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逃离体制的第五年,一个导演的自白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逃离体制的第五年,一个导演的自白

而当年拼命逃离体制的人,实现心中的理想了吗?

文 | 娱乐硬糖 毛丽娜

编辑 | 李春晖

豆瓣“上班这件事”小组已有将近55万组员,这些因上班走到一起的人互称“工友”。

从疫情开始,越来越多“工友”琢磨起国考省考事业编的问题。他们相互鼓励:“35岁前放手一搏,捧上铁饭碗”。

曾被不少70后、80后视为“一眼能看到退休”、“混吃等死”的体制内工作,早已成为90后、95后追捧的对象。年轻人自觉自愿加入考编考公行列,渴望像父母辈一样,做一个朝九晚五、旱涝保收、光荣退休的人。

回想起90年代以来,前后几轮“逃离体制”的热潮,真觉恍如一梦。轮回,人生选择和时尚新装一样,都是轮回。

而当年拼命逃离体制的人,实现心中的理想了吗?被媒体大肆报道的总是极少数的幸运儿或倒霉蛋。可能更多人还是如肖导一样,既无退路也无前途,但也说不上彻底没路。

自编自导自演,500块一条

疫情在家待业四个月后,肖导做起了广告外包。他说这种工作量大钱少无脑,只是产出垃圾而已。放在过去他绝不会接,但如今他也不得不生产垃圾。

“其实拍这个也挺简单的,脚本两百字,时长50秒,怎么狗血怎么来,最后突然卖货。这套路摸熟了,脚本一天能写二三十个。”肖导告诉硬糖君,他拍的就是那些会突然跳出来的竖屏广告:内容以婆媳吵架、邻里纠纷、办公室地下情为主,一番激烈冲突后植入产品,引导下载或购买。

肖导会用一天时间一口气写上几十个脚本,集中拍摄后交给对接人,酬劳按周结算。虽然是“生产垃圾”,但也是他目前最稳定的收入渠道了。

“本来年初入职了一个互金公司,说好了拍企业宣传片这些。后来疫情了,公司支撑不下去裁员,我是第一批。”

肖导有自己的小公司,但一直接不到像样项目。2020年初他入职了一家互金公司,准备先做一段社畜渡过难关,再好好规划自己公司的方向。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他的安排,几个月没有收入的肖导选择向命运低头。

朋友介绍肖导去做信息流广告,说不费脑子来钱快。“我第一次给人家拍完,被对方给打回来了,说我拍得没网感。”虽然朋友说这类广告纯靠走量,不需要打磨内容,肖导还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拍了第一支样片发给对方。精心打磨的作品惨遭退货,客户说这样的内容发出去别人看不懂。

“后来我就明白了,怎么夸张怎么来,演员表情都别收着,全程龇牙咧嘴地演就对了。”摸到诀窍后,肖导渐渐上手,一周能拍十来个广告,相当高产。

“诀窍就是不动脑子,把自己当做生产垃圾的机器。我发现他们要的感觉特简单,就是泼妇打架,大喊大叫,一上来就把用户吸引住。你看我一周能拍那么多,其实核心内容就那么几个,来回来去地换。上一次拍婆媳打架,这次就是夫妻打架,下次女婿和丈母娘打架,替换同类项呗。”

这样一条广告,需要肖导自己撰写脚本、找演员、配乐剪辑拍摄,最终酬劳只有500块。最初,肖导还请自己以前的同事帮忙写脚本,一条给对方50块钱。很快肖导发现脚本只需要复制粘贴替换话术,干脆连脚本都自己写了。

肖导的固定拍摄班底只有一名女演员,其余角色或者他亲自上阵,或者叫来亲戚朋友帮忙。“能省则省,我现在场景都简单极了,要不马路,要不办公室,降低成本到手的钱不是能多点吗。”

放四年前,肖导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沦落”到一分一厘都要算计的地步。

不甘论资排辈,从铁饭碗到跑江湖

曾经的肖导也是别人家的孩子。爸爸、叔叔都是北京电视台的摄影师,从小肖导的未来就已经被家人规划好了。

“跟你爸一样,去台里扛机器去。一步一步往上升,以后也当制片人。”肖导遵从家里安排,编导专业毕业后,专业对口又有子弟身份,顺理成章入职北京电视台。

也因为是子弟的原因,别人要跟着师傅从拉线打杂开始,三五年才能上手摸机器,肖导几个月就可以。

为了避嫌,肖导的爸爸和亲叔叔不能带他。他的师傅是从小经常来家里串门的叔叔,不仅掏心掏肺地向他传授经验,而且从来不像其他师傅带徒弟一样,当孙子似的呼来喝去。

肖导是同一批年轻人里被提拔最快的一个,很快就自己挑大梁,做起了纪录片导演。但一路晋升顺利,反而让肖导对职业生涯产生了怀疑。

“总结起来,人就是不能太顺,一顺就爱乱想。”肖导回想起来自己当年,戏称是猪油蒙了心。别管外人觉得他工作多体面,他就是觉得没意思。

“纪录片可能你们看每个片子都不一样,都挺有意思。但我们拍片子的人知道,不过都是重复性工作,有套路的。反正当时就觉得这样的生活没意思,我在北京台屈了才了。”

刚好当时互联网娱乐崛起,身边也有不少人从电视台跳槽,入职互联网公司的和自己创业当老板的过得都不错。有人开出月薪六万来找肖导,他的心思活络了。

“当时也是年轻冲动,忘了最重要的一条。”肖导说,后来他才发现,那些义无反顾离职的同事和朋友,基本都是台聘或者项目聘的“合同工”。但他可是有正式体制内编制的在编人员,也就是俗称的“铁饭碗”。

当然,除了觉得工作内容重复、赚钱少,台里论资排辈也是肖导决心逃离的原因之一。“虽然当时我算升得快的,但台里还是得看资历。有的人活儿不行,人也不行,但就因为他老,所以他就得占着上面的位置。我觉得挺不公平的。”

都说互联网公司只要有能力就有上升空间,这种唯才是举的气氛对当时的肖导充满吸引力。

“我不知道你能不能理解我那种感觉。就是从小你家里就都是事业单位职工,从长辈到平辈都是,大家对论资排辈这种现象特别习以为常。所以你听见原来外面不是这样的,就会特别向往。”

中年叛逆的肖导毅然放弃了体制内工作,在朋友介绍下入职一家互联网公司,做起了创意总监。

入职第一天,肖导发现互联网公司不仅大事小情都开会,而且随便一件事都要做个方案会上讨论。

“说来惭愧,我在台里那阵都没怎么做过这个,还要求什么版式精美之类的,我能给他做出来就不错了。”

开会多、方案多就罢了,肖导发现“唯才是举”更像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加班996才是常态。

电视台论资排辈,互联网公司形式主义也不少。加班后集体发朋友圈更让肖导觉得不能理解,也无法接受。

在互联网公司待了几个月,过惯了电视台自由生活的肖导实在受不了每天打卡,还要集体表演加班的氛围。再次辞职的他,这次选择自己单干。

浑浑噩噩闯市场,再回体制已无门

肖导的文化传播公司办起来了,光是招聘就让他头大。

来应聘的,要钱少的没经验,有经验的要钱多。肖导又是自由惯了的性格,正襟危坐和别人聊工资、聊职业发展,这件事对他有点难。

“干脆就一人公司吧。”肖导招不到合适的人,公司体量太小接不到像样的项目,他还是得找点其他来钱的渠道。

2018年初,肖导觉得短视频是下一个风口,决心综合自己的经验,来一套“组合拳”大展宏图。

他先是盘下了一家门店,又去湖南考察了两个月,请到了正宗湘菜师傅,准备开餐厅。

和其他餐厅不同,肖导计划靠“线上引流+线下落地”的方式来做宣传。他注册了餐厅公众号,请来之前的编辑同事写推送文案,又跑去食材的原产地,以短片形式展现每一道菜是如何做出来。

“我当时觉得这想法特好,又有图文又有视频还有实体店。结果我那个店位置太远,根本没人来。”地理位置不佳,肖导的文青思维又让他总觉得打广告这事“不体面”,图文推送和视频短片都以内容为主,对餐厅本身露出极少。

“当时我那个编辑朋友劝过我,打广告就要简单直接。包括我那个餐厅名字她也说太文艺,根本不知道是个饭馆。但我就觉得,把好的东西分享给大家,自然会有懂你的人来。”肖导的餐厅勉强经营了大半年,还是以转让收场。

创业失败,文化公司的项目断断续续,肖导琢磨起继续当社畜这件事。“台里我肯定是不回去了,太丢人了。”

回体制无门,去大型互联网公司也不错。肖导自觉离开体制多年还是学了一些东西,能编能导能谈项目能做全案,是个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但仅年龄这一条,就击碎了他的大厂梦。

“我也有好几个朋友在大厂工作,内推也走了,直接投简历也投过,基本都没回信儿。”肖导的朋友告诉他,光是年龄这一点就足以卡死他。

“都说35岁以上女性不好找工作,我们男的也一样。”40岁的肖导虽然经验丰富,但毕竟人到中年熬不了夜,北京土著的身份更让大厂给他打上了“不能吃苦”的标签。

偶尔有几家急于招人的初创型公司叫肖导去面试,聊过一次后也没了下文。“不去也好,都90后的小孩,有的比我小20岁呢,让我跟他汇报?我扛机器时他才刚出生吧。”

肖导也承认,这些初创型公司希望入职者“有网感”。但他这么多年,始终没弄明白“网感”是什么意思。

肖导还提到他的许多逃离体制的同事、朋友。在逃离体制热潮中,他们都视自己为反叛者,认为自己能在体制外实现人生的意义。

如今,做编辑8年的亚明,找了大半年工作屡屡碰壁,现在靠替别人写百家号为生,一篇文章千字20元;做策划10年的老沈,开了文案培训工作室,招生不佳只好靠写信息流脚本贴补家用。

“你可千万模糊一下我的信息啊。”肖导反复嘱咐硬糖君,“我怕以前同事看出来,丢人。我徒弟听说现在都升小领导了,我这图的个什么呢?”

几个月没有收入的肖导做起了信息流广告外包。他也知道信息流广告的爆发不过是一时,这份外包工作没法一直为他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

“还是想等疫情彻底过去以后好好规划一下我那个公司,实在不行就只能靠收房租为生了。”谈及未来,肖导自己也很迷茫。但好在他是个北京人,而且是手握三套房的北京人。

附言:忠实报道肖导的故事让硬糖君很纠结。这样的故事无疑又充分佐证了“考公”大潮的正确性。但在硬糖君个人的价值观,又更相信个人奋斗,相信年轻人应该去市场大潮中努力实现个人价值,而不是过早地寻求安稳。

“不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不经劫难磨炼的超脱是轻佻的,逃避现实的明哲是卑怯的。”但没站在当事人切身位置的评判,也是不负责任的。

如今千军万马考编的年轻人,会有一天想逃离“体制内”吗?可能性极大。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不如意了就要逃。人之常情,不算打脸。

硬糖君也只能奉上以史为鉴、以人为镜这样肯定没错但也没什么用的道理,祝福大家所求皆可得。即便后悔了也别太在意,毕竟绝大多数人生,都是充满后悔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逃离体制的第五年,一个导演的自白

而当年拼命逃离体制的人,实现心中的理想了吗?

文 | 娱乐硬糖 毛丽娜

编辑 | 李春晖

豆瓣“上班这件事”小组已有将近55万组员,这些因上班走到一起的人互称“工友”。

从疫情开始,越来越多“工友”琢磨起国考省考事业编的问题。他们相互鼓励:“35岁前放手一搏,捧上铁饭碗”。

曾被不少70后、80后视为“一眼能看到退休”、“混吃等死”的体制内工作,早已成为90后、95后追捧的对象。年轻人自觉自愿加入考编考公行列,渴望像父母辈一样,做一个朝九晚五、旱涝保收、光荣退休的人。

回想起90年代以来,前后几轮“逃离体制”的热潮,真觉恍如一梦。轮回,人生选择和时尚新装一样,都是轮回。

而当年拼命逃离体制的人,实现心中的理想了吗?被媒体大肆报道的总是极少数的幸运儿或倒霉蛋。可能更多人还是如肖导一样,既无退路也无前途,但也说不上彻底没路。

自编自导自演,500块一条

疫情在家待业四个月后,肖导做起了广告外包。他说这种工作量大钱少无脑,只是产出垃圾而已。放在过去他绝不会接,但如今他也不得不生产垃圾。

“其实拍这个也挺简单的,脚本两百字,时长50秒,怎么狗血怎么来,最后突然卖货。这套路摸熟了,脚本一天能写二三十个。”肖导告诉硬糖君,他拍的就是那些会突然跳出来的竖屏广告:内容以婆媳吵架、邻里纠纷、办公室地下情为主,一番激烈冲突后植入产品,引导下载或购买。

肖导会用一天时间一口气写上几十个脚本,集中拍摄后交给对接人,酬劳按周结算。虽然是“生产垃圾”,但也是他目前最稳定的收入渠道了。

“本来年初入职了一个互金公司,说好了拍企业宣传片这些。后来疫情了,公司支撑不下去裁员,我是第一批。”

肖导有自己的小公司,但一直接不到像样项目。2020年初他入职了一家互金公司,准备先做一段社畜渡过难关,再好好规划自己公司的方向。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他的安排,几个月没有收入的肖导选择向命运低头。

朋友介绍肖导去做信息流广告,说不费脑子来钱快。“我第一次给人家拍完,被对方给打回来了,说我拍得没网感。”虽然朋友说这类广告纯靠走量,不需要打磨内容,肖导还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拍了第一支样片发给对方。精心打磨的作品惨遭退货,客户说这样的内容发出去别人看不懂。

“后来我就明白了,怎么夸张怎么来,演员表情都别收着,全程龇牙咧嘴地演就对了。”摸到诀窍后,肖导渐渐上手,一周能拍十来个广告,相当高产。

“诀窍就是不动脑子,把自己当做生产垃圾的机器。我发现他们要的感觉特简单,就是泼妇打架,大喊大叫,一上来就把用户吸引住。你看我一周能拍那么多,其实核心内容就那么几个,来回来去地换。上一次拍婆媳打架,这次就是夫妻打架,下次女婿和丈母娘打架,替换同类项呗。”

这样一条广告,需要肖导自己撰写脚本、找演员、配乐剪辑拍摄,最终酬劳只有500块。最初,肖导还请自己以前的同事帮忙写脚本,一条给对方50块钱。很快肖导发现脚本只需要复制粘贴替换话术,干脆连脚本都自己写了。

肖导的固定拍摄班底只有一名女演员,其余角色或者他亲自上阵,或者叫来亲戚朋友帮忙。“能省则省,我现在场景都简单极了,要不马路,要不办公室,降低成本到手的钱不是能多点吗。”

放四年前,肖导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沦落”到一分一厘都要算计的地步。

不甘论资排辈,从铁饭碗到跑江湖

曾经的肖导也是别人家的孩子。爸爸、叔叔都是北京电视台的摄影师,从小肖导的未来就已经被家人规划好了。

“跟你爸一样,去台里扛机器去。一步一步往上升,以后也当制片人。”肖导遵从家里安排,编导专业毕业后,专业对口又有子弟身份,顺理成章入职北京电视台。

也因为是子弟的原因,别人要跟着师傅从拉线打杂开始,三五年才能上手摸机器,肖导几个月就可以。

为了避嫌,肖导的爸爸和亲叔叔不能带他。他的师傅是从小经常来家里串门的叔叔,不仅掏心掏肺地向他传授经验,而且从来不像其他师傅带徒弟一样,当孙子似的呼来喝去。

肖导是同一批年轻人里被提拔最快的一个,很快就自己挑大梁,做起了纪录片导演。但一路晋升顺利,反而让肖导对职业生涯产生了怀疑。

“总结起来,人就是不能太顺,一顺就爱乱想。”肖导回想起来自己当年,戏称是猪油蒙了心。别管外人觉得他工作多体面,他就是觉得没意思。

“纪录片可能你们看每个片子都不一样,都挺有意思。但我们拍片子的人知道,不过都是重复性工作,有套路的。反正当时就觉得这样的生活没意思,我在北京台屈了才了。”

刚好当时互联网娱乐崛起,身边也有不少人从电视台跳槽,入职互联网公司的和自己创业当老板的过得都不错。有人开出月薪六万来找肖导,他的心思活络了。

“当时也是年轻冲动,忘了最重要的一条。”肖导说,后来他才发现,那些义无反顾离职的同事和朋友,基本都是台聘或者项目聘的“合同工”。但他可是有正式体制内编制的在编人员,也就是俗称的“铁饭碗”。

当然,除了觉得工作内容重复、赚钱少,台里论资排辈也是肖导决心逃离的原因之一。“虽然当时我算升得快的,但台里还是得看资历。有的人活儿不行,人也不行,但就因为他老,所以他就得占着上面的位置。我觉得挺不公平的。”

都说互联网公司只要有能力就有上升空间,这种唯才是举的气氛对当时的肖导充满吸引力。

“我不知道你能不能理解我那种感觉。就是从小你家里就都是事业单位职工,从长辈到平辈都是,大家对论资排辈这种现象特别习以为常。所以你听见原来外面不是这样的,就会特别向往。”

中年叛逆的肖导毅然放弃了体制内工作,在朋友介绍下入职一家互联网公司,做起了创意总监。

入职第一天,肖导发现互联网公司不仅大事小情都开会,而且随便一件事都要做个方案会上讨论。

“说来惭愧,我在台里那阵都没怎么做过这个,还要求什么版式精美之类的,我能给他做出来就不错了。”

开会多、方案多就罢了,肖导发现“唯才是举”更像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加班996才是常态。

电视台论资排辈,互联网公司形式主义也不少。加班后集体发朋友圈更让肖导觉得不能理解,也无法接受。

在互联网公司待了几个月,过惯了电视台自由生活的肖导实在受不了每天打卡,还要集体表演加班的氛围。再次辞职的他,这次选择自己单干。

浑浑噩噩闯市场,再回体制已无门

肖导的文化传播公司办起来了,光是招聘就让他头大。

来应聘的,要钱少的没经验,有经验的要钱多。肖导又是自由惯了的性格,正襟危坐和别人聊工资、聊职业发展,这件事对他有点难。

“干脆就一人公司吧。”肖导招不到合适的人,公司体量太小接不到像样的项目,他还是得找点其他来钱的渠道。

2018年初,肖导觉得短视频是下一个风口,决心综合自己的经验,来一套“组合拳”大展宏图。

他先是盘下了一家门店,又去湖南考察了两个月,请到了正宗湘菜师傅,准备开餐厅。

和其他餐厅不同,肖导计划靠“线上引流+线下落地”的方式来做宣传。他注册了餐厅公众号,请来之前的编辑同事写推送文案,又跑去食材的原产地,以短片形式展现每一道菜是如何做出来。

“我当时觉得这想法特好,又有图文又有视频还有实体店。结果我那个店位置太远,根本没人来。”地理位置不佳,肖导的文青思维又让他总觉得打广告这事“不体面”,图文推送和视频短片都以内容为主,对餐厅本身露出极少。

“当时我那个编辑朋友劝过我,打广告就要简单直接。包括我那个餐厅名字她也说太文艺,根本不知道是个饭馆。但我就觉得,把好的东西分享给大家,自然会有懂你的人来。”肖导的餐厅勉强经营了大半年,还是以转让收场。

创业失败,文化公司的项目断断续续,肖导琢磨起继续当社畜这件事。“台里我肯定是不回去了,太丢人了。”

回体制无门,去大型互联网公司也不错。肖导自觉离开体制多年还是学了一些东西,能编能导能谈项目能做全案,是个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但仅年龄这一条,就击碎了他的大厂梦。

“我也有好几个朋友在大厂工作,内推也走了,直接投简历也投过,基本都没回信儿。”肖导的朋友告诉他,光是年龄这一点就足以卡死他。

“都说35岁以上女性不好找工作,我们男的也一样。”40岁的肖导虽然经验丰富,但毕竟人到中年熬不了夜,北京土著的身份更让大厂给他打上了“不能吃苦”的标签。

偶尔有几家急于招人的初创型公司叫肖导去面试,聊过一次后也没了下文。“不去也好,都90后的小孩,有的比我小20岁呢,让我跟他汇报?我扛机器时他才刚出生吧。”

肖导也承认,这些初创型公司希望入职者“有网感”。但他这么多年,始终没弄明白“网感”是什么意思。

肖导还提到他的许多逃离体制的同事、朋友。在逃离体制热潮中,他们都视自己为反叛者,认为自己能在体制外实现人生的意义。

如今,做编辑8年的亚明,找了大半年工作屡屡碰壁,现在靠替别人写百家号为生,一篇文章千字20元;做策划10年的老沈,开了文案培训工作室,招生不佳只好靠写信息流脚本贴补家用。

“你可千万模糊一下我的信息啊。”肖导反复嘱咐硬糖君,“我怕以前同事看出来,丢人。我徒弟听说现在都升小领导了,我这图的个什么呢?”

几个月没有收入的肖导做起了信息流广告外包。他也知道信息流广告的爆发不过是一时,这份外包工作没法一直为他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

“还是想等疫情彻底过去以后好好规划一下我那个公司,实在不行就只能靠收房租为生了。”谈及未来,肖导自己也很迷茫。但好在他是个北京人,而且是手握三套房的北京人。

附言:忠实报道肖导的故事让硬糖君很纠结。这样的故事无疑又充分佐证了“考公”大潮的正确性。但在硬糖君个人的价值观,又更相信个人奋斗,相信年轻人应该去市场大潮中努力实现个人价值,而不是过早地寻求安稳。

“不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不经劫难磨炼的超脱是轻佻的,逃避现实的明哲是卑怯的。”但没站在当事人切身位置的评判,也是不负责任的。

如今千军万马考编的年轻人,会有一天想逃离“体制内”吗?可能性极大。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不如意了就要逃。人之常情,不算打脸。

硬糖君也只能奉上以史为鉴、以人为镜这样肯定没错但也没什么用的道理,祝福大家所求皆可得。即便后悔了也别太在意,毕竟绝大多数人生,都是充满后悔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