号智能能投入更多研发来弥补。

深耕电动领域 智能研发不断提升

在业绩亏损、监管风险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九号智能在电动车领域继续下功夫。

8月18日,九号智能旗下微博矩阵九号电动官微发布了一条即将与国潮巨头李宁联合“搞事情”的微博,引发业界热议。25日,九号电动携手李宁开启丝路探行之旅,更有新品九号电动B系列亮相。

图片来源:九号智能官微

早在2019年底,九号机器人就曾发布了两款电动车产品:新国标电动自行车九号电动C系列以及电动摩托车E系列,以“真智能”为主打卖点,受到不少用户追捧。时隔8个月,九号机器人再推B系列电动车新品,这也意味着,九号机器人将在电动车领域进行持续深耕。

主持人 梁潇:从新品的亮点和市场来看,九号智能能赢得智能短交通消费者的青睐么?

王婷婷:根据IPO报告,九号智能各期投入的研发费用总额分别为0.91亿元、1.23亿元和3.1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61%、2.90%、6.91%,研发投入绝对值呈直线上升趋势。并与国内外出行领域众多知名企业BIRD、Uber等建立了合作关系。随着公司新技术的不断投入,新产品的不断涌现,九号智能依然有机会在交通领域施展拳脚。

电动车外观千篇一律,产品功能方面,只要能满足了骑行需求,基本没有厂商在人性化、智能化方面努力。或许,在九号智能的电动车能给行业将发生一场变革——传统的“杂、乱、差”的线下零售店将逐步退出市场,将是更加智能的产品,更加智慧的零售。

张松:不是很看好这个电动车业务,这个领域的已经有了小牛电动,还有爱玛、雅迪等打品牌,他们在市场中占有了四成左右的份额,晚起步的九号智能想成功可谓是渺茫。同时,如果小米有一天推出米家电动车,九号电动车的前途就更为渺茫了。尤其是小牛电动,市场上已经是公认的领军者,也是高质量的代表,九号智能的车必须超越小牛电动车,才能有机会获得青睐。

主持人 梁潇:说到对比小牛电动车,九号电动车想超越小牛,估计有多大可能?

王婷婷:经过5年销售的积累,小牛电动车的用户群体有了一定的规模,还形成了独特的粉丝群体——牛油,他们对小牛电动车非常热爱,还形成了独特的粉丝文化。九号电动车想要超越,仍然非常遥远,需要长时间的沉积和积淀。但是要说可能,是肯定有的,九号智能的加入,应该会让整个电动车行业的竞争在大洗牌之后变得更加激烈!智能化是突破口,在电池续航没有突破的时代,智能化是九号电动车弯道超车的机会,

张松:小牛电动车在美股上市,发展速度不仅在电动车行业是佼佼者,在整个科技制造业也是名列前茅,而九号电动车即使发展再快,无非是成为下一个小牛,但是这五年的差距无论如何是难以弥补的,并且差距会越来越大,和小牛相比还是太嫩了,超越不太可能,分一杯羹还是比较现实的,电动车市场还具有机会,培养自己的用户粉丝,我预计2-3年能有一定的规模。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三年亏损29亿,IPO后九号机器人能否摆脱“小米依赖症”?

营收断崖式下跌,九号智能连续三年大幅亏损。

文|蓝筹企业评论 王思雪

此前,根据证监会官网信息,九号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号智能”)的科创板上市进程已进入到提交注册阶段。

若无意外情况,九号智能将成为国内第一家以通过发行CDR(存托凭证)的形式登陆科创板的公司。而公司的盈利能力、产品销售情况,以及研发投入占比成为目前投资者最为关注的问题。

主持人:梁潇  蓝筹企业评论

嘉宾:王婷婷  星展泰富IPO分析师           

张松 互联网分析师

营收断崖式下跌 连续三年大幅亏损

今年“618电商节”期间,九号智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全平台销售总金额突破1.7亿元,为去年同期的113.3%。

但纵观近三年的盈利情况,自2017年至2019年,九号智能的营收分别为13.81亿元、42.47亿元、45.86亿元;公司净资产分别为-12.65亿元、-32.3亿元和21.2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27亿元、-17.99亿元和-4.59亿元。三年内,公司累计亏损金额已达28.85亿元。

图片来源:企业招股书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九号智能的营收增速由2018年的207.53%大幅下滑至7.98%,呈断崖式下跌。

主持人 梁潇: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仿佛按下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暂停键,大量企业遭遇到行业寒冬,跌入发展低谷。九号智能从公司近三年的盈利情况来看,公司一直处于大幅亏损状态,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王婷婷:导致九号智能巨额净资产及净利润为负的主要原因是可转换债券和优先股以公允价值计量导致的账面亏损。导致这个亏损状态只是一种会计处理方式,但实际上公司并未没有这样的亏损发生,对公司实际运营也没有影响。这笔“亏损”自上市就会消失了。我比较看好九号智能上市后的表现。

张松:九号智能自从整合了纳恩博之后,财务表现一直都不太好,而且过于依赖小米这个大客户,单一客户将成为隐形炸弹。另外,近年来智能电动平衡车、智能电动滑板车在国内绝大部分省市都是被“禁止上路”的,而如果仅将平衡车、滑板车定位为“小众玩具”,九号智能的销售肯定受到影响,持续亏损的瓶颈也在这儿。

主持人 梁潇:刚刚有提到九号智能依赖小米这个问题,那么上市能否摆脱“小米依赖症”?

王婷婷:一旦九号智能与小米的合作关系有变动,或者小米品牌影响力下降、销售额下滑等,这些都将对九号智能的经营业绩产生重大的影响。小米依赖症这个是一定要去掉的。进入小米的智能硬件生态链体系后,九号智能公司产品向消费者的宣传、推广费用主要由小米承担,因而九号智能的销售费用率显著低于可比公司。另一面是,由于利润需要与小米分成,且小米普遍定价较低,这让九号机器人毛利率与同行业公司比偏低,这也是小米生态链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

所谓背靠大树好乘凉,但大树也挡住了阳光。这次独立上市,九号智能就是要打造自己的IP,剔除自身对小米的依赖,让消费者不是因为小米而购买,目前来看,看好这个未来。

张松:通过数据我们能看到九号智能的定制产品独家分销和ODM产品直营收入合计占营业收入的80%,公司自主品牌线上、线下销售收入合计占比仅为20%。也就是说,只有这20%的部分,是完全以自有品牌面向消费者的,其他80%都靠着巨头给带货。

上市后要看九号智能的股权结构了,如果小米还是大股东的话,上市也仅仅是为了更多资金,小米依赖症这个问题还是没有解决的。

经历改名风波 品牌认可度存疑

据此前披露的招股书显示,九号智能一直都在使用“九号机器人”这个简称,多年来,九号机器人的营收主要集中在智能电动平衡车、智能电动滑板车等短途交通领域,这与大众认知的可独立运作、无需人为干预的智能机器人产品存在一定差异,故“机器人”这一名称不免让众多业内人士和投资机构心生疑虑,并且交易所认为“九号机器人”易对投资者产生误导。

图片来源:天眼查截图

所以,九号机器人在申报科创板时将其公司名称进行适当调整,其中,在保持英文名称不变的同时,将中文简称修改为“九号智能”。

主持人 梁潇:上交所上市委对公司“机器人”属性表示不认可,九号智能这个简称能消除这个负面影响么?

王婷婷:看看九号智能的产品销售情况,从2017年至2019年,九号智能主要销售收入来源为智能电动平衡车和智能电动滑板车,而智能服务机器人销售收入占比则比较低,分别为0.10%、0.31%、0.09%。这与公司致力于发展智能机器人,简化人类生活的美好愿景大相径庭,所以把机器人改名为智能,这倒是符合实际情况,也算是个妙招,智能电动平衡车和智能电动滑板车这两大核心产品也跟机器人不太沾边,智能这个名字虽然有点虚,能够更接近产品,消费者认可度应该能更高。

张松:公司的核心产品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前景尚不明朗,现有的主营产品经营也未必都是坦途。我们都知道九号智能的主要产品电动平衡车、滑板车不符合我国的机动车安全标准,也不在非机动车产品目录内,因此,九号机器人的部分产品可能将没有“路权”,这无疑会对该公司未来的产品销售及持续经营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这个时候改名为智能,可以避开一些争议,我建议九号智能后面要强化这个品牌,几个王牌产品继续加强。尤其是上市后,品牌认知度会影响股价,而且交易所已经认为机器人是误导了,智能这个词更为宽泛,智能电动平衡车、智能电动滑板车仍与大众认知的智能机器人产品存在差异。就希望智能方面,九号智能能投入更多研发来弥补。

深耕电动领域 智能研发不断提升

在业绩亏损、监管风险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九号智能在电动车领域继续下功夫。

8月18日,九号智能旗下微博矩阵九号电动官微发布了一条即将与国潮巨头李宁联合“搞事情”的微博,引发业界热议。25日,九号电动携手李宁开启丝路探行之旅,更有新品九号电动B系列亮相。

图片来源:九号智能官微

早在2019年底,九号机器人就曾发布了两款电动车产品:新国标电动自行车九号电动C系列以及电动摩托车E系列,以“真智能”为主打卖点,受到不少用户追捧。时隔8个月,九号机器人再推B系列电动车新品,这也意味着,九号机器人将在电动车领域进行持续深耕。

主持人 梁潇:从新品的亮点和市场来看,九号智能能赢得智能短交通消费者的青睐么?

王婷婷:根据IPO报告,九号智能各期投入的研发费用总额分别为0.91亿元、1.23亿元和3.1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61%、2.90%、6.91%,研发投入绝对值呈直线上升趋势。并与国内外出行领域众多知名企业BIRD、Uber等建立了合作关系。随着公司新技术的不断投入,新产品的不断涌现,九号智能依然有机会在交通领域施展拳脚。

电动车外观千篇一律,产品功能方面,只要能满足了骑行需求,基本没有厂商在人性化、智能化方面努力。或许,在九号智能的电动车能给行业将发生一场变革——传统的“杂、乱、差”的线下零售店将逐步退出市场,将是更加智能的产品,更加智慧的零售。

张松:不是很看好这个电动车业务,这个领域的已经有了小牛电动,还有爱玛、雅迪等打品牌,他们在市场中占有了四成左右的份额,晚起步的九号智能想成功可谓是渺茫。同时,如果小米有一天推出米家电动车,九号电动车的前途就更为渺茫了。尤其是小牛电动,市场上已经是公认的领军者,也是高质量的代表,九号智能的车必须超越小牛电动车,才能有机会获得青睐。

主持人 梁潇:说到对比小牛电动车,九号电动车想超越小牛,估计有多大可能?

王婷婷:经过5年销售的积累,小牛电动车的用户群体有了一定的规模,还形成了独特的粉丝群体——牛油,他们对小牛电动车非常热爱,还形成了独特的粉丝文化。九号电动车想要超越,仍然非常遥远,需要长时间的沉积和积淀。但是要说可能,是肯定有的,九号智能的加入,应该会让整个电动车行业的竞争在大洗牌之后变得更加激烈!智能化是突破口,在电池续航没有突破的时代,智能化是九号电动车弯道超车的机会,

张松:小牛电动车在美股上市,发展速度不仅在电动车行业是佼佼者,在整个科技制造业也是名列前茅,而九号电动车即使发展再快,无非是成为下一个小牛,但是这五年的差距无论如何是难以弥补的,并且差距会越来越大,和小牛相比还是太嫩了,超越不太可能,分一杯羹还是比较现实的,电动车市场还具有机会,培养自己的用户粉丝,我预计2-3年能有一定的规模。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