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良机赋青岛,为什么是韩国?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良机赋青岛,为什么是韩国?

借势“双循环”战略大背景,青岛通过中韩“国际客厅”,持续增强两个市场的资源的聚集力、整合力、配置力。

文 | 灯塔望海微信公号

10月22日,一场促进山东地市与韩国各领域资源实现全面合作对接的省内最高规格的活动如约而至——“山东与世界500强连线”韩国专场暨山东省—韩国经贸合作交流会举行。

对青岛而言,这又是一次一衣带水的合作良机。

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从1992年中韩建交开始,山东半岛尤其是胶东半岛三城青岛、烟台、威海与韩国的贸易合作往来就变得越来越紧密。特别是青岛,在中韩建交伊始就已“捷足先登”,合作日渐紧密。借势“双循环”战略大背景,青岛通过中韩“国际客厅”,持续增强两个市场的资源的聚集力、整合力、配置力。

如今,刚经历过疫情“大考”的青岛,对外急需利用自身地缘优势和支点作用,推动“双循环”国际间的“陆海联动”;对内则需要在第四季度全力冲刺,弥补今年因内外部环境变化导致的经济影响。

韩国,自然是首站。

山东省连线韩国,青岛签两重点项目

10月22日,“山东与世界500强连线”韩国专场暨山东省-韩国经贸合作交流会分别在济南和韩国首尔举行。

活动以“深化沟通 合作共赢”为主题,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在16市设立分会场,各市进一步深化与世界500强企业沟通与交流,共同为维护全球产业链的稳定贡献力量。

在活动现场,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表示,山东作为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大省,一直与韩国地方保持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我们愿与韩国各方进一步加强合作,衷心希望韩国贸易协会继续给予支持,进一步扩大双方贸易合作,推动新基建、医疗卫生、在线业务等新领域合作,组织更多企业了解山东、投资山东、创业山东。

在青岛分会场,活动召开了韩国在青机构及重点投资企业座谈会,现场推介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和中韩交流合作“国际客厅”。值得注意的是,两个项目也在活动现场进行了重点签约,其中韩国高丽焊接科技公司智能控制设备研发中心及生产基地项目将进行高端智能焊接设备智能控制单元(PCBA)的研发和生产,预计总投资3000万美元,预计合同外资1200万美元。

青岛人工智能创智谷项目则是由青岛仁洲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杰贝兹有限责任合伙企业投资设立,预计总投资16亿元人民币,折合美元约2.4亿美元,预计合同外资7000万美元,合作方式为中外合资企业,项目将以产城融合模式规划建设高附加值、高科技、智慧型的4.0代产业园区。

山东与韩国地缘相近、文源相通,特别是青岛与韩国,一向经贸往来便利,双方产业互补性强、市场空间广阔,优势突出。因此,合作共赢才是青岛与韩国“雨后地更坚”的最佳趋势。

对青岛而言,这也是时代赋予的又一个良机。

“青流”与“韩流”交织涌动

早在疫情期间,地缘相近的青岛与韩国就演绎了“道不远人,人无异国”的真谛,双方在防疫物资、复工复产、重要人员往来等方面相互扶持,重建发展。

从更大范围而言,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能和主流方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国进一步发展的内在要求。而青岛,势必要承担起培育新增长点、打通新环节、扩大对外开放的重任,逐步构建起新形势下青岛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优势。这就要求青岛发挥自身和山东的市场潜力,用更大的需求,在世界范围内打开更大的市场。

因此刚经历一场疫情“大考”的青岛,在经济层面亟需在第四季度全力冲刺,弥补今年因内外部环境变化导致的经济影响;在承接国家战略层面,也要利用自身地缘优势和支点作用,推动“双循环”国际间的“陆海联动”。

从韩国来看,这是青岛第二大外资来源地。截至今年8月底,韩国累计在青投资项目13252个,合同外资308.69亿美元,实际到账外资198.08亿美元。2020年1—8月,韩国在青投资项目112个,合同外资2.55亿美元,实际到账外资4705万美元。

此外,韩国受疫情影响,第三季度病例较第二季度新增1万余例,外需回暖的不确定性仍存。据韩联社首尔消息,韩国知名智库韩国经济研究所24日表示,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持久影响,预计韩国经济今年下半年将进一步恶化。

韩国经济研究所还认为,经济增长前景比预期更加黯淡的原因是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国内需求和出口下降。因此,韩国迫切需求外贸、项目和投资的增长来为经济“回血”,而整个山东半岛特别是青岛、烟台和威海,是韩国最大的投资首选地,尤其是青岛,一直是中韩贸易的前哨站。

大趋势下,青岛与韩国的紧密联动、各取所需是良机,也成为了必然。随着青岛和韩国经贸往来的深入,特别是2019世界韩商大会在青成功举办,中韩交流合作“国际客厅”应运而生,集会议、论坛、路演、招商、展示等功能为一体的“云端客厅”也同步启用,500余名中韩企业家代表在线观看了开厅仪式,韩源新零售周末仓库等8个重点项目现场签约,总投资额达2.7亿美元。

中韩交流合作“国际客厅”的建立将通过对韩国产业、企业、技术、产品和人才等资源的研究和对接,整合中韩双方地方经贸合作资源。不但为中韩深化合作和友谊架起了新的桥梁,更是在双循环大势下,有机会成为青岛城市不断对外开放的新引擎。

一衣带水,隔海相望。“青流”与“韩流”的交织,不但演绎着“共克时艰、守望相助”,更演绎着“复产复工、携手发展”的态势——这也是青岛作为一座对外开放支点城市应有的姿态。

而青岛与韩国的牵手,本就因渊源而成为必然。

为什么是韩国?

在青岛,至少有10万韩国人居住。以城阳区、李沧区为主要聚集地,甚至还有“韩国村”的说法,“韩味”相当浓郁。

抬眼望去,青岛尽是韩国元素:商店、大巴车、指示牌等都标有韩语;大街小巷遍布着韩国料理、韩国服装店、美容店、化妆品店等。当地市民还掀起了一阵韩语热,各种韩语培训机构层出不穷,韩国文化已然悄悄融入到了“青岛味”的中华文化中。

你来我往,不仅韩国人爱把青岛作为旅行目的地,青岛人也觉得去韩国是件稀松平常的事。无论是两地的航班密度、机票价格,还是报团去韩国旅游的频次,性价比远高于国内大部分城市。

从地理位置来看,隔海相望,山东半岛就像中国大陆向韩国伸出的一只手,青岛要向东从海上连接东北亚、日韩,向西从陆上到上合组织国家、中亚到欧洲,推动国际间的“陆海联动”,韩国自然是首站。

早在1992年中韩建交之前,山东省第一家韩资企业便落户青岛市城阳区。此后,青岛先后与大邱、仁川、平泽、釜山、大田等7座韩国的城市缔结了友好城市关系。早在21世纪初,就有许多韩国人涌入青岛淘金。随着越来越多的韩国人去青岛创业,当地甚至流传着一种说法:只要会中文就不会迷路,只要会韩语就不愁工作。韩国企业家协会秘书长张五洙更表示,“这是一座无需用汉语谈生意的城市。”

正因如此,韩资密集布局青岛,有着良好的发展条件。目前有近4万名韩国人在城阳生活,2000余家韩资企业于此集聚。有关资料显示,2003年青岛实际利用韩资的数量,占了当年韩企在华总投资的三分之一。韩国企业2003年对外投资整体上下降了9%,但是对中国的投资却增长了70%。青岛时任市长孟凡利曾公开表示,截至去年6月,在青岛注册的韩资项目累计达13010个,实际投资额197.4亿美元。

韩国企业“打包”来青岛,顺应着地理优势、资源优势、文化优势和青岛的开放优势,更契合着目前发展的大势。不仅是疫情影响下对出口和贸易的迫切,还有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的比较优势。

接下来,山东自贸区将加强与日韩产业交流,特别是日韩的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创意、医养健康,以及海洋经济等方面的产业,而青岛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在世界经济运行风险上升之时,这是难得的新市场、新需求和新商机。

显然,在数十年来的交流中,青岛和韩国的携手,就像一面镜子,反射着韩国的发展,也映照着青岛的崛起之路。

 

来源:灯塔望海

原标题:良机赋青岛!为什么是韩国?

最新更新时间:10/28 15:55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良机赋青岛,为什么是韩国?

借势“双循环”战略大背景,青岛通过中韩“国际客厅”,持续增强两个市场的资源的聚集力、整合力、配置力。

文 | 灯塔望海微信公号

10月22日,一场促进山东地市与韩国各领域资源实现全面合作对接的省内最高规格的活动如约而至——“山东与世界500强连线”韩国专场暨山东省—韩国经贸合作交流会举行。

对青岛而言,这又是一次一衣带水的合作良机。

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从1992年中韩建交开始,山东半岛尤其是胶东半岛三城青岛、烟台、威海与韩国的贸易合作往来就变得越来越紧密。特别是青岛,在中韩建交伊始就已“捷足先登”,合作日渐紧密。借势“双循环”战略大背景,青岛通过中韩“国际客厅”,持续增强两个市场的资源的聚集力、整合力、配置力。

如今,刚经历过疫情“大考”的青岛,对外急需利用自身地缘优势和支点作用,推动“双循环”国际间的“陆海联动”;对内则需要在第四季度全力冲刺,弥补今年因内外部环境变化导致的经济影响。

韩国,自然是首站。

山东省连线韩国,青岛签两重点项目

10月22日,“山东与世界500强连线”韩国专场暨山东省-韩国经贸合作交流会分别在济南和韩国首尔举行。

活动以“深化沟通 合作共赢”为主题,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在16市设立分会场,各市进一步深化与世界500强企业沟通与交流,共同为维护全球产业链的稳定贡献力量。

在活动现场,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表示,山东作为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大省,一直与韩国地方保持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我们愿与韩国各方进一步加强合作,衷心希望韩国贸易协会继续给予支持,进一步扩大双方贸易合作,推动新基建、医疗卫生、在线业务等新领域合作,组织更多企业了解山东、投资山东、创业山东。

在青岛分会场,活动召开了韩国在青机构及重点投资企业座谈会,现场推介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和中韩交流合作“国际客厅”。值得注意的是,两个项目也在活动现场进行了重点签约,其中韩国高丽焊接科技公司智能控制设备研发中心及生产基地项目将进行高端智能焊接设备智能控制单元(PCBA)的研发和生产,预计总投资3000万美元,预计合同外资1200万美元。

青岛人工智能创智谷项目则是由青岛仁洲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杰贝兹有限责任合伙企业投资设立,预计总投资16亿元人民币,折合美元约2.4亿美元,预计合同外资7000万美元,合作方式为中外合资企业,项目将以产城融合模式规划建设高附加值、高科技、智慧型的4.0代产业园区。

山东与韩国地缘相近、文源相通,特别是青岛与韩国,一向经贸往来便利,双方产业互补性强、市场空间广阔,优势突出。因此,合作共赢才是青岛与韩国“雨后地更坚”的最佳趋势。

对青岛而言,这也是时代赋予的又一个良机。

“青流”与“韩流”交织涌动

早在疫情期间,地缘相近的青岛与韩国就演绎了“道不远人,人无异国”的真谛,双方在防疫物资、复工复产、重要人员往来等方面相互扶持,重建发展。

从更大范围而言,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能和主流方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国进一步发展的内在要求。而青岛,势必要承担起培育新增长点、打通新环节、扩大对外开放的重任,逐步构建起新形势下青岛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优势。这就要求青岛发挥自身和山东的市场潜力,用更大的需求,在世界范围内打开更大的市场。

因此刚经历一场疫情“大考”的青岛,在经济层面亟需在第四季度全力冲刺,弥补今年因内外部环境变化导致的经济影响;在承接国家战略层面,也要利用自身地缘优势和支点作用,推动“双循环”国际间的“陆海联动”。

从韩国来看,这是青岛第二大外资来源地。截至今年8月底,韩国累计在青投资项目13252个,合同外资308.69亿美元,实际到账外资198.08亿美元。2020年1—8月,韩国在青投资项目112个,合同外资2.55亿美元,实际到账外资4705万美元。

此外,韩国受疫情影响,第三季度病例较第二季度新增1万余例,外需回暖的不确定性仍存。据韩联社首尔消息,韩国知名智库韩国经济研究所24日表示,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持久影响,预计韩国经济今年下半年将进一步恶化。

韩国经济研究所还认为,经济增长前景比预期更加黯淡的原因是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国内需求和出口下降。因此,韩国迫切需求外贸、项目和投资的增长来为经济“回血”,而整个山东半岛特别是青岛、烟台和威海,是韩国最大的投资首选地,尤其是青岛,一直是中韩贸易的前哨站。

大趋势下,青岛与韩国的紧密联动、各取所需是良机,也成为了必然。随着青岛和韩国经贸往来的深入,特别是2019世界韩商大会在青成功举办,中韩交流合作“国际客厅”应运而生,集会议、论坛、路演、招商、展示等功能为一体的“云端客厅”也同步启用,500余名中韩企业家代表在线观看了开厅仪式,韩源新零售周末仓库等8个重点项目现场签约,总投资额达2.7亿美元。

中韩交流合作“国际客厅”的建立将通过对韩国产业、企业、技术、产品和人才等资源的研究和对接,整合中韩双方地方经贸合作资源。不但为中韩深化合作和友谊架起了新的桥梁,更是在双循环大势下,有机会成为青岛城市不断对外开放的新引擎。

一衣带水,隔海相望。“青流”与“韩流”的交织,不但演绎着“共克时艰、守望相助”,更演绎着“复产复工、携手发展”的态势——这也是青岛作为一座对外开放支点城市应有的姿态。

而青岛与韩国的牵手,本就因渊源而成为必然。

为什么是韩国?

在青岛,至少有10万韩国人居住。以城阳区、李沧区为主要聚集地,甚至还有“韩国村”的说法,“韩味”相当浓郁。

抬眼望去,青岛尽是韩国元素:商店、大巴车、指示牌等都标有韩语;大街小巷遍布着韩国料理、韩国服装店、美容店、化妆品店等。当地市民还掀起了一阵韩语热,各种韩语培训机构层出不穷,韩国文化已然悄悄融入到了“青岛味”的中华文化中。

你来我往,不仅韩国人爱把青岛作为旅行目的地,青岛人也觉得去韩国是件稀松平常的事。无论是两地的航班密度、机票价格,还是报团去韩国旅游的频次,性价比远高于国内大部分城市。

从地理位置来看,隔海相望,山东半岛就像中国大陆向韩国伸出的一只手,青岛要向东从海上连接东北亚、日韩,向西从陆上到上合组织国家、中亚到欧洲,推动国际间的“陆海联动”,韩国自然是首站。

早在1992年中韩建交之前,山东省第一家韩资企业便落户青岛市城阳区。此后,青岛先后与大邱、仁川、平泽、釜山、大田等7座韩国的城市缔结了友好城市关系。早在21世纪初,就有许多韩国人涌入青岛淘金。随着越来越多的韩国人去青岛创业,当地甚至流传着一种说法:只要会中文就不会迷路,只要会韩语就不愁工作。韩国企业家协会秘书长张五洙更表示,“这是一座无需用汉语谈生意的城市。”

正因如此,韩资密集布局青岛,有着良好的发展条件。目前有近4万名韩国人在城阳生活,2000余家韩资企业于此集聚。有关资料显示,2003年青岛实际利用韩资的数量,占了当年韩企在华总投资的三分之一。韩国企业2003年对外投资整体上下降了9%,但是对中国的投资却增长了70%。青岛时任市长孟凡利曾公开表示,截至去年6月,在青岛注册的韩资项目累计达13010个,实际投资额197.4亿美元。

韩国企业“打包”来青岛,顺应着地理优势、资源优势、文化优势和青岛的开放优势,更契合着目前发展的大势。不仅是疫情影响下对出口和贸易的迫切,还有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的比较优势。

接下来,山东自贸区将加强与日韩产业交流,特别是日韩的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创意、医养健康,以及海洋经济等方面的产业,而青岛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在世界经济运行风险上升之时,这是难得的新市场、新需求和新商机。

显然,在数十年来的交流中,青岛和韩国的携手,就像一面镜子,反射着韩国的发展,也映照着青岛的崛起之路。

 

来源:灯塔望海

原标题:良机赋青岛!为什么是韩国?

最新更新时间:10/28 15:55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