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根
在过去几年里,人们的平均睡眠时间一直在下降。手机、电脑、工作与生活的模糊界限让以及其他更多方面终于导致了现代人的睡眠不足。
事实上,已经有大量的研究表明,睡眠不足并不仅仅是多打几个哈欠那么简单,也不能用补觉的方式来弥补。长期剥夺睡眠会导致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抑郁症等许多疾病的患病风险上升。
不仅如此,缺觉还可能引起认知退步和行为障碍,事实上,对于此的机制研究,也是科学一直努力的方向。
在2013年《自然》的一篇研究中发现,缺觉对大脑的损伤与脑脊液息息相关。
脑脊液是存在于脑室及蛛网膜下腔的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其不断产生又不断被吸收回流至静脉,在中枢神经系统起着淋巴液的作用,它供应脑细胞一定的营养,运走脑组织的代谢产物,调节着中枢神经系统的酸碱平衡。并缓冲脑和脊髓的压力,对脑和脊髓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
通常,血液会周期性地大量流出大脑,每当血液大量流出,脑脊液就趁机发动一波攻击。脑脊液进入之后会清除毒素,比如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的β淀粉样蛋白。这样的清洗,只有在睡着后才能做到,脑脊液的清洗,让人一觉醒来就能拥有一个清爽的大脑;而缺觉状态下,脑脊液并没有充分的机会趁虚而入。
此外,没睡够时,大脑一片糨糊可能是我们的第一感觉。
2017年11月,《自然》发布了另一篇关于剥夺睡眠对人脑的影响的文章。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团队通过研究12名癫痫患者的大脑活动发现,睡眠不足会扰乱脑细胞之间的交流方式,也会剥夺神经元正常运转的能力。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睡眠不好会导致记忆力衰退和注意力不集中。
具体来说,该组研究人员在每一个患者大脑中都植入了用以治疗癫痫的电极,并透过电极反馈的数据来分析患者脑细胞在疲惫时的表现。在这一测试中,受试者被要求在睡眠被剥夺前后反复地进行一项测试:即尽可能快地对各种图像进行分类。
结果发现,睡眠不足会导致神经元对视觉信息反应的灵敏度降低,所以在睡眠被剥夺情况下,被试的神经活动较在快速完成任务期间诱发的神经活动有所减慢和削弱,导致被试反应减慢,而这则是认知退步的一种特征。
事实上,所有的生命形式,从植物、昆虫、海洋生物、两栖动物、鸟类到哺乳动物,都需要休息和睡眠。越来越多关于睡眠的研究,也提示着我们:如果能够重视睡眠对人体的保护作用,就有可能很好地利用睡眠来促进疾病的康复和保持身体的健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