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上市公司扎堆承诺不减持 沪指上攻A股回归理性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上市公司扎堆承诺不减持 沪指上攻A股回归理性

今早相继有25家上市公司先后承诺半年不减持,A股市场今日终于企稳收阳。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月6日,市场在昨日证监会表态、央行启动逆回购释放流动性的双重安抚下,终于迎来小阳线。

今日大盘的人气市场由前段时间超跌的煤炭和钢铁板块带动。沪深两市高开高走,盘中二八分化显现,煤炭、钢铁等板块大涨,而创业板盘中跳水一度跌逾1%;午后开盘,早盘活跃的煤炭、钢铁等板块涨幅不断扩大,板块个股上演涨停潮,券商板块受刺激底部拉升,两市加速上行;随后题材股全面爆发,两市持续震荡走高,共同拉升大涨逾2%。

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一直是近期市场的敏感因素。

界面此前报道,A股部分标的有一定潜在减持需求。据Wind数据显示,从10月中旬开始,包括飞凯材料、一心堂、东方电缆、国祯环保、金贵银业、罗顿发展、易联众和牧原股份在内的八家上市公司公告有减持需要;其次是定增期满机构也有一定减持退出的需要。

不过,从近年来实际情况看,大股东减持60%是通过大宗交易、协议转让进行的,有效缓解了对市场的压力,大股东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金额占总流通市值的比例只有0.7%左右。

新年第一个交易日(1月4日)股市大跌当晚,数家上市公司带头表态,发布公告暂不减持,并锁定一定时间的不减持期。而在证监会表态安抚市场之后,近20多家上市公司纷纷发公告承诺不减持。

截至今日,共有25家上市公司公告承诺不减持。包括半年内不减持新洋丰(000902.SZ)、汇金股份(300368.SZ)、迎驾贡酒(603198.SH)、翰宇药业(300199.SZ)、开山股份(300257.SZ)、兴源环境(300266.SZ)、通鼎互联(002491.SZ)、海源机械(002529.SZ)、聚飞光电(300303.SZ)、神农基因(300189.SZ)、永利股份(300230.SZ)、网宿科技(300017.SZ)、美欣达(002034.SZ)、三花股份(002050.SZ)、刚泰控股(600687.SH)、光环新网(300383.SZ)。

另外,还有半年以上不减持的天新才(300041.SZ)、天银机电(300342.SZ)和一年内不减持升华拜克(600226.SH)、康美药业(600518.SH)、千山药机(300216.SZ)、齐星铁塔(002359.SZ)、海伦哲(300201.SZ)、太阳纸业(002078.SZ)、金达威(002626.SZ)、世纪华通(002602.SZ)。

关于当前股市大跌与大股东减持限制到期、熔断机制的关联,长城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汪毅认为,股市大跌与大股东减持限制到期、熔断机制没有之间联系,这两顶更多的是心理层面的影响。

汪毅表示,一方面,无论牛市还是熊市,大股东减持股份一直都存在,并不是造成股市大幅波动的原因;另一方面,从当前点位看,考虑获利程度及市场获利风险,一些大股东未必需在此时有较强的减持动力。

汪毅进一步解释,当前市场情况,大股东减持压力并不大,3300附近的点位还处于比较安全的区域,出逃避险的压力不大;对获利盘而言,这个点位获利并不充分,也没有必要了结,因此减持可能是少数行为,对市场影响有限。

巨漳资本总裁叶亮分析,上市公司不减持,一方面有现实不减持的理由,另一方面说明了上市公司对后市仍然充满信心,这对市场恢复人气有重要意义,当前稳定预期,在心理层面影响市场十分重要,随着形势的发展或有更多公司加入承若不减持的行列。

智诚海威副总经理卢伟强则认为,在关于减持的另行规定上,一定要把减持规则还给市场决定,长期行政命令会导致减持“堰塞湖”,届时也会给市场带来一定冲击,造成紊乱,通过市场自我调节,市场主体自由决定减持才能利于市场的长期稳定运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上市公司扎堆承诺不减持 沪指上攻A股回归理性

今早相继有25家上市公司先后承诺半年不减持,A股市场今日终于企稳收阳。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月6日,市场在昨日证监会表态、央行启动逆回购释放流动性的双重安抚下,终于迎来小阳线。

今日大盘的人气市场由前段时间超跌的煤炭和钢铁板块带动。沪深两市高开高走,盘中二八分化显现,煤炭、钢铁等板块大涨,而创业板盘中跳水一度跌逾1%;午后开盘,早盘活跃的煤炭、钢铁等板块涨幅不断扩大,板块个股上演涨停潮,券商板块受刺激底部拉升,两市加速上行;随后题材股全面爆发,两市持续震荡走高,共同拉升大涨逾2%。

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一直是近期市场的敏感因素。

界面此前报道,A股部分标的有一定潜在减持需求。据Wind数据显示,从10月中旬开始,包括飞凯材料、一心堂、东方电缆、国祯环保、金贵银业、罗顿发展、易联众和牧原股份在内的八家上市公司公告有减持需要;其次是定增期满机构也有一定减持退出的需要。

不过,从近年来实际情况看,大股东减持60%是通过大宗交易、协议转让进行的,有效缓解了对市场的压力,大股东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金额占总流通市值的比例只有0.7%左右。

新年第一个交易日(1月4日)股市大跌当晚,数家上市公司带头表态,发布公告暂不减持,并锁定一定时间的不减持期。而在证监会表态安抚市场之后,近20多家上市公司纷纷发公告承诺不减持。

截至今日,共有25家上市公司公告承诺不减持。包括半年内不减持新洋丰(000902.SZ)、汇金股份(300368.SZ)、迎驾贡酒(603198.SH)、翰宇药业(300199.SZ)、开山股份(300257.SZ)、兴源环境(300266.SZ)、通鼎互联(002491.SZ)、海源机械(002529.SZ)、聚飞光电(300303.SZ)、神农基因(300189.SZ)、永利股份(300230.SZ)、网宿科技(300017.SZ)、美欣达(002034.SZ)、三花股份(002050.SZ)、刚泰控股(600687.SH)、光环新网(300383.SZ)。

另外,还有半年以上不减持的天新才(300041.SZ)、天银机电(300342.SZ)和一年内不减持升华拜克(600226.SH)、康美药业(600518.SH)、千山药机(300216.SZ)、齐星铁塔(002359.SZ)、海伦哲(300201.SZ)、太阳纸业(002078.SZ)、金达威(002626.SZ)、世纪华通(002602.SZ)。

关于当前股市大跌与大股东减持限制到期、熔断机制的关联,长城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汪毅认为,股市大跌与大股东减持限制到期、熔断机制没有之间联系,这两顶更多的是心理层面的影响。

汪毅表示,一方面,无论牛市还是熊市,大股东减持股份一直都存在,并不是造成股市大幅波动的原因;另一方面,从当前点位看,考虑获利程度及市场获利风险,一些大股东未必需在此时有较强的减持动力。

汪毅进一步解释,当前市场情况,大股东减持压力并不大,3300附近的点位还处于比较安全的区域,出逃避险的压力不大;对获利盘而言,这个点位获利并不充分,也没有必要了结,因此减持可能是少数行为,对市场影响有限。

巨漳资本总裁叶亮分析,上市公司不减持,一方面有现实不减持的理由,另一方面说明了上市公司对后市仍然充满信心,这对市场恢复人气有重要意义,当前稳定预期,在心理层面影响市场十分重要,随着形势的发展或有更多公司加入承若不减持的行列。

智诚海威副总经理卢伟强则认为,在关于减持的另行规定上,一定要把减持规则还给市场决定,长期行政命令会导致减持“堰塞湖”,届时也会给市场带来一定冲击,造成紊乱,通过市场自我调节,市场主体自由决定减持才能利于市场的长期稳定运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