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蚂蚁集团:正在消失的全球最大独角兽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蚂蚁集团:正在消失的全球最大独角兽

每个公司上市时都有着自己的理由,与普通股民分享发展的成果从来不在其中。

文|紫财经

2013年,美国著名投资人Aileen Lee首次将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稀有且高贵的生物引入创投行业,用于指代估值在10亿美元以上,成立时间相对较短,还未上市的创业公司,他永远不会料到,独角兽的名字有一天会以这样的形式风靡全球。

过去五年间,各种主要独角兽排行榜的评选者都无法绕开蚂蚁集团四个字,马云在阿里之后的又一旗舰自2016年以来已经牢牢占据着全球独角兽排行榜TOP 100头把交椅长达2000来个日夜,如今,让位的时刻终于到了。

8月25日,蚂蚁集团在科创板披露了首次公开发行招股书,当月底即迎来上交所的首轮问询,并于两周后实现闪电过会,全程仅耗时25天,将于11月上旬同步登陆A股与港股。蚂蚁集团的上市,将完全改写全球独角兽版图,不过,这对于消解人们心中的一些疑问无济于事,或者更确切地说,随着该公司IPO的推进,人们心中的疑团更多更深了。

披着科技外衣的金融机构

在招股书中,蚂蚁集团透露了命名的初衷,“蚂蚁”始于一种信念:小即美好,小蕴含力量(small is beautiful, small is powerful),希望构建未来服务业的数字化基础设施,为世界带来更多微小而美好的改变。“我们不追求大,不追求强,追求成为一家能健康成长102年的好公司。”

孕育之初,蚂蚁集团确实像其名字所代表的那种地球上最微不足道的生物一样微不足道。

蚂蚁集团前身,根据天眼查APP,支付宝由阿里于2004年12月设立。彼时,“万能的淘宝”刚刚成立,步履维艰,货不对版情形时有发生,买家与卖家很难建立基本的信任关系,马云不得不曲线救国,借鉴国际支付巨头PayPal的做法开发出了支付宝与它的担保交易。

在新模式下,买家下单时,货款不会立刻进入卖家账户,而是暂由平台保管,买家收货满意并确认,卖家才能拿到货款,倘若交易存在争议,平台将依据双方提交的证据进行处理,二者利益均有保障。支付宝一经推出,便获得了广泛欢迎。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一个看似简单的支付动作实则牵涉买家、卖家、平台、银行、支付通道等多个利益相关方,初生的支付宝在中国银联处碰了一鼻子灰,只得求爷爷告奶奶,死磕一家家银行,寻求直连办法,因为没有接口,消费者就无法在淘宝上下单。即使如此,当时的网购还要看运气,一笔订单往往要经历6次左右的跳转才能完成,只要有一次跳转不顺利,支付就不会成功,失败率一度高达50%。后来,马云又想出了快捷支付的招数,流程大大优化,但逐一与银行签约又是一段不堪回首的记忆。

如今的蚂蚁集团不再是过去的那个尽遭白眼的支付宝,而是一个建立在拥有10亿用户和8000万商家的支付宝APP上的庞大帝国,横跨支付、信贷、理财、保险等多个领域,金融机构合作伙伴在2000家以上。

金融属性宛如一个胎记,从创立之初就深深地烙在了蚂蚁集团身上。事实上,蚂蚁集团独立后的第一个正式的名字“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也鲜明地打出了金融服务的旗号,甚至在2016年12月整体变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时候依然如此,蚂蚁金服的叫法自2014年6月以来一用就是六年,直到上市前夕才被仓促改成了“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可见,蚂蚁集团的金融属性不仅为外界广而所知,也得到了内部自上而下的确认。

如今,马云一反常态,将蚂蚁集团从一个金融公司包装成一个科技公司,寻求高估值的意图还是非常明显的。在国内资本市场上,金融类上市公司估值普遍偏低,四大国有银行只有6倍左右,像平安、招行这样的明星公司也不过10倍,但科技股就不同了,市盈率动辄数百倍甚至更高,这种诱惑连中国首富也无法抵抗,何况他还要给现有投资者一个交待。

2015年6-8月,蚂蚁集团引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中国邮政、中国人寿、太平洋人寿、新华人寿、国开金融等国有资本时,投后估值还停留在2600亿元,到了2018年7月,这一数字已经激增至9600亿元即1500亿美元左右,商人无利不起早,这些投资者无不希望蚂蚁集团登陆科创板时赚得盆满钵满。

到底是谁的蚂蚁?

蚂蚁集团坦承起步于电商场景,历史上曾主要为阿里电商平台提供支付处理和担保交易服务:“我们脱胎于阿里巴巴集团,从2011年起独立运营。与阿里巴巴集团的渊源和连结,是我们力量和初心的来源。因此,我们拥有与阿里巴巴集团共同的使命和价值观,并将其深深根植于我们的运营理念中。”

但在实控人上,蚂蚁集团却讳莫如深。

招股书显示,阿里持有蚂蚁集团32.65%的股份,系单一最大股东,杭州君瀚、杭州君澳则分别直接持有蚂蚁集团29.86%、20.66%的股份,两者合计持股50.52%,而杭州云铂为杭州君瀚、杭州君澳的普通合伙人与执行事务合伙人。

蚂蚁集团认定马云能够实际支配杭州云铂股东会与行使蚂蚁集团股东权利相关事项的表决结果,并通过杭州云铂控制的杭州君瀚及杭州君澳间接控制蚂蚁集团50.52%的股份,为其实际控制人,却将第一大股东阿里仅列为关联方,同时还否认蚂蚁集团与阿里受同一实际控制人控制。

这种做法引起了上交所的问询。蚂蚁集团在回复中从持股比例、董事会构成、阿里巴巴合伙人架构等方面进行了解释,不过,这些解释有点苍白无力。

明眼人都知道,蚂蚁集团虽然一直在尝试突破自己的边界但远远不够,其业务、用户群体仍对阿里存在重大依赖,在专业金融产品方面,支付宝不比陆金所、天天基金网等竞争对手;在扫码支付方面,支付宝不如微信支付便捷;只有在阿里旗下电商平台上,剁手党人才绕不开支付宝。

蚂蚁集团以阿里合伙一人一票制,所持股份未达到股份总额的三分之一,无法控制董事会等为由,将阿里的实际控制人认定为非公司实际控制人,并否认蚂蚁集团与阿里不受同一实际控制人控制,这些只是一场文字游戏。马云之于阿里,从来就不只是一个精神领袖,他早已将自己的影响力渗透进了国内第一大电商王国的每一个毛孔。

在阿里合伙一人一票的表象之下,任何一位新晋合伙人都必须经过合伙委员会的选举,而马云与他的黄金搭档蔡崇信是唯二两位长期成员,且继任的长期委员也将由马、蔡指定,这意味着不论是马董、马主席还是马老师,阿里始终都是马云的阿里,到目前为止,无人能够捍动他的地位。

讽刺的是,蚂蚁集团在科创板招股书却竭力否认这一点,而在H股招股章程中囿于港股监管要求,又大大方方地承认杭州君瀚、杭州君澳、杭州云铂、马云及杭州云铂的其他股东和阿里就是自己的控股股东,这种双标操作并不是单纯秀智商,而在于官方对于实控人的监管力度明显强于关联方,厘清阿里与蚂蚁集团的关系或在为未来的辗转腾挪留出一定的空间。

监管的魔咒

招股书显示,2017年度、2018 年度、2019 年度和今年1-6月,蚂蚁集团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53.96亿元、857.22亿元、1206.18亿元和725.2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82亿元、215.6亿元、180.7亿元、219.2亿元,截至2020年6月底,蚂蚁集团总资产3159亿元。

2013年,蚂蚁集团控股子公司天弘基金推出了对接货币市场基金产品的余额宝服务,仅仅用了三年多时间,资产管理规模便超过了1万亿元,堪称宇宙第一大单支基金。

这种跨越式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源于竞争不充分与监管缺席下的野蛮生长。

国内传统金融业一直实行比较严格的监管政策,过去,银行是银行,保险是保险,基金是基金,保理是保理,鲜有横跨所有领域的“八爪鱼”,但马云等一些互联网玩家颠覆了人们的认知。蚂蚁集团除了与金融机构合作以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外,也通过小额贷款子公司、天弘基金、国泰保险、商融保理以及参股公司网商银行提供从消费信贷和小微经营者信贷、理财产品到保险产品和保理服务等各种金融产品服务。

在保护创新的名义下,官方对蚂蚁集团等新势力持一种非常宽容的态度,当它们成长为事实上的金融控股集团后,监管便不可避免了。

在重大事项提示中,蚂蚁集团提到了四项金融监管方面的风险,包括金融服务行业及其他相关行业监管变化的风险、相互宝等创新互助项目面临监管变化风险和业务风险、网商银行无法适应银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或在业务经营及与关联交易方面出现重大不利变化的风险、无法与金融机构保持互惠合作关系的风险,这些并非空穴来风。

近期,为了规范金融控股公司行为,加强对非金融企业等设立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督管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官方密集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决定》、《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实施金融控股公司准入管理的决定》、《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等,蚂蚁集团面临的决不仅仅是合规难度、合规成本大幅提高的问题,更大的影响或许是野蛮生长的时代结束了。

每个公司上市时都有着自己的理由,与普通股民分享发展的成果从来不在其中。(首发于英大金融杂志)

来源:紫财经

原标题:蚂蚁集团:摆脱不了阿里,逃不出马云掌心,在监管阴影下狂舞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蚂蚁集团

2.2k
  • OpenAI、蚂蚁集团、谷歌、科大讯飞等联合编制大模型安全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 蚂蚁集团CodeFuse推出AI功能“图生代码”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蚂蚁集团:正在消失的全球最大独角兽

每个公司上市时都有着自己的理由,与普通股民分享发展的成果从来不在其中。

文|紫财经

2013年,美国著名投资人Aileen Lee首次将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稀有且高贵的生物引入创投行业,用于指代估值在10亿美元以上,成立时间相对较短,还未上市的创业公司,他永远不会料到,独角兽的名字有一天会以这样的形式风靡全球。

过去五年间,各种主要独角兽排行榜的评选者都无法绕开蚂蚁集团四个字,马云在阿里之后的又一旗舰自2016年以来已经牢牢占据着全球独角兽排行榜TOP 100头把交椅长达2000来个日夜,如今,让位的时刻终于到了。

8月25日,蚂蚁集团在科创板披露了首次公开发行招股书,当月底即迎来上交所的首轮问询,并于两周后实现闪电过会,全程仅耗时25天,将于11月上旬同步登陆A股与港股。蚂蚁集团的上市,将完全改写全球独角兽版图,不过,这对于消解人们心中的一些疑问无济于事,或者更确切地说,随着该公司IPO的推进,人们心中的疑团更多更深了。

披着科技外衣的金融机构

在招股书中,蚂蚁集团透露了命名的初衷,“蚂蚁”始于一种信念:小即美好,小蕴含力量(small is beautiful, small is powerful),希望构建未来服务业的数字化基础设施,为世界带来更多微小而美好的改变。“我们不追求大,不追求强,追求成为一家能健康成长102年的好公司。”

孕育之初,蚂蚁集团确实像其名字所代表的那种地球上最微不足道的生物一样微不足道。

蚂蚁集团前身,根据天眼查APP,支付宝由阿里于2004年12月设立。彼时,“万能的淘宝”刚刚成立,步履维艰,货不对版情形时有发生,买家与卖家很难建立基本的信任关系,马云不得不曲线救国,借鉴国际支付巨头PayPal的做法开发出了支付宝与它的担保交易。

在新模式下,买家下单时,货款不会立刻进入卖家账户,而是暂由平台保管,买家收货满意并确认,卖家才能拿到货款,倘若交易存在争议,平台将依据双方提交的证据进行处理,二者利益均有保障。支付宝一经推出,便获得了广泛欢迎。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一个看似简单的支付动作实则牵涉买家、卖家、平台、银行、支付通道等多个利益相关方,初生的支付宝在中国银联处碰了一鼻子灰,只得求爷爷告奶奶,死磕一家家银行,寻求直连办法,因为没有接口,消费者就无法在淘宝上下单。即使如此,当时的网购还要看运气,一笔订单往往要经历6次左右的跳转才能完成,只要有一次跳转不顺利,支付就不会成功,失败率一度高达50%。后来,马云又想出了快捷支付的招数,流程大大优化,但逐一与银行签约又是一段不堪回首的记忆。

如今的蚂蚁集团不再是过去的那个尽遭白眼的支付宝,而是一个建立在拥有10亿用户和8000万商家的支付宝APP上的庞大帝国,横跨支付、信贷、理财、保险等多个领域,金融机构合作伙伴在2000家以上。

金融属性宛如一个胎记,从创立之初就深深地烙在了蚂蚁集团身上。事实上,蚂蚁集团独立后的第一个正式的名字“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也鲜明地打出了金融服务的旗号,甚至在2016年12月整体变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时候依然如此,蚂蚁金服的叫法自2014年6月以来一用就是六年,直到上市前夕才被仓促改成了“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可见,蚂蚁集团的金融属性不仅为外界广而所知,也得到了内部自上而下的确认。

如今,马云一反常态,将蚂蚁集团从一个金融公司包装成一个科技公司,寻求高估值的意图还是非常明显的。在国内资本市场上,金融类上市公司估值普遍偏低,四大国有银行只有6倍左右,像平安、招行这样的明星公司也不过10倍,但科技股就不同了,市盈率动辄数百倍甚至更高,这种诱惑连中国首富也无法抵抗,何况他还要给现有投资者一个交待。

2015年6-8月,蚂蚁集团引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中国邮政、中国人寿、太平洋人寿、新华人寿、国开金融等国有资本时,投后估值还停留在2600亿元,到了2018年7月,这一数字已经激增至9600亿元即1500亿美元左右,商人无利不起早,这些投资者无不希望蚂蚁集团登陆科创板时赚得盆满钵满。

到底是谁的蚂蚁?

蚂蚁集团坦承起步于电商场景,历史上曾主要为阿里电商平台提供支付处理和担保交易服务:“我们脱胎于阿里巴巴集团,从2011年起独立运营。与阿里巴巴集团的渊源和连结,是我们力量和初心的来源。因此,我们拥有与阿里巴巴集团共同的使命和价值观,并将其深深根植于我们的运营理念中。”

但在实控人上,蚂蚁集团却讳莫如深。

招股书显示,阿里持有蚂蚁集团32.65%的股份,系单一最大股东,杭州君瀚、杭州君澳则分别直接持有蚂蚁集团29.86%、20.66%的股份,两者合计持股50.52%,而杭州云铂为杭州君瀚、杭州君澳的普通合伙人与执行事务合伙人。

蚂蚁集团认定马云能够实际支配杭州云铂股东会与行使蚂蚁集团股东权利相关事项的表决结果,并通过杭州云铂控制的杭州君瀚及杭州君澳间接控制蚂蚁集团50.52%的股份,为其实际控制人,却将第一大股东阿里仅列为关联方,同时还否认蚂蚁集团与阿里受同一实际控制人控制。

这种做法引起了上交所的问询。蚂蚁集团在回复中从持股比例、董事会构成、阿里巴巴合伙人架构等方面进行了解释,不过,这些解释有点苍白无力。

明眼人都知道,蚂蚁集团虽然一直在尝试突破自己的边界但远远不够,其业务、用户群体仍对阿里存在重大依赖,在专业金融产品方面,支付宝不比陆金所、天天基金网等竞争对手;在扫码支付方面,支付宝不如微信支付便捷;只有在阿里旗下电商平台上,剁手党人才绕不开支付宝。

蚂蚁集团以阿里合伙一人一票制,所持股份未达到股份总额的三分之一,无法控制董事会等为由,将阿里的实际控制人认定为非公司实际控制人,并否认蚂蚁集团与阿里不受同一实际控制人控制,这些只是一场文字游戏。马云之于阿里,从来就不只是一个精神领袖,他早已将自己的影响力渗透进了国内第一大电商王国的每一个毛孔。

在阿里合伙一人一票的表象之下,任何一位新晋合伙人都必须经过合伙委员会的选举,而马云与他的黄金搭档蔡崇信是唯二两位长期成员,且继任的长期委员也将由马、蔡指定,这意味着不论是马董、马主席还是马老师,阿里始终都是马云的阿里,到目前为止,无人能够捍动他的地位。

讽刺的是,蚂蚁集团在科创板招股书却竭力否认这一点,而在H股招股章程中囿于港股监管要求,又大大方方地承认杭州君瀚、杭州君澳、杭州云铂、马云及杭州云铂的其他股东和阿里就是自己的控股股东,这种双标操作并不是单纯秀智商,而在于官方对于实控人的监管力度明显强于关联方,厘清阿里与蚂蚁集团的关系或在为未来的辗转腾挪留出一定的空间。

监管的魔咒

招股书显示,2017年度、2018 年度、2019 年度和今年1-6月,蚂蚁集团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53.96亿元、857.22亿元、1206.18亿元和725.2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82亿元、215.6亿元、180.7亿元、219.2亿元,截至2020年6月底,蚂蚁集团总资产3159亿元。

2013年,蚂蚁集团控股子公司天弘基金推出了对接货币市场基金产品的余额宝服务,仅仅用了三年多时间,资产管理规模便超过了1万亿元,堪称宇宙第一大单支基金。

这种跨越式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源于竞争不充分与监管缺席下的野蛮生长。

国内传统金融业一直实行比较严格的监管政策,过去,银行是银行,保险是保险,基金是基金,保理是保理,鲜有横跨所有领域的“八爪鱼”,但马云等一些互联网玩家颠覆了人们的认知。蚂蚁集团除了与金融机构合作以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外,也通过小额贷款子公司、天弘基金、国泰保险、商融保理以及参股公司网商银行提供从消费信贷和小微经营者信贷、理财产品到保险产品和保理服务等各种金融产品服务。

在保护创新的名义下,官方对蚂蚁集团等新势力持一种非常宽容的态度,当它们成长为事实上的金融控股集团后,监管便不可避免了。

在重大事项提示中,蚂蚁集团提到了四项金融监管方面的风险,包括金融服务行业及其他相关行业监管变化的风险、相互宝等创新互助项目面临监管变化风险和业务风险、网商银行无法适应银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或在业务经营及与关联交易方面出现重大不利变化的风险、无法与金融机构保持互惠合作关系的风险,这些并非空穴来风。

近期,为了规范金融控股公司行为,加强对非金融企业等设立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督管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官方密集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决定》、《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实施金融控股公司准入管理的决定》、《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等,蚂蚁集团面临的决不仅仅是合规难度、合规成本大幅提高的问题,更大的影响或许是野蛮生长的时代结束了。

每个公司上市时都有着自己的理由,与普通股民分享发展的成果从来不在其中。(首发于英大金融杂志)

来源:紫财经

原标题:蚂蚁集团:摆脱不了阿里,逃不出马云掌心,在监管阴影下狂舞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