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山东文旅观察|“深潜”齐鲁文旅市场,什么是“淄博潜能”?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山东文旅观察|“深潜”齐鲁文旅市场,什么是“淄博潜能”?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积淀中,淄博如今已经形成了以齐文化为内核,以改革、创新、开放、务实、包容和重工厚商、尊贤尚功为特质的独特城市文化,而这些特质,都成为了淄博文旅这支“潜力股”崛起的沃土。

文|王丹青

“嬗变”,是近年来媒体报道淄博城市发展时最常用的词汇之一。淄博的“变”,内生动力源自对新动能的渴望;而淄博的“变”,也聚焦在经济生产方式的“辞旧迎新”中。

去年11月,淄博市委书记江敦涛曾在推介淄博时说道,这是一座“古老又现代的城市”,“是一座城市价值被严重低估的城市,也是一支没被足够重视的潜力股”。

“潜力股”三个字,既代表着对淄博当前经济发展形势的清晰认知,更有对淄博未来经济发展前景的十足信心。

也就是从那时起,外界便对这支“潜力股”的崛起路径充满好奇。

毫无疑问,老工业城市淄博面临着巨大的新旧动能转换压力,这几乎也成了其“发挥潜力”的主阵地。但在近日,一场大会的召开,成为这座工业城市潜力崛起的新预告。

9月19日,2020年淄博市文化旅游发展大会现场,江敦涛再次使用了“潜力股”这一词汇来形容淄博,不同的是,这次的主阵地更加具体——淄博文旅是一支“潜力股”,淄博的文化旅游发展还有一些未开垦的“处女地”,借此次大会为契机,江敦涛向世界发出共享“淄博机会”的邀请,期待将这支“潜力股”变成“绩优股”。

文化高地为何被低估?

令人惊讶的是,淄博并未掩饰自己在文旅产业发展中的“短板”。

在淄博,“许多‘散落的珍珠’尚未成串、许多‘金字招牌’尚未闪光、许多文旅产业尚未成势。”江敦涛的话诚恳,真实。

很长一段时间里,在“一山一水一圣人”的山东文旅格局中,很难寻找到淄博的身影,但这并不意味着淄博缺少文旅资源——事实上,山东的“齐鲁”之名,“齐”就来自于淄博。而作为齐国故都的淄博,也是一座被低估了的文化高地。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星空中的一颗耀眼的明珠,齐文化拥有独特的文化模式和鲜明的文化特点,在几千年历史中不断滋养着这片土地。齐文化不仅是淄博最靓丽的城市名片,同时也是祖先留给淄博和世界的宝贵文化思想资源。

江敦涛也曾在第十六届齐文化节开幕式现场表示,齐文化作为齐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是淄博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凤凰涅槃、加速崛起最为宝贵的文化滋养和精神动力。

对于淄博文旅产业来说,齐文化无疑是最具影响力与时代内涵的“IP”,但在当下的文旅产业格局中,仅有文化IP是远远不够的。

毕竟,文化高地并不意味着文旅产业高地。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浪潮中,人们对文旅产品的要求也在不断更新,从走马观花式的旅游观光到对当地风土人情的深度体验,再辅以5G、VR等科技含量高的新兴文旅产品,文旅融合大背景下,即便是成熟的景区也在谋求转型突破,更遑论还不够成熟的齐文化旅游市场。

但压力从来都是把“双刃剑”。对于亟待实现老工业城市“涅槃”的淄博来说,挖掘文旅产业中蕴含的新动能更是一场必赢的“攻坚战”。

“潜力十足”,不止填补空白

来看一组数据。据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信息,山东目前共有12家5A级景区,224家4A级景区,千余家各类A级景区。

庞大的景区数量,是山东强大文旅资源的真实写照。

这是否意味着山东的文旅市场已趋近饱和?

答案是否定的。

盘点山东的千余家景区,它们几乎都以自然资源见长,而拥有“文化内核”的,也仅有以三孔景区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旅游表现较为突出,这也意味着,在山东文旅市场,文化旅游仍存在较大的空白。

对拥有齐文化IP的淄博来说,这个市场无疑成了最佳舞台。但对淄博文旅来说,它的“潜力”绝不止填补文化旅游市场空白这一项。

9月19日,为期两天的“2020淄博麦田音乐节”在淄博孝妇河湿地公园阳光沙滩热情开唱,不仅令微凉的初秋升温不少,更让淄博冠以“时尚”之名重新出发——在音乐狂欢中,这座“古老”的城市不断焕发“现代”活力。

与时尚的融合,展现出淄博不断开放的文化特质,除此之外,淄博是一方文脉悠长的厚土,悠长的文脉,让淄博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扬扬洒洒着旺盛的生命力;淄博是一方山水秀丽的净土,有着与众不同的自然风光和旅游特色;淄博是一方流淌着泥与火的艺术热土,让这座城市始终洋溢着火一般的激情和热情;淄博是一方薪火相传的圣土,红色文化基因铸就了城市精神脊梁,一大批英雄先模人物不仅是淄博城市的荣耀,也是激励淄博人民奋勇前行的宝贵精神财富,更是宝贵的红色旅游资源。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积淀中,淄博如今已经形成了以齐文化为内核,以改革、创新、开放、务实、包容和重工厚商、尊贤尚功为特质的独特城市文化,而这些特质,都成为了淄博文旅这支“潜力股”崛起的沃土。

文化旅游业是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富民产业、幸福产业。发展文旅产业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追求的现实需要,是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是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有力支撑,也是践行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利用好文化沃土,促进文旅潜力股的崛起,成为淄博未来一段时间内“嬗变”的关键主题之一。

蓄势待发,这是“绩优股”的未来

2018年前后,文旅融合的春风吹来,“诗和远方”的童话成为不少城市文旅产业追求的未来。但对淄博来说,文旅融合绝非一个新命题。

早在2015年,淄博就以“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政策”的出台,推动“齐国故都”文化名城建设,拉开了文旅融合的序幕。

在这一背景下,文旅项目成为淄博试水文旅融合的首选。齐古城、齐国故城考古遗址公园、稷下学宫项目、陈庄西周古城遗址博物馆、管仲纪念馆和姜太公祠扩建、齐长城生态文化旅游带、华侨城文化旅游综合体、鲁商示范园、陶琉古镇、马踏湖旅游度假区、高青天鹅湖慢湿地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建设,在构筑全新的淄博文旅格局的同时,为淄博文旅发挥潜力打造了一个良好的开局。

乘着文旅项目建设的东风,今年以来,江敦涛又当起了淄博文旅的“推介人”,在5月、6月分别会见了寒舍文旅集团董事长殷文欢、中建文旅公司总经理吴宜夏一行和景域驴妈妈集团董事长洪清华;在6月11日至12日,江敦涛更是率队亲自先后赴无锡、南京对接考察重点文旅项目。

这背后也是淄博近年来推动产业发展极具代表性的路径——寻找城市“合伙人”,而这一次,淄博将目光锁定在文旅行业。

“我们期待更多的文旅企业和投资者、创业者前来探幽、前来雕琢。我们将以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牵引,深入推进文化赋能行动,致力把淄博文旅这支‘潜力股’变成‘绩优股’,与大家共享精彩的‘淄博机会’,让‘合伙人’舒心融入融进淄博,创新创业淄博,创造创富淄博。”江敦涛表示。

除此之外,在2020年淄博市文化旅游发展大会现场,淄博还向外界展示了文旅潜力股的崛起蓝图。

淄博谋划了“五城三区”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载体。着眼让淄博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珠联璧合、相互辉映,推动文化和旅游有机结合、深度融合,打造人们向往的“诗和远方”。其中,“五城”,就是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标杆城市、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市、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国际研学旅游目的地城市;“三区”,就是建设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以此为牵引,大力实施文旅融合发展攀升计划,利用3—5年的时间,建成一批具有淄博特质、引领全省、国内知名的文旅精品,构建起特色鲜明、附加值高、成长性好的文旅融合现代产业体系。

聚焦塑造好“齐文化”这个超级IP,淄博谋划了“一核五带”的文旅融合发展新布局。“一核”,就是建设齐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创新核,发挥对全市的引领辐射、龙头带动作用,形成“皓月当空、众星捧月”的格局;“五带”,就是建设以现代、年轻、时尚、品质为主要特征的都市商务休闲旅游经济带,以鲁商文化、历史民俗为主要特征的特色古商街观赏游憩带,以聊斋文化、上古神话为主要特征的东方魔幻城创意娱乐带,以山地田园、乡村度假为主要特征的“世外桃源”生态景观带,以湿地休闲、温泉养生为主要特征的“北国江南”特质风貌带,打造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引擎板块,形成“百花齐放、春色满园”的局面。

顺应发展大势,解构并重构文化旅游产业功能,淄博拓展了文旅融合发展的新业态。加力实施“文化+”“旅游+”“文化和旅游+”,加快业态跨界融合,努力满足人们“求新、求奇、求知、求乐”的愿望。突出推动文旅与农业农村融合发展,兴盛乡村旅游;突出推动文旅与工业融合发展,探索建设展示工业文明的博物馆、遗址公园、文创基地;突出推动文旅与研学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强和提升博物馆群建设,开发设计体现淄博特质的主题研学精品课程。

与此同时,淄博市也在9月19日发布了《淄博市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十大攻坚行动方案》《淄博市支持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两大文件,为繁荣文旅资源、打造文旅品牌、优化文旅环境在政策上“保驾护航”。

回顾三千多年的淄博城市发展历史,齐文化在此诞生,更为这座城市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内生动力。如今,淄博正在迈向建设务实开放、品质活力、生态和谐的现代化组群式大城市的关键时期,提升文化软实力既是城市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淄博寻求新旧动能转换新结合点的必然选择。

我们也有理由相信,踏准时代节拍,以文旅融合为核心重新出发的淄博文旅,也将在未来呈现一个崭新的面貌,到那时,这支“潜力股”,将真正以“绩优股”的身份,承载起山东乃至全国文化旅游格局中的核心位置。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山东文旅观察|“深潜”齐鲁文旅市场,什么是“淄博潜能”?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积淀中,淄博如今已经形成了以齐文化为内核,以改革、创新、开放、务实、包容和重工厚商、尊贤尚功为特质的独特城市文化,而这些特质,都成为了淄博文旅这支“潜力股”崛起的沃土。

文|王丹青

“嬗变”,是近年来媒体报道淄博城市发展时最常用的词汇之一。淄博的“变”,内生动力源自对新动能的渴望;而淄博的“变”,也聚焦在经济生产方式的“辞旧迎新”中。

去年11月,淄博市委书记江敦涛曾在推介淄博时说道,这是一座“古老又现代的城市”,“是一座城市价值被严重低估的城市,也是一支没被足够重视的潜力股”。

“潜力股”三个字,既代表着对淄博当前经济发展形势的清晰认知,更有对淄博未来经济发展前景的十足信心。

也就是从那时起,外界便对这支“潜力股”的崛起路径充满好奇。

毫无疑问,老工业城市淄博面临着巨大的新旧动能转换压力,这几乎也成了其“发挥潜力”的主阵地。但在近日,一场大会的召开,成为这座工业城市潜力崛起的新预告。

9月19日,2020年淄博市文化旅游发展大会现场,江敦涛再次使用了“潜力股”这一词汇来形容淄博,不同的是,这次的主阵地更加具体——淄博文旅是一支“潜力股”,淄博的文化旅游发展还有一些未开垦的“处女地”,借此次大会为契机,江敦涛向世界发出共享“淄博机会”的邀请,期待将这支“潜力股”变成“绩优股”。

文化高地为何被低估?

令人惊讶的是,淄博并未掩饰自己在文旅产业发展中的“短板”。

在淄博,“许多‘散落的珍珠’尚未成串、许多‘金字招牌’尚未闪光、许多文旅产业尚未成势。”江敦涛的话诚恳,真实。

很长一段时间里,在“一山一水一圣人”的山东文旅格局中,很难寻找到淄博的身影,但这并不意味着淄博缺少文旅资源——事实上,山东的“齐鲁”之名,“齐”就来自于淄博。而作为齐国故都的淄博,也是一座被低估了的文化高地。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星空中的一颗耀眼的明珠,齐文化拥有独特的文化模式和鲜明的文化特点,在几千年历史中不断滋养着这片土地。齐文化不仅是淄博最靓丽的城市名片,同时也是祖先留给淄博和世界的宝贵文化思想资源。

江敦涛也曾在第十六届齐文化节开幕式现场表示,齐文化作为齐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是淄博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凤凰涅槃、加速崛起最为宝贵的文化滋养和精神动力。

对于淄博文旅产业来说,齐文化无疑是最具影响力与时代内涵的“IP”,但在当下的文旅产业格局中,仅有文化IP是远远不够的。

毕竟,文化高地并不意味着文旅产业高地。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浪潮中,人们对文旅产品的要求也在不断更新,从走马观花式的旅游观光到对当地风土人情的深度体验,再辅以5G、VR等科技含量高的新兴文旅产品,文旅融合大背景下,即便是成熟的景区也在谋求转型突破,更遑论还不够成熟的齐文化旅游市场。

但压力从来都是把“双刃剑”。对于亟待实现老工业城市“涅槃”的淄博来说,挖掘文旅产业中蕴含的新动能更是一场必赢的“攻坚战”。

“潜力十足”,不止填补空白

来看一组数据。据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信息,山东目前共有12家5A级景区,224家4A级景区,千余家各类A级景区。

庞大的景区数量,是山东强大文旅资源的真实写照。

这是否意味着山东的文旅市场已趋近饱和?

答案是否定的。

盘点山东的千余家景区,它们几乎都以自然资源见长,而拥有“文化内核”的,也仅有以三孔景区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旅游表现较为突出,这也意味着,在山东文旅市场,文化旅游仍存在较大的空白。

对拥有齐文化IP的淄博来说,这个市场无疑成了最佳舞台。但对淄博文旅来说,它的“潜力”绝不止填补文化旅游市场空白这一项。

9月19日,为期两天的“2020淄博麦田音乐节”在淄博孝妇河湿地公园阳光沙滩热情开唱,不仅令微凉的初秋升温不少,更让淄博冠以“时尚”之名重新出发——在音乐狂欢中,这座“古老”的城市不断焕发“现代”活力。

与时尚的融合,展现出淄博不断开放的文化特质,除此之外,淄博是一方文脉悠长的厚土,悠长的文脉,让淄博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扬扬洒洒着旺盛的生命力;淄博是一方山水秀丽的净土,有着与众不同的自然风光和旅游特色;淄博是一方流淌着泥与火的艺术热土,让这座城市始终洋溢着火一般的激情和热情;淄博是一方薪火相传的圣土,红色文化基因铸就了城市精神脊梁,一大批英雄先模人物不仅是淄博城市的荣耀,也是激励淄博人民奋勇前行的宝贵精神财富,更是宝贵的红色旅游资源。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积淀中,淄博如今已经形成了以齐文化为内核,以改革、创新、开放、务实、包容和重工厚商、尊贤尚功为特质的独特城市文化,而这些特质,都成为了淄博文旅这支“潜力股”崛起的沃土。

文化旅游业是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富民产业、幸福产业。发展文旅产业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追求的现实需要,是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是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有力支撑,也是践行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利用好文化沃土,促进文旅潜力股的崛起,成为淄博未来一段时间内“嬗变”的关键主题之一。

蓄势待发,这是“绩优股”的未来

2018年前后,文旅融合的春风吹来,“诗和远方”的童话成为不少城市文旅产业追求的未来。但对淄博来说,文旅融合绝非一个新命题。

早在2015年,淄博就以“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政策”的出台,推动“齐国故都”文化名城建设,拉开了文旅融合的序幕。

在这一背景下,文旅项目成为淄博试水文旅融合的首选。齐古城、齐国故城考古遗址公园、稷下学宫项目、陈庄西周古城遗址博物馆、管仲纪念馆和姜太公祠扩建、齐长城生态文化旅游带、华侨城文化旅游综合体、鲁商示范园、陶琉古镇、马踏湖旅游度假区、高青天鹅湖慢湿地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建设,在构筑全新的淄博文旅格局的同时,为淄博文旅发挥潜力打造了一个良好的开局。

乘着文旅项目建设的东风,今年以来,江敦涛又当起了淄博文旅的“推介人”,在5月、6月分别会见了寒舍文旅集团董事长殷文欢、中建文旅公司总经理吴宜夏一行和景域驴妈妈集团董事长洪清华;在6月11日至12日,江敦涛更是率队亲自先后赴无锡、南京对接考察重点文旅项目。

这背后也是淄博近年来推动产业发展极具代表性的路径——寻找城市“合伙人”,而这一次,淄博将目光锁定在文旅行业。

“我们期待更多的文旅企业和投资者、创业者前来探幽、前来雕琢。我们将以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牵引,深入推进文化赋能行动,致力把淄博文旅这支‘潜力股’变成‘绩优股’,与大家共享精彩的‘淄博机会’,让‘合伙人’舒心融入融进淄博,创新创业淄博,创造创富淄博。”江敦涛表示。

除此之外,在2020年淄博市文化旅游发展大会现场,淄博还向外界展示了文旅潜力股的崛起蓝图。

淄博谋划了“五城三区”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载体。着眼让淄博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珠联璧合、相互辉映,推动文化和旅游有机结合、深度融合,打造人们向往的“诗和远方”。其中,“五城”,就是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标杆城市、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市、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国际研学旅游目的地城市;“三区”,就是建设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以此为牵引,大力实施文旅融合发展攀升计划,利用3—5年的时间,建成一批具有淄博特质、引领全省、国内知名的文旅精品,构建起特色鲜明、附加值高、成长性好的文旅融合现代产业体系。

聚焦塑造好“齐文化”这个超级IP,淄博谋划了“一核五带”的文旅融合发展新布局。“一核”,就是建设齐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创新核,发挥对全市的引领辐射、龙头带动作用,形成“皓月当空、众星捧月”的格局;“五带”,就是建设以现代、年轻、时尚、品质为主要特征的都市商务休闲旅游经济带,以鲁商文化、历史民俗为主要特征的特色古商街观赏游憩带,以聊斋文化、上古神话为主要特征的东方魔幻城创意娱乐带,以山地田园、乡村度假为主要特征的“世外桃源”生态景观带,以湿地休闲、温泉养生为主要特征的“北国江南”特质风貌带,打造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引擎板块,形成“百花齐放、春色满园”的局面。

顺应发展大势,解构并重构文化旅游产业功能,淄博拓展了文旅融合发展的新业态。加力实施“文化+”“旅游+”“文化和旅游+”,加快业态跨界融合,努力满足人们“求新、求奇、求知、求乐”的愿望。突出推动文旅与农业农村融合发展,兴盛乡村旅游;突出推动文旅与工业融合发展,探索建设展示工业文明的博物馆、遗址公园、文创基地;突出推动文旅与研学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强和提升博物馆群建设,开发设计体现淄博特质的主题研学精品课程。

与此同时,淄博市也在9月19日发布了《淄博市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十大攻坚行动方案》《淄博市支持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两大文件,为繁荣文旅资源、打造文旅品牌、优化文旅环境在政策上“保驾护航”。

回顾三千多年的淄博城市发展历史,齐文化在此诞生,更为这座城市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内生动力。如今,淄博正在迈向建设务实开放、品质活力、生态和谐的现代化组群式大城市的关键时期,提升文化软实力既是城市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淄博寻求新旧动能转换新结合点的必然选择。

我们也有理由相信,踏准时代节拍,以文旅融合为核心重新出发的淄博文旅,也将在未来呈现一个崭新的面貌,到那时,这支“潜力股”,将真正以“绩优股”的身份,承载起山东乃至全国文化旅游格局中的核心位置。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