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齐鲁名校|德州学院附属小学:以学生为本,携未来同行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齐鲁名校|德州学院附属小学:以学生为本,携未来同行

助力德州学院附属小学快速成长的,除去年轻专业的师资队伍,便是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学校文化。

文 | 张洪杨

山东有各类学校3.77万所,各类在校生1989万人,教职工150万人,其中不乏有许多优秀的教师、校长,还有培养出许多国之栋梁的名校,为了宣传典型、表彰先进,山东省教育厅发起“齐鲁名师·名校·名校长高端访谈”系列活动。通过名校巡礼、名师访谈、对话名校长系列主题活动,从济南启动,16个地市巡礼,充分展现各地市各高校的发展历程,分享教书育人的经验成果,发掘办学治校的先进理念,积极打造齐鲁名师、名校、名校长这三名工程、三名品牌、三名亮点。

待16个地市访谈结束后,将“围绕总结示范新成果,服务山东教育新发展”,做好活动成果的提炼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在全省进行推广,把“一枝独秀”变成“满园春色”,让高端访谈活动成为响当当的教育宣传品牌。

陶行知曾经这样描述教育: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在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学生有各自的性格特点,学校也有不同的办学风格。一所真正的名校,不仅要深耕教育,也应做出自身特色,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发展道路。

2014年建校的德州学院附属小学,没有其他名校丰满而厚重的历史,却在激烈的竞争中突出重围,每一步都走的踏实而稳重。在这里,处处渗透着“人境互动”的精神,看得见孩子的理解、成长、未来,也形成了开放、自由、多元的校园环境,让人流连忘返。

本期,让我们一同走进山东省文明校园、省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省关爱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德州学院附属小学,去探索这所有着独特气质与先进理念的美丽校园。

师资为脉,学生为本

如果将学校的校龄与人的年龄相对应,那么成立六年的德州学院附属小学毫无疑问是一位活力十足的年轻人。作为德城区区委区政府倾全力打造的一所现代化学校,德州学院附属小学在成立之初便走出了一条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建校初的师资队伍,便是由来自各个名校的骨干教师组成;随着新鲜血液的不断加入,目前在职教师达120人,研究生16人,平均年龄29岁,真正做到了年轻化与专业化。

“教师成长是学校发展的基石和命脉,没有教师的成长,就没有学校的发展。”作为一校之长的范胜杰,十分清楚教师对学校发展的推动作用。在她的带领下,学校为每一位渴望成长、主动成长的老师搭建舞台,充分激发他们的潜力,这也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图片来源:王金奎、景浩恒/摄

助力德州学院附属小学快速成长的,除去年轻专业的师资队伍,便是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核心,影响着学校每一个成员的价值选择、道德情操以及习惯养成。自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每一个人都很重要”的办学理念,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在学校各方的共同努力下,2020年小升初考试,德州学院附属小学共有8个班470人参加,考试学科5门,4门在全区前六名,最好的第二名。看到家长幸福的眼神,范胜杰校长非常开心:“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图片来源:王金奎、景浩恒/摄

一校两区,不同定位

2019年,德州学院附属小学启用北校区,开始了一校两址的办学模式。新校区新气象,学校因地制宜,开拓了一条崭新的发展道路,“每个人都重要”的观念也在短时间内传遍这片生机勃勃的校园。漫步在两个校区中,会让你不由自主地发出感叹:这里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趣味十足。尽管办学风格不尽相同,但以人为本的精神不曾改变;丰富的特色课程,也让生命的活力在每一个细节中闪现。

图片来源:王金奎、景浩恒/摄

与德州学院仅有一墙之隔的南校区,是故事开始的地方,也是学校“根”的所在地。根是重心,决定了树的生命状态:根正,苗才正;根气足,枝叶才会繁茂。南校区所培育的,是“有根的中国人”,以此打造的 “培根——基础课程、养根——拓展课程、强根——活动课程”三大学科课程,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更加坚实的保障。与此同时,以“有根的中国人”为载体,构建起“教师书院”教师专业发展体系,努力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教师成长的快,成长的好,学生才会成长的好;共同进步,方是打造学校的正道。

启用不久的北校区,则成为学校探究先进教育模式的最佳场所。凭借在理解力课程上的先发优势,德州学院附属小学倾力打造省级课程品牌校。理解力课程的一大特色,便是可以将学科知识进行统整,把国家课程校本化,在大概念统领下进行课程的逆向设计,在真实情境下引领学生进行深度探究。采用“师生共同探究体验式”的全新教学方式,让真实世界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知识来源,学习也变得有趣和有用,真正做到“玩中学,做中学”。

图片来源:王金奎、景浩恒/摄

直面改变,迎接未来

2020年,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疫情在改变无数人生活的同时,也悄然改变着原有的教育模式。在线下教育全面停滞的上半年,线上授课成为绝大多数学校开展教育活动的新选择,可以说,疫情推动了线上教学融入传统教学的进程。对于这一过程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德州学院附属小学稳扎稳打,从容应对,充分显示出一所名校的成熟与自信。

图片来源:王金奎、景浩恒/摄

在范胜杰校长看来,线上教学是未来不可忽略的趋势。“这次的疫情让线上教育走进了千家万户,已经成为众多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在国家大力推进“中国智造2025”的背景下,教育与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结合便成为顺应趋势的发展潮流。德州学院附属小学看准时机,抓住机会,主动拥抱新技术,将线上的优势充分融入到工作与教学之中。暑假期间与潍坊市数学名师工作室对接,便是在线上完成;每周进行的线上班会,班主任通过网络便可以进行学业与身心健康的全面指导:互联网已经融入教学的方方面面。

大力学习先进技术的同时,学校与德州学院的合作也渐入佳境:《“根的教育”课程体系》被评为省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典型案例。除此以外,学校教师参与的区级以上的课题共11个,结题课题国家级一项、省级一项、市级七项。日常的教学生活中,学校更是充分发挥背靠德州学院这一优势,在这里,你不仅可以听到学院博士的演讲,与高水平教授面对面交流,更能跟随老师的脚步参观人工智能中心,“小学的孩子也能享受到大学的资源”,在这里成为现实。

图片来源:王金奎、景浩恒/摄

实践磨砺,协同共进。建校七年来,德州学院附属小学稳步走过一个又一个征程。未来的发展中,学校将坚持“一校一品,各美其美”的发展理念,并通过互联网有机融合,形成一个全新的教育体系。这株德州教育园地的幼苗,将致力追求理解力的教育,打造优美和谐的人文校园,让每一位教师享受职业幸福,让每一个孩子快乐成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齐鲁名校|德州学院附属小学:以学生为本,携未来同行

助力德州学院附属小学快速成长的,除去年轻专业的师资队伍,便是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学校文化。

文 | 张洪杨

山东有各类学校3.77万所,各类在校生1989万人,教职工150万人,其中不乏有许多优秀的教师、校长,还有培养出许多国之栋梁的名校,为了宣传典型、表彰先进,山东省教育厅发起“齐鲁名师·名校·名校长高端访谈”系列活动。通过名校巡礼、名师访谈、对话名校长系列主题活动,从济南启动,16个地市巡礼,充分展现各地市各高校的发展历程,分享教书育人的经验成果,发掘办学治校的先进理念,积极打造齐鲁名师、名校、名校长这三名工程、三名品牌、三名亮点。

待16个地市访谈结束后,将“围绕总结示范新成果,服务山东教育新发展”,做好活动成果的提炼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在全省进行推广,把“一枝独秀”变成“满园春色”,让高端访谈活动成为响当当的教育宣传品牌。

陶行知曾经这样描述教育: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在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学生有各自的性格特点,学校也有不同的办学风格。一所真正的名校,不仅要深耕教育,也应做出自身特色,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发展道路。

2014年建校的德州学院附属小学,没有其他名校丰满而厚重的历史,却在激烈的竞争中突出重围,每一步都走的踏实而稳重。在这里,处处渗透着“人境互动”的精神,看得见孩子的理解、成长、未来,也形成了开放、自由、多元的校园环境,让人流连忘返。

本期,让我们一同走进山东省文明校园、省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省关爱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德州学院附属小学,去探索这所有着独特气质与先进理念的美丽校园。

师资为脉,学生为本

如果将学校的校龄与人的年龄相对应,那么成立六年的德州学院附属小学毫无疑问是一位活力十足的年轻人。作为德城区区委区政府倾全力打造的一所现代化学校,德州学院附属小学在成立之初便走出了一条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建校初的师资队伍,便是由来自各个名校的骨干教师组成;随着新鲜血液的不断加入,目前在职教师达120人,研究生16人,平均年龄29岁,真正做到了年轻化与专业化。

“教师成长是学校发展的基石和命脉,没有教师的成长,就没有学校的发展。”作为一校之长的范胜杰,十分清楚教师对学校发展的推动作用。在她的带领下,学校为每一位渴望成长、主动成长的老师搭建舞台,充分激发他们的潜力,这也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图片来源:王金奎、景浩恒/摄

助力德州学院附属小学快速成长的,除去年轻专业的师资队伍,便是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核心,影响着学校每一个成员的价值选择、道德情操以及习惯养成。自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每一个人都很重要”的办学理念,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在学校各方的共同努力下,2020年小升初考试,德州学院附属小学共有8个班470人参加,考试学科5门,4门在全区前六名,最好的第二名。看到家长幸福的眼神,范胜杰校长非常开心:“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图片来源:王金奎、景浩恒/摄

一校两区,不同定位

2019年,德州学院附属小学启用北校区,开始了一校两址的办学模式。新校区新气象,学校因地制宜,开拓了一条崭新的发展道路,“每个人都重要”的观念也在短时间内传遍这片生机勃勃的校园。漫步在两个校区中,会让你不由自主地发出感叹:这里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趣味十足。尽管办学风格不尽相同,但以人为本的精神不曾改变;丰富的特色课程,也让生命的活力在每一个细节中闪现。

图片来源:王金奎、景浩恒/摄

与德州学院仅有一墙之隔的南校区,是故事开始的地方,也是学校“根”的所在地。根是重心,决定了树的生命状态:根正,苗才正;根气足,枝叶才会繁茂。南校区所培育的,是“有根的中国人”,以此打造的 “培根——基础课程、养根——拓展课程、强根——活动课程”三大学科课程,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更加坚实的保障。与此同时,以“有根的中国人”为载体,构建起“教师书院”教师专业发展体系,努力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教师成长的快,成长的好,学生才会成长的好;共同进步,方是打造学校的正道。

启用不久的北校区,则成为学校探究先进教育模式的最佳场所。凭借在理解力课程上的先发优势,德州学院附属小学倾力打造省级课程品牌校。理解力课程的一大特色,便是可以将学科知识进行统整,把国家课程校本化,在大概念统领下进行课程的逆向设计,在真实情境下引领学生进行深度探究。采用“师生共同探究体验式”的全新教学方式,让真实世界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知识来源,学习也变得有趣和有用,真正做到“玩中学,做中学”。

图片来源:王金奎、景浩恒/摄

直面改变,迎接未来

2020年,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疫情在改变无数人生活的同时,也悄然改变着原有的教育模式。在线下教育全面停滞的上半年,线上授课成为绝大多数学校开展教育活动的新选择,可以说,疫情推动了线上教学融入传统教学的进程。对于这一过程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德州学院附属小学稳扎稳打,从容应对,充分显示出一所名校的成熟与自信。

图片来源:王金奎、景浩恒/摄

在范胜杰校长看来,线上教学是未来不可忽略的趋势。“这次的疫情让线上教育走进了千家万户,已经成为众多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在国家大力推进“中国智造2025”的背景下,教育与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结合便成为顺应趋势的发展潮流。德州学院附属小学看准时机,抓住机会,主动拥抱新技术,将线上的优势充分融入到工作与教学之中。暑假期间与潍坊市数学名师工作室对接,便是在线上完成;每周进行的线上班会,班主任通过网络便可以进行学业与身心健康的全面指导:互联网已经融入教学的方方面面。

大力学习先进技术的同时,学校与德州学院的合作也渐入佳境:《“根的教育”课程体系》被评为省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典型案例。除此以外,学校教师参与的区级以上的课题共11个,结题课题国家级一项、省级一项、市级七项。日常的教学生活中,学校更是充分发挥背靠德州学院这一优势,在这里,你不仅可以听到学院博士的演讲,与高水平教授面对面交流,更能跟随老师的脚步参观人工智能中心,“小学的孩子也能享受到大学的资源”,在这里成为现实。

图片来源:王金奎、景浩恒/摄

实践磨砺,协同共进。建校七年来,德州学院附属小学稳步走过一个又一个征程。未来的发展中,学校将坚持“一校一品,各美其美”的发展理念,并通过互联网有机融合,形成一个全新的教育体系。这株德州教育园地的幼苗,将致力追求理解力的教育,打造优美和谐的人文校园,让每一位教师享受职业幸福,让每一个孩子快乐成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