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对话“四时应物”策展人吴旭:融入传统,回归生活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对话“四时应物”策展人吴旭:融入传统,回归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力量才能振兴祖先给我们留下的财富,这是“四时应物”想表达的。

北京国际设计周设计博览会·四时应物策展人 吴旭

界面楼市:界面新闻作为设计周的官方合作媒体,今年是第六次进行设计周的相关解读,您作为今年设计周设计博览会“四时应物”主题展的核心策展人,想问下您是怎样参与到北京国际设计周的?

吴旭:和许多艺术家、手艺人和设计师一样,我们都对传统文化议题感兴趣,都想通过展示作品的手段汇聚一种态度和力量在一个国际化的平台上发声,北京国际设计周已经有11年的历史了,有自身积淀和国际影响力,与北京城市相结合,与国际密切合作,可能北京国际设计周是最好的平台之一。

应景儿虽然是个新的公司,但是团队的主要成员和北京国际设计周合作了挺长时间。今年我想可以在设计周的平台上用一种新的方式来展示年轻一代的思考,所以我这次非常荣幸能够跟北京国际设计周合作,能在博览会上呈现一些新的想法,集中地把一些关于传统文化新的创意和想法在这个平台上做展示,希望能够收获更多的交流与创新的机会。

界面楼市:从2009年到2019年这10年中,博览会一直是采取全城动员的模式,并且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它提供了一个场景化的平台,作为设计师来说,能跟这么多的国际性的事业也好,国际性的设计师交流也好,您觉得这种交流对于我们来说有什么必要性么? 

吴旭:从我的角度来看,所有设计师都有比肩全球最顶尖群体的强烈愿望,为此他们做了很多工作。但是,中国的艺术和传统文化在设计方面的发展时间还是太短了,尤其是在几十年前,工业基础还很不完善的时候,设计服务行业的基础更加薄弱。发展至今,我们所能积累的东西还是太少了,如果能够在一个国际化的平台去交流去学习,我觉得能有更多收获。 

吴旭策展的“纯净星空 生态中国”视听艺术展于2018年在国家大剧院展出

另外,让世界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是需要我们设计师领衔的。设计师有责任让作品走出国门,去增强国际上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才能让世界都了解到中国的文化,了解到设计师的想法,所以我觉得国际化的平台是设计师们都一定要去争取的。

还有一个我觉得最重要的,那就是设计师一定要和世界上最先进的力量捆绑在一起。当今我们社会上的这一些产业,无论是商业还是政府,并不一定能够很敏锐的感知未来的趋势,一直到设计师提出了方案并且在国际上获得一定的称赞,行业和产业才能感知到最新的趋势。这是一种必然的可以改变社会的方式。

界面楼市:今年您的团队跟设计周合作推出的主题叫“四时应物”,您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这个展吗?

吴旭:这个名字能体现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一个理解。 

两个故事,第一个是行走的声音作者王耔斌老师和我说的。他们去藏区录制非遗传承人的歌,录完的时候传承人拉着他们感谢,说“当你们问我们还有唱这个的歌、唱那个的歌的时候,我们才会去想,要不就忘记了”。另一个是傣族造纸,原来的造纸是用来抄经书的,民间用不起,后来工业纸张的冲击,让造纸术失传了,如今这个纸又兴起了,甚至民间有了很多创新,不是因为保护而是因为它特别适合包茶饼,生活上的应用促进了非遗的保护。

这是“四时应物”想表达的——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力量才能振兴祖先给我们留下的财富。

四时应物参展作品-那木厂牌《行走的声音》,用世界音乐记录展现非遗之声
天工开物-“茶饼的梦想”2016年北京国际设计周设计之旅呈现,邀请一众设计师于包裹茶饼的傣纸上进行创作

传统文化诞生于一个漫长的历史当中,看起来它和我们最大的隔阂是时间带来的,相差千年的距离感让我们既自豪又陌生。古时诞生的这种文化,我们怎么样去了解他?怎么样去适应它?当我们今天重新拾起传统文化的时候,不单单是拾起一个祖先的光荣历史,我们更希望能够将传统真正的融入到现代生活中。

“四时应物”指的是我们把每个时间点以四季为代表,每个时间点的不同生活,用传统文化中可用的素材重新把它串联起来,让我们跟传统文化重新建立一种活跃的联系,能够对我们现在的生活产生裨益,同时也让我们在时间的长河中与远古的先人们产生了一种真正的共鸣。 

四时应物参展作品-ALINE三日晷,转化古老的时间计量

“四时应物”,每个时间每个地点都应有它存在的物品。 比如我特别喜欢的牛粪香,它来源于蒙古族的一个传统文化——烧牛粪,当然现代家庭里是不会烧牛粪的,但那是一种家乡牧区的味道,加上蒙古包的外观,所有人都可以尝试放在案头上去点燃,穿越去草原。

四时应物参展作品-痣birthmark蒙古包香具,焚香香气还原草原气味

其次我们特别希望的是呈现一种场景,尤其是科技和传统文化结合的场景,所以我们会设置一个专门的交互影像空间。你会发现月亮的阴晴圆缺会随着人的走动而变化,你的挥手可能会跟风花雪月产生一定的联系,但具体是什么样的体会,只有亲自挥一下手才能体会到。 

“纯净星空 生态中国”视听艺术展部分声音互动装置亮相2018年珠海国际设计周

界面楼市:我们去年有一个系列报道——C20中国城市更新力,在这个专题里我们会突出对地缘文化的尊重,包括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崇敬。现在有一大波新国潮产品,我不知道您抵不抵触这个词?它融合一些西方的设计师的感觉,我们现在有人说叫排斥融合,就是尽可能保留设计师自己的想法,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吴旭:新国潮这个东西很多人会觉得它不伦不类,因为它既是传统文化,可能也不是传统文化,好像捆绑着很多的情感因素。但只要是说起传统文化,不管说谁是最正宗的传统文化,或者在某一个领域哪怕找到再资深的老师,也会有说他是胡说八道的反对者存在。 

我觉得就跟当年说年轻人叛逆一样,新的艺术形式也总会突破传统禁锢出现在人们的视野,来替代掉以前的表达方式。那么这个概念说白了,也是我们年轻人现在希望有自己的话语权,但无论是国潮概念也好,还是其他的非遗概念都好,设计师们都应该在紧跟时代的同时,花更多时间去做沉淀,才会让我们更有话语权。

四时应物参展作品-多萝西“仙草精灵”系列,以本草植物为灵感

界面楼市:我们说今年又是比较特殊的一年,疫情影响了这么久,大家都在讨论人类是不是还需要继续聚集下去,所以对于城市有很多的革新的想法,包括去中心化,或者说把过去的东西像老城做一些改造,然后更适宜人类的隔离,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吴旭:首先人其实特别自私,所谓的隔离是什么概念?是因为我们互相觉得有威胁了。比如说中国的治安很好,我就不会拒绝一个陌生人向我打招呼,对吧? 第二点,人其实又是很懒惰的一个动物,我们现在确实非常依赖网络,是因为网络除了提供一个非常高效的体验以外,还给我们极强的安全感。

我们做了很多跟城市更新有关系的项目,如何让很多在城市中生活方式不同的人,能够达成一致、生活在一起。首先是差异的消除,让我们消除那种不安全的感觉,第二个是创造我们共同的空间,这个工作确实不是个人来完成的,是政府来完成的。城市更新必然要从公共空间开始,这是城市的意义。

我当时在天桥片区做“COLOR SEAT看座儿”的时候,天桥在留学路北端有一片空地,“COLOR SEAT看座儿”的主题是公共座椅,调研后的我们收到的反馈既是令人担忧的,又是令人很兴奋的。有了公共座椅以后,人就有机会在这个地方停留,这时候你会发现有很多奇妙的事情会发生。这个地方就像“四时应物”所说的一样,合适的时间在合适的地点它自然会发生一些东西,最后能吸引更多的人加入进来。 如果城市生活中缺少了发生故事的源头,那么你会发现刻意的塑造都会变成只有形式没有内核的产物,因为它不是自然原生发展出来的。

天工开物-公共艺术实验空间“天蓬”2019年于北京坊展出,由吴旭策展,艺术家刘玥进行14天现场创作

我觉得北京这个城市的人们是有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的,那么我们现在更缺乏的是城市精神,比如南锣鼓巷或者它周边的胡同,怎么样让它在这个城市能吸引更多的人,包括是否能跟周边的居民能够达成一致,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我们也希望能通过北京国际设计周这样的活动,聚集有同样意向的设计师和艺术家共同就城市更新这个话题提出更多有创意的想法,通过这样的更新创造衍生出更多种交流的可能,把人从真正的从隔离状态中解放出来,如果人们愿意走出家门、来到街角、来到某个地方,哪怕大家都戴着口罩,隔着喊话也行,我觉得这样就已经很好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对话“四时应物”策展人吴旭:融入传统,回归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力量才能振兴祖先给我们留下的财富,这是“四时应物”想表达的。

北京国际设计周设计博览会·四时应物策展人 吴旭

界面楼市:界面新闻作为设计周的官方合作媒体,今年是第六次进行设计周的相关解读,您作为今年设计周设计博览会“四时应物”主题展的核心策展人,想问下您是怎样参与到北京国际设计周的?

吴旭:和许多艺术家、手艺人和设计师一样,我们都对传统文化议题感兴趣,都想通过展示作品的手段汇聚一种态度和力量在一个国际化的平台上发声,北京国际设计周已经有11年的历史了,有自身积淀和国际影响力,与北京城市相结合,与国际密切合作,可能北京国际设计周是最好的平台之一。

应景儿虽然是个新的公司,但是团队的主要成员和北京国际设计周合作了挺长时间。今年我想可以在设计周的平台上用一种新的方式来展示年轻一代的思考,所以我这次非常荣幸能够跟北京国际设计周合作,能在博览会上呈现一些新的想法,集中地把一些关于传统文化新的创意和想法在这个平台上做展示,希望能够收获更多的交流与创新的机会。

界面楼市:从2009年到2019年这10年中,博览会一直是采取全城动员的模式,并且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它提供了一个场景化的平台,作为设计师来说,能跟这么多的国际性的事业也好,国际性的设计师交流也好,您觉得这种交流对于我们来说有什么必要性么? 

吴旭:从我的角度来看,所有设计师都有比肩全球最顶尖群体的强烈愿望,为此他们做了很多工作。但是,中国的艺术和传统文化在设计方面的发展时间还是太短了,尤其是在几十年前,工业基础还很不完善的时候,设计服务行业的基础更加薄弱。发展至今,我们所能积累的东西还是太少了,如果能够在一个国际化的平台去交流去学习,我觉得能有更多收获。 

吴旭策展的“纯净星空 生态中国”视听艺术展于2018年在国家大剧院展出

另外,让世界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是需要我们设计师领衔的。设计师有责任让作品走出国门,去增强国际上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才能让世界都了解到中国的文化,了解到设计师的想法,所以我觉得国际化的平台是设计师们都一定要去争取的。

还有一个我觉得最重要的,那就是设计师一定要和世界上最先进的力量捆绑在一起。当今我们社会上的这一些产业,无论是商业还是政府,并不一定能够很敏锐的感知未来的趋势,一直到设计师提出了方案并且在国际上获得一定的称赞,行业和产业才能感知到最新的趋势。这是一种必然的可以改变社会的方式。

界面楼市:今年您的团队跟设计周合作推出的主题叫“四时应物”,您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这个展吗?

吴旭:这个名字能体现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一个理解。 

两个故事,第一个是行走的声音作者王耔斌老师和我说的。他们去藏区录制非遗传承人的歌,录完的时候传承人拉着他们感谢,说“当你们问我们还有唱这个的歌、唱那个的歌的时候,我们才会去想,要不就忘记了”。另一个是傣族造纸,原来的造纸是用来抄经书的,民间用不起,后来工业纸张的冲击,让造纸术失传了,如今这个纸又兴起了,甚至民间有了很多创新,不是因为保护而是因为它特别适合包茶饼,生活上的应用促进了非遗的保护。

这是“四时应物”想表达的——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力量才能振兴祖先给我们留下的财富。

四时应物参展作品-那木厂牌《行走的声音》,用世界音乐记录展现非遗之声
天工开物-“茶饼的梦想”2016年北京国际设计周设计之旅呈现,邀请一众设计师于包裹茶饼的傣纸上进行创作

传统文化诞生于一个漫长的历史当中,看起来它和我们最大的隔阂是时间带来的,相差千年的距离感让我们既自豪又陌生。古时诞生的这种文化,我们怎么样去了解他?怎么样去适应它?当我们今天重新拾起传统文化的时候,不单单是拾起一个祖先的光荣历史,我们更希望能够将传统真正的融入到现代生活中。

“四时应物”指的是我们把每个时间点以四季为代表,每个时间点的不同生活,用传统文化中可用的素材重新把它串联起来,让我们跟传统文化重新建立一种活跃的联系,能够对我们现在的生活产生裨益,同时也让我们在时间的长河中与远古的先人们产生了一种真正的共鸣。 

四时应物参展作品-ALINE三日晷,转化古老的时间计量

“四时应物”,每个时间每个地点都应有它存在的物品。 比如我特别喜欢的牛粪香,它来源于蒙古族的一个传统文化——烧牛粪,当然现代家庭里是不会烧牛粪的,但那是一种家乡牧区的味道,加上蒙古包的外观,所有人都可以尝试放在案头上去点燃,穿越去草原。

四时应物参展作品-痣birthmark蒙古包香具,焚香香气还原草原气味

其次我们特别希望的是呈现一种场景,尤其是科技和传统文化结合的场景,所以我们会设置一个专门的交互影像空间。你会发现月亮的阴晴圆缺会随着人的走动而变化,你的挥手可能会跟风花雪月产生一定的联系,但具体是什么样的体会,只有亲自挥一下手才能体会到。 

“纯净星空 生态中国”视听艺术展部分声音互动装置亮相2018年珠海国际设计周

界面楼市:我们去年有一个系列报道——C20中国城市更新力,在这个专题里我们会突出对地缘文化的尊重,包括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崇敬。现在有一大波新国潮产品,我不知道您抵不抵触这个词?它融合一些西方的设计师的感觉,我们现在有人说叫排斥融合,就是尽可能保留设计师自己的想法,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吴旭:新国潮这个东西很多人会觉得它不伦不类,因为它既是传统文化,可能也不是传统文化,好像捆绑着很多的情感因素。但只要是说起传统文化,不管说谁是最正宗的传统文化,或者在某一个领域哪怕找到再资深的老师,也会有说他是胡说八道的反对者存在。 

我觉得就跟当年说年轻人叛逆一样,新的艺术形式也总会突破传统禁锢出现在人们的视野,来替代掉以前的表达方式。那么这个概念说白了,也是我们年轻人现在希望有自己的话语权,但无论是国潮概念也好,还是其他的非遗概念都好,设计师们都应该在紧跟时代的同时,花更多时间去做沉淀,才会让我们更有话语权。

四时应物参展作品-多萝西“仙草精灵”系列,以本草植物为灵感

界面楼市:我们说今年又是比较特殊的一年,疫情影响了这么久,大家都在讨论人类是不是还需要继续聚集下去,所以对于城市有很多的革新的想法,包括去中心化,或者说把过去的东西像老城做一些改造,然后更适宜人类的隔离,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吴旭:首先人其实特别自私,所谓的隔离是什么概念?是因为我们互相觉得有威胁了。比如说中国的治安很好,我就不会拒绝一个陌生人向我打招呼,对吧? 第二点,人其实又是很懒惰的一个动物,我们现在确实非常依赖网络,是因为网络除了提供一个非常高效的体验以外,还给我们极强的安全感。

我们做了很多跟城市更新有关系的项目,如何让很多在城市中生活方式不同的人,能够达成一致、生活在一起。首先是差异的消除,让我们消除那种不安全的感觉,第二个是创造我们共同的空间,这个工作确实不是个人来完成的,是政府来完成的。城市更新必然要从公共空间开始,这是城市的意义。

我当时在天桥片区做“COLOR SEAT看座儿”的时候,天桥在留学路北端有一片空地,“COLOR SEAT看座儿”的主题是公共座椅,调研后的我们收到的反馈既是令人担忧的,又是令人很兴奋的。有了公共座椅以后,人就有机会在这个地方停留,这时候你会发现有很多奇妙的事情会发生。这个地方就像“四时应物”所说的一样,合适的时间在合适的地点它自然会发生一些东西,最后能吸引更多的人加入进来。 如果城市生活中缺少了发生故事的源头,那么你会发现刻意的塑造都会变成只有形式没有内核的产物,因为它不是自然原生发展出来的。

天工开物-公共艺术实验空间“天蓬”2019年于北京坊展出,由吴旭策展,艺术家刘玥进行14天现场创作

我觉得北京这个城市的人们是有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的,那么我们现在更缺乏的是城市精神,比如南锣鼓巷或者它周边的胡同,怎么样让它在这个城市能吸引更多的人,包括是否能跟周边的居民能够达成一致,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我们也希望能通过北京国际设计周这样的活动,聚集有同样意向的设计师和艺术家共同就城市更新这个话题提出更多有创意的想法,通过这样的更新创造衍生出更多种交流的可能,把人从真正的从隔离状态中解放出来,如果人们愿意走出家门、来到街角、来到某个地方,哪怕大家都戴着口罩,隔着喊话也行,我觉得这样就已经很好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