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鲁花集团孙孟全:不像企业家,更像一位农民代表!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鲁花集团孙孟全:不像企业家,更像一位农民代表!

从小作坊到百亿龙头企业,鲁花之所以能成为家喻户晓、人人信赖的国民品牌,与集团当家人孙孟全几十年如一日的奋斗与坚守密不可分。

文|凤凰网青岛 李蔚然

从“滴滴鲁花,香飘万家”到“中国味,鲁花香”,这些脍炙人口的广告语不知将多少人的记忆牵回与父母相伴在电视机前的无数夜晚。屏幕中,饱满的花生和从中流出的油滴,似乎让人隐约闻到了花生油的醇香,而这些关于鲁花的记忆也伴随了一代人的成长。

从小作坊到百亿龙头企业,鲁花之所以能成为家喻户晓、人人信赖的国民品牌,与集团当家人孙孟全几十年如一日的奋斗与坚守密不可分。

孙孟全,被誉为“中国花生产业第一人”。有人曾这样评价他:他是一个典型的山东汉子,低调内敛,吃了亏不声张,获得成功也不多言语。他像把自己深埋在泥土地里,一门心思做好花生油事业。也正因为如此,很多消费者熟悉鲁花花生油,但对孙孟全却知之甚少,更何况是其对中国花生产业做出的贡献了。

本期齐鲁企业家日参让我们走近这位不卑不亢,凭借一粒花生“榨”出百亿营收的“中国花生油大王”——孙孟全。

自我否定,终迎转机

或许你很难想象,如今市值百亿、声名显赫的鲁花集团,三十年前却是一个仅有四五间小平房且濒临倒闭的乡镇小厂,而这个岌岌可危的小厂却因孙孟全的到来起死回生。

高中毕业后,孙孟全来到烟台莱阳姜疃镇物资站工作,主要负责收购玉米和花生。山东本就是我国花生和玉米的主产区,每到收获的季节,孙孟全总能轻松地完成工作。

相较于农产品的收购,物资站建材、木料收购的境遇却是举步维艰。1983年建材市场一路下滑,物资站因此负债15万,让经济本就低迷的小站雪上加霜。彼时,33岁的孙孟全临危受命,出任站长。接手物资站后,孙孟全做的第一件事是砍掉水泥、建材等项目,把精力放在农产品上,大刀阔斧的改革让物资站扭亏为盈。

1984年,南美旱灾,花生减产,全球花生价格一路上涨,孙孟全看准时机,果断从银行贷款3000元,一口气收购了500斤花生,并第一时间送到外贸公司,结果一单就挣了8000多元。

而农产品淡旺季明显,单单靠农产品的收购,物资站难以长久盈利,“要么闲着没事干,要么忙起来没日没夜,剥壳剥得手指头磨破了皮。要让花生一年四季都能盈利,就必须朝下游延伸!”孙孟全决定发展深加工。

然而,刚创业孙孟全就碰上了一块硬骨头——如何去除黄曲霉素。彼时,国内大多企业采用化学高温榨油法去除黄曲霉毒素,但花生的内部营养受到破坏。如何既去除黄曲霉素,又能保留花生的营养和香气,在国内甚至科技发展水平更高的欧美国家都无法寻得现成的范本,于是孙孟全决定自己发明一套技术。

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孙孟全在厂房下挖了个地下室,披星戴月像搞核武器一样研究起来。很多人都觉得他疯了,外国人都搞不定的技术,一个乡镇小厂怎么可能成功。而六年后的1992年,他做到了!孙孟全和他的团队突破技术壁垒。五月,第一股鲁花5S压榨一级花生油缓缓从油管中流出,香飘四溢。

图片来源:鲁花集团官方网站

1993年,国家粮油行业参照鲁花的生产工艺,重新修订了花生油品质的国家标准,鲁花花生油成了业内质量的最高标准。

不遗余力,打造品牌

看着那黄澄澄的油,孙孟全打心眼里欢喜,抱着对自家油的自豪与希冀,孙孟全像父亲般把“孩子们”送上了市场。然而,现实却给他实实在在地泼了一盆冷水——产品上市一个月仅卖出了2瓶。

“掺兑”油卖得好,纯正花生油却销售惨淡,究其原因,却是人家牌子比鲁花硬。自此,孙孟全决定,要在打造品牌上下足功夫。

而打造品牌,定位是关键。孙孟全认为,鲁花的优势是花生油,而彼时这个细分市场还未出现领导品牌。于是,他决定将鲁花定位为做花生油的第一品牌。在广告上,鲁花下足了功夫。1996年,孙孟全斥巨资在央视投放广告,第二年又登陆各个地方台。孙孟全调侃说:“不把消费者砸晕不收兵。”

终于,鲁花在宣传上取得了巨大成功。曾经偏安一隅的乡镇小厂,带上了“人民大会堂宴会用油”的桂冠,加之在电视上大量投放广告,伴随着“滴滴鲁花,香飘万家”、“中国味,鲁花香,”等脍炙人口的广告词,鲁花迅速成为妇孺皆知的花生油品牌,鲁花花生油出现在家家户户的餐桌上。

2006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济南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时,当场称赞孙孟全,“鲁花有名啊,孙孟全!我们每天都吃鲁花油!”

图片来源:鲁花集团官方微信公众号

鲁花花生油一炮而红,1997年年底,鲁花花生油销量一举突破1000万。如今,鲁花年销售规模已超过300亿元,连续三十多年经济效益持续增长,花生油年生产能力达到150万吨,成为实实在在的国民品牌。

不像企业家的孙孟全 更像一位农民代表

鲁花在粮油市场打下了响当当的名头,成功的品牌营销让鲁花雄踞花生油市场第一品牌。孙孟全表示,只有有了市场的话语权,才有资格和能力保护中国农民的利益。只有与中国农民的利益捆绑在一起,鲁花才有发展的更大底气。他认为一个国家品牌最重要的是要代表一个国家的利益,代表这个国家的人民和消费者的利益,鲁花也一直按照这样的标准来经营。办厂之初,他就提出“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并将这句话挂到厂房的高墙上。

“人的价值是我为别人带来了多少幸福,为团队和公司带来多大的价值,而不是为自己带来多少利益。”在阐述企业文化时,孙孟全这样说道。在他看来,百姓利益为先。而自己可以是那枚深埋土壤里的小小花生,势要把自身全部的好奉献给百姓。虽然低调谦卑,但心中所念的是对消费者的“大爱”。

“爱”是鲁花的核心文化。鲁花在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广告语是这样说的:中国的花生,中国的科技,中国的好油。这句话看似普通,其实里面凝聚了鲁花对国家、对农民、对消费者浓浓的爱。

即使成为花生油行业的巨擘,孙孟全也未被利欲熏心,面对鱼目混珠的调和油市场,鲁花顶着压力,坚持高标准,严把质量关,在这种“倔强”的坚持中,鲁花自1992年问世以来,从未在相关部门的抽检中出过质量问题,更是被评为“国家级放心油”。

多年来,鲁花在给中国消费者提供健康美味的食用油产品的同时,还肩负着千万种植花生农民增收致富的责任。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的孙孟全,做企业背靠的也是农村。在他的心里,最重要的也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兄弟们。

都说孙孟全不像企业家,更像一个农民代表。“做人不能忘本,鲁花的原料都是农民种的,没有农民的支持,就没有鲁花的今天。爱农民就等于爱自己,农民好了,鲁花才能一直好下去。”孙孟全如是说道。在鲁花30年的历史上,从不对农民打白条,所有收购都是现款现结,从不拖欠。鲁花不仅获得了消费者的欢迎,更受到农民百姓的爱戴。

“在中国30年的经济变革中,致富的人很多,做成一个公司的人也不少,但是能够把一个产品做成一个品牌,把一个品牌做成一个产业链,用一个产业链来既造福消费者,又造福农民,同时为整个社会生态环境做出巨大贡献的企业,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这就是我尊敬这样的企业和这样的企业家的原因。”在鲁花文化读本《明道多德》的“序”中,中国营销战略专家路长全如此写道。

在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人们追求的不再是简单的吃饱穿暖,只有质量上乘、品牌响亮的产品,才会被大众选择、被时间选择,大智若愚的孙孟全有着最简单的想法,却也是最伟大的。在物欲横飞的今天,鲁花的“爱”永不过时。

来源:凤凰网青岛

原标题:鲁花集团孙孟全:不像企业家,更像一位农民代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鲁花集团孙孟全:不像企业家,更像一位农民代表!

从小作坊到百亿龙头企业,鲁花之所以能成为家喻户晓、人人信赖的国民品牌,与集团当家人孙孟全几十年如一日的奋斗与坚守密不可分。

文|凤凰网青岛 李蔚然

从“滴滴鲁花,香飘万家”到“中国味,鲁花香”,这些脍炙人口的广告语不知将多少人的记忆牵回与父母相伴在电视机前的无数夜晚。屏幕中,饱满的花生和从中流出的油滴,似乎让人隐约闻到了花生油的醇香,而这些关于鲁花的记忆也伴随了一代人的成长。

从小作坊到百亿龙头企业,鲁花之所以能成为家喻户晓、人人信赖的国民品牌,与集团当家人孙孟全几十年如一日的奋斗与坚守密不可分。

孙孟全,被誉为“中国花生产业第一人”。有人曾这样评价他:他是一个典型的山东汉子,低调内敛,吃了亏不声张,获得成功也不多言语。他像把自己深埋在泥土地里,一门心思做好花生油事业。也正因为如此,很多消费者熟悉鲁花花生油,但对孙孟全却知之甚少,更何况是其对中国花生产业做出的贡献了。

本期齐鲁企业家日参让我们走近这位不卑不亢,凭借一粒花生“榨”出百亿营收的“中国花生油大王”——孙孟全。

自我否定,终迎转机

或许你很难想象,如今市值百亿、声名显赫的鲁花集团,三十年前却是一个仅有四五间小平房且濒临倒闭的乡镇小厂,而这个岌岌可危的小厂却因孙孟全的到来起死回生。

高中毕业后,孙孟全来到烟台莱阳姜疃镇物资站工作,主要负责收购玉米和花生。山东本就是我国花生和玉米的主产区,每到收获的季节,孙孟全总能轻松地完成工作。

相较于农产品的收购,物资站建材、木料收购的境遇却是举步维艰。1983年建材市场一路下滑,物资站因此负债15万,让经济本就低迷的小站雪上加霜。彼时,33岁的孙孟全临危受命,出任站长。接手物资站后,孙孟全做的第一件事是砍掉水泥、建材等项目,把精力放在农产品上,大刀阔斧的改革让物资站扭亏为盈。

1984年,南美旱灾,花生减产,全球花生价格一路上涨,孙孟全看准时机,果断从银行贷款3000元,一口气收购了500斤花生,并第一时间送到外贸公司,结果一单就挣了8000多元。

而农产品淡旺季明显,单单靠农产品的收购,物资站难以长久盈利,“要么闲着没事干,要么忙起来没日没夜,剥壳剥得手指头磨破了皮。要让花生一年四季都能盈利,就必须朝下游延伸!”孙孟全决定发展深加工。

然而,刚创业孙孟全就碰上了一块硬骨头——如何去除黄曲霉素。彼时,国内大多企业采用化学高温榨油法去除黄曲霉毒素,但花生的内部营养受到破坏。如何既去除黄曲霉素,又能保留花生的营养和香气,在国内甚至科技发展水平更高的欧美国家都无法寻得现成的范本,于是孙孟全决定自己发明一套技术。

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孙孟全在厂房下挖了个地下室,披星戴月像搞核武器一样研究起来。很多人都觉得他疯了,外国人都搞不定的技术,一个乡镇小厂怎么可能成功。而六年后的1992年,他做到了!孙孟全和他的团队突破技术壁垒。五月,第一股鲁花5S压榨一级花生油缓缓从油管中流出,香飘四溢。

图片来源:鲁花集团官方网站

1993年,国家粮油行业参照鲁花的生产工艺,重新修订了花生油品质的国家标准,鲁花花生油成了业内质量的最高标准。

不遗余力,打造品牌

看着那黄澄澄的油,孙孟全打心眼里欢喜,抱着对自家油的自豪与希冀,孙孟全像父亲般把“孩子们”送上了市场。然而,现实却给他实实在在地泼了一盆冷水——产品上市一个月仅卖出了2瓶。

“掺兑”油卖得好,纯正花生油却销售惨淡,究其原因,却是人家牌子比鲁花硬。自此,孙孟全决定,要在打造品牌上下足功夫。

而打造品牌,定位是关键。孙孟全认为,鲁花的优势是花生油,而彼时这个细分市场还未出现领导品牌。于是,他决定将鲁花定位为做花生油的第一品牌。在广告上,鲁花下足了功夫。1996年,孙孟全斥巨资在央视投放广告,第二年又登陆各个地方台。孙孟全调侃说:“不把消费者砸晕不收兵。”

终于,鲁花在宣传上取得了巨大成功。曾经偏安一隅的乡镇小厂,带上了“人民大会堂宴会用油”的桂冠,加之在电视上大量投放广告,伴随着“滴滴鲁花,香飘万家”、“中国味,鲁花香,”等脍炙人口的广告词,鲁花迅速成为妇孺皆知的花生油品牌,鲁花花生油出现在家家户户的餐桌上。

2006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济南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时,当场称赞孙孟全,“鲁花有名啊,孙孟全!我们每天都吃鲁花油!”

图片来源:鲁花集团官方微信公众号

鲁花花生油一炮而红,1997年年底,鲁花花生油销量一举突破1000万。如今,鲁花年销售规模已超过300亿元,连续三十多年经济效益持续增长,花生油年生产能力达到150万吨,成为实实在在的国民品牌。

不像企业家的孙孟全 更像一位农民代表

鲁花在粮油市场打下了响当当的名头,成功的品牌营销让鲁花雄踞花生油市场第一品牌。孙孟全表示,只有有了市场的话语权,才有资格和能力保护中国农民的利益。只有与中国农民的利益捆绑在一起,鲁花才有发展的更大底气。他认为一个国家品牌最重要的是要代表一个国家的利益,代表这个国家的人民和消费者的利益,鲁花也一直按照这样的标准来经营。办厂之初,他就提出“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并将这句话挂到厂房的高墙上。

“人的价值是我为别人带来了多少幸福,为团队和公司带来多大的价值,而不是为自己带来多少利益。”在阐述企业文化时,孙孟全这样说道。在他看来,百姓利益为先。而自己可以是那枚深埋土壤里的小小花生,势要把自身全部的好奉献给百姓。虽然低调谦卑,但心中所念的是对消费者的“大爱”。

“爱”是鲁花的核心文化。鲁花在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广告语是这样说的:中国的花生,中国的科技,中国的好油。这句话看似普通,其实里面凝聚了鲁花对国家、对农民、对消费者浓浓的爱。

即使成为花生油行业的巨擘,孙孟全也未被利欲熏心,面对鱼目混珠的调和油市场,鲁花顶着压力,坚持高标准,严把质量关,在这种“倔强”的坚持中,鲁花自1992年问世以来,从未在相关部门的抽检中出过质量问题,更是被评为“国家级放心油”。

多年来,鲁花在给中国消费者提供健康美味的食用油产品的同时,还肩负着千万种植花生农民增收致富的责任。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的孙孟全,做企业背靠的也是农村。在他的心里,最重要的也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兄弟们。

都说孙孟全不像企业家,更像一个农民代表。“做人不能忘本,鲁花的原料都是农民种的,没有农民的支持,就没有鲁花的今天。爱农民就等于爱自己,农民好了,鲁花才能一直好下去。”孙孟全如是说道。在鲁花30年的历史上,从不对农民打白条,所有收购都是现款现结,从不拖欠。鲁花不仅获得了消费者的欢迎,更受到农民百姓的爱戴。

“在中国30年的经济变革中,致富的人很多,做成一个公司的人也不少,但是能够把一个产品做成一个品牌,把一个品牌做成一个产业链,用一个产业链来既造福消费者,又造福农民,同时为整个社会生态环境做出巨大贡献的企业,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这就是我尊敬这样的企业和这样的企业家的原因。”在鲁花文化读本《明道多德》的“序”中,中国营销战略专家路长全如此写道。

在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人们追求的不再是简单的吃饱穿暖,只有质量上乘、品牌响亮的产品,才会被大众选择、被时间选择,大智若愚的孙孟全有着最简单的想法,却也是最伟大的。在物欲横飞的今天,鲁花的“爱”永不过时。

来源:凤凰网青岛

原标题:鲁花集团孙孟全:不像企业家,更像一位农民代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