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幕宾 沈炯庆 丁凝

10月31日,在220千伏潘桥变迁建工程电缆隧道工程现场,随着盾构机钻头破除3号工作井最后一层围护结构,标志着宁波首条智能电缆隧道一期(996米)全线贯通。
为满足城市美观和电力扩容的双重需求,浙江宁波供电公司主动对接地方政府,对城区迁建的220千伏潘桥变实施全电缆地下电力隧道敷设,充分释放新城区土地空间。隧道全长约2公里,采用宁波市首例超大直径超长距离的“双S”曲线顶管技术。

“潘桥隧道在安全监测与预警领域创新应用了巡检机器人,不仅标志着宁波电缆隧道运维领域即将迈入智能AI时代,更是大大降低地下空间安全隐患。”宁波电力设计院隧道设计负责人金启海说道。据了解,巡检机器人整合模式识别技术、无线信号传输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多种高新技术手段,具备快速准确定位电缆故障位置、大数据隧道病害趋势预测等特点,实现隧道检测、监控、预警三位一体。利用巡检机器人以及智能检测设备、系统,不仅能够实时监测电缆护层接地电流、隧道水位、有毒气体等状况,还能远程控制电缆通道风机、水泵以及井盖的开关。
此外,潘桥隧道配备的电子井盖系统与运检人员的智能联动,采用了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帮助巡检人员能够快速判断故障位置,及时开展应急处理,有效精准避免火灾等二次事故的发生。“从发现问题到消除隐患,只要10分钟。”宁波电力设计院总包项目负责人张灿江表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