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提供10000亿元,8家银行金融机构加入成都东部新区金融“朋友圈”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提供10000亿元,8家银行金融机构加入成都东部新区金融“朋友圈”

从4月28日获批至今,先后已有8家银行金融机构加入成都东部新区金融“朋友圈”,合计为成都东部新区提供 意向融资额度超过10000亿元。

金融助力、政银合作,从4月28日获批至今,先后已有8家银行金融机构加入成都东部新区金融“朋友圈”,合计为成都东部新区提供

意向融资额度超过10000亿元。

频频牵手的银行金融机构,将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高端制造产业、金融创新、民生及生态保护等多个领域,与成都东部新区展开深入合作,为成都东部新区提供全方位的综合金融服务支撑。

成都银行

6月中旬,成都银行正式收到四川银保监局颁发的东部新区支行金融许可证,标志成都银行东部新区支行正式设立。这是四川省首家以“东部新区”命名的银行金融机构。

此前,成都银行已率先与简州新城管委会、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管委会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提供总额1000亿元授信,加快推动成都东部新区在基础设施、产业功能区、高端装备制造、临空经济、旅游、电子商务、物流等领域的发展步伐,为东部新区提供全方位的综合金融服务支撑。

国家开发银行四川省分行

7月8日,成都东部新区与国家开发银行四川省分行签署开发性金融合作备忘录。

未来3-5年,国家开发银行四川省分行计划在成都东部新区空港新城区域重大项目、简州新城区域重大项目、天府奥体公园区域重大项目、沱江发展轴重大项目、交通体系建设重大项目等5类重大项目上,给予成都东部新区金融支持,意向总额度达到2000亿元。

中国工商银行四川省分行

7月13日,成都东部新区与中国工商银行四川省分行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中国工商银行四川省分行根据成都东部新区的具体规划,将研究出台片区综合开发专项融资方案,并设立对口服务机构,助力成都东部新区建设智慧政务体系,以打造“东部金融谷”为契机,共同探索打造园区、医疗、教育、交通、生活缴费等各类智慧场景,共建协同创新的金融科技发展新生态

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

7月13日,成都东部新区与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将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高端制造产业,金融创新等多项领域中与成都东部新区展开深入合作,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将利用国际化和多元化的优势,把优质的金融资源向东部新区倾斜,并将先进的金融科技产品和新型业务模式引入到成都东部新区。中国银行遍布全球56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机构和客户资源将成为双方合作的支撑,搭建信息平台,不定期组织招商引资对接会、产融对接会、重点客户业务交流会等,积极协助成都东部新区招商引资和产业导入。

中国建设银行四川省分行

7月20日,成都东部新区与中国建设银行四川省分行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中国建设银行四川省分行将向成都东部新区提供总额不少于2000亿元信贷支持,持续创新多元融资渠道和模式,为成都东部新区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全力支持成都东部新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大力推动先进制造、智能制造等重点产业和优质企业发展,聚焦公园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积极服务社会民生事业,加快设立成都东部新区支行。

成都农商银行

8月19日,成都东部新区与成都农商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成都农商银行将提供不低于1200亿元的意向性金融支持,为成都东部新区提供全方位、高质量、一站式金融服务。当前,成都农商银行已积极融入成都东部新区开拓发展,支持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简州新城的产业体系构建和重大项目建设,先后为天府国际机场、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三岔街道社区工程等项目累计授信77.3亿元,持续担当了法人金融机构支撑责任,增强了服务本土的功底和能力。

中国农业银行四川省分行

9月9日,成都东部新区与中国农业银行四川省分行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合作期内,中国农业银行四川省分行拟为成都东部新区提供总额约3000亿元的意向性信贷额度支持及全方位、高质量、一站式金融服务,积极对接成都东部新区发展定位和规划,全力满足片区综合开发、公园城市建设、五大主导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公共服务等金融需求。

交通银行四川省分行

9月29日,成都东部新区与交通银行四川省分行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按照协议约定,交通银行四川省分行将发挥全能型金融业务和创新业务优势,为成都东部新区提供多维度、广泛和有效的金融服务,在信贷政策和信贷规模等方面对成都东部新区重点项目和优质企业予以优先支持,5年内提供不低于2000亿元人民币的意向性授信总额度,支持成都东部新区市政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体系中的重点项目建设。目前,交通银行四川省分行已为成都东部新区提供授信超50亿元。

来源:成都东部新区官方公众号

原标题:钱袋子,有多少?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提供10000亿元,8家银行金融机构加入成都东部新区金融“朋友圈”

从4月28日获批至今,先后已有8家银行金融机构加入成都东部新区金融“朋友圈”,合计为成都东部新区提供 意向融资额度超过10000亿元。

金融助力、政银合作,从4月28日获批至今,先后已有8家银行金融机构加入成都东部新区金融“朋友圈”,合计为成都东部新区提供

意向融资额度超过10000亿元。

频频牵手的银行金融机构,将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高端制造产业、金融创新、民生及生态保护等多个领域,与成都东部新区展开深入合作,为成都东部新区提供全方位的综合金融服务支撑。

成都银行

6月中旬,成都银行正式收到四川银保监局颁发的东部新区支行金融许可证,标志成都银行东部新区支行正式设立。这是四川省首家以“东部新区”命名的银行金融机构。

此前,成都银行已率先与简州新城管委会、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管委会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提供总额1000亿元授信,加快推动成都东部新区在基础设施、产业功能区、高端装备制造、临空经济、旅游、电子商务、物流等领域的发展步伐,为东部新区提供全方位的综合金融服务支撑。

国家开发银行四川省分行

7月8日,成都东部新区与国家开发银行四川省分行签署开发性金融合作备忘录。

未来3-5年,国家开发银行四川省分行计划在成都东部新区空港新城区域重大项目、简州新城区域重大项目、天府奥体公园区域重大项目、沱江发展轴重大项目、交通体系建设重大项目等5类重大项目上,给予成都东部新区金融支持,意向总额度达到2000亿元。

中国工商银行四川省分行

7月13日,成都东部新区与中国工商银行四川省分行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中国工商银行四川省分行根据成都东部新区的具体规划,将研究出台片区综合开发专项融资方案,并设立对口服务机构,助力成都东部新区建设智慧政务体系,以打造“东部金融谷”为契机,共同探索打造园区、医疗、教育、交通、生活缴费等各类智慧场景,共建协同创新的金融科技发展新生态

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

7月13日,成都东部新区与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将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高端制造产业,金融创新等多项领域中与成都东部新区展开深入合作,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将利用国际化和多元化的优势,把优质的金融资源向东部新区倾斜,并将先进的金融科技产品和新型业务模式引入到成都东部新区。中国银行遍布全球56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机构和客户资源将成为双方合作的支撑,搭建信息平台,不定期组织招商引资对接会、产融对接会、重点客户业务交流会等,积极协助成都东部新区招商引资和产业导入。

中国建设银行四川省分行

7月20日,成都东部新区与中国建设银行四川省分行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中国建设银行四川省分行将向成都东部新区提供总额不少于2000亿元信贷支持,持续创新多元融资渠道和模式,为成都东部新区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全力支持成都东部新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大力推动先进制造、智能制造等重点产业和优质企业发展,聚焦公园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积极服务社会民生事业,加快设立成都东部新区支行。

成都农商银行

8月19日,成都东部新区与成都农商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成都农商银行将提供不低于1200亿元的意向性金融支持,为成都东部新区提供全方位、高质量、一站式金融服务。当前,成都农商银行已积极融入成都东部新区开拓发展,支持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简州新城的产业体系构建和重大项目建设,先后为天府国际机场、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三岔街道社区工程等项目累计授信77.3亿元,持续担当了法人金融机构支撑责任,增强了服务本土的功底和能力。

中国农业银行四川省分行

9月9日,成都东部新区与中国农业银行四川省分行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合作期内,中国农业银行四川省分行拟为成都东部新区提供总额约3000亿元的意向性信贷额度支持及全方位、高质量、一站式金融服务,积极对接成都东部新区发展定位和规划,全力满足片区综合开发、公园城市建设、五大主导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公共服务等金融需求。

交通银行四川省分行

9月29日,成都东部新区与交通银行四川省分行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按照协议约定,交通银行四川省分行将发挥全能型金融业务和创新业务优势,为成都东部新区提供多维度、广泛和有效的金融服务,在信贷政策和信贷规模等方面对成都东部新区重点项目和优质企业予以优先支持,5年内提供不低于2000亿元人民币的意向性授信总额度,支持成都东部新区市政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体系中的重点项目建设。目前,交通银行四川省分行已为成都东部新区提供授信超50亿元。

来源:成都东部新区官方公众号

原标题:钱袋子,有多少?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