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博鳌全球饮品高峰论坛】对话丨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自贸港赋能发展,打造新时代品牌高地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博鳌全球饮品高峰论坛】对话丨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自贸港赋能发展,打造新时代品牌高地

趁着自贸港的风潮,国内外饮品企业该如何利用好当前优惠政策实现“乘风破浪”?饮品企业该如何利用金融杠杆撬动市场?就一系列热议关注的话题,界面海南在【博鳌全球饮品高峰论坛】现场与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经济学博士曹远征进行了对话。

文丨陈明艳

当前的世界经济发展,尤其是疫情冲击下的国际格局变动,为海南自贸港充分发挥独特地位的桥梁作用提供了契机。海南自贸港制度体系安排不可复制性和不可推广性造就了海南的特殊优势,可以在战略上与内地形成互补,支持内地改革开放的深化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趁着自贸港的风潮,国内外饮品企业该如何利用好当前优惠政策实现“乘风破浪”?饮品企业该如何利用金融杠杆撬动市场?就一系列热议关注的话题,界面海南在【博鳌全球饮品高峰论坛】现场与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经济学博士曹远征进行了对话。

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经济学博士曹远征。图片来源:界面海南

界面海南:您认为,海南自贸港的哪些优惠政策,将对落地在此的饮品企业产生影响?

曹远征:其一,海南自贸港制度性的开放和安排,最重要的规则是对接的,是最高开放标准,在自贸港方案中间最核心的一句话就是“打造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鲜明旗帜和重要开放门户”。中国的饮品企业基本都是改革开放后产生的,现在有数千个品种,有这个旗帜引领一定会带来一个繁荣局面。其二,是自贸港的具体政策,全区五个便利流动,实行自由贸易,这个环境对于饮品的发展来说十分重要,因为饮品是服务业,在中国进入高收入社会门槛的时候,一个重要的趋势是饮品品牌个性化,品牌是最重要的,品牌是创意,创意是服务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有一个好的国际环境进行创意,能让饮品企业把品牌做得更大。其三,是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鼓励类产业企业减让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到了2025年政策落地,海南的营商成本将会远远低于内地,比如说加工增值超过30%零关税销往内地,这可能会为包括饮品行业在内的各个行业形成一个洼地,成本会显著降低。如果成本显著降低,饮品企业在这里发展又建立了品牌,海南将会变成枢纽,一方面对内地,一方面对东南亚,这就是双循环,这对海南的经济发展是有帮助的,对于饮品企业走向世界也是有帮助的。

界面海南:据了解,做得好的饮品企业现金流十分充足,您认为,饮品企业应该如何利用好金融杠杆以撬动市场、提升竞争力?

曹远征:我们对饮品行业做了那么多年研究,发现它其实多元化的。一个企业旗下会有多个品牌,针对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我们发现,改革开放40年,中国居民收入提高对饮品行业的影响,第一是饮品的销量在增大,更重要的是收入提升后,饮品消费个性化以及细分市场开始出现。现在饮品企业上市以后,最重要的方向是保证市场,能把市场细分创作做下去,这大概也是农夫山泉上市的一个很重要的考虑,它过去做水的,水的市场当然还在持续扩大,低收入阶层收入在提高,农民也要喝水,但是面对市场高速转变的时候,它的品牌在分化,哇哈哈的经验也是证明了它开始在做多元化的布局,农夫山泉实质上也是这样一种趋势,还有一点是饮品种类的拓展,我想这可能是一个大趋势,最重要的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为饮品行业和其他行业不一样,它是市场导向的。

界面海南:目前而言,有哪些金融政策可以对国内饮品企业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曹远征:饮品行业跟金融的相关程度比较小,因为它是快消品,现金流十分充足,所以对于融资的需求相对较低,最重要的是企业的发展战略需要清晰。现在的融资活动多半出现在新品牌中间,比如说,瑞幸咖啡虽说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它的成功和融资高度相关,使它将品牌迅速做大。对于新成长的企业来说,国家的金融安排对它们来说恰恰是一种武器,特别是小微企业,现在有很多饮品企业都是小微企业,在抗疫期间,有很多支持小微企业的小额度贷款政策,在活下去的同时,也有发展的可能性,关键是看企业能否把握住机会。

界面海南:近些年,不少国际饮品品牌瞄准了中国这块市场,您认为,中国企业应该如何应对外来压力的冲击?这些国际品牌的入局将对国内品牌产生哪些影响?

曹远征:当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的时候,品牌的建设变得很重要。饮品不可能长途运输,全球都是这样,所以一定是本地化的,它只是品牌要进入中国。对于中国企业来说,由于收入在不断提高,对品牌的认知程度不断在提高,那么对品牌的投资就是非常重要的,而不是产能的投入,所以一定要在细分市场上建立品牌,客户有忠诚度,饮品企业进入一个舒适区,如果没有品牌,那么始终只能是街边店。目前而言,尚未能看出国际饮品的入局将对国内饮品行业产生什么影响,因为国内大量的中产阶级对国际品牌的认知度还不够,这恰恰是建立品牌的机会。

界面海南:消费提质升级呼声不断的当下,您认为,饮品企业将迎来哪些契机?

曹远征:其实今天宗庆后的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他说哇哈哈的销售对象是引领潮流的“90”后、“00”后,这是饮品市场的新潮流,所以哇哈哈的招聘也以年轻人为主,主要是想了解年轻人的口味。中国进入高收入社会以后,饮品市场呈现出与过去不同的态势,在低收入社会的时候,饮料是作为必需品来提供的,就是喝水,干净卫生是最重要的发展理由,农夫山泉有一句广告词:“我们只是水的搬运工。”进入高收入社会以后,尤其对于年轻人来说,偏好是最重要的,所以要面对消费群体进行研发,研究出不同的品种不同的品牌,至少从流行趋势来看,轻口味、低糖、低脂、安全、卫生、健康的饮料更受青睐,尤其是在疫情的冲击下,健康作为一个重要的元素进入市场。饮品行业竞争是极其激烈的,不可能几十年一贯之,瑞幸咖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咖啡是一个古老的行业,它能异军突起,能在短时间内崛起,一定会有新元素的融入,营销上一定有新的策略。

界面海南:中国的国际地位在不断上升,您认为,国内的饮品品牌国际上处于什么地位?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哪些短板需要弥补?

曹远征:在国内品牌还是个问题,还没有建立起大家都认可的饮品品牌,比如可口可乐这种,然而中国的居民收入在不断提高,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的时候就是品牌建设的大好机会,韩国、日本的品牌都是这时候开始出现的,不说饮料,就说服装行业的案例,韩国和日本的品牌就这时候开始建立了,品牌虽不大牌但却是主流品牌。这点对于中国的饮品行业来说是个启示,这是有可能建立主流品牌的时候。主流品牌建立之后,影响力在逐步扩大,就能借此翘板走向世界。品牌并不是生产能力,不仅仅是销售量,尽管销售量有影响,但出发点是客户的忠诚度以及影响力,最后才提高销量,而非销量优先,这就是品牌建设。现在正是大好机会,中国人口非常多,收入在增长,即使是一个小众品牌那也足够了,14亿人口的1%就是1400万,是非常庞大的市场。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博鳌全球饮品高峰论坛】对话丨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自贸港赋能发展,打造新时代品牌高地

趁着自贸港的风潮,国内外饮品企业该如何利用好当前优惠政策实现“乘风破浪”?饮品企业该如何利用金融杠杆撬动市场?就一系列热议关注的话题,界面海南在【博鳌全球饮品高峰论坛】现场与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经济学博士曹远征进行了对话。

文丨陈明艳

当前的世界经济发展,尤其是疫情冲击下的国际格局变动,为海南自贸港充分发挥独特地位的桥梁作用提供了契机。海南自贸港制度体系安排不可复制性和不可推广性造就了海南的特殊优势,可以在战略上与内地形成互补,支持内地改革开放的深化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趁着自贸港的风潮,国内外饮品企业该如何利用好当前优惠政策实现“乘风破浪”?饮品企业该如何利用金融杠杆撬动市场?就一系列热议关注的话题,界面海南在【博鳌全球饮品高峰论坛】现场与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经济学博士曹远征进行了对话。

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经济学博士曹远征。图片来源:界面海南

界面海南:您认为,海南自贸港的哪些优惠政策,将对落地在此的饮品企业产生影响?

曹远征:其一,海南自贸港制度性的开放和安排,最重要的规则是对接的,是最高开放标准,在自贸港方案中间最核心的一句话就是“打造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鲜明旗帜和重要开放门户”。中国的饮品企业基本都是改革开放后产生的,现在有数千个品种,有这个旗帜引领一定会带来一个繁荣局面。其二,是自贸港的具体政策,全区五个便利流动,实行自由贸易,这个环境对于饮品的发展来说十分重要,因为饮品是服务业,在中国进入高收入社会门槛的时候,一个重要的趋势是饮品品牌个性化,品牌是最重要的,品牌是创意,创意是服务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有一个好的国际环境进行创意,能让饮品企业把品牌做得更大。其三,是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鼓励类产业企业减让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到了2025年政策落地,海南的营商成本将会远远低于内地,比如说加工增值超过30%零关税销往内地,这可能会为包括饮品行业在内的各个行业形成一个洼地,成本会显著降低。如果成本显著降低,饮品企业在这里发展又建立了品牌,海南将会变成枢纽,一方面对内地,一方面对东南亚,这就是双循环,这对海南的经济发展是有帮助的,对于饮品企业走向世界也是有帮助的。

界面海南:据了解,做得好的饮品企业现金流十分充足,您认为,饮品企业应该如何利用好金融杠杆以撬动市场、提升竞争力?

曹远征:我们对饮品行业做了那么多年研究,发现它其实多元化的。一个企业旗下会有多个品牌,针对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我们发现,改革开放40年,中国居民收入提高对饮品行业的影响,第一是饮品的销量在增大,更重要的是收入提升后,饮品消费个性化以及细分市场开始出现。现在饮品企业上市以后,最重要的方向是保证市场,能把市场细分创作做下去,这大概也是农夫山泉上市的一个很重要的考虑,它过去做水的,水的市场当然还在持续扩大,低收入阶层收入在提高,农民也要喝水,但是面对市场高速转变的时候,它的品牌在分化,哇哈哈的经验也是证明了它开始在做多元化的布局,农夫山泉实质上也是这样一种趋势,还有一点是饮品种类的拓展,我想这可能是一个大趋势,最重要的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为饮品行业和其他行业不一样,它是市场导向的。

界面海南:目前而言,有哪些金融政策可以对国内饮品企业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曹远征:饮品行业跟金融的相关程度比较小,因为它是快消品,现金流十分充足,所以对于融资的需求相对较低,最重要的是企业的发展战略需要清晰。现在的融资活动多半出现在新品牌中间,比如说,瑞幸咖啡虽说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它的成功和融资高度相关,使它将品牌迅速做大。对于新成长的企业来说,国家的金融安排对它们来说恰恰是一种武器,特别是小微企业,现在有很多饮品企业都是小微企业,在抗疫期间,有很多支持小微企业的小额度贷款政策,在活下去的同时,也有发展的可能性,关键是看企业能否把握住机会。

界面海南:近些年,不少国际饮品品牌瞄准了中国这块市场,您认为,中国企业应该如何应对外来压力的冲击?这些国际品牌的入局将对国内品牌产生哪些影响?

曹远征:当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的时候,品牌的建设变得很重要。饮品不可能长途运输,全球都是这样,所以一定是本地化的,它只是品牌要进入中国。对于中国企业来说,由于收入在不断提高,对品牌的认知程度不断在提高,那么对品牌的投资就是非常重要的,而不是产能的投入,所以一定要在细分市场上建立品牌,客户有忠诚度,饮品企业进入一个舒适区,如果没有品牌,那么始终只能是街边店。目前而言,尚未能看出国际饮品的入局将对国内饮品行业产生什么影响,因为国内大量的中产阶级对国际品牌的认知度还不够,这恰恰是建立品牌的机会。

界面海南:消费提质升级呼声不断的当下,您认为,饮品企业将迎来哪些契机?

曹远征:其实今天宗庆后的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他说哇哈哈的销售对象是引领潮流的“90”后、“00”后,这是饮品市场的新潮流,所以哇哈哈的招聘也以年轻人为主,主要是想了解年轻人的口味。中国进入高收入社会以后,饮品市场呈现出与过去不同的态势,在低收入社会的时候,饮料是作为必需品来提供的,就是喝水,干净卫生是最重要的发展理由,农夫山泉有一句广告词:“我们只是水的搬运工。”进入高收入社会以后,尤其对于年轻人来说,偏好是最重要的,所以要面对消费群体进行研发,研究出不同的品种不同的品牌,至少从流行趋势来看,轻口味、低糖、低脂、安全、卫生、健康的饮料更受青睐,尤其是在疫情的冲击下,健康作为一个重要的元素进入市场。饮品行业竞争是极其激烈的,不可能几十年一贯之,瑞幸咖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咖啡是一个古老的行业,它能异军突起,能在短时间内崛起,一定会有新元素的融入,营销上一定有新的策略。

界面海南:中国的国际地位在不断上升,您认为,国内的饮品品牌国际上处于什么地位?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哪些短板需要弥补?

曹远征:在国内品牌还是个问题,还没有建立起大家都认可的饮品品牌,比如可口可乐这种,然而中国的居民收入在不断提高,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的时候就是品牌建设的大好机会,韩国、日本的品牌都是这时候开始出现的,不说饮料,就说服装行业的案例,韩国和日本的品牌就这时候开始建立了,品牌虽不大牌但却是主流品牌。这点对于中国的饮品行业来说是个启示,这是有可能建立主流品牌的时候。主流品牌建立之后,影响力在逐步扩大,就能借此翘板走向世界。品牌并不是生产能力,不仅仅是销售量,尽管销售量有影响,但出发点是客户的忠诚度以及影响力,最后才提高销量,而非销量优先,这就是品牌建设。现在正是大好机会,中国人口非常多,收入在增长,即使是一个小众品牌那也足够了,14亿人口的1%就是1400万,是非常庞大的市场。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