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渡文化创始人陆婷婷,一个有点情怀的媒体人,一个爱情至上的“傻女人”,一个朋友还看不懂项目就投给她100万天使投资,一周搞定A轮的创始人,1年内,她带领60多人的90后团队,把公司倒腾成国内最大的女性互联网视频媒体公司,她的节目创下了单季3亿点击量的成绩。
2015年12月完成由金浦移动互联基金参与投资的4000多万人民币B轮融资,用于内容平台的搭建,兰渡文化将会签约30、40个工作室,从中选出行业内比较优质的导演、编剧进行五部网剧的合作,还会尝试与游戏公司合作内容营销、影游互动。
以上两段会有点招人恨,很多人说了,互联网泡沫年代,别动不动老说融资多少,估值多少。可事实是,这姑娘在创业这条道上确实顺风顺水到极致,在闺蜜创始人社群中,和婷婷同样有海外游学背景、有投行背景、有国际视野的创始人很多,在她们身上,看不到太多女魔头、金领粉气,超级玛丽一样的精气神倒是常态。陆婷婷聊起来也大多在讲她们的内容,未来如何快速推进。是的,创业需要绝处逢生的劲头,把自己逼到极点才能掘地三尺找潜力,给自己个坚强不动摇的定位,然后想法儿活下去,并且活的越来越好。
——闺蜜创始人 李茂
我创业,是个巧合
从浙江大学毕业后,我就去报社实习做了记者,发现大多时候不能写自己想写的东西,我有点沮丧,这和理想主义简直是两码事;在电视台也一样,从小编导做起,学到看到的人情世故比专业能力还要多,我不想变成那个样子,于是选择去美国读传播学,同时进修了金融学。
毕业后有机会去投行工作,当时我想在投行怎么也要工作10几年,等我有钱有势后再回来做自己想做的媒体,万万没想到我居然很快就杀回媒体圈。刚好我男朋友要回国创业,我是蛮小女人的,一定要跟着他回来。
回国后觉得做什么工作都不是特别适合我。在国外那几年我看了很多项目,本来回国可以顺理成章地去投资公司,可是国内的投行跟国外不一样,我觉得能学到东西的不多。正好那个时候我看了很多互联网视频,很感兴趣,快速拿到一笔天使投资后,我就这么开始创业了。
很快拿到天使投资,是因为我的运气还算好,之前在国外做投资时积累了一些人脉,所以在项目完全看不懂的情况下,朋友们就投了100万,让我试试看。其实,当时我什么都没有,就花了一个晚上做了一份项目计划书,发给他们看。我拿到钱后才开始组建团队,磨产品,不断试错,往前推进。
说实话,我最初创业的动力并不强,第一次创业,对未来没有多少信心,毕竟我在进入一个新领域,我不知道会做成什么样,就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完全无压状态。
我是狮子座,大概因为是7月份的尾巴,有点偏巨蟹座的特质。创业后,我的狮子座个性越来越凸显。我做事情的特点就是一旦决定要做就全力以赴,要做就做到最好,要不然我会觉得没有意义。
公司刚开始的时候,没方向没目标是很痛苦的,一切都需要自己去探索。做了半年以后,成绩出来了,看到我们的视频点击率和网上反馈,我一下子找到了目标,发现这个事情可以做的很好很大,那时候我的行动力变了一副腔调。
2014年12月,产品刚刚上线1个月,就有了1000多万点击率,我们特别兴奋,A轮融资很轻松,一周就搞定了,完全出乎我的意料。那时候,我才发现我的项目原来还是很好的嘛,信心大增。
要快速做大
我们刚好赶上视频行业去旧革新,做传统电视节目,我肯定做不过那些科班出身的人;但是目前网络视频异军突起,做网络视频的人都不是科班出身,他们是一些好玩儿的人做好玩儿的东西,所以,我好像没有很大的压力。
现在很多人开始进入这个领域,但是兰渡已经做得最大,一是进入时间早,并且一开始就确定以女性为核心的公司定位,目前,我们的节目数量、播放量都是行业排名第一。
1年前,一位北京导演对我说,“拍片子需要阅历和积累,你凭什么?”这话很难听也很现实,可我不在意,没有背景的年轻人就拍不出好片子了?做视频这行的导演和编剧缺少对市场的判断和分析功底,这正是我的优势和机会。再加上我做投资出身,在公司运营管理上有优势,毕竟我在运作的不是一个项目,而是一个公司。
互联网领域的学习能力比经验更加重要。
我们团队的学习能力和执行力很棒。我们两个月可以做出别人8个月才能做出的东西,质量又好。所以,公司发展节奏比较快。在公司只有8个人的时候,我们内部就形成了一种创新机制。当时我们要做视频,就学习和借鉴别人的做法,全网的内容基本都看过了。后来就形成了这样一个习惯,每周大家都会分享并讨论一些学习案例,比如国内外最好的视频,营销案例等等。现在公司的氛围就是非常渴求学习和自我提升。
我们把内容当产品去做,而不是当作品去做。主观性弱,市场的需求和影响力意识更强。会像产品经理那样去做市场调研、数据分析,然后再做选题,接下来做一个小demo试水,然后在它的基础上做大修整。在这之前,我们通常已经根据我们对用户喜好的了解,想好了如何去做宣传、包装和推广。
我的角色有点像女制片人。未来我希望成为文化领域比较强的女制片人或者女投资人。制片人需要有眼光和品味,看脚本就能判断出影片好不好,会不会卖座。比如《我的少女时代》就是一部很正常的青春片,讲了一个很简单的青春故事,成本很低,结果获得了那么高的口碑。现在国内很多影视作品很狗血,无厘头,其实真正好的剧情是走心的。我希望做一些好作品,不管是自己生产,还是投资,去挖掘越来越多好的视频节目、网剧和影视作品。
我骨子里有文艺情结,但是目前我就想做一个好创业家。公司没有做到一定程度,很多阶段的心境我是无法感受到的。目前我们推出了5部情感网剧。
未来我们要做一个女性内容孵化器。
兰渡现在已有70名员工,大规模扩大团队既不现实,又很难管。我们会选择同时孵化一些好的团队,通过孵化和投资一些小型团队,把兰渡变成一个优质女性内容的集合地。
90后小伙伴们该有点儿狼性
我们团队有60多个人,多为90后,很多是从韩国、日本留学回来的上海女孩,她们在女性生活方式、吃喝穿搭上有创意,有想法。拉拢女性受众,首先要知道她喜欢什么,员工是我们最快接触到的受众。倾听非常重要,否则你不会知道他们想要什么。
你若只想让他们按照你的想法做,很难实现良好的沟通。我在和90后员工沟通的时候,首先会问他们想要什么。比如她做的东西出来了,我可能不是很满意,我会问她为什么这么想,为什么这样做,等她表达出来后,再跟她交流我的想法。
我希望她们都有狼性,但这个很难。本来上海就是一个很小资很生活化的城市。我会选择和他们聊天,不断重复地向她们传达公司的愿景,跟他们分享我对公司和未来的想法。不断地去聊。目前我很多时间都花在招聘和团队上了。
人员招聘需要有一定阅历,我太年轻了,在这方面急需学习,刚开始我很小心,比如,我在招聘编剧和导演的时候,会让他们写点东西,或者做个Demo,验证过了才敢用。
不过年轻也好,招人的时候有诚意,所以招了一些相对比较单纯的人进来,公司文化简单,没有办公室政治那种复杂东西。在招聘中遇到那些我读不懂的人,我会很谨慎。
在每个人入职的时候,我都会跟他们聊天,比如,我会问他们,毕业3年后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这种聊天不是鸡汤式聊天,我总觉得不能因为年轻就可以盲目或者浪费。
绝处逢生和爱情至上
创业一年半了,很辛苦,但我收获也多,主要是自我成长,突破了自己的很多极限。我觉得人都需要逼一下自己。创业对我来说是一个很特别的经历,能够在年轻而且没有任何负担的时候,全力以赴去做一件事情,很幸运。
女性创业是大势所趋,但是要走的长远,需要创业者具有坚持到底的意志力,这个过程会磨炼人的心智。我身边很多女孩出于兴趣爱好做很多事情,但是后来发展不顺,就放弃了,我觉得很可惜。
女孩子创业付出得要比男人多很多,这可能跟我自己的经历有关吧,我刚和男朋友领证,下班回家后,我还得洗衣服,做家务,感觉像在做两份工作。所以,女孩创业除了热情和激情,更需要一种坚韧。
我是一个爱情至上的人,是那种可以为了他抛弃一切的傻女人。我觉得人在两件事情上最平等,一个是爱,一个是生死。真爱非常难得。现在做的情感节目中,我也会鼓励别人去勇敢爱,在自己心动的时候要大胆追求,我男朋友就是我主动追的。但是,我也想做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这两者之间并不矛盾,因为在他面前我是小女人,在创业方面,我就会逼自己快速成长。这样的状态很好,有了家人的支持,我更有安全感。
在创业之初,我一直瞒着家人,骗他们说在电视台上班。直到后来新闻出来后,再也瞒不住了,只能跟他们坦白,不过那时候公司已经做起来。所以,先斩后奏挺好的,如果一开始就跟他们商量要不要做,估计要花很多时间,我没有这个空儿。
这可能跟我从小的生活环境有关。我出生在浙江湖州,父母开工厂做生意,我从小是爷爷奶奶带大的。隔代人沟通比较困难,所以我从小就很独立,很有主见。
我男朋友目前也在创业,他做教育方面。他是个很传统的人,原本非常大男子主义,就是我一定要比你强,你一定要做个小女人,要给我端茶倒水。刚开始我创业的时候,他还偶尔会酸一下,现在心态已经好了,他慢慢从直男癌变柔软了,两个人的相处方式也更好玩了。
按理说,他不是我的受众,但是我发现他也会默默地看我的节目,当然不会跟我说。好玩的是,他家里人也会看我的节目,我们节目聊的口味那么重,感觉有点尴尬。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