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张可:“登山图”更新,他的山腰永不“保险”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张可:“登山图”更新,他的山腰永不“保险”

张可经常讲一个“山腰理论”,大意是登山时若在山腰遇到危险和挑战,一定不要下山,坚持朝山顶走才是正确选择。

文 | 赵辉

近日,张可辞去中国太平首席战略顾问、太平人寿副董事长一职,加入云锋基金,成为合伙人,并将担任香港上市公司云锋金融CEO消息一出,立即引爆金融保险圈。

尽管事出突然,但却并不令人意外,在太平人寿顺利完成团队交棒、实现平稳过渡近一年的时点,这位骨子里拒绝舒适、勇于探险的跨界保险人,也欣然地完成了对老东家、老团队“扶上马、送一程”的最后使命,再度踏上了“归零出发”、寻找“事业新大陆”的新征程。

张可

与过去的自己和解 再寻新征程

张可有着近30年的金融行业高管任职经历,涉足保险、资管及银行等众多领域,是业内闻名的跨界创新领军人物,离任前任中国太平首席战略顾问、太平人寿副董事长,太平保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陆家嘴金融城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上海农商银行董事,并曾任太平人寿总经理、太平财险总经理等职务。

由于其丰富的市场实战经验和出色的管理绩效,被美国CCL创新领导力中心授予“杰出领导者”称号。

看到这些,相信大家都很难想象,这样一位杰出的企业家,最初却是一位大学哲学老师。

“一次冒险,胜过一千个安逸的日子”。这是巴西作家保罗·柯艾略在《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一书中道出的真谛,也是张可不凡职业经历的写照。

张可毕业于四川大学哲学系,曾留校任教十年。但跟普通人追求稳定生活的想法不同,在张可的骨子里生来就埋着一颗不甘平庸的种子。

1993年初次跨界探险:1993年,正是邓小平南巡讲话,友邦引入代理人制度的第二年,当时张可不顾父母的坚决反对,在太太的全力支持下,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在大学任教的“铁饭碗”,跨界到了完全陌生、充满不确定性的保险业。从一个受人景仰的大学老师,转身成为一个需要上门拜访別人、把很难描述的“一张纸”推广到千家万户的“人才”——一保险公司最基层的普通业务员。

但张可却认为,在那样一个激荡的年代,任何一个热血青年都没有理由拒绝能够去“大胆试、大胆闯”的难得机会。

时代如此之新,一切皆有可能。这一次的冒险,他不得不走。

2001年归零创业:中国加入WTO同年,张可选择放弃了他用百分百努力和热情在前一个保险东家打下的成绩和资源,开启重新洗牌式的冒险——到太平创业。

当时,太平人寿初创,总部刚刚开始建设,上海、北京、广州、成都四个分公司同时筹建,张可接手的是成都分公司,也就是现在的太平人寿四川分公司。

那时的太平人寿,只是初入市场的小老弟,没有队伍、没有渠道、更没有客户,一切都是从零干起。张可以打造市场上最优秀的保险公司为目标带着大家咬牙坚持,目前太平人寿四川分公司已跻身市场第一阵营,并从创业伊始就成为并一直保持为太平人寿的标杆、全系统第一。

两次选择,奠定了张可独特的职业风景。

投身金融保险业近30年来,张可一路带领团队迎接挑战、主动跳出舒适区、不断进行思维破局、重塑文化理念,可以说是一位极富改革创新精神的企业领袖。

2007年接手财险:在太平人寿四川分公司创业六年、成长为当地市场标杆之时,张可再次接受了挑战,来到了基础薄弱、连年亏损的太平财险,率先在业内实施营销体制改革,业务上推行“前后分开、左右分开”的集中管控、财务上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和决策单元管理模式、绩效考核上从包干模式变为靠KPI挣奖金,果决的改革最终助力太平财险成功扭亏为盈,连续多年承保盈利且业务发展持续跑赢大市。

2012年启动“三年再造”:2011年末,在太平人寿总保费下降4%,市场排名下降,市场份额逐步萎缩,个人寿险和银行保险的新单保费同比负增长,公司到了“不进则退、退无可退”的形势下,张可临危受命,接下了“三年再造一个新太平”的重任。

面对这个在同业看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张可提出,“改革势在必行,公司必须扔掉‘旧地图’,改变思维方式,跳出之前的条条框框,去探索新的可能性”。

在他的带领下,太平人寿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化的思维,改革产品开发、销售支持和后援服务体系,建立起别人无法轻易取代的竞争优势;通过专业的分解指标,重构“权、责、利”的分配机制;重塑企业文化,不懈追求一流业务品质、融入血脉的风险防范意识,奠定持续发展的能力。最终,成功实现了总保费、总资产、净利润三年翻番的行业奇迹。

张可在太平经常讲“山腰理论”:说的是登山的时候,如果在半山腰突遇大雨,最正确的选择应该是立即向山顶走。向山顶走,固然风雨更大,却不足以威胁生命;但向山下跑,看似风雨小些、比较安全,但可能会遇到山洪爆发而陷于更大的险境。

在张可的经营哲学激励下,近8年来太平人寿始终无惧复杂严峻的市场环境,“只为目标找方法,不为困难调目标”,自我加压迎接挑战,公司各项业务迅速成长,成为了业界名副其实的“拼命三郎”。

2012-2014年,成功实现“三年再造”。总保费三年复合增速在主要同业公司中位居榜首,个险新单市场排名跃升至第四位,银保新单规保增长近一倍,顺利实现了总保费、总资产、净利润的全面翻番,其中净利润增幅高达3倍,新业务价值年复合增速达到23%(较2011年增长88%),是同期同业上市公司均值的2倍以上。

2015-2017年,大力推动“精品战略”。坚持保险本源,不断优化经营管理各个环节,各项经营指标持续攀升,2017年末,太平人寿总资产、总保费、净利润在“三年再造”的基础上分别又增长了43.5%、74.9%、106.3%,且总保费首破千亿,市场排名位居第六,至此太平人寿已逐渐成为了国内寿险业的一支重要力量。

2018年在复杂的市场形势下,张可提出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加快创新发展,带领团队向效率、运营、服务开刀,不降目标、拼到极致,实现了弯道超车、彰显了英雄本色。年末公司总保费1236亿元,逆势正增长;总资产接近4700亿元,增幅达到两位数;净利润56亿元,连续12年保持良好盈利;新业务价值116亿元,2013-2018年增速三年行业第一,三年行业第二,且复合增速36%,位居行业第一位。

直到2019年9月张可正式交出接力棒时,太平人寿原保险保费同比增长10.9%,增长速度仍然位居市场排名前六家公司的首位。

乘风破浪的路沉淀内心的情怀

除了跨界创新外,曾经有过十年高等学府的执教经历,使得张可始终给人一种大气谦和、重情义甚至有点憨厚的印象,厚道也正是他的另一个标签,是他在成功道路上走得长远的另一法宝。成就一家有情怀的企业是他的理想。

张可在分享太平人寿成功经验的时候,也谈到他对于成功的理解:“成功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一群人在共同理想引领下取得的结果。”

张可始终认为对客户要有敬畏之心。“客户是公司生存发展的生命线,不对客户厚道、市场就不会对我们厚道”。在这种理念带领下,太平人寿不断检视产品、理赔和服务体系,持续创新优化、贴近客户需求。

亲民产品:这是张可在业内最早提出的一个概念。“高质量的产品首先应该是亲民的,应该是客户‘最需要、买得起,并且用得上’”。

张可在太平人寿大力推进产品改革,推出亲民产品——“福禄康瑞”,在提高保障的同时,大幅降低价格,是行业大公司中率先降低健康险价格的公司。

设计最符合客户需要、保障最贴切的产品,紧贴需求定价,同时倒逼公司内部改革,让效率提升、成本下降,让客户大幅享受成本下降带来的价格降低,确保公司的持续发展,这就是张可的亲民产品思想。

秒速赔付:除了倡导“最需要、买得起”,张可“亲民”理念的另一个体现是“用得上”,让保险真正在客户最需要的时候出现,比如理赔不仅要不惜赔,还要赔得早、赔得好,帮助客户渡过难关、赢得信任。2018年,太平人寿在运营、理赔上掀起了效率风暴,推出了“秒赔”项目,极大缩短了赔付时间,所有类型案件只需一部手机一次申请就可完成,最快4秒即可赔付到账,由此寿险赔付进入“秒”时代。

极致服务:张可在初任太平人寿总经理时,便提出了“创造卓越客户体验”的想法,这么多年公司始终围绕以客户为中心,直击市场痛点与需求,不断自我革命,加快科技创新和流程再造。2013年起,太平人寿上下开始在全系统推行服务文化,先后开展了两季“效率年、服务季”活动。对于后援如何提高服务效率问题步步紧逼,让问题现出原形、限期改进,大幅提升对客户和一线需求的响应速度。

近两年,张可进一步提出要建立贴近市场、贴近一线的后援服务支持,推动两大改变:即在管理理念上变管控思维为服务支持思维,在流程设计上简化前端环节,把复杂的事留在后台做,让服务更快捷。

正是由于对客户的敬畏和对服务质量的坚持,太平人寿连续两年获得保险公司服务评价AA级,太平人寿也是连续两年在行业的经营评价、服务评价、风险评级中均获得最高评级的两家公司之一。

日升月沉的拼搏终到星辰大海的彼岸

2019年9月,担任太平人寿总经理8个年头的张可接到调令,到太平集团总部任职,并兼任太平人寿副董事长,继续在战略规划方面指导公司发展。同样出身卒伍、具有丰富市场经验的程永红接棒。在太平品牌创立90周年的历史时点,新老交替的动作也颇具深意,这也标志着太平人寿正式开启了新时代新战略下的崭新篇章。

张可在太平人寿2019年年中会议上,激情澎湃地回顾了与团队一起拼、一起赢,共同见证太平人寿蜕变的经历,并对公司接下来的发展提出了殷切希望,他寄语团队:要忘记荣誉,持续创新,从优秀走向卓越。

烈火淬炼刀锋。张可带领下的太平人寿一路“拼干部、拼文化、拼品牌”,重燃渠道活力,重塑产品竞争力,重新定义创新,重构新生态。2009-2019年十年间,太平人寿总保费由200多亿元到突破1400亿元平台,以20%复合增速实现了6倍的增长,增速位列主要同业榜首;总资产增长7.5倍,复合增速22%,同样领跑;净利润增长16倍,复合增速32%,排名第二。

张可躬身入局、操刀改革,在见证太平人寿快速壮大、突破成长的同时,也给公司留下了“坚守专业、坚守初心、坚守底线”“善于创新、勇于挑战、敢于担当”等许多优秀企业的基因。而这些硬核特质也将成为太平人寿直面挑战、持续发展壮大的决定因素。

2019年,接棒后的程永红继续带领团队赋能聚力、创新变革,不负众望地交出了一张分量重、含金量足的成绩单。全年太平人寿保费继续跑赢市场与同业,13月、25月继续率稳居行业首位,连续七年保持行业领先,净利润大幅增长,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品牌价值持续彰显。

“成功的反义词是什么?不是失败,而是平庸。”在太平人寿的年度工作会议上,张可曾向太平人寿员工提出了这样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这一次,这位血液里蕴含着拒绝平庸,勇于探险DNA的跨界保险人,又一次踏上了寻找“新大陆”的新征程。

 

来源:中国保险报

原标题:跨界,“探险者”张可再寻“新大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张可:“登山图”更新,他的山腰永不“保险”

张可经常讲一个“山腰理论”,大意是登山时若在山腰遇到危险和挑战,一定不要下山,坚持朝山顶走才是正确选择。

文 | 赵辉

近日,张可辞去中国太平首席战略顾问、太平人寿副董事长一职,加入云锋基金,成为合伙人,并将担任香港上市公司云锋金融CEO消息一出,立即引爆金融保险圈。

尽管事出突然,但却并不令人意外,在太平人寿顺利完成团队交棒、实现平稳过渡近一年的时点,这位骨子里拒绝舒适、勇于探险的跨界保险人,也欣然地完成了对老东家、老团队“扶上马、送一程”的最后使命,再度踏上了“归零出发”、寻找“事业新大陆”的新征程。

张可

与过去的自己和解 再寻新征程

张可有着近30年的金融行业高管任职经历,涉足保险、资管及银行等众多领域,是业内闻名的跨界创新领军人物,离任前任中国太平首席战略顾问、太平人寿副董事长,太平保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陆家嘴金融城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上海农商银行董事,并曾任太平人寿总经理、太平财险总经理等职务。

由于其丰富的市场实战经验和出色的管理绩效,被美国CCL创新领导力中心授予“杰出领导者”称号。

看到这些,相信大家都很难想象,这样一位杰出的企业家,最初却是一位大学哲学老师。

“一次冒险,胜过一千个安逸的日子”。这是巴西作家保罗·柯艾略在《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一书中道出的真谛,也是张可不凡职业经历的写照。

张可毕业于四川大学哲学系,曾留校任教十年。但跟普通人追求稳定生活的想法不同,在张可的骨子里生来就埋着一颗不甘平庸的种子。

1993年初次跨界探险:1993年,正是邓小平南巡讲话,友邦引入代理人制度的第二年,当时张可不顾父母的坚决反对,在太太的全力支持下,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在大学任教的“铁饭碗”,跨界到了完全陌生、充满不确定性的保险业。从一个受人景仰的大学老师,转身成为一个需要上门拜访別人、把很难描述的“一张纸”推广到千家万户的“人才”——一保险公司最基层的普通业务员。

但张可却认为,在那样一个激荡的年代,任何一个热血青年都没有理由拒绝能够去“大胆试、大胆闯”的难得机会。

时代如此之新,一切皆有可能。这一次的冒险,他不得不走。

2001年归零创业:中国加入WTO同年,张可选择放弃了他用百分百努力和热情在前一个保险东家打下的成绩和资源,开启重新洗牌式的冒险——到太平创业。

当时,太平人寿初创,总部刚刚开始建设,上海、北京、广州、成都四个分公司同时筹建,张可接手的是成都分公司,也就是现在的太平人寿四川分公司。

那时的太平人寿,只是初入市场的小老弟,没有队伍、没有渠道、更没有客户,一切都是从零干起。张可以打造市场上最优秀的保险公司为目标带着大家咬牙坚持,目前太平人寿四川分公司已跻身市场第一阵营,并从创业伊始就成为并一直保持为太平人寿的标杆、全系统第一。

两次选择,奠定了张可独特的职业风景。

投身金融保险业近30年来,张可一路带领团队迎接挑战、主动跳出舒适区、不断进行思维破局、重塑文化理念,可以说是一位极富改革创新精神的企业领袖。

2007年接手财险:在太平人寿四川分公司创业六年、成长为当地市场标杆之时,张可再次接受了挑战,来到了基础薄弱、连年亏损的太平财险,率先在业内实施营销体制改革,业务上推行“前后分开、左右分开”的集中管控、财务上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和决策单元管理模式、绩效考核上从包干模式变为靠KPI挣奖金,果决的改革最终助力太平财险成功扭亏为盈,连续多年承保盈利且业务发展持续跑赢大市。

2012年启动“三年再造”:2011年末,在太平人寿总保费下降4%,市场排名下降,市场份额逐步萎缩,个人寿险和银行保险的新单保费同比负增长,公司到了“不进则退、退无可退”的形势下,张可临危受命,接下了“三年再造一个新太平”的重任。

面对这个在同业看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张可提出,“改革势在必行,公司必须扔掉‘旧地图’,改变思维方式,跳出之前的条条框框,去探索新的可能性”。

在他的带领下,太平人寿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化的思维,改革产品开发、销售支持和后援服务体系,建立起别人无法轻易取代的竞争优势;通过专业的分解指标,重构“权、责、利”的分配机制;重塑企业文化,不懈追求一流业务品质、融入血脉的风险防范意识,奠定持续发展的能力。最终,成功实现了总保费、总资产、净利润三年翻番的行业奇迹。

张可在太平经常讲“山腰理论”:说的是登山的时候,如果在半山腰突遇大雨,最正确的选择应该是立即向山顶走。向山顶走,固然风雨更大,却不足以威胁生命;但向山下跑,看似风雨小些、比较安全,但可能会遇到山洪爆发而陷于更大的险境。

在张可的经营哲学激励下,近8年来太平人寿始终无惧复杂严峻的市场环境,“只为目标找方法,不为困难调目标”,自我加压迎接挑战,公司各项业务迅速成长,成为了业界名副其实的“拼命三郎”。

2012-2014年,成功实现“三年再造”。总保费三年复合增速在主要同业公司中位居榜首,个险新单市场排名跃升至第四位,银保新单规保增长近一倍,顺利实现了总保费、总资产、净利润的全面翻番,其中净利润增幅高达3倍,新业务价值年复合增速达到23%(较2011年增长88%),是同期同业上市公司均值的2倍以上。

2015-2017年,大力推动“精品战略”。坚持保险本源,不断优化经营管理各个环节,各项经营指标持续攀升,2017年末,太平人寿总资产、总保费、净利润在“三年再造”的基础上分别又增长了43.5%、74.9%、106.3%,且总保费首破千亿,市场排名位居第六,至此太平人寿已逐渐成为了国内寿险业的一支重要力量。

2018年在复杂的市场形势下,张可提出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加快创新发展,带领团队向效率、运营、服务开刀,不降目标、拼到极致,实现了弯道超车、彰显了英雄本色。年末公司总保费1236亿元,逆势正增长;总资产接近4700亿元,增幅达到两位数;净利润56亿元,连续12年保持良好盈利;新业务价值116亿元,2013-2018年增速三年行业第一,三年行业第二,且复合增速36%,位居行业第一位。

直到2019年9月张可正式交出接力棒时,太平人寿原保险保费同比增长10.9%,增长速度仍然位居市场排名前六家公司的首位。

乘风破浪的路沉淀内心的情怀

除了跨界创新外,曾经有过十年高等学府的执教经历,使得张可始终给人一种大气谦和、重情义甚至有点憨厚的印象,厚道也正是他的另一个标签,是他在成功道路上走得长远的另一法宝。成就一家有情怀的企业是他的理想。

张可在分享太平人寿成功经验的时候,也谈到他对于成功的理解:“成功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一群人在共同理想引领下取得的结果。”

张可始终认为对客户要有敬畏之心。“客户是公司生存发展的生命线,不对客户厚道、市场就不会对我们厚道”。在这种理念带领下,太平人寿不断检视产品、理赔和服务体系,持续创新优化、贴近客户需求。

亲民产品:这是张可在业内最早提出的一个概念。“高质量的产品首先应该是亲民的,应该是客户‘最需要、买得起,并且用得上’”。

张可在太平人寿大力推进产品改革,推出亲民产品——“福禄康瑞”,在提高保障的同时,大幅降低价格,是行业大公司中率先降低健康险价格的公司。

设计最符合客户需要、保障最贴切的产品,紧贴需求定价,同时倒逼公司内部改革,让效率提升、成本下降,让客户大幅享受成本下降带来的价格降低,确保公司的持续发展,这就是张可的亲民产品思想。

秒速赔付:除了倡导“最需要、买得起”,张可“亲民”理念的另一个体现是“用得上”,让保险真正在客户最需要的时候出现,比如理赔不仅要不惜赔,还要赔得早、赔得好,帮助客户渡过难关、赢得信任。2018年,太平人寿在运营、理赔上掀起了效率风暴,推出了“秒赔”项目,极大缩短了赔付时间,所有类型案件只需一部手机一次申请就可完成,最快4秒即可赔付到账,由此寿险赔付进入“秒”时代。

极致服务:张可在初任太平人寿总经理时,便提出了“创造卓越客户体验”的想法,这么多年公司始终围绕以客户为中心,直击市场痛点与需求,不断自我革命,加快科技创新和流程再造。2013年起,太平人寿上下开始在全系统推行服务文化,先后开展了两季“效率年、服务季”活动。对于后援如何提高服务效率问题步步紧逼,让问题现出原形、限期改进,大幅提升对客户和一线需求的响应速度。

近两年,张可进一步提出要建立贴近市场、贴近一线的后援服务支持,推动两大改变:即在管理理念上变管控思维为服务支持思维,在流程设计上简化前端环节,把复杂的事留在后台做,让服务更快捷。

正是由于对客户的敬畏和对服务质量的坚持,太平人寿连续两年获得保险公司服务评价AA级,太平人寿也是连续两年在行业的经营评价、服务评价、风险评级中均获得最高评级的两家公司之一。

日升月沉的拼搏终到星辰大海的彼岸

2019年9月,担任太平人寿总经理8个年头的张可接到调令,到太平集团总部任职,并兼任太平人寿副董事长,继续在战略规划方面指导公司发展。同样出身卒伍、具有丰富市场经验的程永红接棒。在太平品牌创立90周年的历史时点,新老交替的动作也颇具深意,这也标志着太平人寿正式开启了新时代新战略下的崭新篇章。

张可在太平人寿2019年年中会议上,激情澎湃地回顾了与团队一起拼、一起赢,共同见证太平人寿蜕变的经历,并对公司接下来的发展提出了殷切希望,他寄语团队:要忘记荣誉,持续创新,从优秀走向卓越。

烈火淬炼刀锋。张可带领下的太平人寿一路“拼干部、拼文化、拼品牌”,重燃渠道活力,重塑产品竞争力,重新定义创新,重构新生态。2009-2019年十年间,太平人寿总保费由200多亿元到突破1400亿元平台,以20%复合增速实现了6倍的增长,增速位列主要同业榜首;总资产增长7.5倍,复合增速22%,同样领跑;净利润增长16倍,复合增速32%,排名第二。

张可躬身入局、操刀改革,在见证太平人寿快速壮大、突破成长的同时,也给公司留下了“坚守专业、坚守初心、坚守底线”“善于创新、勇于挑战、敢于担当”等许多优秀企业的基因。而这些硬核特质也将成为太平人寿直面挑战、持续发展壮大的决定因素。

2019年,接棒后的程永红继续带领团队赋能聚力、创新变革,不负众望地交出了一张分量重、含金量足的成绩单。全年太平人寿保费继续跑赢市场与同业,13月、25月继续率稳居行业首位,连续七年保持行业领先,净利润大幅增长,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品牌价值持续彰显。

“成功的反义词是什么?不是失败,而是平庸。”在太平人寿的年度工作会议上,张可曾向太平人寿员工提出了这样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这一次,这位血液里蕴含着拒绝平庸,勇于探险DNA的跨界保险人,又一次踏上了寻找“新大陆”的新征程。

 

来源:中国保险报

原标题:跨界,“探险者”张可再寻“新大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