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离开北京“动批”3年后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离开北京“动批”3年后

6000多户动批商家的到来,拉动燕郊“看齐”北京。

图片来源:Pexels-George Shervashidze

文|燃财经  朱晓宇

编辑|饶霞飞

“离开‘动批’三年以后,我在燕郊的东贸找到了安身之所。”来自安徽的刘婷婷在服装行业摸爬滚打了十余年,在此之前,她一直在北京动物园批发市场(以下简称“动批”)从事服装批发生意。

“那是最好的十年。”刘婷婷怀念在动批的那些年,那是她生意的黄金时期。

2017年,为了响应北京市疏散动批的规定,刘婷婷搬离了动批,入驻到了紧邻北京的河北省廊坊市燕郊开发区的“东贸服装批发市场”(以下简称“东贸”)。

“落差肯定是有的,但度过迷茫期后,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刘婷婷见证了东贸这3年里从0到1的发展,更见证了燕郊近几年的变化。

“越来越好”是刘婷婷最直观的感受。她承认燕郊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这个紧邻北京的河北小镇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展。“进京的道路越来越多,比刚来的时候方便多了。地铁真正要通过来了,医保共享了,环境也越来越整洁了。”

燕郊只是环京都市圈的一个缩影。实际上,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推进,以首都北京为核心的环京区域,已经形成包括直辖市天津、地级市廊坊、县级市固安等多等级城市为节点的网络体系。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副中心、雄安地区等核心地带的加快建设,环京都市圈发展获得了极大的能量。环京都市圈在承接与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推动空间结构产业结构优化提升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动批到东贸

“搬还是不搬,搬去哪里,这是个问题。”

2017年,在接到动物园批发市场要在年底前完成疏散的正式通知后,刘婷婷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从2007年进入动批,她已经在那里待了整整10个年头,开了三家档口。如果文艺一点说,刘婷婷把最美好的青春都奉献在了那里,动批不仅承载了她的青春,更支撑了她赖以谋生的事业。

曾经,动批作为华北地区最大的服装批发集散地,主要聚集了东鼎、天和白马、众合、天皓城、金开利德、世纪天乐等批发市场。由于档口多、商品种类齐全,动批吸引了众多的批发商进来采购。而刘婷婷也依赖于这块宝地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每个档口的日营业额都能超过10万元,最好的时候甚至达到了15万元。

但是刘婷婷必须要找到新的安身之所。2015年12月,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缓解首都“大城市病”,北京西城区区委书记卢映川表示,要在2017年之前,疏解掉动批30万平方米的市场,同时疏解从业人员3万人,减少流动人口5-10万人。

紧邻北京的燕郊是疏解商户的承接地之一。除了东贸之外,还有河北白沟、河北永清、河北沧州、天津、河南、广州等地。

刘婷婷在权衡后,选择了前往燕郊,她周围的很多朋友也做出了和她一样的选择,这在她看来,这是好事。“像我们做服装批发的,依赖于产业群而存在,只有越来越多的商家聚集一起‘抱团取暖’,才能带来产业群优势,从而吸引消费者前来买单。”

能够吸引“刘婷婷们”的,是东贸给出的优惠政策。动批刚刚启动疏解的时候,东贸就组织过不少人前往动批招商,并承诺入住之后的商户可以免一年的运营费,刘婷婷他们也是赶着这批优惠政策搬去了东贸。

“除了搬去东贸其实也没有更好的选择,天津的档口规划的是做男装批发,东贸这边是女装批发。广州那边虽然是第一手货源但都是工厂走货,我们没有工厂的小商小贩不具有优势,其他地方更是没有服装批发的基因。”刘婷婷看中了燕郊离北京近的这一先天优势,“从地理位置上看,只有燕郊离北京最近,大家都说燕郊以后要通地铁,交通还得要改善,所以有一半多的人都来到了燕郊。”

在2014-2017年的三次疏解中,动批共迁出了超过1.3万户商家,东贸的承接数量大约在6000多户左右。

迁到东贸以后,一开始,正如刘婷婷担心的那样,生意不够理想,从2017年初搬去直至该年年尾,其店铺的营业额还不够原来动批的四分之一。但刘婷婷想,刚搬来总需要个过程,她认为做生意也是跟时间博弈的棋局,撑得住就能活得下来。

为了存粮过冬,刘婷婷将在东贸的两家档口关了一个。所幸的是,刘婷婷跑过了时间,她的生意慢慢得到了恢复。到了今年,她店里的日均营业额在5万元左右,已经达到了原先的一半儿。据刘婷婷表示,其店里的业绩在东贸批发市场里排在中等偏上,“大部分人的生意都在逐渐恢复。”

图 / 燃财经摄

尽管收入确实比在动批减少了,但刘婷婷依然看好东贸的未来。她对比了一下搬去了天津的档口,东贸的生意已经让她欣慰不少。据刘婷婷透露,从去年开始挪到天津的档口陆续关了不少,她认识的几个熟人也从天津转去广州做生意。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像刘婷婷那样幸运,有一些商户,因为搬到东贸之后利润微薄,也撤店搬去去了广州、杭州等地。

一位正在转让的商户向燃财经表示,“从2017年搬到东贸开始,人流量和营业额没有很大的提升,跟动物园那时候相比差了两三倍的客流量。本来就犹豫要不要搬不搬走,今年疫情直接帮我做了决定,疫情之后上半年没开张,下半年的流量更比不上去年,再扣掉房租成本、拿货成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员工开支和尾货清仓后,今年赔了不少,干脆关店去广州试试看。”

为了留住商家,东贸拿出了积极挽留的态度。在疫情期间,东贸也向全体商户连续减免了3个多月的租金,这样的铺租减免力度足以见到当地对发展批发市场的决心。

为了形成群聚效应,燕郊也在规划更多的批发商城。在调整各种业态急速转型的背景下,短时间内燕郊涌现出了众多服装城,燕福达建材市场、乐天玛特商城、研发大厦、汇福悦榕湾、会议中心等纷纷转型成了批发市场,而这些服装城早在去年就开始紧密招商。

本地人留在燕郊

承接了动批后,以东贸为核心的生态圈也在悄然地发生变化。

曹永平便是受益者之一。他是土生土长的燕郊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因为没有合适的就业机会,离家“深漂”是曹永平心里难解的痛。往年这个时候,他与在家里读书的孩子相隔千里,在深圳的某个摊位经营着不到二十平米的麻辣烫小吃。

回忆起燕郊近十年的面貌,曹永平的记忆是房价高、收入低 ,又没有合适的工作机会。他说,“如果不用考虑生计,我也不愿意离开孩子去老远的地方打工。”

过去几年,因为传言燕郊要被规划到北京了,促使一众北漂涌进燕郊买房安家落户,燕郊的房价被越推越高。十余年间,燕郊的人口也呈现数十倍的增长,从2007年的10余万人一路飙升到2017年的70万常住人口。尽管如此,曹勇平也并没有考虑过回燕郊,他看得非常明白,“虽然人口暴涨,但是这对当地的就业机会几乎起不到太大的帮助,他们白天在北京上班,晚上回到燕郊,其他时间,燕郊都是一片沉寂,因此燕郊被称为’睡城‘。”

由于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2014年,在京津冀一体化的政策提出来之后,燕郊成为了一块飞地,承接了越来越多的非首都功能疏解的产业和人口。

而燕郊首先迎来的是批发市场。2017年1月1日,燕郊东贸国际服装城的正式开始试营业,这撕开了燕郊身上的“睡城”的标签。街道上的公交和私家车源源不断地开进燕郊小城,人来人往的街道和商城拉动了当地的就业机会。

2017年底,观察了一个多月的曹永平决定结束深漂,把谋生的事业搬回燕郊老家,他在东贸附近开了一家小餐馆,现在生意红火,收益并不比在深圳差。那段时间他心里都在盘算着往后的生意规划,他打算要在五年之内给家里买套房。曹永平说,“盘下位于东贸所在小区的一间底商后,突然感觉安心了很多。”

事实上,服装批发市场带动的“人口红利”让曹永平受益不少,现在每天生意最好的时候,就是服装城生意最旺的时候,批发商逛累了要吃饭,老板、销售员、搬运工、保安工作了一天也要吃饭,这些人流量很好地带动了他的生意。用曹永平的话来说80%以上的生意都是由东贸衍生。

而来自300公里之外的承德人李红军,也从东贸搬过来开始,每年秋冬都会带着爱人来到这里卖烤红薯。

过去几年,李红军夫妇也曾辗转过廊坊、河南、深圳等地打工,也进过容纳几万人的流水线工厂。最终在朋友的推荐下,他们在燕郊卖起了烤红薯。东贸生意没有起来之前,李红军一天要跑工厂、大学和集市,兜兜转转一大圈,一天最多挣到200-300元左右的利润。如今,仅东贸商城的人流量就足够支撑起他的生意。

现在在东贸,李红军一天能卖出一百多斤烤红薯,每斤8元,每天的利润不低于 600元。虽然只有秋冬两个季节,但这份利润已经超出他在工厂打工的数倍。李红军的爱人也在附近的餐馆里当服务员,夫妻两口在东贸的带动下,努力赚钱供家里的小孩上学。

图 / 燃财经摄

“门口小弟”陈超也是东贸批发市场转移过来的受益者。

2017年之前,陈超还在动物园批发市场干着同样的活,动批要被疏解到燕郊的通知下来以后,陈超与那些忧心忡忡、不知道在北京是去是留的人不同,他很庆幸动批是被搬迁到了燕郊,因为那里才是他的大本营。

陈超说,过去几年,很多燕郊本地人都会去外地打工,东贸批发市场起来了以后,他们就没必要再跑去外地了。“这里很多就业的工人都是河北本地人,就拿我来说,自己没文化,想打工不是进工厂就是去工地,工厂不自由赚的少,去工地没技术只能干累活,没有比来东贸更好的选择。”

图 / 燃财经摄

东贸崛起以后,燕郊小镇正变得前所未有地热闹。过去三年,它正以30%的人口增长速度快速发展,2020 年,燕郊开发区的常驻人口约100万人。

除了人口之外,与之增长的还有周围的租金。离批发市场不到100米的潮白人家小区,多张招租小广告上写着:“两居朝阳拎包入住,距离东贸步行5分钟,月租金2400元。”而再往南或往东方向不过5公里的二居室,月租金在1500元,已经拉出了将近1000元的差价。

而承接了动批的东贸,其租金更是比肩一线城市。据燃财经了解,东贸的一家正在58商城出租的商铺报价为7.8元/平米/天,64平米的店铺月租金在1.5万元,东贸地段好点的店铺,在58的报价为10元/平米/天。据刘婷婷透露,他们在动物园的商铺租金是13元/平米/天,东贸是8元/平米/天,铺租价格直逼北京。

东贸对燕郊经济的带动效果,也推进了周边的商业纷纷转型复制。原来的燕福达建材市场,从经营建材摇身一变成为东贸服装城二期,仅燕福达西区就有2000多个商位档口;位于燕郊核心地段之一燕顺路上的乐天玛特商城将修建为东贸小商品城,位于乐天玛特旁新建的研发大厦将打造为东贸鞋城;燕顺路上的汇福悦榕湾原来打算建造的家乐福的位置,也从美食城招商变成了招商动批商家;原来的燕郊会议中心也转型成为了承接天乐服装城的疏解地。

小镇正在“看齐”北京

多年来,燕郊一直做着它的“北京梦”:一是燕郊要划归北京,二是北京的地铁要修到燕郊,最后一个是京津冀一体化经济带飞燕郊。现在,除了第一个梦外,后两个离燕郊人民越来越近。

在2014年的北京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上,北京市政府提供的宣传片介绍:北京的地铁线路将修往河北相关城市。随后,地铁22号线贯穿燕郊被推上日程,预计2024年开通,这让深受交通困扰的燕郊居民极为振奋。

9月28日下午,在燕郊科学城板块价值论坛上,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发展策划研究所所长彭剑波表示,地铁22号的开通,将助力从燕郊到京郊的华丽转身,促进自贸区与科学城双战略创造新发展机会,在他看来,这可能是副中心和北三县协同发展之后非常重要的改变。“这意味着燕郊已经进入到了轨道上的都市圈,依托地铁22号线,将有效缓解进京的拥堵情况,不仅仅节约大量的个人通勤成本,而且也一定意义上节约了大量的社会成本。”

在燕郊靠近北京通州的几个待开盘的小区旁,已经明确宣传了要在2024年开通三站地铁,“通地铁”也成为了这些楼盘的销量“保障”。

据燕郊一家链家的房产经纪人表示,2015-2016年的两年间,燕郊的房价经历了最疯狂的阶段,部分楼盘在最顶峰时候达到了4万元/平米。在燕郊出台限购令政策后,周围的房价在政策调控中也逐渐回温。其中,将要通地铁的几个小区楼盘相对最能抗跌,这些临近地铁的一手房,平均比没有通地铁的小区高出4000-5000元。

除了交通外,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快速推进,燕郊近年来的发展有目共睹。2014年,作为重要国家战略,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被推上日程,以疏解首都面临的巨大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压力。因为燕郊所处的特殊地理优势,使得其首当其冲地承接了北京的产业转移重任。

也是从2014年起,燕郊所属的北三县新注册企业呈显著指数级增长,2019年新增企业数更是达到万级。据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睡城”转身,北三县如何“入圈”?》称,新增企业类型中,80%以上集中在批发零售、租赁和商务服务、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等生活及生产相关服务业。近年来北京资本向北三县溢出的速度加快,北三县在吸收外部企业资本投资中,90%以上来源于北京市的相关区县。

如今,在北京副中心的以北三县的协同发展当中,包括燕郊在内的北三县由“三统一”向“四统一”升级: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管控、统一标准,燕郊产业的快速发展几乎与通州副中心的推进同步。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向燃财经表示,“京津冀一体化对于燕郊经济的带动作用明显。未来,燕郊经济应该主要从数字经济、数字贸易等方向跟从北京的脚步,朝着北京的方向发展。”

2019年河北省政府公布,在推进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中,概念投入的区域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为7336.3亿元,比上年增长9.6%,区域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由上年的7.5人增加至2019年的7.8人。2019年,河北在基础设施共享方面,也在推进重大项目稳步前行,2019年区域基础设施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26.7%,提升1.3个百分点。

而这些投资受益,完全体现在了燕郊人民身上。

一位家住燕郊在京上班的媒体人陈瑶表示,随着京津冀地区的整体发展,燕郊的公共交通、优质教育、医疗资源都在与北京打通。陈瑶在北京十几年的社保、公积金、医疗保险等都燕郊行使畅通。在燕郊看病,也可以使用北京的医保;去往北京上班,从燕郊通行的公交也所属于北京公交集团,这些都大大方便了陈瑶在燕郊的生活。

现今燕郊镇内有930、811、812、813、814、815等近十条直通北京的公交专线。

宋清辉表示,“现在,燕郊的市政管理、医疗、交通等,都已经与北京一体化,这些信息释放了重要信号,催生出燕郊楼市融融暖意。未来这些会再次刺激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燕郊,对燕郊的经济带来深远的积极影响。”

图 / 燃财经摄

公共服务、医疗体系等一系列的互联互通,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去年上海开通至昆山的跨省地铁,大大提高了上海在长三角的辐射效应。而燕郊也在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中,逐渐向北京看齐,未来燕郊也可能会成为下一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典型样本。

实际上,不仅仅是燕郊,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建设的快速推进,一个以首都北京为核心,辐射直辖市天津、地级市廊坊、县级市固安等多等级的城市为节点的北京都市圈已经初具规模。

“环京地区服务首都定位、承接非首都职能的责任非常明确,京西、京南、京东三个区域各凭利好,各有特色——京西依靠冬奥功能走廊辐射带动,京东凭借副中心功能走廊崛起、京南则依靠新机场雄安新区走廊发展势头强劲。”中国城市发展中心学术委秘书长冯奎在一次公开论坛上表示,未来,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深入推进,环京地区将迎来更好的发展。

虽然转变确实需要一个过程,但刘婷婷他们相信,迎接他们的是更好的未来。

*应采访者要求,文中刘婷婷、曹永平、李红军、陈超、陈瑶均为化名。

 

你如何看待燕郊未来的发展?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离开北京“动批”3年后

6000多户动批商家的到来,拉动燕郊“看齐”北京。

图片来源:Pexels-George Shervashidze

文|燃财经  朱晓宇

编辑|饶霞飞

“离开‘动批’三年以后,我在燕郊的东贸找到了安身之所。”来自安徽的刘婷婷在服装行业摸爬滚打了十余年,在此之前,她一直在北京动物园批发市场(以下简称“动批”)从事服装批发生意。

“那是最好的十年。”刘婷婷怀念在动批的那些年,那是她生意的黄金时期。

2017年,为了响应北京市疏散动批的规定,刘婷婷搬离了动批,入驻到了紧邻北京的河北省廊坊市燕郊开发区的“东贸服装批发市场”(以下简称“东贸”)。

“落差肯定是有的,但度过迷茫期后,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刘婷婷见证了东贸这3年里从0到1的发展,更见证了燕郊近几年的变化。

“越来越好”是刘婷婷最直观的感受。她承认燕郊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这个紧邻北京的河北小镇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展。“进京的道路越来越多,比刚来的时候方便多了。地铁真正要通过来了,医保共享了,环境也越来越整洁了。”

燕郊只是环京都市圈的一个缩影。实际上,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推进,以首都北京为核心的环京区域,已经形成包括直辖市天津、地级市廊坊、县级市固安等多等级城市为节点的网络体系。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副中心、雄安地区等核心地带的加快建设,环京都市圈发展获得了极大的能量。环京都市圈在承接与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推动空间结构产业结构优化提升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动批到东贸

“搬还是不搬,搬去哪里,这是个问题。”

2017年,在接到动物园批发市场要在年底前完成疏散的正式通知后,刘婷婷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从2007年进入动批,她已经在那里待了整整10个年头,开了三家档口。如果文艺一点说,刘婷婷把最美好的青春都奉献在了那里,动批不仅承载了她的青春,更支撑了她赖以谋生的事业。

曾经,动批作为华北地区最大的服装批发集散地,主要聚集了东鼎、天和白马、众合、天皓城、金开利德、世纪天乐等批发市场。由于档口多、商品种类齐全,动批吸引了众多的批发商进来采购。而刘婷婷也依赖于这块宝地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每个档口的日营业额都能超过10万元,最好的时候甚至达到了15万元。

但是刘婷婷必须要找到新的安身之所。2015年12月,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缓解首都“大城市病”,北京西城区区委书记卢映川表示,要在2017年之前,疏解掉动批30万平方米的市场,同时疏解从业人员3万人,减少流动人口5-10万人。

紧邻北京的燕郊是疏解商户的承接地之一。除了东贸之外,还有河北白沟、河北永清、河北沧州、天津、河南、广州等地。

刘婷婷在权衡后,选择了前往燕郊,她周围的很多朋友也做出了和她一样的选择,这在她看来,这是好事。“像我们做服装批发的,依赖于产业群而存在,只有越来越多的商家聚集一起‘抱团取暖’,才能带来产业群优势,从而吸引消费者前来买单。”

能够吸引“刘婷婷们”的,是东贸给出的优惠政策。动批刚刚启动疏解的时候,东贸就组织过不少人前往动批招商,并承诺入住之后的商户可以免一年的运营费,刘婷婷他们也是赶着这批优惠政策搬去了东贸。

“除了搬去东贸其实也没有更好的选择,天津的档口规划的是做男装批发,东贸这边是女装批发。广州那边虽然是第一手货源但都是工厂走货,我们没有工厂的小商小贩不具有优势,其他地方更是没有服装批发的基因。”刘婷婷看中了燕郊离北京近的这一先天优势,“从地理位置上看,只有燕郊离北京最近,大家都说燕郊以后要通地铁,交通还得要改善,所以有一半多的人都来到了燕郊。”

在2014-2017年的三次疏解中,动批共迁出了超过1.3万户商家,东贸的承接数量大约在6000多户左右。

迁到东贸以后,一开始,正如刘婷婷担心的那样,生意不够理想,从2017年初搬去直至该年年尾,其店铺的营业额还不够原来动批的四分之一。但刘婷婷想,刚搬来总需要个过程,她认为做生意也是跟时间博弈的棋局,撑得住就能活得下来。

为了存粮过冬,刘婷婷将在东贸的两家档口关了一个。所幸的是,刘婷婷跑过了时间,她的生意慢慢得到了恢复。到了今年,她店里的日均营业额在5万元左右,已经达到了原先的一半儿。据刘婷婷表示,其店里的业绩在东贸批发市场里排在中等偏上,“大部分人的生意都在逐渐恢复。”

图 / 燃财经摄

尽管收入确实比在动批减少了,但刘婷婷依然看好东贸的未来。她对比了一下搬去了天津的档口,东贸的生意已经让她欣慰不少。据刘婷婷透露,从去年开始挪到天津的档口陆续关了不少,她认识的几个熟人也从天津转去广州做生意。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像刘婷婷那样幸运,有一些商户,因为搬到东贸之后利润微薄,也撤店搬去去了广州、杭州等地。

一位正在转让的商户向燃财经表示,“从2017年搬到东贸开始,人流量和营业额没有很大的提升,跟动物园那时候相比差了两三倍的客流量。本来就犹豫要不要搬不搬走,今年疫情直接帮我做了决定,疫情之后上半年没开张,下半年的流量更比不上去年,再扣掉房租成本、拿货成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员工开支和尾货清仓后,今年赔了不少,干脆关店去广州试试看。”

为了留住商家,东贸拿出了积极挽留的态度。在疫情期间,东贸也向全体商户连续减免了3个多月的租金,这样的铺租减免力度足以见到当地对发展批发市场的决心。

为了形成群聚效应,燕郊也在规划更多的批发商城。在调整各种业态急速转型的背景下,短时间内燕郊涌现出了众多服装城,燕福达建材市场、乐天玛特商城、研发大厦、汇福悦榕湾、会议中心等纷纷转型成了批发市场,而这些服装城早在去年就开始紧密招商。

本地人留在燕郊

承接了动批后,以东贸为核心的生态圈也在悄然地发生变化。

曹永平便是受益者之一。他是土生土长的燕郊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因为没有合适的就业机会,离家“深漂”是曹永平心里难解的痛。往年这个时候,他与在家里读书的孩子相隔千里,在深圳的某个摊位经营着不到二十平米的麻辣烫小吃。

回忆起燕郊近十年的面貌,曹永平的记忆是房价高、收入低 ,又没有合适的工作机会。他说,“如果不用考虑生计,我也不愿意离开孩子去老远的地方打工。”

过去几年,因为传言燕郊要被规划到北京了,促使一众北漂涌进燕郊买房安家落户,燕郊的房价被越推越高。十余年间,燕郊的人口也呈现数十倍的增长,从2007年的10余万人一路飙升到2017年的70万常住人口。尽管如此,曹勇平也并没有考虑过回燕郊,他看得非常明白,“虽然人口暴涨,但是这对当地的就业机会几乎起不到太大的帮助,他们白天在北京上班,晚上回到燕郊,其他时间,燕郊都是一片沉寂,因此燕郊被称为’睡城‘。”

由于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2014年,在京津冀一体化的政策提出来之后,燕郊成为了一块飞地,承接了越来越多的非首都功能疏解的产业和人口。

而燕郊首先迎来的是批发市场。2017年1月1日,燕郊东贸国际服装城的正式开始试营业,这撕开了燕郊身上的“睡城”的标签。街道上的公交和私家车源源不断地开进燕郊小城,人来人往的街道和商城拉动了当地的就业机会。

2017年底,观察了一个多月的曹永平决定结束深漂,把谋生的事业搬回燕郊老家,他在东贸附近开了一家小餐馆,现在生意红火,收益并不比在深圳差。那段时间他心里都在盘算着往后的生意规划,他打算要在五年之内给家里买套房。曹永平说,“盘下位于东贸所在小区的一间底商后,突然感觉安心了很多。”

事实上,服装批发市场带动的“人口红利”让曹永平受益不少,现在每天生意最好的时候,就是服装城生意最旺的时候,批发商逛累了要吃饭,老板、销售员、搬运工、保安工作了一天也要吃饭,这些人流量很好地带动了他的生意。用曹永平的话来说80%以上的生意都是由东贸衍生。

而来自300公里之外的承德人李红军,也从东贸搬过来开始,每年秋冬都会带着爱人来到这里卖烤红薯。

过去几年,李红军夫妇也曾辗转过廊坊、河南、深圳等地打工,也进过容纳几万人的流水线工厂。最终在朋友的推荐下,他们在燕郊卖起了烤红薯。东贸生意没有起来之前,李红军一天要跑工厂、大学和集市,兜兜转转一大圈,一天最多挣到200-300元左右的利润。如今,仅东贸商城的人流量就足够支撑起他的生意。

现在在东贸,李红军一天能卖出一百多斤烤红薯,每斤8元,每天的利润不低于 600元。虽然只有秋冬两个季节,但这份利润已经超出他在工厂打工的数倍。李红军的爱人也在附近的餐馆里当服务员,夫妻两口在东贸的带动下,努力赚钱供家里的小孩上学。

图 / 燃财经摄

“门口小弟”陈超也是东贸批发市场转移过来的受益者。

2017年之前,陈超还在动物园批发市场干着同样的活,动批要被疏解到燕郊的通知下来以后,陈超与那些忧心忡忡、不知道在北京是去是留的人不同,他很庆幸动批是被搬迁到了燕郊,因为那里才是他的大本营。

陈超说,过去几年,很多燕郊本地人都会去外地打工,东贸批发市场起来了以后,他们就没必要再跑去外地了。“这里很多就业的工人都是河北本地人,就拿我来说,自己没文化,想打工不是进工厂就是去工地,工厂不自由赚的少,去工地没技术只能干累活,没有比来东贸更好的选择。”

图 / 燃财经摄

东贸崛起以后,燕郊小镇正变得前所未有地热闹。过去三年,它正以30%的人口增长速度快速发展,2020 年,燕郊开发区的常驻人口约100万人。

除了人口之外,与之增长的还有周围的租金。离批发市场不到100米的潮白人家小区,多张招租小广告上写着:“两居朝阳拎包入住,距离东贸步行5分钟,月租金2400元。”而再往南或往东方向不过5公里的二居室,月租金在1500元,已经拉出了将近1000元的差价。

而承接了动批的东贸,其租金更是比肩一线城市。据燃财经了解,东贸的一家正在58商城出租的商铺报价为7.8元/平米/天,64平米的店铺月租金在1.5万元,东贸地段好点的店铺,在58的报价为10元/平米/天。据刘婷婷透露,他们在动物园的商铺租金是13元/平米/天,东贸是8元/平米/天,铺租价格直逼北京。

东贸对燕郊经济的带动效果,也推进了周边的商业纷纷转型复制。原来的燕福达建材市场,从经营建材摇身一变成为东贸服装城二期,仅燕福达西区就有2000多个商位档口;位于燕郊核心地段之一燕顺路上的乐天玛特商城将修建为东贸小商品城,位于乐天玛特旁新建的研发大厦将打造为东贸鞋城;燕顺路上的汇福悦榕湾原来打算建造的家乐福的位置,也从美食城招商变成了招商动批商家;原来的燕郊会议中心也转型成为了承接天乐服装城的疏解地。

小镇正在“看齐”北京

多年来,燕郊一直做着它的“北京梦”:一是燕郊要划归北京,二是北京的地铁要修到燕郊,最后一个是京津冀一体化经济带飞燕郊。现在,除了第一个梦外,后两个离燕郊人民越来越近。

在2014年的北京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上,北京市政府提供的宣传片介绍:北京的地铁线路将修往河北相关城市。随后,地铁22号线贯穿燕郊被推上日程,预计2024年开通,这让深受交通困扰的燕郊居民极为振奋。

9月28日下午,在燕郊科学城板块价值论坛上,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发展策划研究所所长彭剑波表示,地铁22号的开通,将助力从燕郊到京郊的华丽转身,促进自贸区与科学城双战略创造新发展机会,在他看来,这可能是副中心和北三县协同发展之后非常重要的改变。“这意味着燕郊已经进入到了轨道上的都市圈,依托地铁22号线,将有效缓解进京的拥堵情况,不仅仅节约大量的个人通勤成本,而且也一定意义上节约了大量的社会成本。”

在燕郊靠近北京通州的几个待开盘的小区旁,已经明确宣传了要在2024年开通三站地铁,“通地铁”也成为了这些楼盘的销量“保障”。

据燕郊一家链家的房产经纪人表示,2015-2016年的两年间,燕郊的房价经历了最疯狂的阶段,部分楼盘在最顶峰时候达到了4万元/平米。在燕郊出台限购令政策后,周围的房价在政策调控中也逐渐回温。其中,将要通地铁的几个小区楼盘相对最能抗跌,这些临近地铁的一手房,平均比没有通地铁的小区高出4000-5000元。

除了交通外,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快速推进,燕郊近年来的发展有目共睹。2014年,作为重要国家战略,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被推上日程,以疏解首都面临的巨大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压力。因为燕郊所处的特殊地理优势,使得其首当其冲地承接了北京的产业转移重任。

也是从2014年起,燕郊所属的北三县新注册企业呈显著指数级增长,2019年新增企业数更是达到万级。据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睡城”转身,北三县如何“入圈”?》称,新增企业类型中,80%以上集中在批发零售、租赁和商务服务、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等生活及生产相关服务业。近年来北京资本向北三县溢出的速度加快,北三县在吸收外部企业资本投资中,90%以上来源于北京市的相关区县。

如今,在北京副中心的以北三县的协同发展当中,包括燕郊在内的北三县由“三统一”向“四统一”升级: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管控、统一标准,燕郊产业的快速发展几乎与通州副中心的推进同步。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向燃财经表示,“京津冀一体化对于燕郊经济的带动作用明显。未来,燕郊经济应该主要从数字经济、数字贸易等方向跟从北京的脚步,朝着北京的方向发展。”

2019年河北省政府公布,在推进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中,概念投入的区域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为7336.3亿元,比上年增长9.6%,区域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由上年的7.5人增加至2019年的7.8人。2019年,河北在基础设施共享方面,也在推进重大项目稳步前行,2019年区域基础设施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26.7%,提升1.3个百分点。

而这些投资受益,完全体现在了燕郊人民身上。

一位家住燕郊在京上班的媒体人陈瑶表示,随着京津冀地区的整体发展,燕郊的公共交通、优质教育、医疗资源都在与北京打通。陈瑶在北京十几年的社保、公积金、医疗保险等都燕郊行使畅通。在燕郊看病,也可以使用北京的医保;去往北京上班,从燕郊通行的公交也所属于北京公交集团,这些都大大方便了陈瑶在燕郊的生活。

现今燕郊镇内有930、811、812、813、814、815等近十条直通北京的公交专线。

宋清辉表示,“现在,燕郊的市政管理、医疗、交通等,都已经与北京一体化,这些信息释放了重要信号,催生出燕郊楼市融融暖意。未来这些会再次刺激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燕郊,对燕郊的经济带来深远的积极影响。”

图 / 燃财经摄

公共服务、医疗体系等一系列的互联互通,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去年上海开通至昆山的跨省地铁,大大提高了上海在长三角的辐射效应。而燕郊也在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中,逐渐向北京看齐,未来燕郊也可能会成为下一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典型样本。

实际上,不仅仅是燕郊,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建设的快速推进,一个以首都北京为核心,辐射直辖市天津、地级市廊坊、县级市固安等多等级的城市为节点的北京都市圈已经初具规模。

“环京地区服务首都定位、承接非首都职能的责任非常明确,京西、京南、京东三个区域各凭利好,各有特色——京西依靠冬奥功能走廊辐射带动,京东凭借副中心功能走廊崛起、京南则依靠新机场雄安新区走廊发展势头强劲。”中国城市发展中心学术委秘书长冯奎在一次公开论坛上表示,未来,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深入推进,环京地区将迎来更好的发展。

虽然转变确实需要一个过程,但刘婷婷他们相信,迎接他们的是更好的未来。

*应采访者要求,文中刘婷婷、曹永平、李红军、陈超、陈瑶均为化名。

 

你如何看待燕郊未来的发展?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