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鲁股观察|风电行业高歌猛进,珠海国资接连入主两家山东风电公司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鲁股观察|风电行业高歌猛进,珠海国资接连入主两家山东风电公司

珠海国资接连出手,在四个多月的时间内先后拿下两家山东的上市公司,而这两家公司有一个共性,都属于风电产业链上的企业。

文 | 刘震

11月1日晚间,天能重工发布重磅公告称,近日收到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郑旭的通知,其正在筹划股份转让事宜,拟联合其他股东向珠海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珠海港集团”)转让公司总股本比例18.37%的股份。此次转让还涉及表决权委托相关安排,同时筹划向珠海港非公开发行股份。由于本次交易将涉及公司控制权的变更,天能重工股票已于11月2日上午开市起停牌。

抓住风口,珠海国资接连出手

公开资料显示,珠海港集团是大型国有独资企业,作为珠西地区最大的港航企业,珠海港集团具备很强的资金实力,被评为“国家5A级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据悉,珠海港集团当前的发力重点正集中于清洁能源产业,集团已构建起了以风电、火电、管道天然气、天然气发电为依托的综合能源板块,目前共有7个风电场投入正式运营,总装机容量达到370MW,能源板块营收已成为集团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事实上,在收购天能重工之前,珠海港集团已经拿下了山东的另一家上市公司——通裕重工。今年6月底,通裕重工发布公告称,拟向珠海港定向增发不超过6.13亿股股份,定增募资不超过9.44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此外,珠海港集团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受让通裕重工实控人司兴奎所持2.58%的公司股份,受让山东省高新技术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所持2.42%的公司股份。股权转让与定增完成后,珠海港集团持股比例将达20%,成为控股股东,实控人拟变更为珠海市国资委。

珠海国资接连出手,在四个多月的时间内先后拿下两家山东的上市公司,而这两家公司有一个共性,都属于风电产业链上的企业。

通裕重工是我国风电主轴生产的领军企业,锻造、铸造、焊接是其三大核心制造工艺。依托于该三大核心制造工艺及综合性加工制造平台,通裕重工在风电行业形成了风电锻件、风电铸件、风电结构件三大产品系列,成为中国重要的兆瓦级风力发电机主轴生产基地。2019年6月,通裕重工入围“山东省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军(培育)企业名单”新能源装备12家企业中的第五名。天能重工主要从事风机塔架及其相关产品的制造和销售、新能源(风力、光伏)发电项目的开发投资建设和运营业务等,主要产品为风力发电用风机塔架(含海上风机塔架及单桩)。

事实上,珠海国资选择在风电领域加大投资,本质还是想切入国家能源战略的推进。“十四五”期间,产业升级的核心目标是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能源革命”是产业升级的三大着力点之一,而“绿色发展”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手段和抓手,推动绿色能源的发展是“十四五”期间国家重要的战略之一。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0-2019年期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持续上升,2019年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8%,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3.4%,从未来能源结构的演变进程来看,清洁能源产业仍将是我国能源发展主方向。

2020年10月14日,以“引领绿色复苏构筑更好未来”为主题的2020年国际风能大会(CWP2020)在北京召开。会上,来自全球400余家风能企业的代表一致通过并联合发布了《风能北京宣言》。宣言提出,综合考虑资源潜力、技术进步趋势、并网消纳条件等现实可行性,为达到与碳中和目标实现起步衔接的目的,在“十四五”规划中,须为风电设定与碳中和国家战略相适应的发展空间:保证年均新增装机5000万千瓦以上。而在2019年,全国风电新增并网装机仅为2574万千瓦,这也就意味着我国风电装机即将进入加速阶段。从这个角度来看,珠海国资选择在此时加码风电行业是具备前瞻性布局的。

前三季度业绩均大增,为何要出售股权?

从已经披露的三季报来看,被珠海国资收购的天能重工和通裕重工这两家山东上市公司均实现业绩的大幅增长。

受益于行业景气度提高,在“抢装潮”驱动之下,天能重工的产品今年产销量大幅增加。根据天能重工的三季报,由于塔筒业务增长较快且交货情况良好,天能重工前三季度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营业收入为19.94亿元,同比增长34.32%;净利润2.79亿元,同比增长78.39%。与此同时,天能重工的利润率水平也同步提高,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为33.2%,同比提高5.9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4%,同比提高3.5个百分点。

通裕重工10月29日披露三季报,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40.14亿元,同比增长45.48%,前三季度净利润3.27亿元,同比增长89.79%。其中,第三季度净利润为1.43亿元,同比增长165.50%。风电主轴是通裕重工最为倚重的产品,上半年的营收占比达到26.81%。根据中国轴承协会在高端轴承技术路线图中的介绍,目前风电主轴轴承主要被 SKF、FAG、TIMKEN、罗泰艾德等国外公司垄断。国内企业对于大容量主轴轴承大部分还处于试制阶段,本土企业的风电轴承出货主要集中在门槛稍低的偏航和变桨轴承,通裕重工在国内企业中还是相对领先的。风电铸件行业在今年上半年同样呈现量利齐升,主要企业收入规模普遍大幅增长,盈利水平也有明显的提升。盈利水平的提升可能一方面归因于产能利用率的提升,另一方面在风电抢装背景下产品平均销售价格可能有所上升。

从最新的三季报来看,通裕重工和天能重工在今年均实现了业绩的爆发,既然盈利能力强而且前景广阔,那么为什么这两家公司的大股东选择出售股权呢?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缺钱是两家公司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先来看天能重工,公司在过去几年的负债率水平快速攀升,2017—2019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30.85%、43.89%、63.66%,今年前三季度继续增长至70.04%,资产负债率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翻了一倍还多。进一步展开来看,截止到2020Q3,天能重工的短期借款为10.59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1.92亿元,超过同期的货币资金12.44亿元。通裕重工的资金情况更为紧迫,截止到2020Q3,公司账上的货币资金为13.81亿元,但同期的短期借款却高达37.96亿元,二者之间相差数倍,货币资金远远不能覆盖短期债务,公司面临非常大的偿债压力。从这个角度来看,缓解资金压力是这两家山东上市公司引进珠海国资的一个重要原因。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鲁股观察|风电行业高歌猛进,珠海国资接连入主两家山东风电公司

珠海国资接连出手,在四个多月的时间内先后拿下两家山东的上市公司,而这两家公司有一个共性,都属于风电产业链上的企业。

文 | 刘震

11月1日晚间,天能重工发布重磅公告称,近日收到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郑旭的通知,其正在筹划股份转让事宜,拟联合其他股东向珠海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珠海港集团”)转让公司总股本比例18.37%的股份。此次转让还涉及表决权委托相关安排,同时筹划向珠海港非公开发行股份。由于本次交易将涉及公司控制权的变更,天能重工股票已于11月2日上午开市起停牌。

抓住风口,珠海国资接连出手

公开资料显示,珠海港集团是大型国有独资企业,作为珠西地区最大的港航企业,珠海港集团具备很强的资金实力,被评为“国家5A级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据悉,珠海港集团当前的发力重点正集中于清洁能源产业,集团已构建起了以风电、火电、管道天然气、天然气发电为依托的综合能源板块,目前共有7个风电场投入正式运营,总装机容量达到370MW,能源板块营收已成为集团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事实上,在收购天能重工之前,珠海港集团已经拿下了山东的另一家上市公司——通裕重工。今年6月底,通裕重工发布公告称,拟向珠海港定向增发不超过6.13亿股股份,定增募资不超过9.44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此外,珠海港集团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受让通裕重工实控人司兴奎所持2.58%的公司股份,受让山东省高新技术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所持2.42%的公司股份。股权转让与定增完成后,珠海港集团持股比例将达20%,成为控股股东,实控人拟变更为珠海市国资委。

珠海国资接连出手,在四个多月的时间内先后拿下两家山东的上市公司,而这两家公司有一个共性,都属于风电产业链上的企业。

通裕重工是我国风电主轴生产的领军企业,锻造、铸造、焊接是其三大核心制造工艺。依托于该三大核心制造工艺及综合性加工制造平台,通裕重工在风电行业形成了风电锻件、风电铸件、风电结构件三大产品系列,成为中国重要的兆瓦级风力发电机主轴生产基地。2019年6月,通裕重工入围“山东省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军(培育)企业名单”新能源装备12家企业中的第五名。天能重工主要从事风机塔架及其相关产品的制造和销售、新能源(风力、光伏)发电项目的开发投资建设和运营业务等,主要产品为风力发电用风机塔架(含海上风机塔架及单桩)。

事实上,珠海国资选择在风电领域加大投资,本质还是想切入国家能源战略的推进。“十四五”期间,产业升级的核心目标是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能源革命”是产业升级的三大着力点之一,而“绿色发展”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手段和抓手,推动绿色能源的发展是“十四五”期间国家重要的战略之一。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0-2019年期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持续上升,2019年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8%,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3.4%,从未来能源结构的演变进程来看,清洁能源产业仍将是我国能源发展主方向。

2020年10月14日,以“引领绿色复苏构筑更好未来”为主题的2020年国际风能大会(CWP2020)在北京召开。会上,来自全球400余家风能企业的代表一致通过并联合发布了《风能北京宣言》。宣言提出,综合考虑资源潜力、技术进步趋势、并网消纳条件等现实可行性,为达到与碳中和目标实现起步衔接的目的,在“十四五”规划中,须为风电设定与碳中和国家战略相适应的发展空间:保证年均新增装机5000万千瓦以上。而在2019年,全国风电新增并网装机仅为2574万千瓦,这也就意味着我国风电装机即将进入加速阶段。从这个角度来看,珠海国资选择在此时加码风电行业是具备前瞻性布局的。

前三季度业绩均大增,为何要出售股权?

从已经披露的三季报来看,被珠海国资收购的天能重工和通裕重工这两家山东上市公司均实现业绩的大幅增长。

受益于行业景气度提高,在“抢装潮”驱动之下,天能重工的产品今年产销量大幅增加。根据天能重工的三季报,由于塔筒业务增长较快且交货情况良好,天能重工前三季度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营业收入为19.94亿元,同比增长34.32%;净利润2.79亿元,同比增长78.39%。与此同时,天能重工的利润率水平也同步提高,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为33.2%,同比提高5.9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4%,同比提高3.5个百分点。

通裕重工10月29日披露三季报,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40.14亿元,同比增长45.48%,前三季度净利润3.27亿元,同比增长89.79%。其中,第三季度净利润为1.43亿元,同比增长165.50%。风电主轴是通裕重工最为倚重的产品,上半年的营收占比达到26.81%。根据中国轴承协会在高端轴承技术路线图中的介绍,目前风电主轴轴承主要被 SKF、FAG、TIMKEN、罗泰艾德等国外公司垄断。国内企业对于大容量主轴轴承大部分还处于试制阶段,本土企业的风电轴承出货主要集中在门槛稍低的偏航和变桨轴承,通裕重工在国内企业中还是相对领先的。风电铸件行业在今年上半年同样呈现量利齐升,主要企业收入规模普遍大幅增长,盈利水平也有明显的提升。盈利水平的提升可能一方面归因于产能利用率的提升,另一方面在风电抢装背景下产品平均销售价格可能有所上升。

从最新的三季报来看,通裕重工和天能重工在今年均实现了业绩的爆发,既然盈利能力强而且前景广阔,那么为什么这两家公司的大股东选择出售股权呢?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缺钱是两家公司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先来看天能重工,公司在过去几年的负债率水平快速攀升,2017—2019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30.85%、43.89%、63.66%,今年前三季度继续增长至70.04%,资产负债率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翻了一倍还多。进一步展开来看,截止到2020Q3,天能重工的短期借款为10.59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1.92亿元,超过同期的货币资金12.44亿元。通裕重工的资金情况更为紧迫,截止到2020Q3,公司账上的货币资金为13.81亿元,但同期的短期借款却高达37.96亿元,二者之间相差数倍,货币资金远远不能覆盖短期债务,公司面临非常大的偿债压力。从这个角度来看,缓解资金压力是这两家山东上市公司引进珠海国资的一个重要原因。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