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好问】熔断、磁吸、注册制……A股的这些新词你该怎么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好问】熔断、磁吸、注册制……A股的这些新词你该怎么看

继在2016年第一个交易日熔断闭市,直接收盘后,7日开盘仅半小时A股又再次触发两档阀值,再次闭市。熔断日后会成为常态吗?本期好问邀请弥达斯金融周翀、李辉来解答股市的那些事儿。

继在2016年第一个交易日就相继触发5%、7%两档阀值,熔断闭市,直接收盘后,今日开盘仅半小时A股又再次触发两档阀值,再次闭市。熔断日后会成为常态吗?好问是界面旗下的问答栏目,我们邀请各路大神做客在线回答网友提问,在这里可以找到各种有用的答案,遇见有趣的人。本期好问邀请弥达斯金融周翀、李辉来解答股市的那些事儿。

如何评价熔断机制?

谢刚:第一天就启动了熔断了,请问李总如何评价A股的熔断机制?

李辉:熔断在A股的首次亮相以这种形式出现,我想是绝大多数人没想到的,包括我本人。毕竟影响股市的几个核心因素在节前节后并未发生大的变化。但是熔断出现这种连续击穿两级阈值的情况,却并不意外,可以说是意料之中。因为我们的熔断推出本身就是一种拍脑袋行为,不仅没有严格科学的论证,且存在明显的弊端,即本身有涨跌停和T+1交易,再设置熔断内在逻辑上是不通的。这次熔断可以说给上层一个狠狠的耳光,不按照市场规律办事,买单的最终还是咱小老百姓。

龙力:李老师,您好,请问如何看待熔断和涨跌停板的磁吸效应?

李辉:这个问题很好!今天的熔断很大程度上是磁吸效应所致。已有的研究表明,在未实行熔断机制之前,我国的A股市场上已经存在因涨跌停板造成的磁吸效应,而由于熔断对于全市场的巨大影响和压力,产生的磁吸效应强度远大于个股涨跌停板的磁吸效应。同时由于我国熔断机制的中国特色,比如设置两档阈值过于接近,磁吸效应会使得指数接近这些幅度时就发生加速实现,从而增加了达到这些涨跌幅的概率和速度。此外,熔断在股指期货市场带来的期货、现货涨跌幅限制不一致,也造成复杂的连锁磁吸效应表现和其他问题。具体分析可参考弥达斯(midasjr)昨日推荐的专业分析文章,相信能在很大程度上解答您的疑问。

ronghui:推请问出这样的机制的目的何在,对于市场发现价格的功能甚至更合理引导市场走向的体现在哪里?在哪几个方面更好保护中小投资者?

李辉:目的无非是官方口径的那么几个,诸如缓冲、冷却,排查异常等原因,我也认同,但是对这个手段本身只能呵呵。正如我前面所说,由于这是瘸腿的熔断,所以必定无法实现预期目的,并且由于A股强大的羊群效应和磁吸效应,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强化扭曲A股本就不顺畅的定价机制,并在暴跌中践踏投资者。保护中小投资者,监管机构必须从根源上着手,理顺基本的定价机制,上市退市要市场化,常态化,树立信息披露为核心的上市公司监管机制,加强监管执法,违法必究,让违法者倾家荡产,营造股市健康良性的环境,使得中小投资者有相对公平公开公正的投资机会。但是,我想说的另一个方面是,投资者也必须要对自己的资产负责,提高自己的信息甄别能力,具备基本的投资常识,不要犯低级错误。须知,天助自助者也!

次三郎:熔断之后有机会抄底吗?

李辉:就目前市场来看,机会应该是有的,毕竟各方面不支持连续暴跌。平安证券的研究显示:从短期来看,在触及5%和7%熔断机制时,由于存在反应过度现象,可以在次日进入抄底,并持有股票2-3个交易日,可获得20%-40%的股票回调机会;从长期来看,当股指上涨触及7%的熔断机制时,可以“追涨”买入弹性较高的股票持有半个月。而当股指下跌触及7%的熔断机制时,可以“抄底”买入基本面不错、被错杀的股票持有半个月。“追涨”和“抄底”平均可以获得5%左右的投资回报率。

春雨.wxEzkdm:溶断机制建立,以后千股跌停成常态?

李辉:由于阈值设置门槛较低,磁吸效应的放大,熔断恐怕将是A股的常态。证监会的后续调整,很有必要。

HTTPS:为什么今天会暴跌呢?还有暴跌与注册制、熔断机制有关吗?未来会如何呢?

李辉:暴跌看来比我们预期得要多。目前影响市场的因素较多,宏观因素、货币因素、政策因素,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注册制就是不确定性之一,无疑是会影响投资者的情绪和判断的。至于熔断机制的磁吸效应,其他问题中已经阐述。未来如何,取决于这几个方面的变化。

托林【法师】:2016年延续了股市一边倒的跌市,看情形似乎没有尽头。股民信心丧失殆尽,管理部门束手无策。是不是我们股市在最基本的制度设计上就出了很大的问题?

李辉:确实,问题很大。最核心的问题是没有让市场在资源的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政府的手介入太深。目前监管机构的对策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加剧了市场的扭曲。

即将落地的注册制又是什么?

平凡之路.wxqv3mS:我想知道何为注册制,是怎样的运作机制和原理?

周翀:首先,“注册制”这个提法本身是个乌龙,是法学界一些老先生翻译外国教材的时候生翻过来的一个词。理论界的牛人多,总结了一下,说注册制是以“公开主义”为基础,这坨菜是昨天早上批发来的,那坨菜是今天早上批发来的;这坨菜用化肥农药,那坨菜无公害纯绿色。然后你来确定买不买,买哪种菜,花多少钱买。然后据说“公开主义”就是以美国市场为代表。后来发现“准则主义”下的核准制,以英国为代表的,其实操作过程和美国的也没啥区别。那么就是说,无论嘴里说什么,关键看气质,高级棉布也稀少,皮草也稀少,关键看气质。我国之所以要改,就是原来的气质混不下去了。运作机制和原理,就跟上面说的买菜一样,菜贩子是发行人,顾客是股民,交易所是市场管理员,你说你是无公害的,你拿出证据来啊,好,有无公害证明,无公害证明就是券商啊、律师啊、会计师啊等中介机构出的。菜贩子如实讲,中介机构如实出证明,交易所帮着顾客来提问,顾客决定怎么买,多少钱买。当然,如果菜贩子和中介机构部说实话,让顾客买回去农药中毒,那市场管理员就往死查菜贩子和中介机构,该赔钱赔钱,该滚蛋滚蛋。当然,还有一个环节就是是否控制节奏和价格,以前核准制下,菜市场里只有20个摊位,能进场卖菜的都会卖个高价,注册制下,理论上来说,菜市场的摊位应该是无限的。但是毕竟很贵的菜价维持了好多年,为了不让花了多年高价的老主顾回来找事,短期内,菜市场的摊位还是要控制一下。但既然是注册制改革,长期方向应该是做到菜市场摊位无限供应。只是那一天会用多久到来,现在还不清楚。

蘑菇精:为注册制改革准备了哪些相关的配套制度?另外注册制改革以后,是否对资本市场的监管就相应减弱了?

周翀:通过种种迹象,我们可以积极期待的配套制度包括:一是投资者保护制度。比如,先行赔付制度。也就是说,一但出现欺诈发行,发行人和中介机构会在案件调查完成前,对投资者因欺诈发行形成的损失进行先行的现金赔付。具体做法可以参考万福生科海联讯的“投资利益补偿基金”模式。二是民事追责方面的制度,比如代位诉讼(但据说这个制度短期落实有难度)。三是过渡性的普惠的定价、配售制度。这个制度在注册制推出前就会完成。四是过渡性的新股节奏控制制度。注册制以后,对资本市场的监管不会减弱而是加强。理由是作为执法部门的证监会从审核中脱身后,会集中精力推动监管。但也要避免一种倾向,就是把问题的解决全部推到事后环节,因为事后监管的寻租不一定比事前监管小。

炜:注册制,是否可以说成(好的坏的IPO,都可以上)?

周翀:这种理解有很大程度上是对的,理想中的注册制,应该是无论好的、坏的,只要实话实说,就可以上。当然,还有基本的要求,比如至少要合法合规啊,不违背公序良俗啊等等的,比如贩毒很赚钱,但毒品流通机构显然不能上市(境外有妓院、赌场上市的情况,可见新股发行上市本身是一个糅杂了社会文化心理因素的,复杂的多中心社会治理过程)。但是,一般来说,市场是不会对某个资产做道德判断,市场一般只判断这个交易是否合适。比如一家企业质量的确一般,但它按每股净资产打折卖股票,5毛钱一股,你觉得这个交易是否合适呢?大概很多交易者即便认为这个企业是“坏”的,但仍认为这个价格是“好”的。交易就形成了。如此一来,这个过程就更加清晰了,即所谓没有“坏”的企业,只有“坏”的价格;没有“好”的企业,只有“好”的价格。价格是市场的指针,价格理顺了,市场运转就顺畅了,资源配置效率就提高了。反观目前我们的市场,越烂的企业越值得投资(因为可以乌鸡变凤凰),好公司反而价格很低(比如万科长期低估值,最后引来“野蛮人”),这就是价格指针没有发挥作用的结果。所以,在注册制下,关注的重点可能不在“好的”、“坏的”公司,而是“好的”、“坏的”价格,对投资者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了。当然,预计退市工作的推进仍然很难,IPO排队的局面短期还改变不了,“壳”价值还将存在,“坏”公司估值也不一定低,这么看的话,您的担心特别值得重视。没办法,谁让咱赶上转轨期了呢。

GoEcho:注册制改革以后,股市会有哪些变化?

周翀:我们从游戏参与主体的角度共同YY一下吧:一是发行人,预期会更加明确,不仅时间预期明确,而且对自己是否可能成功发行提前就会有判断,因为标准和过程应该是透明的。同时,责任会加大,如果造假上市,会有先行赔付,触犯刑律的可能判刑,待法制环境更加健全后,还会遭到代位诉讼。二是中介机构,责任明显加大。监管部门没有为亲者讳的动力,中介机构选择项目、执业都将更加谨慎,一旦执业不慎,也会先行赔付,并被追责(追责力度是核准制下诟病较多的环节,未来要看监管部门的执行力度)。三是投资者,对价值判断的要求会提高,需要通过招股书和反馈过程,充分了解发行人信息,并对发行人未来经营情况做出独立判断,应更重视基本面分析观察,壳价值和市场总体估值承压,可能需要对投资理念和方法进行战略挑战。四是监管机构,工作标准、流程和结果都将更加透明,充分接受社会监督。其中交易所要充分平衡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杜绝不正当竞争和监管套利。证监会会进一步充实执法力量,加强执法工作。当然,这些变化的出现,可能在几年以后才会发生,短期内,这些变化可能都不大明显。相关预期,可关注弥达斯金融微信公众号(公众号:midasjr),查阅《怕不怕注册制?主要看气质(不要怕不要怕因为你大爷还是你大爷)》一文,以及《注册制的“两年内”你懂不懂?(看你大妈怎么变成不是你大妈)》一文。内有详细解释。

旧之助:注册制相比于之前的核准制,对股市是否是利大于弊?

周翀:1980年代也就是我们小的时候,价格双轨制,一种商品两个价格,一吨钢材,有计划调拨的价格,也有市场价格,后者比前者高很多。你说这是不是很扯?一个市场中一种商品两种价格,是不是很扯?后来搞价格闯关,这个改革是硬推的,短期内那叫一个乱,什么都涨价,什么都抢购,什么都短缺。然后,闯关以后呢,大家都看到了,一种商品一种价格,后来市场就理顺了。所以是否“利大于弊”这个问题恐怕有有点难回答,观察期间的长度不同观感就不同。社会治理的问题全是这个调性,又不能时光倒流证实证伪。姑且,我们就认为是利大于弊的吧,否则推这个改革干嘛呢?我们就认为是利大于弊的。在这种假设下面,可以稍微扯一扯,意义作用神马的,都能百度到,他们说得都比我全。咱们就重点说一个审核的环节吧:核准制的时候,股票发行上市是某种“特权”,是一个精英集团关在屋子里面决定谁上谁不上,然后一上就可以卖很高的价格。倘若你不在这个精英集团内部和周边,你会不会觉得不爽?而理想中的注册制是,股票发行上市不再是某种“特权”,虽然还有精英集团的审核(文言文叫反馈)过程,但这个过程不是在屋子里面,而是在广场中央,然后呢,好股票上市后会有高价格,坏股票上市后会有低价格。这样一来,你是不是会觉得爽多了?当然,预期中股票上市多了,股票价格可能会下降,对现在的高股价可能会有一些压力。所以,如果利弊是指二级市场估值水平(股价),答案或许又有不同。总之,我觉得这个问题的答案很大一部分是开放性的,大多数社会治理的问题都是这个样子。但在这个问题当中,恐怕最能集合共识的部分,就是上面说的审核部分。哪怕这个部分能让我们觉得比以前爽一点,那么,注册制可能就是利大于弊的。

风腾狼:实行注册制后,上市的公司数量会不会更多?如果更多的话,那指数这些是不是受影响了,类似于打新。

周翀:注册制后上市公司数量会更多,就像注册制前上市公司数量也会更多一样。如果是看增速的话,前期因排队企业多,肯定上市公司增速快,但一段时间后预计就相对均衡了,最终上市资源还会短缺(就像现在的美国)。不过,这都是预计理想的状态。我个人的直觉,上市公司排队还将是长期的状态。这块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影响,比如注册能力,看材料必须要人来看,人数可以扩张,但不能无限扩张,交易所乃至证监会还要平衡扩容和二级市场的关系,所以增速的变数实在太多。上市公司更多并不影响指数。

陈菲遐:市场对于注册制的解读已经有了很多,您是否认为还有什么潜在的利空是我们所没有注意到的?

周翀:市场的解读虽然多,但是靠谱的不是特别多,除了我所在的“弥达斯金融”以外,“IPO观察”的解读不错。此外,卢雄鹰在《上海证券报》发表的两篇文章,和王啸在财新发表的文章,都是靠谱的。上述几个公号和专家谈的内容都总体差不多,可以相互印证。如果说潜在利空,实在是太多了,比如注册制并不必然降低发行人的造假动力,注册制并不必然代表监管水平会高或寻租空间会小,注册制并不必然形成市场对发行人的强约束,注册制并不必然会促进退市制度改革,注册制并不必然降低壳价值。注册制很可能是一项很好的改革,也很可能归于平庸,问题的关键在于是否有足够勇气承担改革后果。当然,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最终的注册制很可能不是我们任何人想象中的注册制,它是否是注册制已经不那么重要,只要大家能够对这种机制表示接受,改革也就达到了目的。也可能,改革是高高举起轻轻落下。

本期好问嘉宾:李辉、周翀

周翀,弥达斯金融联合创始人,曾供职于上海证券报,上海证券交易所。

李辉,弥达斯金融(微信号:midasjr)总编辑,十年媒体工作经验,先后供职于《中国经营报》、和讯网等著名财经媒体以及相关金融机构。熟悉证券、期货、基金业务,擅长政策和公司类评论报道。

参与好问请戳>>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好问】熔断、磁吸、注册制……A股的这些新词你该怎么看

继在2016年第一个交易日熔断闭市,直接收盘后,7日开盘仅半小时A股又再次触发两档阀值,再次闭市。熔断日后会成为常态吗?本期好问邀请弥达斯金融周翀、李辉来解答股市的那些事儿。

继在2016年第一个交易日就相继触发5%、7%两档阀值,熔断闭市,直接收盘后,今日开盘仅半小时A股又再次触发两档阀值,再次闭市。熔断日后会成为常态吗?好问是界面旗下的问答栏目,我们邀请各路大神做客在线回答网友提问,在这里可以找到各种有用的答案,遇见有趣的人。本期好问邀请弥达斯金融周翀、李辉来解答股市的那些事儿。

如何评价熔断机制?

谢刚:第一天就启动了熔断了,请问李总如何评价A股的熔断机制?

李辉:熔断在A股的首次亮相以这种形式出现,我想是绝大多数人没想到的,包括我本人。毕竟影响股市的几个核心因素在节前节后并未发生大的变化。但是熔断出现这种连续击穿两级阈值的情况,却并不意外,可以说是意料之中。因为我们的熔断推出本身就是一种拍脑袋行为,不仅没有严格科学的论证,且存在明显的弊端,即本身有涨跌停和T+1交易,再设置熔断内在逻辑上是不通的。这次熔断可以说给上层一个狠狠的耳光,不按照市场规律办事,买单的最终还是咱小老百姓。

龙力:李老师,您好,请问如何看待熔断和涨跌停板的磁吸效应?

李辉:这个问题很好!今天的熔断很大程度上是磁吸效应所致。已有的研究表明,在未实行熔断机制之前,我国的A股市场上已经存在因涨跌停板造成的磁吸效应,而由于熔断对于全市场的巨大影响和压力,产生的磁吸效应强度远大于个股涨跌停板的磁吸效应。同时由于我国熔断机制的中国特色,比如设置两档阈值过于接近,磁吸效应会使得指数接近这些幅度时就发生加速实现,从而增加了达到这些涨跌幅的概率和速度。此外,熔断在股指期货市场带来的期货、现货涨跌幅限制不一致,也造成复杂的连锁磁吸效应表现和其他问题。具体分析可参考弥达斯(midasjr)昨日推荐的专业分析文章,相信能在很大程度上解答您的疑问。

ronghui:推请问出这样的机制的目的何在,对于市场发现价格的功能甚至更合理引导市场走向的体现在哪里?在哪几个方面更好保护中小投资者?

李辉:目的无非是官方口径的那么几个,诸如缓冲、冷却,排查异常等原因,我也认同,但是对这个手段本身只能呵呵。正如我前面所说,由于这是瘸腿的熔断,所以必定无法实现预期目的,并且由于A股强大的羊群效应和磁吸效应,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强化扭曲A股本就不顺畅的定价机制,并在暴跌中践踏投资者。保护中小投资者,监管机构必须从根源上着手,理顺基本的定价机制,上市退市要市场化,常态化,树立信息披露为核心的上市公司监管机制,加强监管执法,违法必究,让违法者倾家荡产,营造股市健康良性的环境,使得中小投资者有相对公平公开公正的投资机会。但是,我想说的另一个方面是,投资者也必须要对自己的资产负责,提高自己的信息甄别能力,具备基本的投资常识,不要犯低级错误。须知,天助自助者也!

次三郎:熔断之后有机会抄底吗?

李辉:就目前市场来看,机会应该是有的,毕竟各方面不支持连续暴跌。平安证券的研究显示:从短期来看,在触及5%和7%熔断机制时,由于存在反应过度现象,可以在次日进入抄底,并持有股票2-3个交易日,可获得20%-40%的股票回调机会;从长期来看,当股指上涨触及7%的熔断机制时,可以“追涨”买入弹性较高的股票持有半个月。而当股指下跌触及7%的熔断机制时,可以“抄底”买入基本面不错、被错杀的股票持有半个月。“追涨”和“抄底”平均可以获得5%左右的投资回报率。

春雨.wxEzkdm:溶断机制建立,以后千股跌停成常态?

李辉:由于阈值设置门槛较低,磁吸效应的放大,熔断恐怕将是A股的常态。证监会的后续调整,很有必要。

HTTPS:为什么今天会暴跌呢?还有暴跌与注册制、熔断机制有关吗?未来会如何呢?

李辉:暴跌看来比我们预期得要多。目前影响市场的因素较多,宏观因素、货币因素、政策因素,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注册制就是不确定性之一,无疑是会影响投资者的情绪和判断的。至于熔断机制的磁吸效应,其他问题中已经阐述。未来如何,取决于这几个方面的变化。

托林【法师】:2016年延续了股市一边倒的跌市,看情形似乎没有尽头。股民信心丧失殆尽,管理部门束手无策。是不是我们股市在最基本的制度设计上就出了很大的问题?

李辉:确实,问题很大。最核心的问题是没有让市场在资源的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政府的手介入太深。目前监管机构的对策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加剧了市场的扭曲。

即将落地的注册制又是什么?

平凡之路.wxqv3mS:我想知道何为注册制,是怎样的运作机制和原理?

周翀:首先,“注册制”这个提法本身是个乌龙,是法学界一些老先生翻译外国教材的时候生翻过来的一个词。理论界的牛人多,总结了一下,说注册制是以“公开主义”为基础,这坨菜是昨天早上批发来的,那坨菜是今天早上批发来的;这坨菜用化肥农药,那坨菜无公害纯绿色。然后你来确定买不买,买哪种菜,花多少钱买。然后据说“公开主义”就是以美国市场为代表。后来发现“准则主义”下的核准制,以英国为代表的,其实操作过程和美国的也没啥区别。那么就是说,无论嘴里说什么,关键看气质,高级棉布也稀少,皮草也稀少,关键看气质。我国之所以要改,就是原来的气质混不下去了。运作机制和原理,就跟上面说的买菜一样,菜贩子是发行人,顾客是股民,交易所是市场管理员,你说你是无公害的,你拿出证据来啊,好,有无公害证明,无公害证明就是券商啊、律师啊、会计师啊等中介机构出的。菜贩子如实讲,中介机构如实出证明,交易所帮着顾客来提问,顾客决定怎么买,多少钱买。当然,如果菜贩子和中介机构部说实话,让顾客买回去农药中毒,那市场管理员就往死查菜贩子和中介机构,该赔钱赔钱,该滚蛋滚蛋。当然,还有一个环节就是是否控制节奏和价格,以前核准制下,菜市场里只有20个摊位,能进场卖菜的都会卖个高价,注册制下,理论上来说,菜市场的摊位应该是无限的。但是毕竟很贵的菜价维持了好多年,为了不让花了多年高价的老主顾回来找事,短期内,菜市场的摊位还是要控制一下。但既然是注册制改革,长期方向应该是做到菜市场摊位无限供应。只是那一天会用多久到来,现在还不清楚。

蘑菇精:为注册制改革准备了哪些相关的配套制度?另外注册制改革以后,是否对资本市场的监管就相应减弱了?

周翀:通过种种迹象,我们可以积极期待的配套制度包括:一是投资者保护制度。比如,先行赔付制度。也就是说,一但出现欺诈发行,发行人和中介机构会在案件调查完成前,对投资者因欺诈发行形成的损失进行先行的现金赔付。具体做法可以参考万福生科海联讯的“投资利益补偿基金”模式。二是民事追责方面的制度,比如代位诉讼(但据说这个制度短期落实有难度)。三是过渡性的普惠的定价、配售制度。这个制度在注册制推出前就会完成。四是过渡性的新股节奏控制制度。注册制以后,对资本市场的监管不会减弱而是加强。理由是作为执法部门的证监会从审核中脱身后,会集中精力推动监管。但也要避免一种倾向,就是把问题的解决全部推到事后环节,因为事后监管的寻租不一定比事前监管小。

炜:注册制,是否可以说成(好的坏的IPO,都可以上)?

周翀:这种理解有很大程度上是对的,理想中的注册制,应该是无论好的、坏的,只要实话实说,就可以上。当然,还有基本的要求,比如至少要合法合规啊,不违背公序良俗啊等等的,比如贩毒很赚钱,但毒品流通机构显然不能上市(境外有妓院、赌场上市的情况,可见新股发行上市本身是一个糅杂了社会文化心理因素的,复杂的多中心社会治理过程)。但是,一般来说,市场是不会对某个资产做道德判断,市场一般只判断这个交易是否合适。比如一家企业质量的确一般,但它按每股净资产打折卖股票,5毛钱一股,你觉得这个交易是否合适呢?大概很多交易者即便认为这个企业是“坏”的,但仍认为这个价格是“好”的。交易就形成了。如此一来,这个过程就更加清晰了,即所谓没有“坏”的企业,只有“坏”的价格;没有“好”的企业,只有“好”的价格。价格是市场的指针,价格理顺了,市场运转就顺畅了,资源配置效率就提高了。反观目前我们的市场,越烂的企业越值得投资(因为可以乌鸡变凤凰),好公司反而价格很低(比如万科长期低估值,最后引来“野蛮人”),这就是价格指针没有发挥作用的结果。所以,在注册制下,关注的重点可能不在“好的”、“坏的”公司,而是“好的”、“坏的”价格,对投资者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了。当然,预计退市工作的推进仍然很难,IPO排队的局面短期还改变不了,“壳”价值还将存在,“坏”公司估值也不一定低,这么看的话,您的担心特别值得重视。没办法,谁让咱赶上转轨期了呢。

GoEcho:注册制改革以后,股市会有哪些变化?

周翀:我们从游戏参与主体的角度共同YY一下吧:一是发行人,预期会更加明确,不仅时间预期明确,而且对自己是否可能成功发行提前就会有判断,因为标准和过程应该是透明的。同时,责任会加大,如果造假上市,会有先行赔付,触犯刑律的可能判刑,待法制环境更加健全后,还会遭到代位诉讼。二是中介机构,责任明显加大。监管部门没有为亲者讳的动力,中介机构选择项目、执业都将更加谨慎,一旦执业不慎,也会先行赔付,并被追责(追责力度是核准制下诟病较多的环节,未来要看监管部门的执行力度)。三是投资者,对价值判断的要求会提高,需要通过招股书和反馈过程,充分了解发行人信息,并对发行人未来经营情况做出独立判断,应更重视基本面分析观察,壳价值和市场总体估值承压,可能需要对投资理念和方法进行战略挑战。四是监管机构,工作标准、流程和结果都将更加透明,充分接受社会监督。其中交易所要充分平衡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杜绝不正当竞争和监管套利。证监会会进一步充实执法力量,加强执法工作。当然,这些变化的出现,可能在几年以后才会发生,短期内,这些变化可能都不大明显。相关预期,可关注弥达斯金融微信公众号(公众号:midasjr),查阅《怕不怕注册制?主要看气质(不要怕不要怕因为你大爷还是你大爷)》一文,以及《注册制的“两年内”你懂不懂?(看你大妈怎么变成不是你大妈)》一文。内有详细解释。

旧之助:注册制相比于之前的核准制,对股市是否是利大于弊?

周翀:1980年代也就是我们小的时候,价格双轨制,一种商品两个价格,一吨钢材,有计划调拨的价格,也有市场价格,后者比前者高很多。你说这是不是很扯?一个市场中一种商品两种价格,是不是很扯?后来搞价格闯关,这个改革是硬推的,短期内那叫一个乱,什么都涨价,什么都抢购,什么都短缺。然后,闯关以后呢,大家都看到了,一种商品一种价格,后来市场就理顺了。所以是否“利大于弊”这个问题恐怕有有点难回答,观察期间的长度不同观感就不同。社会治理的问题全是这个调性,又不能时光倒流证实证伪。姑且,我们就认为是利大于弊的吧,否则推这个改革干嘛呢?我们就认为是利大于弊的。在这种假设下面,可以稍微扯一扯,意义作用神马的,都能百度到,他们说得都比我全。咱们就重点说一个审核的环节吧:核准制的时候,股票发行上市是某种“特权”,是一个精英集团关在屋子里面决定谁上谁不上,然后一上就可以卖很高的价格。倘若你不在这个精英集团内部和周边,你会不会觉得不爽?而理想中的注册制是,股票发行上市不再是某种“特权”,虽然还有精英集团的审核(文言文叫反馈)过程,但这个过程不是在屋子里面,而是在广场中央,然后呢,好股票上市后会有高价格,坏股票上市后会有低价格。这样一来,你是不是会觉得爽多了?当然,预期中股票上市多了,股票价格可能会下降,对现在的高股价可能会有一些压力。所以,如果利弊是指二级市场估值水平(股价),答案或许又有不同。总之,我觉得这个问题的答案很大一部分是开放性的,大多数社会治理的问题都是这个样子。但在这个问题当中,恐怕最能集合共识的部分,就是上面说的审核部分。哪怕这个部分能让我们觉得比以前爽一点,那么,注册制可能就是利大于弊的。

风腾狼:实行注册制后,上市的公司数量会不会更多?如果更多的话,那指数这些是不是受影响了,类似于打新。

周翀:注册制后上市公司数量会更多,就像注册制前上市公司数量也会更多一样。如果是看增速的话,前期因排队企业多,肯定上市公司增速快,但一段时间后预计就相对均衡了,最终上市资源还会短缺(就像现在的美国)。不过,这都是预计理想的状态。我个人的直觉,上市公司排队还将是长期的状态。这块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影响,比如注册能力,看材料必须要人来看,人数可以扩张,但不能无限扩张,交易所乃至证监会还要平衡扩容和二级市场的关系,所以增速的变数实在太多。上市公司更多并不影响指数。

陈菲遐:市场对于注册制的解读已经有了很多,您是否认为还有什么潜在的利空是我们所没有注意到的?

周翀:市场的解读虽然多,但是靠谱的不是特别多,除了我所在的“弥达斯金融”以外,“IPO观察”的解读不错。此外,卢雄鹰在《上海证券报》发表的两篇文章,和王啸在财新发表的文章,都是靠谱的。上述几个公号和专家谈的内容都总体差不多,可以相互印证。如果说潜在利空,实在是太多了,比如注册制并不必然降低发行人的造假动力,注册制并不必然代表监管水平会高或寻租空间会小,注册制并不必然形成市场对发行人的强约束,注册制并不必然会促进退市制度改革,注册制并不必然降低壳价值。注册制很可能是一项很好的改革,也很可能归于平庸,问题的关键在于是否有足够勇气承担改革后果。当然,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最终的注册制很可能不是我们任何人想象中的注册制,它是否是注册制已经不那么重要,只要大家能够对这种机制表示接受,改革也就达到了目的。也可能,改革是高高举起轻轻落下。

本期好问嘉宾:李辉、周翀

周翀,弥达斯金融联合创始人,曾供职于上海证券报,上海证券交易所。

李辉,弥达斯金融(微信号:midasjr)总编辑,十年媒体工作经验,先后供职于《中国经营报》、和讯网等著名财经媒体以及相关金融机构。熟悉证券、期货、基金业务,擅长政策和公司类评论报道。

参与好问请戳>>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