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晔
继上周海尔54亿美元收购GE家电后,本周家电圈又传出重量级并购的消息,据华尔街日报昨天的报道,台湾鸿海集团已经报出了 6,250 亿日元(约53亿美元)的价格希望将夏普( Sharp )收入麾下。这个出价高出是对手——日本产业革新机构(INCJ)所提供的两倍(后者报价 3,000 亿日元),同时台湾电子业巨头还表示会将夏普的债务全数吸收。
消息传出后,夏普股价昨天也出现了大涨,涨幅一度高达25%。不过最终这笔交易能否成行,还是要看日本政府的态度。由于日本官方一直认为,夏普在显示屏面板技术领域仍属领头地位,若夏普被外咨控股收购,或导致其核心技术外流。所以他们更倾向于由由日本政府扶植的日本产业革新机构(INCJ)接手,据了解,INCJ也曾经入股另一家日本显示屏面板龙头企业日本显示器公司(Japan Display)。
夏普作为一家老牌日本家电企业,其前几年在液晶屏幕市场可谓成绩斐然。在2010年,夏普曾拥有全球液晶市场11%的市场份额。但由于近两年液晶显示技术快速发展,加上韩国、中国以及台湾地区厂商的竞争,夏普的技术领先优势逐渐丧失,高性价比不再。此外,对液晶面板的高度依赖,加之单一的产业结构,也让一直封闭在液晶面板世界中的夏普转型步履维艰,以至于陷入目前这种一蹶不振的境地。资料显示,去年夏普总共亏损了近2,220 亿日元。
虽说现在的夏普有许多欠债,而且不少产品销量堪忧,但在鸿海以及一些其它投资机构的眼中,他们的显示业务还是有着很高价值的。上海家电网注意到,其实自从夏普陷入经营困境后,鸿海就一直没有放弃过对这家日本液晶巨头的追逐,早在2012年3月份,鸿海曾与夏普达成每股550日元,总额约669亿日元的出资协议。但是当年4月份,夏普突然宣布出现巨亏,股价急速下滑,鸿海方面要求下调每股收购价格,并要求参与夏普公司经营管理,被夏普拒绝,双方最终谈判破裂。随后,去年年底鸿海再度出击,报价5000亿日元收购夏普,现在又把报价提高到6250亿,可以说这充分显示了鸿海对夏普志在必得的决心。
不过据知情人士介绍,其实在幕后主导鸿海收购夏普液晶显示业务的是苹果公司。由于苹果公司的大部分产品都由鸿海在大陆的子公司富士康所代工,因此富士康如果能将夏普的液晶显示业务收入囊中,无疑能够为苹果带来稳定的屏幕供应链。
就目前来看,由于富士康出价远高于日本产业革新机构(INCJ),且愿意承担所有债务,所以此次收购成功的概率还是很大的。据知情人透露,富士康的态度是希望说服夏普以经济因素而非政治因素做出决定。据了解,夏普和债权人希望在2月4日夏普发布季度财报前做出决定。
本文版权归“上海家电网”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