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恒天然手上的中国牧场不香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恒天然手上的中国牧场不香了?

伊利实际控制的优然乳业和北京三元成为恒天然牧场的接盘方。

图片由恒天然提供

记者 | 赵晓娟

编辑 | 昝慧昉

10月5日,全球最大的乳制品出口商新西兰恒天然宣布,将以5.55亿新西兰元(约为25亿人民币)的总价出售其在中国的自有牧场。被出售的牧场分别被两家公司收入囊中。

其中,中国优然乳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然乳业”)旗下子公司内蒙古天然乳业有限公司同意以5.13亿新西兰元(约合23.1亿人民币)的价格收购恒天然在应县和玉田的两个牧场群。

公开资料显示,优然乳业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综合型农牧企业,前身为内蒙古伊利畜牧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旗下涵盖畜牧、饲料、草业三大产业,伊利为其实控人。

此外,恒天然同意以4200万新西兰元(约合1.9亿人民币)向北京三元风险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元”)出售其在北京汉沽牧场的85%股权。三元持有该农场15%的少数股权,并行使了优先权购买恒天然85%的股份。

该交易还需获得中国相关部门的反垄断许可和其它监管部门的批准,预计将在本财年内完成。

根据恒天然提供的资料,其于2007年在中国建立第一个试验牧场,目前在中国拥有三个奶牛养殖基地,分别位于河北省玉田县、山西省应县,以及与雅培共同在山东齐河县兴建的牧场。目前,在中国共有存栏3万多头泌乳牛,每年生产超过3.3亿升牛奶。行业数据显示,恒天然中国牧场每年出产的原奶占中国乳品行业奶源总量的1%。

恒天然首席执行官Miles Hurrell表示,出售中国自有牧场符合其专注于新西兰奶源的决定,“中国仍然是恒天然最重要的战略市场之一,我们有超过四分之一的产品销往大中华区。出售自有牧场业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专注发展我们在大中华区的餐饮服务业务、中国战略客户服务、消费品牌及原料业务。”

恒天然在去年9月曾宣布,其新战略将更专注于餐饮服务、消费品牌和原料供应等更具竞争优势的业务领域。

实施该战略的好处在业绩上也有体现。按恒天然此前公布的财报数据显示,该公司2020财年(即2019年8月1日至2020年7月31日)收入210亿纽元(约合人民币962.89亿元),增长11亿纽元;调整后税后利润为3.82亿纽元,增长1.18亿纽元。其中,大中华区市场的业绩表现强劲,在疫情的背景下实现逆势上涨。

出售牧场之外,恒天然也在收缩此前其在奶粉产业上的投资。

2015年3月,恒天然以每股18元的价格要约收购贝因美18.8%的股权,成为贝因美第二大股东,收购代价约34.64亿元。但随着2016年和2017年贝因美的巨额亏损,恒天然与贝因美的矛盾也在2018年公开化,自2019年8月开始,恒天然对贝因美进行了多次减持,截至2020年9月28日,恒天然乳品(香港)有限公司在贝因美的持股比例降至7.82%,仍为贝因美第二大股东。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恒天然

1.9k
  • 恒天然独董斯科特·圣约翰将从董事会卸任
  • 国内原奶过剩,前三季度乳制品进口价格下挫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恒天然手上的中国牧场不香了?

伊利实际控制的优然乳业和北京三元成为恒天然牧场的接盘方。

图片由恒天然提供

记者 | 赵晓娟

编辑 | 昝慧昉

10月5日,全球最大的乳制品出口商新西兰恒天然宣布,将以5.55亿新西兰元(约为25亿人民币)的总价出售其在中国的自有牧场。被出售的牧场分别被两家公司收入囊中。

其中,中国优然乳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然乳业”)旗下子公司内蒙古天然乳业有限公司同意以5.13亿新西兰元(约合23.1亿人民币)的价格收购恒天然在应县和玉田的两个牧场群。

公开资料显示,优然乳业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综合型农牧企业,前身为内蒙古伊利畜牧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旗下涵盖畜牧、饲料、草业三大产业,伊利为其实控人。

此外,恒天然同意以4200万新西兰元(约合1.9亿人民币)向北京三元风险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元”)出售其在北京汉沽牧场的85%股权。三元持有该农场15%的少数股权,并行使了优先权购买恒天然85%的股份。

该交易还需获得中国相关部门的反垄断许可和其它监管部门的批准,预计将在本财年内完成。

根据恒天然提供的资料,其于2007年在中国建立第一个试验牧场,目前在中国拥有三个奶牛养殖基地,分别位于河北省玉田县、山西省应县,以及与雅培共同在山东齐河县兴建的牧场。目前,在中国共有存栏3万多头泌乳牛,每年生产超过3.3亿升牛奶。行业数据显示,恒天然中国牧场每年出产的原奶占中国乳品行业奶源总量的1%。

恒天然首席执行官Miles Hurrell表示,出售中国自有牧场符合其专注于新西兰奶源的决定,“中国仍然是恒天然最重要的战略市场之一,我们有超过四分之一的产品销往大中华区。出售自有牧场业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专注发展我们在大中华区的餐饮服务业务、中国战略客户服务、消费品牌及原料业务。”

恒天然在去年9月曾宣布,其新战略将更专注于餐饮服务、消费品牌和原料供应等更具竞争优势的业务领域。

实施该战略的好处在业绩上也有体现。按恒天然此前公布的财报数据显示,该公司2020财年(即2019年8月1日至2020年7月31日)收入210亿纽元(约合人民币962.89亿元),增长11亿纽元;调整后税后利润为3.82亿纽元,增长1.18亿纽元。其中,大中华区市场的业绩表现强劲,在疫情的背景下实现逆势上涨。

出售牧场之外,恒天然也在收缩此前其在奶粉产业上的投资。

2015年3月,恒天然以每股18元的价格要约收购贝因美18.8%的股权,成为贝因美第二大股东,收购代价约34.64亿元。但随着2016年和2017年贝因美的巨额亏损,恒天然与贝因美的矛盾也在2018年公开化,自2019年8月开始,恒天然对贝因美进行了多次减持,截至2020年9月28日,恒天然乳品(香港)有限公司在贝因美的持股比例降至7.82%,仍为贝因美第二大股东。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