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看穿】香港有过钱玛莉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看穿】香港有过钱玛莉

钱玛莉这个名字,来自一本名叫《穿 Kenzo 的女人》的书。

1970年代的香港弥敦道

即使诸多数据佐证来香港自由行的内地游客不断减少,但是现在的尖沙咀仍然称得是一条热闹的奢侈品购物区。不过大多数内地人认识到香港购物天堂的美名,是在2003年开放“自由行”之后。然而早在这之前的 1970 年代,香港已经是除去日本之外,时尚品牌在亚洲最重要的市场。

兴盛的加工业让 1970 年代的香港进入经济增长的腾飞时期,同一时期,郭志清也开出了她的第一家高端精品店 Joyce 。而在 1978 年,Gucci 进入香港。我也未曾经历过那个年代,但有一本书也许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那时受过良好教育、在中环工作年轻香港人,在物质的滋养下是多么意气风发。

我说的是邓小宇所写的《穿 Kenzo 的女人》,1976 年开始在《号外》杂志上连载,当时在香港引起过热烈讨论。女主角是一位名叫钱玛莉的年轻香港女孩,她出身中产阶级家庭,香港大学毕业,时髦、独立、骄傲,换男朋友和换衣服一样勤奋。23岁大学毕业第一次去美国出差,最让她兴奋的事就是可以跑到 Bloomingdale 百货买最新一季的衣服。

对于何谓一种优质的生活方式,钱玛莉是这么说的:“例如在巴黎铁塔上面的餐厅进晚餐、在圣马可广场饮 expresso 、在 GreenwichVillage 的小法国食店吃 crepe ,或者在三藩市渔夫码头吃龙虾……只有这样的游埠才能吸引到我。”

有点儿作,是吧?但换个角度想想,快马轻裘的年轻人,谁不稀罕一点符号化的标榜自己的方式?

在这本书里,奢侈品牌轮番登场,从开篇第一句的 Kenzo ,到 Versace ,再到 Geoffrey Beene 。而精通打扮的钱玛莉和她的朋友们某种程度也是香港社会的缩影——书中中英文夹杂的对白反映了当时西方教育和文化对香港年轻人的影响,对潮流知识的熟悉体现了信息的发达,而频频造访名店也是香港彼时经济蒸蒸日上的佐证。

事实上,奢侈品牌对香港的偏爱和重视,从财报上也可以辨得一二。比方说,LVMH 集团在财报中把港币作为其中一个统计营收的货币单位。

在那时期的香港一个蓬勃的奢侈品市场,也催生了一批时尚媒体。逻辑很简单——有市场,品牌就对打广告有需求,自然也能养活时尚杂志们。1968年,香港明报集团的《明报周刊》创刊,是香港第一本讲生活方式、潮流时尚以及名人访谈的杂志。在那之后的 1980 年代,ElleCosmopolitan(香港的译名叫《柯梦波丹》)的繁体中文版也相继出版。

有文化和潮流的碰撞,又赶上了好时代,自然也有了一批写时尚的名写手。大部分热爱时尚的人都知道黎坚惠所写的《时装时刻 1987-2007 》。黎坚惠做过《号外》和潮流杂志 Amoeba 的编辑,在一线大牌也才进入香港不久的年代,便开始关注欧洲更为小众的独立设计师品牌。只不过很可惜的是,2014 年她便因为乳腺癌而离世了。

香港的奢侈品市场经历了浮浮沉沉,随着内地游客们又移情别恋了日本和欧洲,香港从财报上的明星又变成了被推卸责任的对象。只不过有时候我会想,假如钱玛莉这个人是真的,她今年也差不多 60 岁了,会怎么看今天的香港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看穿】香港有过钱玛莉

钱玛莉这个名字,来自一本名叫《穿 Kenzo 的女人》的书。

1970年代的香港弥敦道

即使诸多数据佐证来香港自由行的内地游客不断减少,但是现在的尖沙咀仍然称得是一条热闹的奢侈品购物区。不过大多数内地人认识到香港购物天堂的美名,是在2003年开放“自由行”之后。然而早在这之前的 1970 年代,香港已经是除去日本之外,时尚品牌在亚洲最重要的市场。

兴盛的加工业让 1970 年代的香港进入经济增长的腾飞时期,同一时期,郭志清也开出了她的第一家高端精品店 Joyce 。而在 1978 年,Gucci 进入香港。我也未曾经历过那个年代,但有一本书也许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那时受过良好教育、在中环工作年轻香港人,在物质的滋养下是多么意气风发。

我说的是邓小宇所写的《穿 Kenzo 的女人》,1976 年开始在《号外》杂志上连载,当时在香港引起过热烈讨论。女主角是一位名叫钱玛莉的年轻香港女孩,她出身中产阶级家庭,香港大学毕业,时髦、独立、骄傲,换男朋友和换衣服一样勤奋。23岁大学毕业第一次去美国出差,最让她兴奋的事就是可以跑到 Bloomingdale 百货买最新一季的衣服。

对于何谓一种优质的生活方式,钱玛莉是这么说的:“例如在巴黎铁塔上面的餐厅进晚餐、在圣马可广场饮 expresso 、在 GreenwichVillage 的小法国食店吃 crepe ,或者在三藩市渔夫码头吃龙虾……只有这样的游埠才能吸引到我。”

有点儿作,是吧?但换个角度想想,快马轻裘的年轻人,谁不稀罕一点符号化的标榜自己的方式?

在这本书里,奢侈品牌轮番登场,从开篇第一句的 Kenzo ,到 Versace ,再到 Geoffrey Beene 。而精通打扮的钱玛莉和她的朋友们某种程度也是香港社会的缩影——书中中英文夹杂的对白反映了当时西方教育和文化对香港年轻人的影响,对潮流知识的熟悉体现了信息的发达,而频频造访名店也是香港彼时经济蒸蒸日上的佐证。

事实上,奢侈品牌对香港的偏爱和重视,从财报上也可以辨得一二。比方说,LVMH 集团在财报中把港币作为其中一个统计营收的货币单位。

在那时期的香港一个蓬勃的奢侈品市场,也催生了一批时尚媒体。逻辑很简单——有市场,品牌就对打广告有需求,自然也能养活时尚杂志们。1968年,香港明报集团的《明报周刊》创刊,是香港第一本讲生活方式、潮流时尚以及名人访谈的杂志。在那之后的 1980 年代,ElleCosmopolitan(香港的译名叫《柯梦波丹》)的繁体中文版也相继出版。

有文化和潮流的碰撞,又赶上了好时代,自然也有了一批写时尚的名写手。大部分热爱时尚的人都知道黎坚惠所写的《时装时刻 1987-2007 》。黎坚惠做过《号外》和潮流杂志 Amoeba 的编辑,在一线大牌也才进入香港不久的年代,便开始关注欧洲更为小众的独立设计师品牌。只不过很可惜的是,2014 年她便因为乳腺癌而离世了。

香港的奢侈品市场经历了浮浮沉沉,随着内地游客们又移情别恋了日本和欧洲,香港从财报上的明星又变成了被推卸责任的对象。只不过有时候我会想,假如钱玛莉这个人是真的,她今年也差不多 60 岁了,会怎么看今天的香港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