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JMedia】涨姿势 带你了解石油工业的“第一次”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JMedia】涨姿势 带你了解石油工业的“第一次”

回顾中国石油工业历史上的数个“第一次”。

图片来源:网络

中国的石油工业,可以说是一项古老而新兴的事业。中国发现和利用石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年以前,但在新中国建立前夕,我国的石油工业基础依然薄弱,甚至一度被扣上了“贫油国”的帽子。

今天,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我国石油工业的数个“第一次”,通过回顾这段历史,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的石油工业。

 

苗栗油矿:中国第一口近代油井

中国最早的油井出现在台湾苗栗。1867年美国开始向我国出口“洋油”,在列强向我国输入的商品中,石油被列为鸦片、棉纱之后排名第三的大宗商品。“洋油”的倾销垄断了中国市场,阻碍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为抵制倾销,中国逐渐发展起了自己的石油工业。

1874年,清政府钦差大臣沈葆桢到台湾巡视,得知苗栗县出磺坑产石油,提出将油矿实行官办。1877年3月25日,福建巡抚丁日昌上奏清廷,获准后,委派唐延枢主持钻凿工作,向美国购买一部小型新式钻机,并聘请两名美国技师开始钻凿油井。1878年,在苗栗出磺坑距后垄约3英里的地方,开始钻凿第一口油井,当钻凿至120米时,产出原油,这口油井是中国第一口用近代动力钻机钻凿成功的油井。

 

延长油矿:大陆第一口近代油井

延长油矿是中国陆地第一口油井,又称“延一井”,位于延长县石油希望小学操场内,遗址占地200㎡。1985年,国务委员康世恩为这口井题名:“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

据记载,1903年德商世昌洋行企图开采延长石油,陕西省当局积极奏请试办石油矿。1907年2月正式成立“延长石油官厂”,并从日本购来蒸汽动力钻机。1907年9月6日,“延一井”喷出石油,日产原油2吨。延长油矿结束了中国大陆不产石油的历史,填补了旧中国民族工业的一项空白。

后人有诗赞曰:“陕北高原响钻机,地层深处探精微。自从一井成功后,滚滚油龙到处飞。”

 

玉门油田:中国第一个石油基地

1957年10月8日,新华社向全世界报道:新中国第一个石油基地在玉门建成。从此我国走上了大规模石油建设和开采的道路,摆脱了“贫油国”的帽子,实现了石油自给。

作为新中国第一个石油基地,玉门油田承担起出产品、出人才、出经验、出技术的历史重任。

1959年,四川盆地发现石油,玉门油田有44个钻队,共1700名职工入川会战;1960年,大庆发现油田,玉门油田抽调一批勘探、钻井、油田开发和建设方面的科技人员和技术前去支援......此后,玉门油田又相继支援了长庆、江汉、吉林、辽河、江苏、河南、中原、华北等油田的建设。

著名诗人李季曾写道:“苏联有巴库,中国有玉门,凡有石油处,就有玉门人。”如同延安对于中国革命的重要性一样,玉门也成了新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繁衍和孕育了中国的现代石油工业。

 

克拉玛依油田:新中国开发的第一个大油田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石油极度匮乏让经济发展滞后的新中国举步维艰。毛主席在一次会议上说:“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没有石油可都转不动啊。”当时最大的玉门油田年产量不过10余万吨。

克服大风、酷暑、缺水、井喷等重重困难,1955年10月29日,黑油山1号井完钻出油,大规模的勘探随之展开。到1959年,克拉玛依油田的原油产量成为全国之最,是大庆油田发现之前全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源源不断的原油被输往内地。

 

大庆油田:中国第一次出口原油

1959年,“松基三井”喷出黑色工业油流,一个新油田诞生了。当时正值新中国十岁华诞之际,新油田起名叫“大庆”,而后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油田,世界级特大砂岩油田。

大庆油区的发现和开发,证实了陆相地层能够生油并能形成大油田,从而丰富和发展了石油地质学理论,对中国工业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国第一次出口原油是1962年,就是大庆油田生产的原油,开启了中国石油出口的历史。

近半个世纪以来,大庆油田累计生产原油20亿吨,占同期全国陆上原油总产量的40%以上,也孕育出“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激励着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一代代石油人在石油工业的发展道路上,不断前进。

 

余秋里: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开创者

余秋里,是新中国奠基路上赫赫有名的“独臂将军”,也是敢做敢言的国务院副总理,更是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开创者,他带领中国曾经的石油工业部开发了大庆油田。

余秋里是军官出身,在正式就任石油工业部部长以前,他担任的是总后勤部政治委员一职。1958年1月的一天,余秋里被叫去同毛泽东谈话,此后,余秋里开始了他的“石油生涯”。

建国之初,中国的石油工业笼罩在“贫油”的阴影下。1959年9月26日,松辽平原的松基三井成功喷油,余秋里很快意识到,这里会有大收获。在经过几番勘察和仔细研讨后,中央领导层决定,要搞大庆石油会战。然而,这会战打的却并不容易。

余秋里带领数万大军克服无路、无粮、无房以及大雪低温等极端恶劣天气,在松辽地区展开了艰苦卓绝、历时3年的大庆石油大会战,一举扭转了我国石油工业的落后面貌。

来源:中国石油

原标题:涨姿势 带你了解石油工业的“第一次”

最新更新时间:01/19 14:14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JMedia】涨姿势 带你了解石油工业的“第一次”

回顾中国石油工业历史上的数个“第一次”。

图片来源:网络

中国的石油工业,可以说是一项古老而新兴的事业。中国发现和利用石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年以前,但在新中国建立前夕,我国的石油工业基础依然薄弱,甚至一度被扣上了“贫油国”的帽子。

今天,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我国石油工业的数个“第一次”,通过回顾这段历史,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的石油工业。

 

苗栗油矿:中国第一口近代油井

中国最早的油井出现在台湾苗栗。1867年美国开始向我国出口“洋油”,在列强向我国输入的商品中,石油被列为鸦片、棉纱之后排名第三的大宗商品。“洋油”的倾销垄断了中国市场,阻碍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为抵制倾销,中国逐渐发展起了自己的石油工业。

1874年,清政府钦差大臣沈葆桢到台湾巡视,得知苗栗县出磺坑产石油,提出将油矿实行官办。1877年3月25日,福建巡抚丁日昌上奏清廷,获准后,委派唐延枢主持钻凿工作,向美国购买一部小型新式钻机,并聘请两名美国技师开始钻凿油井。1878年,在苗栗出磺坑距后垄约3英里的地方,开始钻凿第一口油井,当钻凿至120米时,产出原油,这口油井是中国第一口用近代动力钻机钻凿成功的油井。

 

延长油矿:大陆第一口近代油井

延长油矿是中国陆地第一口油井,又称“延一井”,位于延长县石油希望小学操场内,遗址占地200㎡。1985年,国务委员康世恩为这口井题名:“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

据记载,1903年德商世昌洋行企图开采延长石油,陕西省当局积极奏请试办石油矿。1907年2月正式成立“延长石油官厂”,并从日本购来蒸汽动力钻机。1907年9月6日,“延一井”喷出石油,日产原油2吨。延长油矿结束了中国大陆不产石油的历史,填补了旧中国民族工业的一项空白。

后人有诗赞曰:“陕北高原响钻机,地层深处探精微。自从一井成功后,滚滚油龙到处飞。”

 

玉门油田:中国第一个石油基地

1957年10月8日,新华社向全世界报道:新中国第一个石油基地在玉门建成。从此我国走上了大规模石油建设和开采的道路,摆脱了“贫油国”的帽子,实现了石油自给。

作为新中国第一个石油基地,玉门油田承担起出产品、出人才、出经验、出技术的历史重任。

1959年,四川盆地发现石油,玉门油田有44个钻队,共1700名职工入川会战;1960年,大庆发现油田,玉门油田抽调一批勘探、钻井、油田开发和建设方面的科技人员和技术前去支援......此后,玉门油田又相继支援了长庆、江汉、吉林、辽河、江苏、河南、中原、华北等油田的建设。

著名诗人李季曾写道:“苏联有巴库,中国有玉门,凡有石油处,就有玉门人。”如同延安对于中国革命的重要性一样,玉门也成了新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繁衍和孕育了中国的现代石油工业。

 

克拉玛依油田:新中国开发的第一个大油田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石油极度匮乏让经济发展滞后的新中国举步维艰。毛主席在一次会议上说:“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没有石油可都转不动啊。”当时最大的玉门油田年产量不过10余万吨。

克服大风、酷暑、缺水、井喷等重重困难,1955年10月29日,黑油山1号井完钻出油,大规模的勘探随之展开。到1959年,克拉玛依油田的原油产量成为全国之最,是大庆油田发现之前全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源源不断的原油被输往内地。

 

大庆油田:中国第一次出口原油

1959年,“松基三井”喷出黑色工业油流,一个新油田诞生了。当时正值新中国十岁华诞之际,新油田起名叫“大庆”,而后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油田,世界级特大砂岩油田。

大庆油区的发现和开发,证实了陆相地层能够生油并能形成大油田,从而丰富和发展了石油地质学理论,对中国工业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国第一次出口原油是1962年,就是大庆油田生产的原油,开启了中国石油出口的历史。

近半个世纪以来,大庆油田累计生产原油20亿吨,占同期全国陆上原油总产量的40%以上,也孕育出“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激励着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一代代石油人在石油工业的发展道路上,不断前进。

 

余秋里: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开创者

余秋里,是新中国奠基路上赫赫有名的“独臂将军”,也是敢做敢言的国务院副总理,更是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开创者,他带领中国曾经的石油工业部开发了大庆油田。

余秋里是军官出身,在正式就任石油工业部部长以前,他担任的是总后勤部政治委员一职。1958年1月的一天,余秋里被叫去同毛泽东谈话,此后,余秋里开始了他的“石油生涯”。

建国之初,中国的石油工业笼罩在“贫油”的阴影下。1959年9月26日,松辽平原的松基三井成功喷油,余秋里很快意识到,这里会有大收获。在经过几番勘察和仔细研讨后,中央领导层决定,要搞大庆石油会战。然而,这会战打的却并不容易。

余秋里带领数万大军克服无路、无粮、无房以及大雪低温等极端恶劣天气,在松辽地区展开了艰苦卓绝、历时3年的大庆石油大会战,一举扭转了我国石油工业的落后面貌。

来源:中国石油

原标题:涨姿势 带你了解石油工业的“第一次”

最新更新时间:01/19 14:14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