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石油成立一新公司,透露行业转变重要信号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石油成立一新公司,透露行业转变重要信号

石油公司发展清洁能源,是主动出击还是被迫无奈?

文 | 石油Link 江南

石油巨头进军新能源领域,似乎已经到了势不可挡的地步。

近日,中石油与申能(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申能集团”)、上海临港新城投资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临港城投”)共同出资成立了一家氢能企业——上海中油申能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该公司注册资本为3000万人民币,其中中石油、申能分别出资1200万,各占股40%,临港城投出资600万,持股20%。

▲股权图(来自天眼查)

新成立的氢能公司主要业务围绕氢能技术、服务开展,此外还涉及加氢站、储氢设施等。

作为传统的石油企业,中石油此番出资成立氢能公司,其实暗含着石油企业转变的重要信号。

01、中石油搭建氢能朋友圈

氢能无疑是这两年能源领域的大热门,无论是全新成立还是半路转型,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将目光投向氢能领域。短短几年时间内,数以万亿的投资向氢能行业涌来。

在大批的入局者中,不乏传统的能源企业,中石油也是其中之一。

两年前,中石油开始搭建自己的氢能朋友圈,为日后布局氢能产业做准备。

2018年9月,中石油与河北张家口两家企业签署氢能战略合作协议,围绕氢能供给成立了合资公司,布局张家口地区的氢能下游产业。

次年4月,中石油与北京海珀尔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双方同样围绕下游的氢能供给,计划在北京地区建设加氢站。

在这两年里,中国的氢能产业遍地开花。也正是在这几年间,像中石油一样传统的能源企业开始认真探索新能源业务的发展。

与前两次的布局相比,此次中石油在氢能领域的步伐迈得更大。从目前的企业经营范围看,新公司或将以长三角这一氢能热门地区为核心,布局氢能全产业链。

资料显示,在此次出资的三方企业中,中石油先天具备发展氢能的优势,不仅拥有充足的氢气来源,还拥有雄厚的资金和技术优势。

申能集团是上海本地的能源企业,也是一位隐藏的氢能“大鳄”,近两年陆续加码氢能业务,尤其在氢气的储运环节上颇具实力。

临港城投则是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下属的国有投资企业,该区近月内发布了新的综合能源建设方案,计划未来三年内打造氢能产业集群。

至此,中石油的氢能朋友圈进一步扩充,随着众多实力“好友”的加入,中石油在氢能领域的布局也将逐渐加深。

02、油公司要抛弃石油?

除了氢能外,中石油还在光伏、地热等新能源领域动作频频。一个传统的石油企业为何做起了清洁能源的买卖?

实际上,不止中石油正在做。中石化、壳牌、BP、道达尔等国际石油巨头一个都没落下,不约而同地盯上了清洁能源业务。可以说,如果哪家石油公司如果还没有搞清洁能源,那它真的落伍了。

难道石油公司要抛弃石油了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作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能源,石油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但对于石油公司而言,清洁能源带来的巨大冲击也不容忽视。

化敌为友的最好方式就是加入他们。因此,石油圈在这几年内掀起了一众企业扎堆清洁能源的景象。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场热潮中,石油企业也表现出了两种不同的风格。

一种是稳妥型,这类企业选择在稳定石油主业的基础上,降低自身碳排放,采取投资、合作等途径接触清洁能源的发展。例如国内的两桶油,美国石油企业埃克森美孚、雪佛龙等。

另一类则是积极型,他们的清洁能源步伐迈得很快,甚至不惜大刀阔斧地削减石油业务。这部分企业大多出现在欧洲地区,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是BP。

日前BP发布了全新的10年战略,一方面大幅削减上游产量和炼厂产能,另一方面大手笔投资清洁能源,这一颠覆性的变革也在行业内引发一场激烈的讨论。

无论是哪种态度,石油企业拥抱清洁能源都已成大趋势。未来的石油企业不再是单纯的“卖油郎”,而将成为油气为主、多能互补的新型能源企业。与其说他们是“抛弃石油”,倒不如说像BP此前的战略一样——“超越石油”。

03、投资回报有几何?

尽管今年的市场行情持续低迷,但油气企业在清洁能源领域的投资却动作频频,不少企业表示,未来将从石油公司转变为综合能源公司。

但与传统的石油业务相比,这些新的投资收益回报现阶段并不可观。

伍德麦肯兹的公开数据显示,现阶段太阳能或风电等清洁能源项目的回报率通常在10%以下,部分项目甚至只能达到5%。

但这并不意味着石油企业的新投资将是个“不赚钱”的买卖。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新业务规模的扩大,清洁能源的回报率将逐渐上升。同时,随着能源转型的推进,石油天然气的回报也会逐渐减弱。在这一增一减之间,成功转型的石油企业才会成为未来新的能源巨头。

当然,石油企业的转型历来是个世纪难题,风险、危机时刻存在。

但如今,面临清洁能源的猛烈进攻,一味地被动退缩倒不如积极求变,掌握未来发展的先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国石油

4.5k
  • 市场午后出现风格切换迹象,中国石油拉升翻红
  • 能源股午前不济,中国石油回吐逾3%涨幅翻绿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中石油成立一新公司,透露行业转变重要信号

石油公司发展清洁能源,是主动出击还是被迫无奈?

文 | 石油Link 江南

石油巨头进军新能源领域,似乎已经到了势不可挡的地步。

近日,中石油与申能(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申能集团”)、上海临港新城投资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临港城投”)共同出资成立了一家氢能企业——上海中油申能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该公司注册资本为3000万人民币,其中中石油、申能分别出资1200万,各占股40%,临港城投出资600万,持股20%。

▲股权图(来自天眼查)

新成立的氢能公司主要业务围绕氢能技术、服务开展,此外还涉及加氢站、储氢设施等。

作为传统的石油企业,中石油此番出资成立氢能公司,其实暗含着石油企业转变的重要信号。

01、中石油搭建氢能朋友圈

氢能无疑是这两年能源领域的大热门,无论是全新成立还是半路转型,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将目光投向氢能领域。短短几年时间内,数以万亿的投资向氢能行业涌来。

在大批的入局者中,不乏传统的能源企业,中石油也是其中之一。

两年前,中石油开始搭建自己的氢能朋友圈,为日后布局氢能产业做准备。

2018年9月,中石油与河北张家口两家企业签署氢能战略合作协议,围绕氢能供给成立了合资公司,布局张家口地区的氢能下游产业。

次年4月,中石油与北京海珀尔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双方同样围绕下游的氢能供给,计划在北京地区建设加氢站。

在这两年里,中国的氢能产业遍地开花。也正是在这几年间,像中石油一样传统的能源企业开始认真探索新能源业务的发展。

与前两次的布局相比,此次中石油在氢能领域的步伐迈得更大。从目前的企业经营范围看,新公司或将以长三角这一氢能热门地区为核心,布局氢能全产业链。

资料显示,在此次出资的三方企业中,中石油先天具备发展氢能的优势,不仅拥有充足的氢气来源,还拥有雄厚的资金和技术优势。

申能集团是上海本地的能源企业,也是一位隐藏的氢能“大鳄”,近两年陆续加码氢能业务,尤其在氢气的储运环节上颇具实力。

临港城投则是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下属的国有投资企业,该区近月内发布了新的综合能源建设方案,计划未来三年内打造氢能产业集群。

至此,中石油的氢能朋友圈进一步扩充,随着众多实力“好友”的加入,中石油在氢能领域的布局也将逐渐加深。

02、油公司要抛弃石油?

除了氢能外,中石油还在光伏、地热等新能源领域动作频频。一个传统的石油企业为何做起了清洁能源的买卖?

实际上,不止中石油正在做。中石化、壳牌、BP、道达尔等国际石油巨头一个都没落下,不约而同地盯上了清洁能源业务。可以说,如果哪家石油公司如果还没有搞清洁能源,那它真的落伍了。

难道石油公司要抛弃石油了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作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能源,石油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但对于石油公司而言,清洁能源带来的巨大冲击也不容忽视。

化敌为友的最好方式就是加入他们。因此,石油圈在这几年内掀起了一众企业扎堆清洁能源的景象。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场热潮中,石油企业也表现出了两种不同的风格。

一种是稳妥型,这类企业选择在稳定石油主业的基础上,降低自身碳排放,采取投资、合作等途径接触清洁能源的发展。例如国内的两桶油,美国石油企业埃克森美孚、雪佛龙等。

另一类则是积极型,他们的清洁能源步伐迈得很快,甚至不惜大刀阔斧地削减石油业务。这部分企业大多出现在欧洲地区,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是BP。

日前BP发布了全新的10年战略,一方面大幅削减上游产量和炼厂产能,另一方面大手笔投资清洁能源,这一颠覆性的变革也在行业内引发一场激烈的讨论。

无论是哪种态度,石油企业拥抱清洁能源都已成大趋势。未来的石油企业不再是单纯的“卖油郎”,而将成为油气为主、多能互补的新型能源企业。与其说他们是“抛弃石油”,倒不如说像BP此前的战略一样——“超越石油”。

03、投资回报有几何?

尽管今年的市场行情持续低迷,但油气企业在清洁能源领域的投资却动作频频,不少企业表示,未来将从石油公司转变为综合能源公司。

但与传统的石油业务相比,这些新的投资收益回报现阶段并不可观。

伍德麦肯兹的公开数据显示,现阶段太阳能或风电等清洁能源项目的回报率通常在10%以下,部分项目甚至只能达到5%。

但这并不意味着石油企业的新投资将是个“不赚钱”的买卖。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新业务规模的扩大,清洁能源的回报率将逐渐上升。同时,随着能源转型的推进,石油天然气的回报也会逐渐减弱。在这一增一减之间,成功转型的石油企业才会成为未来新的能源巨头。

当然,石油企业的转型历来是个世纪难题,风险、危机时刻存在。

但如今,面临清洁能源的猛烈进攻,一味地被动退缩倒不如积极求变,掌握未来发展的先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