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国乳业标准不断提升,助力加快实现奶业振兴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国乳业标准不断提升,助力加快实现奶业振兴

近年来,中国乳制品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行业角度来看,进入千禧年以来,我国乳制品行业经历了一轮“过山车式”的发展过程。而与此同时,中国乳业标准也在不断的提高。

近年来,中国乳制品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行业角度来看,进入千禧年以来,我国乳制品行业经历了一轮“过山车式”的发展过程。而与此同时,中国乳业标准也在不断的提高。

2001-2007年,是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黄金时代”。这段时间,乳制品产量和奶牛存栏数量不断攀升,伊利、蒙牛等企业走向老百姓的生活。2011年开始,国家层面为了提升中国乳企的竞争力,开始加大监管力度。再加上,乳企重视产品质量提升和奶源建设等,使得整个行业大步增长。数据显示,2019年乳制品市场零售总额突破4000亿元。根据欧睿预测,未来五年我国乳制品市场仍将稳步发展,至2024年乳制品市场零售额或将突破5500亿元。

与此同步进行的是近十年来我国从未间断的行业政策和标准制定2016年9月,奶粉注册制政策出台。两年后,被称为“史上最严奶粉新政”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正式全面实施淘汰了一大批不具备配方研发技术实力的品牌

而我国生鲜乳样品质检取得良好成效也证明了乳制品的标准在不断提升2009年开始,我国农村农业部已经连续10年组织实施全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和专项整治行动,累计抽检生鲜乳样品约22万批次,取得明显成效。其中,2019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第一、二季度各类食品监督抽检结果,共抽检乳制品22903批次,合格22863批次,合格率99.8%;抽检婴幼儿配方乳粉2665批次,合格2660批次,合格率99.8%。

据《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19)》显示,2018年生鲜乳抽检合格率99.9%,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乳制品总体抽检合格率99.7%,婴幼儿配方乳粉抽检合格率99.9%。2019年全国生鲜乳抽检合格率是达到99.9%,远超国家标准,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除此之外,我国乳业标准变得更好还体现在质量安全指标上。众所周知,在生鲜乳质量安全指标中,乳蛋白、乳脂肪是衡量生鲜乳营养价值的主要指标。按照2010年制定的国家标准,生乳细菌总数不得超过200万CFU/毫升,蛋白质含量最低为2.8%,乳脂肪含量国家标准为≥3.1g/100g。实际上,我国不少乳企自觉制定了比国标更高、更严的企业标准。

例如,伊利、蒙牛等纯牛奶产品的乳蛋白含量标准均为3.2g/100g,都高于国家标准。其中,从蒙牛纯牛奶的营养成分表能看出,每100毫升的乳脂肪含量达到4g,也高于国家标准。伊利的金典有机奶,每100毫升含蛋白质达到3.6g,比中国标准提升20%,同时高于欧盟(3.2g)和美国(3.0g)的标准脂肪含量达到4.4g。 三元、光明、君乐宝等产品的蛋白质含量也分别达到了3.0g、3.4g、3.0g。

2018年6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奶业实现全面振兴,奶源基地、产品加工、乳品质量和产业竞争力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这一目标的实现,与中国乳业标准的提升息息相关。我国乳品行业正迈向更高的发展台阶,在未来,通过全乳业的共同努力,乳业发展势必将取得更大的成果,满足人民日益丰富的营养需求。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蒙牛乳业

3.7k
  • 泉果基金调研妙可蓝多
  • 顺应消费趋势,这家外资食品原料企业在华实现两位数增长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中国乳业标准不断提升,助力加快实现奶业振兴

近年来,中国乳制品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行业角度来看,进入千禧年以来,我国乳制品行业经历了一轮“过山车式”的发展过程。而与此同时,中国乳业标准也在不断的提高。

近年来,中国乳制品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行业角度来看,进入千禧年以来,我国乳制品行业经历了一轮“过山车式”的发展过程。而与此同时,中国乳业标准也在不断的提高。

2001-2007年,是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黄金时代”。这段时间,乳制品产量和奶牛存栏数量不断攀升,伊利、蒙牛等企业走向老百姓的生活。2011年开始,国家层面为了提升中国乳企的竞争力,开始加大监管力度。再加上,乳企重视产品质量提升和奶源建设等,使得整个行业大步增长。数据显示,2019年乳制品市场零售总额突破4000亿元。根据欧睿预测,未来五年我国乳制品市场仍将稳步发展,至2024年乳制品市场零售额或将突破5500亿元。

与此同步进行的是近十年来我国从未间断的行业政策和标准制定2016年9月,奶粉注册制政策出台。两年后,被称为“史上最严奶粉新政”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正式全面实施淘汰了一大批不具备配方研发技术实力的品牌

而我国生鲜乳样品质检取得良好成效也证明了乳制品的标准在不断提升2009年开始,我国农村农业部已经连续10年组织实施全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和专项整治行动,累计抽检生鲜乳样品约22万批次,取得明显成效。其中,2019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第一、二季度各类食品监督抽检结果,共抽检乳制品22903批次,合格22863批次,合格率99.8%;抽检婴幼儿配方乳粉2665批次,合格2660批次,合格率99.8%。

据《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19)》显示,2018年生鲜乳抽检合格率99.9%,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乳制品总体抽检合格率99.7%,婴幼儿配方乳粉抽检合格率99.9%。2019年全国生鲜乳抽检合格率是达到99.9%,远超国家标准,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除此之外,我国乳业标准变得更好还体现在质量安全指标上。众所周知,在生鲜乳质量安全指标中,乳蛋白、乳脂肪是衡量生鲜乳营养价值的主要指标。按照2010年制定的国家标准,生乳细菌总数不得超过200万CFU/毫升,蛋白质含量最低为2.8%,乳脂肪含量国家标准为≥3.1g/100g。实际上,我国不少乳企自觉制定了比国标更高、更严的企业标准。

例如,伊利、蒙牛等纯牛奶产品的乳蛋白含量标准均为3.2g/100g,都高于国家标准。其中,从蒙牛纯牛奶的营养成分表能看出,每100毫升的乳脂肪含量达到4g,也高于国家标准。伊利的金典有机奶,每100毫升含蛋白质达到3.6g,比中国标准提升20%,同时高于欧盟(3.2g)和美国(3.0g)的标准脂肪含量达到4.4g。 三元、光明、君乐宝等产品的蛋白质含量也分别达到了3.0g、3.4g、3.0g。

2018年6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奶业实现全面振兴,奶源基地、产品加工、乳品质量和产业竞争力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这一目标的实现,与中国乳业标准的提升息息相关。我国乳品行业正迈向更高的发展台阶,在未来,通过全乳业的共同努力,乳业发展势必将取得更大的成果,满足人民日益丰富的营养需求。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