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北欧国家遭遇金融危机的11条教训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北欧国家遭遇金融危机的11条教训

北欧国家卷入金融危机,是因为金融过剩形成了危险泡沫,而对于复杂金融工具等问题,这些国家的监管部门认识不足。

所评图书:

书名:《全球危机中的北欧国家:脆弱性与恢复力》

作者:(冰岛)索瓦多·吉尔法松、(美)本特·霍尔姆斯特朗、(芬兰)塞尔斯顿·科尔克曼 等

译者:刘影翔 等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年10月

北欧国家包括丹麦、瑞典、挪威、芬兰、冰岛五国,留给世人的印象是国民生活富裕,贫富差距小,社会矛盾压力也不大,生态环境良好。2008年以前,北欧国家不仅很好的发挥了社会福利政策体系的作用,而且还加快促进贸易和金融自由化,一度被认为发展前景胜于德法英等欧洲老牌强国。

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很快从美国席卷到全世界,冰岛成为这次危机中“第一个被冻僵的国家”,其他北欧国家的日子也不好过。贸易和金融自由化曾长期为这些国家的快速发展带来助力,至此也暴露出更高的脆弱性。

此外,生育率低、老龄化程度高导致的劳动力成本高昂,高福利伴生的高税负,过度依赖出口的产业结构,使得北欧国家会更多的受制于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大环境。只有这个大环境稍有“风吹草动”,就会累及包括北欧国家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2010年欧债危机发生后,欧洲经济环境变得更为严峻,这为北欧国家整顿复苏带来了更大困难。

尽管如此,也要看到,相比欧洲其他区域特别是南欧国家,北欧国家在危机带来后的行动能力和恢复能力仍然令人惊叹。北欧国家继续保持着有效的公共财政能力和福利政策框架,为减轻危机对国内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推行了一系列政策,增强而不是弱化了区域协调,这对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尤其是应对危机提供了有益借鉴。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近日引进出版了由冰岛大学经济学教授索瓦多·吉尔法松、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本特·霍尔姆斯特朗、芬兰经济研究所行政所长塞尔斯顿·科尔克曼等知名学者合著的《全球危机中的北欧国家:脆弱性与恢复力》一书。这本书总结分析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教训,解析了北欧国家遭遇冲击的深层次原因,评价了北欧国家应对危机的政策行动,并就包括北欧国家在内各国增强经济恢复力、减少脆弱性提出了多项建议。

北欧国家卷入金融危机,是因为金融过剩形成了危险泡沫,而对于复杂金融工具等问题,这些国家的监管部门认识不足;前述问题在金融和贸易全球化背景下,会提高危机蔓延速度、加大冲击。而不同国家在危机之中受到的震荡,又与监管体制的完备性、是否采取了鼓励冒险的金融政策密切相关。冰岛是金融自由化的急先锋,在危机中遭遇冲击最大。相比之下,瑞典和芬兰20世纪90年代初曾遭遇过金融危机,意识到了经济开放、金融自由化带来的脆弱性,不仅因此完善了金融监管体制,而且还积累了应对危机的经验。

书中探讨了不同经济体应对金融危机的财政、货币等政策选项,以及相关刺激政策的合理撤出方式。书作者回顾近百年来北欧国家金融、贸易发展情况,分析了脆弱性的来源,指出抑制脆弱性短期内蔓延提升的重要方式就在于确保金融机构间相互协调。

值得一提的是,对冰岛陷入金融危机困境这样一个复杂案例,这本书没有停留于简单的现象解读,而是深入剖析了冰岛经济起飞以来的刺激政策特别是金融自由化政策,总结得出了十一条经验教训,包括应对掠夺性信贷给予严格有效的法律监管,禁止评级机构接受银行资助,提高监管部门预警能力,设定金融危机状态下政府保护就业和收入的应急政策方案。

书作者总结北欧国家遭遇金融危机的教训指出,强大的公共财政可以有效降低国际金融危机对国家内部经济和社会形成的冲击,工资机制应提高资源再分配,转向盈利较多的经营活动。与之同时,北欧经济模式强调集体风险共担的特点,被证明有助于危机时刻减弱问题的快速蔓延。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北欧国家遭遇金融危机的11条教训

北欧国家卷入金融危机,是因为金融过剩形成了危险泡沫,而对于复杂金融工具等问题,这些国家的监管部门认识不足。

所评图书:

书名:《全球危机中的北欧国家:脆弱性与恢复力》

作者:(冰岛)索瓦多·吉尔法松、(美)本特·霍尔姆斯特朗、(芬兰)塞尔斯顿·科尔克曼 等

译者:刘影翔 等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年10月

北欧国家包括丹麦、瑞典、挪威、芬兰、冰岛五国,留给世人的印象是国民生活富裕,贫富差距小,社会矛盾压力也不大,生态环境良好。2008年以前,北欧国家不仅很好的发挥了社会福利政策体系的作用,而且还加快促进贸易和金融自由化,一度被认为发展前景胜于德法英等欧洲老牌强国。

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很快从美国席卷到全世界,冰岛成为这次危机中“第一个被冻僵的国家”,其他北欧国家的日子也不好过。贸易和金融自由化曾长期为这些国家的快速发展带来助力,至此也暴露出更高的脆弱性。

此外,生育率低、老龄化程度高导致的劳动力成本高昂,高福利伴生的高税负,过度依赖出口的产业结构,使得北欧国家会更多的受制于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大环境。只有这个大环境稍有“风吹草动”,就会累及包括北欧国家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2010年欧债危机发生后,欧洲经济环境变得更为严峻,这为北欧国家整顿复苏带来了更大困难。

尽管如此,也要看到,相比欧洲其他区域特别是南欧国家,北欧国家在危机带来后的行动能力和恢复能力仍然令人惊叹。北欧国家继续保持着有效的公共财政能力和福利政策框架,为减轻危机对国内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推行了一系列政策,增强而不是弱化了区域协调,这对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尤其是应对危机提供了有益借鉴。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近日引进出版了由冰岛大学经济学教授索瓦多·吉尔法松、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本特·霍尔姆斯特朗、芬兰经济研究所行政所长塞尔斯顿·科尔克曼等知名学者合著的《全球危机中的北欧国家:脆弱性与恢复力》一书。这本书总结分析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教训,解析了北欧国家遭遇冲击的深层次原因,评价了北欧国家应对危机的政策行动,并就包括北欧国家在内各国增强经济恢复力、减少脆弱性提出了多项建议。

北欧国家卷入金融危机,是因为金融过剩形成了危险泡沫,而对于复杂金融工具等问题,这些国家的监管部门认识不足;前述问题在金融和贸易全球化背景下,会提高危机蔓延速度、加大冲击。而不同国家在危机之中受到的震荡,又与监管体制的完备性、是否采取了鼓励冒险的金融政策密切相关。冰岛是金融自由化的急先锋,在危机中遭遇冲击最大。相比之下,瑞典和芬兰20世纪90年代初曾遭遇过金融危机,意识到了经济开放、金融自由化带来的脆弱性,不仅因此完善了金融监管体制,而且还积累了应对危机的经验。

书中探讨了不同经济体应对金融危机的财政、货币等政策选项,以及相关刺激政策的合理撤出方式。书作者回顾近百年来北欧国家金融、贸易发展情况,分析了脆弱性的来源,指出抑制脆弱性短期内蔓延提升的重要方式就在于确保金融机构间相互协调。

值得一提的是,对冰岛陷入金融危机困境这样一个复杂案例,这本书没有停留于简单的现象解读,而是深入剖析了冰岛经济起飞以来的刺激政策特别是金融自由化政策,总结得出了十一条经验教训,包括应对掠夺性信贷给予严格有效的法律监管,禁止评级机构接受银行资助,提高监管部门预警能力,设定金融危机状态下政府保护就业和收入的应急政策方案。

书作者总结北欧国家遭遇金融危机的教训指出,强大的公共财政可以有效降低国际金融危机对国家内部经济和社会形成的冲击,工资机制应提高资源再分配,转向盈利较多的经营活动。与之同时,北欧经济模式强调集体风险共担的特点,被证明有助于危机时刻减弱问题的快速蔓延。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