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长江十年禁渔令背后:渔民转型为巡护员,江豚拟升级国家一级保护物种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长江十年禁渔令背后:渔民转型为巡护员,江豚拟升级国家一级保护物种

保护好生命长江、推进长江生态环境修复已成为现在和未来必须、也是急需要做的事。上海作为长江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守门员”,也肩负着引领长江经济带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责任。

图片来源:图虫

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正在为退出长江流域的渔民创造了一个新工作——协助巡护员,即协助工作人员开展长江巡护工作。

2020年10月25日下午,在第六届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名人讲坛”圆桌会议上,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副理事长王利民介绍了基金会现在在做的核心工作,希望推动更多社会力量来保护长江的旗舰物种。

2020年1月1日0时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开始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除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以外的天然水域,最迟自2021年1月1日0时起实行暂定为期10年的常年禁捕,期间禁止天然渔业资源的生产性捕捞。

“长江的渔民曾经是时代的骄傲,在70年代-80年代的时候,他们为了解决中国的蛋白质辛苦劳动,提供给我们动物蛋白,但是现在为了保护生态,他们要从长江里面退出来,一共有约30万渔民要退出长江流域。”王利民表示。

本届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名人讲坛”圆桌会议邀请专家学者,从环境科学、生命科学、自然科学、海洋学、生态学、生物学、传媒学等相关领域出发,围绕“保护长江生物多样性,促进长江流域生态永续发展”、“科学精准治理,推进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生态长江、文化长江、经济长江的高度融合”等议题,结合当地长江生态治理现状与自身丰富的一线实践经验,并与英国、阿根廷等国专家交流意见,就长江流域生态建设、产业转型、人文塑造等问题谏言献策,为长江以及长江流域的未来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

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荣誉理事长左焕琛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随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长江流域发展规划,保护好生命长江、推进长江生态环境修复已成为现在和未来必须、也是急需要做的事。上海作为长江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守门员”,也肩负着引领长江经济带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责任。

左理事长致辞

原上海海洋大学校长潘迎捷指出:“长江生态系统健康的标志是水生生物的多样性,而这个多样性的关键物种就是鱼类,而鱼类中主要就是看洄游性鱼类。”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员王丁进一步谈到了长江的稀有鱼类。长江白鲟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类,是长江的荣耀,但是白鲟也在今年被宣布灭绝。中华鲟现在已经连续三年没有生育,目前长江江豚成为长江仅存的最大的水生动物。他建议,把保护江豚作为长江大保护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

不久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就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长江江豚拟升级为国家一级保护物种。

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副理事长王利民发言。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原副院长陈进透露,他们在评估长江生态环境健康指标时,水温因素占1/3,水环境因素占1/3,水生态因素占1/3。评价结果按从A+到E-十个等级。结果显示,长江下游是A类,长江上游在评价中是B+,而长江中游得到的评价结果是C,属于中等水平。

陈进指出,目前长江中上游还存在平衡发展和保护的问题,希望长江保护从经济发达的上海向中上游传递。

“我们正在对东滩、西沙湿地的环境污染进行监测,还把生态质量监测、鸟类生长状态等内容也加进去,支持生态保护。”华东师范大学崇明生态研究院院长唐剑武介绍了最新的一项工作。

研究发现,滨海湿地的平均固碳速率在每年每平方米162克碳左右,相当于1公顷湿地可以吸收1辆普通汽车1年的碳排放量。因此,保护和修复滨海湿地,增加其强大的固碳功能,既能够保护海岸生态环境,又能固碳减排,抵御气候变化。

签约仪式

会议期间还举行了《上海科技馆“鲸奇世界”拉萨巡展协议》签约仪式。上海科技馆馆长王小明、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馆长党卫东、巨人网络公共事务负责人陈晓钟共同签署了三方合作协议。

青藏高原曾经是海洋,现今是世界屋脊,此次《鲸奇世界》拉萨巡展,希望海洋环保主题的展览能够激发藏区青少年的好奇心。展览将于10月30日亮相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合作三方将以此次拉萨巡展为契机,继续深入开展多方合作。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柏国强表示,改革开放以来,长江流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心与活力所在。长江流域的发展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长江生态环境问题是长期形成的,治理这些问题必须实事求是、久久为功。禁渔禁捞是当前阶段迈出的一大步,却也只是万里征程的一小步,必须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长江十年禁渔令背后:渔民转型为巡护员,江豚拟升级国家一级保护物种

保护好生命长江、推进长江生态环境修复已成为现在和未来必须、也是急需要做的事。上海作为长江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守门员”,也肩负着引领长江经济带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责任。

图片来源:图虫

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正在为退出长江流域的渔民创造了一个新工作——协助巡护员,即协助工作人员开展长江巡护工作。

2020年10月25日下午,在第六届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名人讲坛”圆桌会议上,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副理事长王利民介绍了基金会现在在做的核心工作,希望推动更多社会力量来保护长江的旗舰物种。

2020年1月1日0时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开始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除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以外的天然水域,最迟自2021年1月1日0时起实行暂定为期10年的常年禁捕,期间禁止天然渔业资源的生产性捕捞。

“长江的渔民曾经是时代的骄傲,在70年代-80年代的时候,他们为了解决中国的蛋白质辛苦劳动,提供给我们动物蛋白,但是现在为了保护生态,他们要从长江里面退出来,一共有约30万渔民要退出长江流域。”王利民表示。

本届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名人讲坛”圆桌会议邀请专家学者,从环境科学、生命科学、自然科学、海洋学、生态学、生物学、传媒学等相关领域出发,围绕“保护长江生物多样性,促进长江流域生态永续发展”、“科学精准治理,推进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生态长江、文化长江、经济长江的高度融合”等议题,结合当地长江生态治理现状与自身丰富的一线实践经验,并与英国、阿根廷等国专家交流意见,就长江流域生态建设、产业转型、人文塑造等问题谏言献策,为长江以及长江流域的未来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

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荣誉理事长左焕琛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随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长江流域发展规划,保护好生命长江、推进长江生态环境修复已成为现在和未来必须、也是急需要做的事。上海作为长江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守门员”,也肩负着引领长江经济带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责任。

左理事长致辞

原上海海洋大学校长潘迎捷指出:“长江生态系统健康的标志是水生生物的多样性,而这个多样性的关键物种就是鱼类,而鱼类中主要就是看洄游性鱼类。”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员王丁进一步谈到了长江的稀有鱼类。长江白鲟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类,是长江的荣耀,但是白鲟也在今年被宣布灭绝。中华鲟现在已经连续三年没有生育,目前长江江豚成为长江仅存的最大的水生动物。他建议,把保护江豚作为长江大保护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

不久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就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长江江豚拟升级为国家一级保护物种。

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副理事长王利民发言。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原副院长陈进透露,他们在评估长江生态环境健康指标时,水温因素占1/3,水环境因素占1/3,水生态因素占1/3。评价结果按从A+到E-十个等级。结果显示,长江下游是A类,长江上游在评价中是B+,而长江中游得到的评价结果是C,属于中等水平。

陈进指出,目前长江中上游还存在平衡发展和保护的问题,希望长江保护从经济发达的上海向中上游传递。

“我们正在对东滩、西沙湿地的环境污染进行监测,还把生态质量监测、鸟类生长状态等内容也加进去,支持生态保护。”华东师范大学崇明生态研究院院长唐剑武介绍了最新的一项工作。

研究发现,滨海湿地的平均固碳速率在每年每平方米162克碳左右,相当于1公顷湿地可以吸收1辆普通汽车1年的碳排放量。因此,保护和修复滨海湿地,增加其强大的固碳功能,既能够保护海岸生态环境,又能固碳减排,抵御气候变化。

签约仪式

会议期间还举行了《上海科技馆“鲸奇世界”拉萨巡展协议》签约仪式。上海科技馆馆长王小明、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馆长党卫东、巨人网络公共事务负责人陈晓钟共同签署了三方合作协议。

青藏高原曾经是海洋,现今是世界屋脊,此次《鲸奇世界》拉萨巡展,希望海洋环保主题的展览能够激发藏区青少年的好奇心。展览将于10月30日亮相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合作三方将以此次拉萨巡展为契机,继续深入开展多方合作。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柏国强表示,改革开放以来,长江流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心与活力所在。长江流域的发展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长江生态环境问题是长期形成的,治理这些问题必须实事求是、久久为功。禁渔禁捞是当前阶段迈出的一大步,却也只是万里征程的一小步,必须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