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扶梯或升降电梯在给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可能是造成人员伤亡的“电老虎”。
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陈钢今天(1月6日)在中国国家质检总局举行的10家电梯企业开展维保标准新闻发布会上批露,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一年时间里,全国共发生电梯事故58起,死亡46人,事故数量和死亡人数与2013和2014年相比均有所下降,保持了总体平稳的安全态势。
陈钢介绍说,近十年来,中国电梯总数增长6倍,万台电梯事故死亡率从0.49下降到0.12,整体安全水平逐年提高,接近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谈及“夺命电梯”,令人记忆犹新的当数湖北省荆州市安良百货集团发生的电梯“卷人”事故,该事件引发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2015年7月26日9时57分,荆州市安良百货商场内,31岁的向女士带着一儿童乘坐该扶梯从6楼上升至7楼的电梯驱动站时,脚踏上紧靠前缘板的盖板上,踏翻盖板,向女士掉进梯级与防护板之间,被卷入运动的梯级中死亡,小孩被向女士举起后获救。
就在这起荆州电梯“卷人”事发的次日,广西梧州市太阳广场,一名一岁多的男童被自动扶梯卡住,半截手臂医治无效,终身残疾。7月30日,浙江杭州庆春路,二十四岁的花季少女被升降电梯夹住,抢救无效死亡。
电梯“吃人”事件的集中爆发使得舆论空前关注国内电梯的安全问题。相关政府部门也开始集中整顿。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陈钢介绍,2015年,质检部门通过组织开展电梯安全监管大会战,集中整治隐患电梯10.1万台。
陈钢称,我国电梯安全水平逐年提高,接近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但由于我国电梯高负荷、大运量、长周期使用普遍存在,老旧电梯数量激增,电梯安全主体责任不能有效落实,特别是电梯维保行业恶性竞争,劣币驱逐良币,维保工作不到位,导致电梯事故和故障时有发生。
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国电梯总量超过400万台,并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我国电梯保有量、年产量、年增长量均为世界第一。但是这些数据的背后,却隐藏着令人担忧的现状。那就是在我国的电梯维保领域,始终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缺口和漏洞。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国家电梯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马培忠曾经指出,目前在我们国家,电梯维保从业人员数量不足,从业人员素质比较有限。一个维保人员所从事的维保工作量,可能超出了他个人能够做到的合理的范围。另外,在维保环节存在低价竞争的问题,造成了维保工作不到位。
国家质检总局表示,2016年,全国的质检部门将继续开展电梯安全攻坚战,集中整治问题电梯,推动电梯安全立法,明确各方主体责任,构建安全监管长效机制,特别是对电梯维保监管实施一系列改革措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