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一个小故事,半段芈月传,百度不是李彦宏高尚就可以改变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一个小故事,半段芈月传,百度不是李彦宏高尚就可以改变

中国商业乃至社会发展到今天,之所以存在那么多问题,恰恰是因为我们期待好人的愿望太多,而不是太少。商业和社会文明要靠人,但若只是建立在期待或拥有好人的基础上,那是空中楼阁,也随时会大坍塌。

文/华商名人堂主编 毕亚军

【一】

上周一,我有点爆发了。虽然,我正在努力学习以德服人、不发脾气,写文章不带情绪和脏字。

一位业务负责人战战兢兢地汇报:他的一个下属私自向某客户做了超出公司安排的服务承诺,而该负责人认为事情不大,决定按照公司统一的服务承诺把这个客户给办了。他把事情告诉我,是给我打预防针,万一客户不满,事情弄到我这里来,好让我心里有个数,甚至帮忙圆个场。

反复强调不能干的事,居然还是发生了。我当时就火了,恨不得一腿踹过去。又讲道理,又说狠话之后,我给了个新办法:兑现对客户的一切承诺,但公司统一安排之外的服务成本,由部门负责人、他下属和公司各担三分之一。否则,就告诉客户我们做不到,该赔偿就赔偿,但赔偿也是一样——各担三分之一。

林子还没大,不同的鸟儿却跃跃欲飞。我立即与各部门负责人约定,要就这类问题出台一个制度,但正式制度出台前,各部门都这样执行:一是如此忽悠客户没干成的,一经查实就拉出去“毙”了;干成了的,按各占三分之一的成本来兑现服务,然后再拉出去“毙”了。

大家最后达成的共识是:林子慢慢大了,仅指望讲道理,甚至仅依赖所谓的文化和价值观来约束所有人的行为已经不行了,必须在 “不违背正义与信誉做生意”的口号之下,出台监督与纠察制度并“严刑峻法”,方能防止此类问题发生。

这样干,绝不是因为我们有高尚或无私的价值观,而是因为我们非常现实和自私。这个生意我们已经干了10来年,希望它能做得长久一点——这次挣到这个客户一点钱,我们希望将来还能挣到他的钱。既然还想挣到人家的钱,就不能坑人家蒙人家。即使人家是骗子,也没有人愿意和骗子合作,道理就这么简单。

“知道对方是个骗子或者恶棍,让你和他做生意,你愿意还是不愿意?要是我们的客户更愿意和骗子做生意,孙子才不去当骗子。”遇到有人不理解做生意为什么要这么老实,我常常都是这么个说法,也是内心真实的想法。

屌丝创业者也好,富豪企业家也好,只要脑袋不进水,谁愿意为一时的利益,把自己千辛万苦建立起来的事业、品牌和信用毁于一旦?已经不再为穿衣吃饭操心的人,谁愿意为了几个铜板把自己弄得声名狼藉?现在已经是良币驱逐劣币的市场规则越来越显威力的时代,谁乱来谁就要付出代价,这个利害关系谁又不懂?

但就算我们如此胆小怕事,从长计议,一再声明不要乱来,而且团队也不大,还是有人想偷偷摸摸地干那心存不良的买卖。这能不让我火吗?但发火骂娘不能解决问题,还是要靠教育,最后靠制度说话。谁要是做葬送我们长远理想的事情,我们现在就先把他给“埋”了。

【二】

我的“火”刚消,百度和李彦宏先生却火了。因为旗下“病友吧”被出卖给不良医疗机构和医药贩子,瞬间被千夫所指。大概因为自己刚刚面对的事,多少和“病友吧”有些类似,让我多了一份关注,一直在看各路高人会怎么看,又会给百度和李彦宏先生提些什么建议……

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我看到的大多只是喧嚣、批评,乃至人身攻击,很少有建设性意见和思考。即使有些看上去不乏理性的文章,也大多是对复杂现实避重就轻,或“形而上”地隔靴挠痒,缺少“形而下”解决问题的动机与思维。

其中,最让人吃惊的是,很多批评都不约而同地把矛头对准了李彦宏个人——而不是他身后的百度——这个庞大而复杂的事业体(或者说利益集团)。结论是:百度的问题是李彦宏明知故犯,而李彦宏的问题则是态度、价值观的问题。

这让我想起自己发火的那个遭遇。我要是个名人,如果那件事按他们的意思生米煮成熟饭并大白于天下,那我也一定是千夫所指了。可天地良心,我的内心是深恶痛绝那样自掘坟墓的事啊,但我的团队的确差一点就那么干了。

这件事情的发生,显然不是我内心的愿望,但假如真的惹出了麻烦,又岂是我五体投地的道歉、将价值观和文化贴到每个人的额头,而不配套出台有关的监督与纠察制度、办法且“严刑峻法”就能改变并长久维持的?

我常常想,如果公司的一切问题,仅仅只是我个人的问题,甚至只是我的态度和价值观的问题,那真是太好了。现在舆论中的“大坏蛋”李彦宏恐怕也有这个愿望:如果百度的问题,只是他个人的问题,那也真是太好了,好极了。

但事实上,这种一个公司好不好就是一个人内心想不想好的想法,太天真,Too幼稚。谁愿意从主观上做个坏人?你愿意吗?尊敬、荣耀,谁不想要?我这样一个小水滴创业者,都希望自己、自己的团队、自己的生意被所有人尊重,已经做到今天这个局面的李彦宏先生连我都不如?

我倒以为,中国商业乃至社会发展到今天,之所以存在那么多问题,恰恰是因为我们期待好人的愿望太多,而不是太少。商业和社会文明要靠人,但若只是建立在期待或拥有好人的基础上,那是空中楼阁,也随时会大坍塌。

具体到百度而言,我觉得,重要而正确的,应该是靠制度和管理“去李彦宏”,而不是“重塑李彦宏”。甚至,他的内心没有什么好重塑的,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谁希望百度拥有最光洁的羽毛,这个人一定首先是李彦宏,而不是别人。

但是,纵然李彦宏好到天上,如果下面的某些人依然停留在地痞甚至流氓阶段,那又有什么意义?百度要改变,一定是要从管理和制度做起,才是长远之际。而且,这种管理和制度的改变要接地气,而不只是李彦宏想要怎样。百度发展到今天,对社会的贡献,不是李彦宏一个人的事。百度的过去和未来要做社会的建设者还是祸害,更不只是李彦宏一个人的价值观所能决定的。

两千多年前,管子说过一句话:“凡将举事,令必先出”。意思是说,你要干个事情,必须先定办法、制度、法令。言外之意是,你没有制度的话,不要指望选一个好人就能解决问题。

中国到现在最缺的还是“令必先出”这个东西,这种精神,而不是好人。好比股市做成现在这样子,如果不换制度和管理而换证监会主席,有什么意义?何况,你要说肖钢发自内心地要弹奏如此的悲伤,我看也是既不客观,也没良心。正如批评李彦宏,发自内心要让百度作恶一样。

再说,商业世界,归根到底,哪有什么绝对的好人、坏人哦?若有,也是被造就出来或者被逼出来的。百度出了问题,骂李彦宏,或者指望李彦宏做个好老板来改变,这种观念我最是十分地不欣赏。姑且不说李彦宏一定和肖钢一样,不希望百度落到如此的悲伤,单就这种期待好人改变世界的心态,说得严重一点,是期待“明君降世”的封建思想作祟。但即便封建,真正的兴旺,也是要靠制度的。比如《芈月传》,我看下来,最深刻的启发和联想是,咱们怎么学习、借鉴人家,也弄个适合自己的“商君之法”。

▲上图:太后殿前训诫片段

插入一段“制度的威力”在这里,让大家体会一下。

这段孙小姐霸气横溢的演讲,起初让我看到一个领袖的魅力,继而让我想到:这是制度法令的力量。我觉得,李彦宏先生真是该给百度业务、销售乃至代理队伍,来上这么让大家“弃暗投明”的一场。台词我都想好了:将士们,如果你们走旁门左道能挣钱,你们光明正大地支持中国医疗卫生健康事业也一定能够挣到。

我们需要建立好的价值观和文化氛围,但最重要的则是立足现实,依靠制度引导、逼迫组织或个人从善而不作恶。现实是社会和你的企业,还没有达到人人“仓廪实,衣食足”的阶段,也没有仓廪不实而知礼节,衣食不足而知荣辱的那个信仰和氛围。脱离这个实际,来谈价值观和文化来做所谓光明的事业,是挺虚无的一件事。

以百度为例,李彦宏的追求早已超越财富的层面,但他旗下的几万人呢?以及围绕百度做百度生意链条上的更多人呢?让他们与李彦宏同一个百度,同一个梦想,只是价值观和文化就能解决的?就像我发火的那位下属,我看来,他是为了一点蝇头小利给自己刨坟,但人家或许就指着那个过好自己的新年,甚至救难救急呢?

【三】

顺便,也谈谈我认为的百度的问题。除了公认的在移动互联网布局的失利外,我的观察和体会是,李彦宏先生和百度,在这三个方面恐怕的确需要好好检讨一下:

第一,百度的人才(或团队)策略应该是有待改善的。对比腾讯、阿里,百度能够商者无疆、纵横捭阖的雄才太少了。无论是资本运作,还是产业运作。这恐怕是他们离其他两驾马车越来越远的核心原因。

悄悄地说,当我知道百度请张亚勤先生做总裁时,是觉得有点不可思议的,认为这是百度下了一步错棋、臭棋。这不是说张亚勤先生不行,而是说百度请错了神。众所周知,李彦宏先生的强项是技术,重视的是技术,整个百度的强项也是技术,百度缺的应该是让技术化为生意,让生意更接地气的商业韬略。

这种状况下,你还请个以技术见长的张亚勤先生来干什么,而且让他做总裁?团队要互补啊,大哥。再次重申,这不是说张亚勤先生没有商业韬略,而是说他的强项不是这个。看看微软在中国的就知道了。正如,马云成天搞战略,天上的地下的,要是阿里其他几个领军人也这样搞,这个公司怎么玩?

第二,百度的大公司病可能是比较严重了。这次贴吧事件应该是个很好的反应。启动贴吧的商业化,让贴吧切入医疗服务,这应该是李彦宏的决定。但若你说他故意,甚至制定策略把贴吧卖给不良业者,这我绝对不相信,至于吗?

一个初衷很好的事情,最后出了纰漏,很多是决策时考虑不周,防空赌漏不够,以及执行时管理不到位的结果。对百度而言,导致这个问题,恐怕不是李彦宏的思想不进步、不高尚,相反,是他的思想进步太快,太高尚,一心想要改变世界,但却忽略脚下的土地,以至于百度的脚步没有跟上他的灵魂,而团队又没有打好配合。

大公司病之下,公司里的人,不是李彦宏,而是每个人都会得一些病症。比如骄傲自满,比如人浮于事,比如对存在问题的轻视,比如生意大胆子也大,觉得自己扛得住……贴吧事件,以及之前出现的假医假药问题,要说李彦宏完全不知情,我也是不相信的。但他恐怕,也不完全知情,或者知道了下面也会说,没那么严重了。正如我所面临的那个主管,他知道这个事儿不对,来跟我讲。但他还觉得没什么大问题。

大公司病还有一个问题是,让制度流于形式。一个好的制度,也是要不断跟随实际优化改良,是要围绕人和事来合理制定、调节与运行的;大企业病之下,则是让事情围绕制度来转的,这样制度的进化功能,以及组织活力和防微杜渐的功能也就失去了。站到高处的人,要等火烧眉毛,才意识到摊上大事儿了,而且,救也就来不及了。

第三,凭个人观察,李彦宏先生恐怕会是百度得大企业病的原因之一。如今的李彦宏先生,在对技术的追求和未来的构想上狂飙猛进,但或许在日常业务的管理上已是个不太深入基层、细节、接地气,甚至有些“懒政”的人,而团队其他人如果又没有很好的互补起来,就会有本应早发现,早解决,却没发现,没解决的小问题变大问题。

团队大了,各种利益的冲突和复杂化超出想象。但如团队不是那么那么得力,这其中,很多问题还是必须由最高负责人亲自体验,恐怕才能做出最符合实际的决策,尤其是制度的制定。如果只是听汇报,那可能就是另一番情景了。

我对李彦宏先生“管理不太深入细节”的体会,来自个人的经历。李先生是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也是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的创始会长,我是商会的第一批理事。在我印象中,他和我们这些理事的交流是甚少的。在我的经历里,没见他多有热情地要跟基层的理事或者会员单位仔细地交流交流,哪怕是私下走动走动,问寒问暖几句。而相反,每次开会,都是像领袖一样来,然后像领袖一样就走了。即使在一起开会,不少理事和会员想见他,跟他说句话,还要像追明星一样。这是不太应该的。当然,这里面有个精力问题,但精力不是,你的心思在哪里,精力就在哪里吗?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是第一个“国”字头的文化产业商会。创立这个会,李先生和百度是做了很多既出钱又出力的贡献的。商会本身,尤其是秘书处,也是月月有活动有服务的,百度也出了很多资源来支持商会乃至理事单位的发展。由此可见,李先生是真心想办好这个会,甚至服务大家的。那么问题来了,你真心想办好这个事情,却不亲自上前线听听(而不是看下面的文字汇报)理事和会员的意见,并且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恐怕就会效果打折扣了。当然,这也许是他出于对商会其他领导人的信任,但毕竟其他人不完全是自己,不可以代替自己。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有点半官方色彩,且是松散型组织,和管理公司完全是两回事。但其中,恐怕也能体现李先生的一点作风吧。这或许,也是他希望百度拥有最光洁的羽毛,而百度的一些业务还如此粗放甚至有些不堪的一个原因。

据我了解,百度自己是不怎么直接跟客户做生意的。搜索竞价也好,贴吧也好,都是交给其他独立法人公司去代理和承包,而一些代理公司又继续分发承包。如果谈维护百度的长期利益、品牌、信誉,这些公司和百度自己,一定不是在一个量级上的。但他们出了问题,承担社会责任,甚至背黑锅的却是百度而不是别人,是李彦宏自己。社会知道他们是谁啊,即使知道,社会也是讲你管治不良。这种自己的品牌、信誉被人拿在手上,但对方却可以随时洗脚上岸,不对你品牌和信誉负最大及最终责任的利益格局,如果不采用深入细节,而且非常非常接地气的管理,想一想也是令人不寒而栗。

但百度真的那么差劲吗?我看未必。所谓问题的背后都是机会,在这次对百度的声讨中,我看到问题,也更看到他们无限的潜力。如果把贴吧卖给骗子行假医、卖假药都能赚钱,何愁发展规范的互联网医疗不能盈利?

如果我是李彦宏,这几天想得最多的可能是,在依靠制度、管理、技术长远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化危为机,把被众人看好但百度毫无疑问拥有最好基础的互联网医疗,化梦想为现实并成为其间的绝对领导者。如果大家说的是真的,支持卖假药,行乱医都能每年收入几十亿,这不是最好的基础是什么?这除了百度,还有谁?

但正如通篇所说,这些都不只是价值观与态度能解决的问题,更需要策略、方法乃至资源去配合。这世上,没有天生的天使,也没有天生的魔鬼,都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环境、制度造就出来的。脱离实际,说你想做个好人,或者让别人做个好人,那是个笑话。

版权归“华商韬略”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获取授权。欢迎搜索关注“华商韬略” 微信公众号或下载“华商名人堂APP”,阅读华人商界更多“有价值的人物、事件与思想”。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李彦宏

  • 百度李彦宏:市场上不断有新技术出来跟我们竞争是好事
  • 李彦宏三度喊话,百度能否打破“魔咒”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一个小故事,半段芈月传,百度不是李彦宏高尚就可以改变

中国商业乃至社会发展到今天,之所以存在那么多问题,恰恰是因为我们期待好人的愿望太多,而不是太少。商业和社会文明要靠人,但若只是建立在期待或拥有好人的基础上,那是空中楼阁,也随时会大坍塌。

文/华商名人堂主编 毕亚军

【一】

上周一,我有点爆发了。虽然,我正在努力学习以德服人、不发脾气,写文章不带情绪和脏字。

一位业务负责人战战兢兢地汇报:他的一个下属私自向某客户做了超出公司安排的服务承诺,而该负责人认为事情不大,决定按照公司统一的服务承诺把这个客户给办了。他把事情告诉我,是给我打预防针,万一客户不满,事情弄到我这里来,好让我心里有个数,甚至帮忙圆个场。

反复强调不能干的事,居然还是发生了。我当时就火了,恨不得一腿踹过去。又讲道理,又说狠话之后,我给了个新办法:兑现对客户的一切承诺,但公司统一安排之外的服务成本,由部门负责人、他下属和公司各担三分之一。否则,就告诉客户我们做不到,该赔偿就赔偿,但赔偿也是一样——各担三分之一。

林子还没大,不同的鸟儿却跃跃欲飞。我立即与各部门负责人约定,要就这类问题出台一个制度,但正式制度出台前,各部门都这样执行:一是如此忽悠客户没干成的,一经查实就拉出去“毙”了;干成了的,按各占三分之一的成本来兑现服务,然后再拉出去“毙”了。

大家最后达成的共识是:林子慢慢大了,仅指望讲道理,甚至仅依赖所谓的文化和价值观来约束所有人的行为已经不行了,必须在 “不违背正义与信誉做生意”的口号之下,出台监督与纠察制度并“严刑峻法”,方能防止此类问题发生。

这样干,绝不是因为我们有高尚或无私的价值观,而是因为我们非常现实和自私。这个生意我们已经干了10来年,希望它能做得长久一点——这次挣到这个客户一点钱,我们希望将来还能挣到他的钱。既然还想挣到人家的钱,就不能坑人家蒙人家。即使人家是骗子,也没有人愿意和骗子合作,道理就这么简单。

“知道对方是个骗子或者恶棍,让你和他做生意,你愿意还是不愿意?要是我们的客户更愿意和骗子做生意,孙子才不去当骗子。”遇到有人不理解做生意为什么要这么老实,我常常都是这么个说法,也是内心真实的想法。

屌丝创业者也好,富豪企业家也好,只要脑袋不进水,谁愿意为一时的利益,把自己千辛万苦建立起来的事业、品牌和信用毁于一旦?已经不再为穿衣吃饭操心的人,谁愿意为了几个铜板把自己弄得声名狼藉?现在已经是良币驱逐劣币的市场规则越来越显威力的时代,谁乱来谁就要付出代价,这个利害关系谁又不懂?

但就算我们如此胆小怕事,从长计议,一再声明不要乱来,而且团队也不大,还是有人想偷偷摸摸地干那心存不良的买卖。这能不让我火吗?但发火骂娘不能解决问题,还是要靠教育,最后靠制度说话。谁要是做葬送我们长远理想的事情,我们现在就先把他给“埋”了。

【二】

我的“火”刚消,百度和李彦宏先生却火了。因为旗下“病友吧”被出卖给不良医疗机构和医药贩子,瞬间被千夫所指。大概因为自己刚刚面对的事,多少和“病友吧”有些类似,让我多了一份关注,一直在看各路高人会怎么看,又会给百度和李彦宏先生提些什么建议……

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我看到的大多只是喧嚣、批评,乃至人身攻击,很少有建设性意见和思考。即使有些看上去不乏理性的文章,也大多是对复杂现实避重就轻,或“形而上”地隔靴挠痒,缺少“形而下”解决问题的动机与思维。

其中,最让人吃惊的是,很多批评都不约而同地把矛头对准了李彦宏个人——而不是他身后的百度——这个庞大而复杂的事业体(或者说利益集团)。结论是:百度的问题是李彦宏明知故犯,而李彦宏的问题则是态度、价值观的问题。

这让我想起自己发火的那个遭遇。我要是个名人,如果那件事按他们的意思生米煮成熟饭并大白于天下,那我也一定是千夫所指了。可天地良心,我的内心是深恶痛绝那样自掘坟墓的事啊,但我的团队的确差一点就那么干了。

这件事情的发生,显然不是我内心的愿望,但假如真的惹出了麻烦,又岂是我五体投地的道歉、将价值观和文化贴到每个人的额头,而不配套出台有关的监督与纠察制度、办法且“严刑峻法”就能改变并长久维持的?

我常常想,如果公司的一切问题,仅仅只是我个人的问题,甚至只是我的态度和价值观的问题,那真是太好了。现在舆论中的“大坏蛋”李彦宏恐怕也有这个愿望:如果百度的问题,只是他个人的问题,那也真是太好了,好极了。

但事实上,这种一个公司好不好就是一个人内心想不想好的想法,太天真,Too幼稚。谁愿意从主观上做个坏人?你愿意吗?尊敬、荣耀,谁不想要?我这样一个小水滴创业者,都希望自己、自己的团队、自己的生意被所有人尊重,已经做到今天这个局面的李彦宏先生连我都不如?

我倒以为,中国商业乃至社会发展到今天,之所以存在那么多问题,恰恰是因为我们期待好人的愿望太多,而不是太少。商业和社会文明要靠人,但若只是建立在期待或拥有好人的基础上,那是空中楼阁,也随时会大坍塌。

具体到百度而言,我觉得,重要而正确的,应该是靠制度和管理“去李彦宏”,而不是“重塑李彦宏”。甚至,他的内心没有什么好重塑的,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谁希望百度拥有最光洁的羽毛,这个人一定首先是李彦宏,而不是别人。

但是,纵然李彦宏好到天上,如果下面的某些人依然停留在地痞甚至流氓阶段,那又有什么意义?百度要改变,一定是要从管理和制度做起,才是长远之际。而且,这种管理和制度的改变要接地气,而不只是李彦宏想要怎样。百度发展到今天,对社会的贡献,不是李彦宏一个人的事。百度的过去和未来要做社会的建设者还是祸害,更不只是李彦宏一个人的价值观所能决定的。

两千多年前,管子说过一句话:“凡将举事,令必先出”。意思是说,你要干个事情,必须先定办法、制度、法令。言外之意是,你没有制度的话,不要指望选一个好人就能解决问题。

中国到现在最缺的还是“令必先出”这个东西,这种精神,而不是好人。好比股市做成现在这样子,如果不换制度和管理而换证监会主席,有什么意义?何况,你要说肖钢发自内心地要弹奏如此的悲伤,我看也是既不客观,也没良心。正如批评李彦宏,发自内心要让百度作恶一样。

再说,商业世界,归根到底,哪有什么绝对的好人、坏人哦?若有,也是被造就出来或者被逼出来的。百度出了问题,骂李彦宏,或者指望李彦宏做个好老板来改变,这种观念我最是十分地不欣赏。姑且不说李彦宏一定和肖钢一样,不希望百度落到如此的悲伤,单就这种期待好人改变世界的心态,说得严重一点,是期待“明君降世”的封建思想作祟。但即便封建,真正的兴旺,也是要靠制度的。比如《芈月传》,我看下来,最深刻的启发和联想是,咱们怎么学习、借鉴人家,也弄个适合自己的“商君之法”。

▲上图:太后殿前训诫片段

插入一段“制度的威力”在这里,让大家体会一下。

这段孙小姐霸气横溢的演讲,起初让我看到一个领袖的魅力,继而让我想到:这是制度法令的力量。我觉得,李彦宏先生真是该给百度业务、销售乃至代理队伍,来上这么让大家“弃暗投明”的一场。台词我都想好了:将士们,如果你们走旁门左道能挣钱,你们光明正大地支持中国医疗卫生健康事业也一定能够挣到。

我们需要建立好的价值观和文化氛围,但最重要的则是立足现实,依靠制度引导、逼迫组织或个人从善而不作恶。现实是社会和你的企业,还没有达到人人“仓廪实,衣食足”的阶段,也没有仓廪不实而知礼节,衣食不足而知荣辱的那个信仰和氛围。脱离这个实际,来谈价值观和文化来做所谓光明的事业,是挺虚无的一件事。

以百度为例,李彦宏的追求早已超越财富的层面,但他旗下的几万人呢?以及围绕百度做百度生意链条上的更多人呢?让他们与李彦宏同一个百度,同一个梦想,只是价值观和文化就能解决的?就像我发火的那位下属,我看来,他是为了一点蝇头小利给自己刨坟,但人家或许就指着那个过好自己的新年,甚至救难救急呢?

【三】

顺便,也谈谈我认为的百度的问题。除了公认的在移动互联网布局的失利外,我的观察和体会是,李彦宏先生和百度,在这三个方面恐怕的确需要好好检讨一下:

第一,百度的人才(或团队)策略应该是有待改善的。对比腾讯、阿里,百度能够商者无疆、纵横捭阖的雄才太少了。无论是资本运作,还是产业运作。这恐怕是他们离其他两驾马车越来越远的核心原因。

悄悄地说,当我知道百度请张亚勤先生做总裁时,是觉得有点不可思议的,认为这是百度下了一步错棋、臭棋。这不是说张亚勤先生不行,而是说百度请错了神。众所周知,李彦宏先生的强项是技术,重视的是技术,整个百度的强项也是技术,百度缺的应该是让技术化为生意,让生意更接地气的商业韬略。

这种状况下,你还请个以技术见长的张亚勤先生来干什么,而且让他做总裁?团队要互补啊,大哥。再次重申,这不是说张亚勤先生没有商业韬略,而是说他的强项不是这个。看看微软在中国的就知道了。正如,马云成天搞战略,天上的地下的,要是阿里其他几个领军人也这样搞,这个公司怎么玩?

第二,百度的大公司病可能是比较严重了。这次贴吧事件应该是个很好的反应。启动贴吧的商业化,让贴吧切入医疗服务,这应该是李彦宏的决定。但若你说他故意,甚至制定策略把贴吧卖给不良业者,这我绝对不相信,至于吗?

一个初衷很好的事情,最后出了纰漏,很多是决策时考虑不周,防空赌漏不够,以及执行时管理不到位的结果。对百度而言,导致这个问题,恐怕不是李彦宏的思想不进步、不高尚,相反,是他的思想进步太快,太高尚,一心想要改变世界,但却忽略脚下的土地,以至于百度的脚步没有跟上他的灵魂,而团队又没有打好配合。

大公司病之下,公司里的人,不是李彦宏,而是每个人都会得一些病症。比如骄傲自满,比如人浮于事,比如对存在问题的轻视,比如生意大胆子也大,觉得自己扛得住……贴吧事件,以及之前出现的假医假药问题,要说李彦宏完全不知情,我也是不相信的。但他恐怕,也不完全知情,或者知道了下面也会说,没那么严重了。正如我所面临的那个主管,他知道这个事儿不对,来跟我讲。但他还觉得没什么大问题。

大公司病还有一个问题是,让制度流于形式。一个好的制度,也是要不断跟随实际优化改良,是要围绕人和事来合理制定、调节与运行的;大企业病之下,则是让事情围绕制度来转的,这样制度的进化功能,以及组织活力和防微杜渐的功能也就失去了。站到高处的人,要等火烧眉毛,才意识到摊上大事儿了,而且,救也就来不及了。

第三,凭个人观察,李彦宏先生恐怕会是百度得大企业病的原因之一。如今的李彦宏先生,在对技术的追求和未来的构想上狂飙猛进,但或许在日常业务的管理上已是个不太深入基层、细节、接地气,甚至有些“懒政”的人,而团队其他人如果又没有很好的互补起来,就会有本应早发现,早解决,却没发现,没解决的小问题变大问题。

团队大了,各种利益的冲突和复杂化超出想象。但如团队不是那么那么得力,这其中,很多问题还是必须由最高负责人亲自体验,恐怕才能做出最符合实际的决策,尤其是制度的制定。如果只是听汇报,那可能就是另一番情景了。

我对李彦宏先生“管理不太深入细节”的体会,来自个人的经历。李先生是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也是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的创始会长,我是商会的第一批理事。在我印象中,他和我们这些理事的交流是甚少的。在我的经历里,没见他多有热情地要跟基层的理事或者会员单位仔细地交流交流,哪怕是私下走动走动,问寒问暖几句。而相反,每次开会,都是像领袖一样来,然后像领袖一样就走了。即使在一起开会,不少理事和会员想见他,跟他说句话,还要像追明星一样。这是不太应该的。当然,这里面有个精力问题,但精力不是,你的心思在哪里,精力就在哪里吗?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是第一个“国”字头的文化产业商会。创立这个会,李先生和百度是做了很多既出钱又出力的贡献的。商会本身,尤其是秘书处,也是月月有活动有服务的,百度也出了很多资源来支持商会乃至理事单位的发展。由此可见,李先生是真心想办好这个会,甚至服务大家的。那么问题来了,你真心想办好这个事情,却不亲自上前线听听(而不是看下面的文字汇报)理事和会员的意见,并且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恐怕就会效果打折扣了。当然,这也许是他出于对商会其他领导人的信任,但毕竟其他人不完全是自己,不可以代替自己。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有点半官方色彩,且是松散型组织,和管理公司完全是两回事。但其中,恐怕也能体现李先生的一点作风吧。这或许,也是他希望百度拥有最光洁的羽毛,而百度的一些业务还如此粗放甚至有些不堪的一个原因。

据我了解,百度自己是不怎么直接跟客户做生意的。搜索竞价也好,贴吧也好,都是交给其他独立法人公司去代理和承包,而一些代理公司又继续分发承包。如果谈维护百度的长期利益、品牌、信誉,这些公司和百度自己,一定不是在一个量级上的。但他们出了问题,承担社会责任,甚至背黑锅的却是百度而不是别人,是李彦宏自己。社会知道他们是谁啊,即使知道,社会也是讲你管治不良。这种自己的品牌、信誉被人拿在手上,但对方却可以随时洗脚上岸,不对你品牌和信誉负最大及最终责任的利益格局,如果不采用深入细节,而且非常非常接地气的管理,想一想也是令人不寒而栗。

但百度真的那么差劲吗?我看未必。所谓问题的背后都是机会,在这次对百度的声讨中,我看到问题,也更看到他们无限的潜力。如果把贴吧卖给骗子行假医、卖假药都能赚钱,何愁发展规范的互联网医疗不能盈利?

如果我是李彦宏,这几天想得最多的可能是,在依靠制度、管理、技术长远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化危为机,把被众人看好但百度毫无疑问拥有最好基础的互联网医疗,化梦想为现实并成为其间的绝对领导者。如果大家说的是真的,支持卖假药,行乱医都能每年收入几十亿,这不是最好的基础是什么?这除了百度,还有谁?

但正如通篇所说,这些都不只是价值观与态度能解决的问题,更需要策略、方法乃至资源去配合。这世上,没有天生的天使,也没有天生的魔鬼,都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环境、制度造就出来的。脱离实际,说你想做个好人,或者让别人做个好人,那是个笑话。

版权归“华商韬略”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获取授权。欢迎搜索关注“华商韬略” 微信公众号或下载“华商名人堂APP”,阅读华人商界更多“有价值的人物、事件与思想”。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