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手骨 韩琪 策划:吴立湘
“三九四九冰上走”,霸王级大寒潮要来了,冻成狗的亲们,怕只能家里蹲看电视了吧?刚好,本周六芒果台献出了新综艺《旋风孝子》,与浙江台周五晚的《24小时》撞个满怀。
从收视表现看,《旋风孝子》全国网收视率1.36%,份额7.84%,同时段排第一。作为湖南卫视第一次尝试“制播分离”,虽有黄晓明、郑爽等明星光环的加持,有《爸爸去哪儿》金牌制作人金荣希的团队,但却也陷入了节奏不好、彩色花字、内容吸引力不强、更像一部超长先导片的吐槽声中。复制《爸爸》的成功不易,翻炒《跑男》的人气同样不简单。
披着“连续剧悬念式户外真人秀”外衣的《24小时》,全国网收视率0.65%,市场份额3.7%。借了“郑和下西洋”的IP,玩的还是“海外版跑男 Xman”的游戏。不仅如此,小娱还意外发现,《24小时》中的队长陈坤竟然还是该节目的联合出品人。
另外,吴磊、尹正等小鲜肉的表现还蛮“惊喜”,至于如何凑cp还需要时间。不过,它将成为另一档“跑男”留住原有的观众,亦或是逐渐稀释自己的生命周期,也要另说。
话说回来,《旋风孝子》和《24小时》,其实分别代表了芒果和蓝莓2016年的开年综艺,不管是平台实力、明星阵容、还是观众期待都很像,更有趣的是,两个节目都举着“中韩联合研发原创”的旗号,成色如何?值得聊一聊。
内容pk:《旋风孝子》、《24小时》,都在翻炒原有“现象级”,实际成色如何?
先说《旋风孝子》,以“孝道”主题,邀请了黄晓明、郑爽等6位明星嘉宾,与其父母中的一人返回家乡相处6天5夜,展开一段“寻根、追忆、尽孝”的旅途。听起来有点像成人版的《爸爸去哪儿》,只不过明星的“搭档”从子女变成了父母。
从内容上看,第一期像一个超长“先导片”,即让明星和家长出场、回到小时候的家或长辈故乡,两人在车上吐个小槽,到站搬点行李,秀个暗黑料理什么的,任务的干预和设计的痕迹也比《爸爸》更少,只需遵守墙壁上的“赡养父母六原则”,其余时间自由发挥。
遗憾的是,《旋风》并未继承《爸爸》90%趣味性 10%感动的优秀基因,反而因为前期策划惊喜不够多、画面颜色暗旧、彩色花字不好看、内容比较单一被网友一一诟病。当然,最大的槽点在于,6组家庭的“露脸”时长很不均匀,有细心的网友统计,“黄晓明16 14共30分钟,曹格24分钟,包贝尔10分钟,郑爽8分钟,杜淳4分钟,陈乔恩3分钟!其中郑爽和杜淳的内容还有重复的。最不好看的两组占了差不多一个钟。”看来,没有“萌娃元素”的加持,想复制《爸爸去哪儿》的成功,如何把握恰当的节目节奏、正确get“老年家长”的趣味,确实值得反思。
当然,另一档浙江台的新综艺《24小时》,号称“连续剧悬念式户外真人秀”,也被看做“翻炒”《跑男》。
从内容上看,第一期一出场就交代了“郑和下西洋”的背景,以陈坤、徐峥为代表的6位明星嘉宾集体穿越,搭配蒋欣、安以轩两位助演女嘉宾,限定了“寻找星星的主人”的游戏规则,在泰国街头做起了“寻找外国人和乐器”的任务,随后又玩起了生肖大战、“粉末木头人”的游戏。在不少跑男粉看来,整期像极了第三季《跑男》“谁是外族人”特辑,所谓的“连续剧悬念式”创意沦为“薄薄的一层壳”。
当然,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不管成色如何,浙江卫视此时推出《24小时》挺高明的。鉴于中国综艺市场跟风严重,趁《跑男》的人气和余热还在,聚拢更多当红明星,顺势推出一档同类型的综艺,能让喜爱跑男的观众,在没有跑男的日子里,继续留在“中国蓝”,因为“与其让对手做了抢了自己的市场,还不如自己做了,最大化利益。”
嘉宾表现大PK:黄晓明抢占《旋风》收视率峰值,陈坤实为《24小时》联合出品人
说实话,《旋风孝子》和《24小时》的明星阵容,收视号召力相差无几。但从第一期的表现,《旋风》黄晓明的开场部分创下了当晚的收视率峰值,而郑爽与父亲回家时段则创下收视份峰值,为9.86%,前两位有人气傍身,而陈乔恩杜淳也有“镜头少惹怒粉丝”的话题发酵,而包贝尔的“吐槽功力”、曹格的“洗白争议”,也都在为后续发力“摩拳擦掌”。另一方面,说到《24小时》,陈坤、徐峥分别作为颜值、智慧担当,表现一般,反而吴磊作为小鲜肉“很豁得出去”,助阵的女嘉宾火花不够多,也很有成长空间。
具体说说他们各自的角色定位吧,《旋风》黄晓明与妈妈蛮接地气,较以往“杰克苏”形象改善很多,细节上交手机时跟baby报备,抢戏又加分。而曹格因“戏太足”并未获得太多的好感,但“演技梗”也是“梗”嘛。郑爽的唠叨、东北腔的郑爸爸,霸了一天的微博热搜。包贝尔想带妈妈去纹身遭强烈反对,也是笑点担当。陈乔恩和杜淳由于时长限制,可能还有新亮点。不过,杜淳父子俩除了交流演戏心得就没有话题可聊了,不回避尴尬反倒让人觉得自然不做作。
当然,对《24小时》而言,两名队长陈坤和徐峥均是“综艺首秀”,难免有“前辈包袱”,暂在热身阶段。值得一提的是,陈坤虽被指“做游戏不太投入”,但小娱要爆料了,坤哥可投钱了的。根据公开资料,《24小时》的联合出品方之一是东申童画,老板正是陈坤。在这之前,东申童画还投资过《钟馗伏魔》《幸福额度》等陈坤参演的作品,但身为投资人,如何摆正心态豁出去玩,还有待观察。
不过,为什么说最有看点的是吴磊呢?年纪轻、颜值高、有礼貌,尤其在巨型粉池低空飞行那段,秒变“老年”,着实是“圈粉”体质。另外,尹正出现每一秒都“有毒”,别人拿水冲掉粉尘,他却朝着徐峥的电灯泡挑衅,这粉有润滑头发的功效,“笑”果不错。但,要说大鹏,是继续在演《挑战者联盟》里的角色,安以轩表现还算活泼,而韩庚、蒋欣,只能说“看脸还行”。
中韩研发大PK:《旋风》明显水土不服,《24小时》在稀释自己的生命周期?
当然,不管内容好坏、嘉宾表现如何,最核心的决定性因素在于“制作团队”。巧合的是,这两档节目,都被贴上了“中韩联合研发”的标签。但一个意外出现水土不服,另一个则被认为合作良好,且要与观众兴趣展开博弈。
首先,《旋风孝子》的总导演是韩国《我歌》、《爸爸》的金牌制作人金荣希,后期剪辑则是由金荣希PD带队的韩国剪辑团队与星驰传媒后期制作共同操刀。根据公开资料,星驰这次投入了30位技术人员,包括15位剪辑师,其中韩方的剪辑师有10人,仅韩语翻译就有10个,说明韩方占得比例还是蛮大的。所以不论是粗剪还是精剪,满屏的彩色花字缺乏美感、节奏把控不到位等问题,可能是暴露了中韩“孝道文化”差异大。
话说,《旋风孝子》投资方蓝色火焰,还承包了这个项目的广告运营。据媒体报道,蓝色火焰了设立全资子公司蓝火文化,把金荣希的团队从韩国挖了过来,让其担任公司CEO,准备大举进军电视综艺节目领域,《旋风孝子》就是金荣希在中国做的第一个项目,虽然他们只能逐步了解、学习中国文化,不可一蹴而就,但在情感和搞笑之间找到平衡,却是他们擅长的。如果你有印象,这个硬伤在《跑男》第一季前几期也出现过,当时《跑男》的解决方法是,换自己人来剪。在不少电视从业人士看来,如果湖南卫视足够重视《旋风孝子》,应该也会派自己人来参与制作,“强强联手、资源整合”才是王道。
另一档,《24小时》总导演是制作过《running man》和《X man》的韩国导演曹孝镇,导演组中的两位成员陆浩、朱立奇也曾参与制作《跑男》。整个制作团队中,韩方几乎担起了的前期策划和中期拍摄的大半任务。用跑男的厨师“烹饪”出的还是“跑男”的味道,但若加上之前的《挑战者联盟》、《西游奇遇记》,“蓝莓味儿”的户外真人秀如此轰炸观众,有可能起到稀释各自生命周期的反作用。
也许你会说,竞争太残酷,图眼下利益没什么。但整个综艺市场还是呼唤更多的原创,毕竟观众正被养得越发“挑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