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日本诞生了一本关于建筑工人的杂志《Blue's Magazine》(蓝领志),封面酷到没朋友。

《Blue's Magazine》对自己的定位是建筑文化杂志,集中报道建筑工人的“生活、哲学和独特的文化”。
“没有任何媒介关注这些人,可他们酷毙了好吗?”发行人柳知进说。
至于到底有多酷,你们感受下:



柳知进是水管公司“柳工业”的社长,16岁起就在东京高圆寺附近当起了建筑工人。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后,萌生了做杂志的想法。他于是在Twitter上试着勾搭了杂志现在的主笔石丸元章并很快得到回复,三天后,两人见面,一锤定音,“感电社”就此诞生。

石丸元章是个颇为多产的作家,此前有《speed》、《平壤Hi》、《KAMIKAZE》等作品。第一次和柳知进见面时,对方跟他倒了一肚子的苦水。从他嘴里,石丸元章知道许多建筑工人对服装和道具颇有讲究,知道有的人同时还在玩乐队、演话剧、搞艺术,知道吃在他们那里也有自己的Style。但是他们得到的关注仍然远远不够。
于是,《Blue's Magazine》就成为了一本囊括了时尚、音乐、美食的综合杂志,关于建筑工人的。虽然只是一本免费杂志,但它的制作绝对是冲着高逼格去的。他们采访过庞克乐队,写过30名从事焊接工作的女性的特写,创刊号推出后就立刻大受日本媒体追捧。
为什么关于建筑工人的一本杂志可以这么火?
这是因为,建筑工人这个群体在日本确实挺酷的。他们一般长这样:
而在我天朝则是这种画风:
然而这和长相、民族性根本没多大关系。
日本干净是出了名的。再加上寸土寸金,建筑工地规模一般很小,施工管理也相当严格。所有施工现场都必须围起来,一是防止物品掉落,砸中行人,二是减少扬尘。
所以日本的施工现场是这样的:
泥土堆也是要盖起来的,防止扬尘,连缝隙都要仔细盖起来:
所以就算你路过建筑工地,该干嘛干嘛,完全不受影响。
此处应有对比图……
另一方面,日本收入差距小。而且因为工地上的体力劳动强度大,愿意做建筑工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工资也跟着水涨船高,临时工一个月下来也能挣得和普通白领不相上下。
招聘广告也是看得人眼馋:一天1.3万日元起,按现在的汇率折合人民币约722元。
正式员工的工资就更高了。要是你还有特殊技能,比如电工、做环保材料、防水防火的工人,工资还能再高30%。
既然收入不错,自然就不会是一个没有尊严的职业。
日本人还专门建了个“走!去工地!”的网站,告诉大家当建筑工人也可以很有趣:
他们鼓励女性到工地上就业,说工地上的女子是the New Sexy:
还组织儿童到工地参观,开开挖掘机什么的……
总之宣传得风生水起,同样的职业,和我们的建筑工人看起来像是两种生物:再怎么累,造型不能乱。
建筑工人的工装裤也是很有讲究的。他们一般穿“鸢服”,裤腿肥大,裤脚收紧,方便活动。一家鸢服专卖店于是拍下了一系列照片,你们感受下这屌炸天的建筑工人Style:
是不是简直能在时尚界掀起一股小旋风……
其实早在2005年,德国设计师Bernhard Willhelm就把日本建筑工人搬上了巴黎时装秀。
要是要做民工,请给我霓虹Style╮(╯_╰)╭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想要获取更多有意思的内容,请移步界面网站首页(http://www.jiemian.com/),并在微博上和我们互动,调戏萌萌哒歪楼菌→【歪楼-Viral】(请猛戳这里)。
你也可以关注乐趣频道的微信公众号【歪楼】:esay1414
来源:Spoon-tamago
原标题:Blue’s: a magazine about Japanese construction worker cultur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