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LinkedIn中国
变幻莫测的2020,每个人都面对着无数的问题和新的选择,而有意出国留学的人们无疑是受波及最大的人群之一:出国留学的目的和意义究竟是什么?国际化人才需求会下降吗? 现在去留学还是明智的选择吗?
随着海外多地院校在新冠疫情下相继开学,中国留学生在去与留间陷入两难。近日,来自不同行业领域的国内顶级商界领袖、资深教育专家和行业先锋,在领英《影响力2020:回答新世界》首期节目上就 “后疫情时代,留学生何去何从”展开讨论。节目中,领英中国总裁陆坚、真格基金联合创始人王强、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出版人张延针对留学给职业发展带来的优势展开圆桌对谈,以下是部分内容实录。
留学结合职场实践是海归人才最大优势
张延: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毕业生,他们在求职的过程中,薪资、晋升空间或者就业的领域和没有海外背景的学生相比,是不是有一些差距?
陆坚:我觉得在20年前,留学生比较稀少的时候,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但现在看,刚刚从海外毕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回国与国内一流大学的毕业生相比,不见得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在未来的发展上同理,一旦进入职场,你原来在哪里留学并不重要,更多还要看他们在职场的经验。如果留学生拥有三到五年的海外工作经历,相较于国内同等经验的职场人,竞争优势明显。越是在国外有工作经历的人,越有竞争优势,获得的薪资也更高。
王强:从真格团队本身的构成来说,有留学经验的人占了三分之二以上,早期真格的创始团队都是有留学背景的。从投资角度来讲,这些年有一些变化。从早期2011年开始,到2015年之前,投那些有留学背景的创业者,特别像刚才陆总说的在海外有资深工作经验的人占了很大的比例。2015年之后,特别是从高科技这个角度来讲,投那些从不仅有留学背景,还有海外大公司工作经历的人,或者是他们曾经留过学,但也在中国这些大厂历练过的创业者,比例在显著增加,我们称之为投“老司机”。
留学是开拓视野和转变思维的过程
张延:随着留学、国际旅行渐渐恢复,一些留学生又要开始走出去,留学的时间少则一年多则可能三五年,同时国内的经济也在快速发展。这几年间,留学生怎么能不脱离国内行情,这个方面不知道二位有没有什么建议?
王强:我觉得海外的学制给留学生带来了很多机会。大厂很难进,但是如果想在大厂实习,留学背景往往是一个加分项。像我的助理,在美国读了一两年,然后回来做实习生,见了世面以后再出去或者再回来,价值得到增值,我觉得倒也不错。
陆坚:我也见到过,一些学生其实没念完书,先回国来做实习生。这是因为在美国学校,学制相对比较灵活,这种叫Leave Term(休学期),这个学期你不注册了,你就可以去工作。你一年不修,学籍继续保留,有的时候甚至可以保留8年,如果你决定回来,还可以继续读书。体验留学是各个方面的,完全不只是体验课程。我觉得长远来看,留学是非常值得的,这个可能并不是说留学以后,薪资、职场竞争力在短期内有多强,而是打开视野。
王强:就是思维方式的改变。中国很多时候是以阶段为周期,完成了这个阶段就要进入下一个阶段,而外国思维方式更动态和灵活。我读完一本,读完硕士读博士。学习的这个阶段过了,再开始工作阶段,再开始婚姻阶段。但其实人生是动态的,可以随便改变。现在新一代的年轻人,如果他们的思维方式足够动态和灵活,生活是蛮精彩的。
新常态下留学选择更多元
张延:现在留学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跟以往非常不同,就这一点上不知道二位有没有可以分享的一些观点或建议?
王强:我觉得这一批新的留学生家长,通过第一代的艰苦奋斗,大部分从财富上也有基本的保障,他们也不一定就期望孩子一回国就要还清留学这笔账。孩子现在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快乐,他们家长也就快乐了。他们愿意资助孩子去学那些所谓不“硬相关”的东西。
同时,我发现留学目的国更小众了,一些中欧国家,像波兰,还有非洲、南美的很多学校,很多中国人也敢于尝试了,因为留学选择更多元。从终极角度来讲,几年前我在硅谷听到了李飞飞教授的一个分享,她当时组建斯坦福的AI Lab (人工智能实验室),称之为人文AI(人工智能)。
我跟李飞飞教授问了一个问题,我说什么样的人,什么资历的学生才能够有资格被你这个实验室录取?她说我们AI实验室对所有专业的同学开放,因为在我们的理解中,AI不是一个只属于科技的东西,它也属于人文、它是人类的未来。所以法律的、伦理道德的、心理学的、语言学的,人类学的、地理学的,历史学的是和我们工程学是和计算机一样重要的。
如果对AI的未来我们不能有一个涵盖人类全部复杂侧面的总体的设计人才团队,那我们的AI一定是出问题的。从这一角度来讲,对于一个有远见的企业领导者,她的团队应该预备面向人类各个扇面的人才储备。换句话说,这个时代非常有意思,你是一个Specialist(专才),你一定有吃饭的地方,对吧?现在由于短平快的时代来了,按照英国社会学家齐格蒙·鲍曼的说法,我们是一个液态化的社会,作为一个Generalist(通才)是越来越有市场的。
陆坚:对,今天留学和20年前30年前很不一样,在留学的学科选择上面。如果大家把本科当作一个素质教育,就是刚才讲的General Training(基础教育),而研究生也越来越多的是基于兴趣的,而不是说一定要基于是不是好找工作来选择。这个是我觉得跟之前的留学不一样,包括在国内上大学的选择也是同样的趋势。
刚才讲到多元化人才团队,国外的公司要人的时候,其实希望有不同背景的人。领英的创始人之一Allen Blue(艾伦·布鲁),他是斯坦福的戏剧系毕业的,毕业了以后,做舞台布景这些工作做了七八年。
我问过他,做舞台布景的经验对创业到底有没有帮助,有没有影响。他也是说了大实话,他说我觉得对我们后来创业做领英这个产品,没有特别直接的影响,但是他说,我们团队创业的创始团队有很多不同背景的人,我们的信念也是一个多元化的团队能赢,这是挺多硅谷公司共同的理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