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影视投资没那么复杂,知道这些就够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影视投资没那么复杂,知道这些就够了

影视文化产业并不复杂,它和所有的实业行业是一样的,上游生产,下游销售。通过版权流通的形式,实现收益和发展。既然是产品,就要考量如何生产、制作、流通。

作者:黄埔开疆

说明:本文是本人2016年1月10日在北京大学第三届中国互联网文化产业论坛上的发言“影视产业创新与互联网的共生共赢”的扩充版,主要阐述互联网服务影视文创产业的方式和方法,仅为一家之言,权作参考。

我跟大家分享我对行业的一些粗浅看法,第一个词是“理念”。

一、理念: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先说一个理念,影视行业没有那么复杂,基本上跟所有的行业都是一样的。为什么这么讲?我想告诉大家影视文创产业它同样属于产业,作为产业,那么他就有产品;影视行业就像所有的生产性企业一样,跟所有有产品的行业是一样的,都需要上游生产,下游销售这个过程,对于这个行业只要大家了解,它同样是一个产品性的行业,那么对于从业者来说,他就能够明白这个行业该如何去运作,就像所有的产品运营一样。

那么,如何去运作,如何去经营?它跟所有的产品是一样的,无论是有形的实体性产品还是无形的服务性产品,它都是可以通过市场的方式运作,所以说不必把这个行业想的多复杂,而是要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它想得简单点。

现在想要进入影视文创产业的从业者或者近几年才入行的从业者,都有机会创造辉煌,你不必担心进入的时间的早晚,只要敢于去学习,敢于去创造,这个行业就有更多的机会在等待着大家。

所有行业的从业者,业外的从业者,或者想进入影视行业的人,不要把影视行业看得多么高深,有多么深奥。那么影视行业既然不那么复杂,我们又该如何看待这个行业呢?影视行业发展的历史期很短,我们简单的梳理一下,这个行业起步于九十年代,民营企业的参与是在九十年代末期,华谊等公司都是在那个时候开始起步的,到02年开始有院线制改革,从09年开始《阿凡达》的成功,中国影视行业才开始一步步的走向今天的繁荣。

影视行业还处于春秋战国,鱼龙混杂的起步阶段,也就是这样的阶段,才会蕴藏着无限的潜能。希望从事其它领域跨界进入这个行业的朋友一定要了解一点行业的历史。

二、文创产业:文化产业是创意产业

我们每天听到的都是文化产业,我认为我们不能简单的把我们所从事的大文化领域,简单的概括为文化产业,它更应该是一个创意产业,文化产业应该叫文创产业,影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只有我们把这个定义理解清楚,才能够懂得这个行业需要什么,该如何在这个领域去工作、去创作、去发展,去商业运营。

那文化产业他们怎么做呢?很多的做法是,把各种类型的公司简单的拆分、合、并购、整合形成一个新的公司,然后将其归纳为文化产业的公司。那么这算是文化产业吗?文化产业是一个不断更新换代、不断推陈出新,不断超越的一种产业。因为所有的人都不愿去看重复的东西,都不愿意在原有的基础上打转,文化产业需要的是一种创新,一种超越,一种自我颠覆的一个过程,这才是文化产业的精髓:创新。所以说文化产业更准确的名字应该是文创产业,它是创造性的。

文创产业需要不断的创造新的概念,新的讲述方式,新的故事,新的模型,每次看都,就能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让人感觉到超越了预期,这样,观众才会愿意去买。如果让观众感觉:这个我已经看过来,或者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或者这个场景我见过……你想,这样的一些作品,对于观众的刺激有多强?是很低很低的,所以说文化创意产业需要不断超越,超越你的预期,超越你的认知,超越你的想象,所以文化创意产业从业的使命就是制造惊喜,开拓人类的想象极限;为受众带来新鲜感,带来惊奇感,带来他没有感受过的体验,这样你就赢了。这才是创意产业,

想要介入影视文创产业的从业者,从一开始就要考虑如何去创新,如何去超越,如何去改变传统的讲故事的手段,如何去形成新的故事模型和讲故事的方法,这样的产品才会得到观众的认可,才愿意买单。所以文化产品需要我们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创新,创新才是文化产业的重点,也是我们能够获取地位的最重要的因素。

三、趋势:文创产业相当于九十年代的房地产

纵向来比,我国文创产业正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我一直对外讲,现在整个文化产业相当于90年代的房地产,只要生产就有人买单,只要盖房子,不管他是什么样子,都会有人去买单。现在的电影、电视剧、网络电影、网络剧、舞台剧等等,也一样,都有人买单。

横向来比,好莱坞是全球影视工业的龙头,好莱坞是全球发展相对成熟的影视产业,更偏重他的商业性,后劲十足。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一直发展到今天,没有断过档,不断借鉴传统工业的经验,形成了好莱坞庞大的工业体系,它的发展历程,不断规范,不断专业,不断细化的过程,相当于建造了诸多的坚船利炮。而欧美的影视作品更偏重艺术性,尤以法国为最。日韩影视文化,近30年来,形成了强大的韩流和日流,对中国的影响也是重大的,他们主要依靠影视文化产品、宣传他们的文化,宣传他们的国家,来影响我们的青年人。

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它的哲学,历史,故事,汗牛充栋,伴随着中国影视工业的大踏步崛起,这些优秀的文化一定会借助文化载体展现出来,形成产品,向全球传递。

近年来,我对一直在强调影视工业化体系的建设,推动或者说宣传中国影视文化产业向工业化体系的精细化、规范化、流程化的方向发展。当下的发展阶段,生产什么样的产品都有人消费,它是有周期的。就像房地产行业一样,一开始它会出现小区,中档小区,高档小区,有别墅区等等,再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对于房子的类型有需求了,从筒子楼,塔楼,到板楼,别墅,联排别墅等。再后来,又有更高的诉求,需要智能化地产了,恒温保湿的,绿色环保的,智能家居的;在发展就是定制化、个性化地产了,诉求一定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增强。

影视行业的发展,后续也一定会出现类型化的发展,根据制作形式的变化,技术的更新,观影形态的变化,VR技术,虚拟现实等产生,对影视产业的要求也会越发多样。这种随时间推移而形成诉求会不断变化,最终会越来越个性化。从生产什么样的产品都有观众,到个性化,需要一定的时间,随着观影形式、渠道的变化,从大荧幕到客厅,发展到个性化的私人影院这个阶段,这个阶段就是我们的机会。

这里补充一点,影视文化产品,是通过版权体现收益,从理论上讲,任何有屏幕的地方都是可以播放视频产品的,只要它播出你的产品,都应该付费。

四、产品:上游生产,下游销售

影视文化产业并不复杂,它和所有的实业行业是一样的,上游生产,下游销售。通过版权流通的形式,实现收益和发展。既然是产品,就要考量如何生产、制作、流通。

上游,首先就是研发,研发就是先找好选题,接着创作一个好的故事,用一个恰当的故事模型讲述一个好的故事,研发生产出来之后,就会有制作团队的介入,主创团队包括导演、制片、演员等,然后再加上我们服务性的团队,随后就是机器设备,围绕着研发的项目进行生产,生产之后,拍摄素材,就进入后期制作,然后我们再加上包装、后期特效等等,形成一个具体的可以拿到龙标的产品,到这个阶段以后,其实我们的工作还只是完成了百分之五十以上,跟其他行业一样,我们生产的产品,只是把产品生产出来了,相当于还把产品放在仓库这样的一个阶段。文化产业最大的好处就是没有库存,那么这样的产品直接用数字拷贝就能存下来。

但,随着观影渠道和方式的改变,对于上游的生产也会提出相应更高要求,我们会根据需求生产这种特质化定制化的产品,它是一个历史必然,所以说,致力于进入这个行业的从业者,不要着急,现在还属于生产大屏幕影片的阶段,那么就蕴藏着很多机会。

下游,拿到龙标之后开始寻找发行,电视剧我们就需要去找电视台,电影就需要去找院线等等。我们需要跟电影院、院线、宣传公司打交道,然后我们要考虑其他渠道播出,比如乡村院线、互联网、中央6套等等,其实版权渠道不下数百种,甚至更多。只要是有屏幕的地方,你的这个产品都可以放映和展示出来,这些都是我们的渠道。

五:品牌:产品的灵魂是品牌,每一部作品都是一个品牌

既然影视是一种产品,产品就会有品牌,所以说影视行业或者任何实体产品领域的产品,它的灵魂都是品牌,无论是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剧、一部话剧、一部舞台剧、一部纪录片、文学作品所有的这种文创产业的产品,它都是一个品牌,投资人尤其要重视这一点。生产影视作品的时候,如何把一部作品的品牌运营出来,是投资人应该重点考虑的,只要作品有了品牌性,这部作品就成功了一半,品牌的建设必然需要工业体系化。所以我认为中国影视行业的未来,在于影视工业化体系的建设。

任何投资人,参与者,投资时都要考虑这部作品是否具有品牌性,如果你看不到品牌效应,挖掘不到它的品牌价值,那么是否投资就需要慎重了。判断的标准就是,一部影视作品是否具有这六大属性,分别是:艺术属性、商业属性、宣传属性、教育属性、工具属性、娱乐属性,一部影视作品起码具备三大属性才是一个合格的影视品牌产品。

投资人如果不考虑影视作品的品牌性,就等于你对这个行业的认知太浅。大家可以看看所有成功的影视作品,它都有自己的品牌效应,所以,投资人投资一部作品时首先就要考产品做成一个品牌,这个品牌是要经营的。从上游研发,生产制作,后期剪辑包装,都是规范化。

六:工具:剖析人性,解释世界

影视产品比较特殊,它不但是一个产品,另一个层面,它还是一个工具,所以说影视产品作为特殊产品,他的工具性一定要重视,刚刚提到的六大属性里的宣传属性是怎么体现出来的,一定是在你观看后才起到的作用,在你观看后它才具备影响你的能量,所以,影视作品它也是一个工具。

大家都知道,传播的四大介质是:声音、文字、图像、影象。影视产品涵盖了这四种传播媒介,所以我们一定要记得它的工具性。

影视作品的工具性该怎么呈现呢?中国影人平台确定的理念是:用文字剖析人性,用影像解释世界。编剧工作室负责文字工作,文字是可以剖析人性的。

影像可以解释世界的,那么该如何解释世界呢?影像作品解释历史、宗教、伦理、哲学;可以解释科学,比如我们现在的科幻片。整个人类世界所承载的一切,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投资人要用好这个工具。

七:工业化:精细化、规范化、流程化、系统化

影视工业化体系,一定是影视产业发展未来的规范化、流程化、精细化、系统化,让你更好的去创新,更好的去发展。

我国的影视行业处于初级阶段,还不具备工业化基础,各大影视公司不断的跟全球的影人、影视公司合作,都是在推动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从国内来说,我一直在关注,也有很多公司正在致力于构建影视行业的工业化体系,但真正用心做的不多。

影视工业化体系,相当于就是把影视行业工业化的高速公路先建立起来,影视制片公司就像我们每一个汽车生产企业,我们生产出来的不同品牌、不同类型、不同样式、不同质量的汽车,都可以在这条高速公路上跑起来,如果没有这条高速公路,我们就跑不快,就影响上游生产,营销下游的再开发。不建立一条中国自己影视工业化高速公路,那么这个行业就不会真正发展。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影视产业一定要构建自己的影视工业化之路。

八、文化金融:影视产业规范化的核心力量

影视工业化体系的构建的外在力量就是文化金融,文化金融,才能促使影视产业规范化,这才有利于资本的投资和风控。

如果借助资本的力量来规范?影视产业的生产可以不断的细分,创作者细分进行不同层面的创作,形成创作的标准化流程,导演就负责导演的工作,制片人就负责制片的工作,后期就负责后期的工作,影视供应商将供应也做成标准化,于是体系上就建立了标准化流程。

例如:好莱坞租赁设备是及其简单的,他们所有的设备都是有编号的,每一个东西都有详细的说明,从租赁到还回去都特别的方便,因为有明细的规范化的流程,这也是产业工业化的一个体现。在中国影视行业,你看的见吗?租赁设备比较凌乱,不是丢了这个就是丢了那个,一团乱麻,这需要这套工业化流程。

九、技术进步:影视产业标准化的核心力量

技术进步推进影视产业的标准化;技术是时代进步的核心推动力量,影视行业也将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实现更新换代。

但另一个层面,影视行业有一个现状,就是迷恋机器,迷恋技术,比如有的作品以为加了特效,加了3D就是一部好的片子,这种认知十分浅薄。

行业的进步需要技术,技术的作用是让影视产品更加优质,更加好,更加有创新性,不应简单的迷恋机器,或者用了什么样的高端技术。所以从事影视行业的从业者应该明白,不要被机器奴役,而是应该奴役机器。无论是对我们生产产品,还是播出产品,技术都不是核心,只是为产品加分的手段。再次强调,不能简单的迷恋机器,而是压迫让机器的进步服务于我们的作品。

如何用机器把作品做好,是我们应该思考的。未来,无论是上游拍摄还是下游的渠道建设,技术都是服务于行业的。无论是互联网、物联网、机器人,还是虚拟现实。

十、互联网:改造影视产业最便捷的技术工具

互联网技术在不断重塑各个领域,对于影视行业,互联网有着同样的作用,改造影视行业最便捷的工具就是互联网。互联网对于文化产业的推动确实很大,但依然是作为技术来服务于这个行业。

说完这些,我做个小结,前半段我对行业做了粗浅分析,就是希望从业者尤其投资人要对资本、对技术、对互联网有个清晰的认识,影视产品跟所有的产品都一样,只不过它多了更多的人为的因素,承载了个人的情感因素在里面,只要把它看透了,就没那么复杂。

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的挑选,构建影视项目的品牌化,用数据调研的方式才能够作为参考,推动我们的项目制作,依托互联网这种工具的筛选以及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的支持,将推动影视项目制作的标准化、流程化管理。

十一、人才培养:影视人才线上与线下教育

刚才讲了很多关于影视行业宏观方面的问题,我们再谈谈影视行业微观层面的现状,先说说影视人才的情况,总结来说中国不缺影视从业者,缺乏的是具有影视思维和影视理念的从业者。

因为如此,对于影视人才的培养,中国影人俱乐部做了很多探索,未来影视行业在线教育,及与不同的影视公司合作,培养影视人才等方面,都将投入更大的精力。有志于此的朋友,或者对影视人才培养感兴趣的朋友,欢迎一起探讨。

培养人才,之后,又该如何服务人才呢?除了hr招聘以外,影视人才的特殊性,经纪是另外的一种重要手段。

对于影视行业的这批特殊的人才,它需要专业的人才经纪手段去服务他们,因为这个领域的人才具有极强的商品属性。

互联网工具首先能做的就是人才筛选和培养。根据中国影人俱乐部多年来服务于北大,北影等知名高校的经验,培养影视人才的是可以借助互联网的,因为互联网的发展太过速度,传统pc,移动互联网的发达,促使信息可以试试传递,受众每天获得信息的渠道,大部分都是从互联网上获得的。所以,互联网在线教育,已经成为教育行业的重要补充,影视行业的在线教育,将会成为一个重要的渠道。

对于影视人才的培养,除了高校的教育外,我们也要思考互联网在线教育和现代教育相结合,所以互联网对于影视人才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他领域的教育,比如:英语、技能等传统领域的教育,互联网都有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影视行业,这种培养人才的机制还没有建设起来,疆文影视培训机构就是看到了这样的现状,在做这方面的探索。我们目前除了线下的影视投资实战班和影视营销发行班之外,我们也在探索其他技术类工种人才的培养教育工作,比如我们现在的“影视圈开讲啦”和“疆君编剧公益讲堂”等等都是线上线下的探索。

十二、人才经纪:互联网沙漏VS人才金子塔

沙漏和金字塔是最有效的筛选人才的两个工具,现在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两个理论:

互联网沙漏理论,理论上来说,互联网沙漏就是指筛选人才的一个梯度过程。互联网作为一种开放性工具,恰恰就起到了沙漏的作用。

例如,我们熟知的O2O产品,它都是一种沙漏的形式,将千千万万产品经过自点击形成梳理筛选;沙漏是什么概念呢?它相当于就是呈现梯队式的形式,当形成这样的模式之后,你就看到了层级,也能发现谁是最优秀的。

人才金字塔理论:就是对庞大的某一细分人才领域进行评级划分,形成梯度,类似于考级,从而挑选人才,最终形成金字塔。

人类社会都是金字塔式的,社会阶层,知识储备,自然环境等都可以评级作比较,形成特定行业的金字塔模型,人才更是金字塔结构。人才金子塔将会划分一线二线三线的层级,人类的本质是追求向上的,也都想往高处走,但是站在塔尖上的人永远都是少数,所以依托这两个理论,用互联网这种沙漏的模式再进行人才的筛选,形成人才金字塔,进行经纪业务探索。现在我们的疆君编剧工作室就是对编剧金字塔模型的探索。

十三、项目制作:大数据支持最优匹配

互联网的功能对于行业的推动是巨大的,同时对于上游下游中间制作,同样有这样的作用,互联网大数据提供了最廉价的参考,对项目投资进行前期评估,对项目制作主创团队进行大数据分析,对项目的任何一款物料进行数据统计等等,比如现在我疆君编剧工作室的人才筛选,目前也在用大数据的手段来实现。所以互联网大数据是对于影视制作来说是重要的数据支撑。

十四、营销发行:大数据支撑客群调研

对于影视产品来说,营销是非常重要的,现在越来越被大家认可,在影视营销发行领域,相当于传统行业打市场。

如何做市场这个概念呢?传统生意会有策划部、宣传部、发行部、销售部、客服等等,影视营销发行就是影视项目的市场部,它需要卖出去。只要是是市场,就需要大数据的支持来调研客群,了解我们的受众是谁,拿到相对准确的参考数据制定营销策略、发行策略,及执行。所以说互联网大数据可以用来支持影视营销发行过程。

做市场的同仁,手里有了详细的行业数据,市场需求,了解了观众的诉求,对于做大市场营销发行的同仁来说,将会胜算更大,所以说互联网对于下游做市场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十五、品牌衍生:电商渠道助推影视衍生品牌化

致力于从事影视行业的朋友,一定要知道:影视产品的衍生市场远远大于影视产业自身的市场,影视产品品牌未来的收益更多体现在影视品牌的衍生。影视衍生品是它票房的十倍,二十倍,甚至百倍。

影视行业是有一定特殊性的行业,但它一样是产品,一样是品牌,影视的产品和品牌可以无限衍生。它的运营流程是通过版权运营来实现其自身品牌的增值。影视产品品牌不同于传统产业产品品牌,不同于物理的产品属性,它可以附着在其他产品上,带来衍生收益。这样的案例举不胜举,迪斯尼是最成功的品牌衍生。

十六、跨界共赢:影视品牌与传统品牌共生共赢

这个话题很大,不过多阐述,可以简单的说一下,互联网是如何服务于国内现在的品牌的。

影视品牌一样是偶像化的,需要激起人们心里的一种认知,我们最终做品牌就是做的人类,做出人们内心认可的那种品牌。影视产品的认可更直接更明晰,无论是政府无论是机构,还是商业品牌一定要考量影视产品的品牌性,如何和传统的品牌合作共赢,随着中国影视行业的高速发展,影视品牌的衍生将会助推影视行业的快速发展,他面对的不仅是国内,也会面向世界。推动影视产品向全球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影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影视平台的联动,希望各位朋友多多重视影视品牌。

都知道影视剧有广告植入,这是最基础的品牌与品牌之间的联动,在重叠的客群中形成品牌的叠加,相当于品牌合作的共生共赢。

另外,现在的电商渠道,是助推影视衍生产品最重要的渠道,正在促使影视产品品牌化。假以时日,互联网电商渠道与自媒体,对于影视品牌的衍生将会形成巨大的助力,这个市场将远远大于影视产品的票房市场。

影视文化产业,刚刚一直谈到它的品牌、衍生性、工具性等等,它与传统的任何一种品牌都可以实现共生共赢的,也是可以附着在很多不同类型产品之上,进行品牌的联动,所有的商业品牌都要去思考的一点。

十七、生态一体:影视产业工业化体系

影视产业掘金之路正在展开,将是未来20年的蓬勃发展的产业,前几天听了一个论坛,讲得就是未来文化产业投资会成为我们新的发展的很快速的行业,成为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行业。希望大家一起重视影视规划体系的建设,影视产业高速公路的建设,这些就是我们将来获取的最好机会的途径。

今天的交流,从影视行业的上游研发,到建立人才培养到下游品牌授权和衍生,基本上把影视产品生产的流程简单的梳理了一遍,这条工业化之路便是中国的影视工业体系的雏形,只有群策群力,共同发展才能促使影视产业高速公路的建成。以上,只是一家之言,是跟业内的朋友们探讨的,希望国内的同行一同来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十八、总结

各位朋友,今天我分享了这么多,难免偏僻,我只想告诉大家,当前正是影视文创产业的黄金期,我们赶上了这个机会,就要抓住机会,努力成为这个行业的专家,就一定有机会在这个领域里面创造自己的繁荣。影视行业的繁荣建立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之下,期待更多的朋友关注影视文化产业,繁荣我国影视产业,助推中国影视产业走向全球。

感谢各位同学,听我跟大家交流文化产业的经济现状和问题,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参考作用,纯属一家之言,还请大家多支持与捧场。谢谢大家!(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影视投资没那么复杂,知道这些就够了

影视文化产业并不复杂,它和所有的实业行业是一样的,上游生产,下游销售。通过版权流通的形式,实现收益和发展。既然是产品,就要考量如何生产、制作、流通。

作者:黄埔开疆

说明:本文是本人2016年1月10日在北京大学第三届中国互联网文化产业论坛上的发言“影视产业创新与互联网的共生共赢”的扩充版,主要阐述互联网服务影视文创产业的方式和方法,仅为一家之言,权作参考。

我跟大家分享我对行业的一些粗浅看法,第一个词是“理念”。

一、理念: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先说一个理念,影视行业没有那么复杂,基本上跟所有的行业都是一样的。为什么这么讲?我想告诉大家影视文创产业它同样属于产业,作为产业,那么他就有产品;影视行业就像所有的生产性企业一样,跟所有有产品的行业是一样的,都需要上游生产,下游销售这个过程,对于这个行业只要大家了解,它同样是一个产品性的行业,那么对于从业者来说,他就能够明白这个行业该如何去运作,就像所有的产品运营一样。

那么,如何去运作,如何去经营?它跟所有的产品是一样的,无论是有形的实体性产品还是无形的服务性产品,它都是可以通过市场的方式运作,所以说不必把这个行业想的多复杂,而是要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它想得简单点。

现在想要进入影视文创产业的从业者或者近几年才入行的从业者,都有机会创造辉煌,你不必担心进入的时间的早晚,只要敢于去学习,敢于去创造,这个行业就有更多的机会在等待着大家。

所有行业的从业者,业外的从业者,或者想进入影视行业的人,不要把影视行业看得多么高深,有多么深奥。那么影视行业既然不那么复杂,我们又该如何看待这个行业呢?影视行业发展的历史期很短,我们简单的梳理一下,这个行业起步于九十年代,民营企业的参与是在九十年代末期,华谊等公司都是在那个时候开始起步的,到02年开始有院线制改革,从09年开始《阿凡达》的成功,中国影视行业才开始一步步的走向今天的繁荣。

影视行业还处于春秋战国,鱼龙混杂的起步阶段,也就是这样的阶段,才会蕴藏着无限的潜能。希望从事其它领域跨界进入这个行业的朋友一定要了解一点行业的历史。

二、文创产业:文化产业是创意产业

我们每天听到的都是文化产业,我认为我们不能简单的把我们所从事的大文化领域,简单的概括为文化产业,它更应该是一个创意产业,文化产业应该叫文创产业,影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只有我们把这个定义理解清楚,才能够懂得这个行业需要什么,该如何在这个领域去工作、去创作、去发展,去商业运营。

那文化产业他们怎么做呢?很多的做法是,把各种类型的公司简单的拆分、合、并购、整合形成一个新的公司,然后将其归纳为文化产业的公司。那么这算是文化产业吗?文化产业是一个不断更新换代、不断推陈出新,不断超越的一种产业。因为所有的人都不愿去看重复的东西,都不愿意在原有的基础上打转,文化产业需要的是一种创新,一种超越,一种自我颠覆的一个过程,这才是文化产业的精髓:创新。所以说文化产业更准确的名字应该是文创产业,它是创造性的。

文创产业需要不断的创造新的概念,新的讲述方式,新的故事,新的模型,每次看都,就能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让人感觉到超越了预期,这样,观众才会愿意去买。如果让观众感觉:这个我已经看过来,或者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或者这个场景我见过……你想,这样的一些作品,对于观众的刺激有多强?是很低很低的,所以说文化创意产业需要不断超越,超越你的预期,超越你的认知,超越你的想象,所以文化创意产业从业的使命就是制造惊喜,开拓人类的想象极限;为受众带来新鲜感,带来惊奇感,带来他没有感受过的体验,这样你就赢了。这才是创意产业,

想要介入影视文创产业的从业者,从一开始就要考虑如何去创新,如何去超越,如何去改变传统的讲故事的手段,如何去形成新的故事模型和讲故事的方法,这样的产品才会得到观众的认可,才愿意买单。所以文化产品需要我们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创新,创新才是文化产业的重点,也是我们能够获取地位的最重要的因素。

三、趋势:文创产业相当于九十年代的房地产

纵向来比,我国文创产业正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我一直对外讲,现在整个文化产业相当于90年代的房地产,只要生产就有人买单,只要盖房子,不管他是什么样子,都会有人去买单。现在的电影、电视剧、网络电影、网络剧、舞台剧等等,也一样,都有人买单。

横向来比,好莱坞是全球影视工业的龙头,好莱坞是全球发展相对成熟的影视产业,更偏重他的商业性,后劲十足。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一直发展到今天,没有断过档,不断借鉴传统工业的经验,形成了好莱坞庞大的工业体系,它的发展历程,不断规范,不断专业,不断细化的过程,相当于建造了诸多的坚船利炮。而欧美的影视作品更偏重艺术性,尤以法国为最。日韩影视文化,近30年来,形成了强大的韩流和日流,对中国的影响也是重大的,他们主要依靠影视文化产品、宣传他们的文化,宣传他们的国家,来影响我们的青年人。

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它的哲学,历史,故事,汗牛充栋,伴随着中国影视工业的大踏步崛起,这些优秀的文化一定会借助文化载体展现出来,形成产品,向全球传递。

近年来,我对一直在强调影视工业化体系的建设,推动或者说宣传中国影视文化产业向工业化体系的精细化、规范化、流程化的方向发展。当下的发展阶段,生产什么样的产品都有人消费,它是有周期的。就像房地产行业一样,一开始它会出现小区,中档小区,高档小区,有别墅区等等,再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对于房子的类型有需求了,从筒子楼,塔楼,到板楼,别墅,联排别墅等。再后来,又有更高的诉求,需要智能化地产了,恒温保湿的,绿色环保的,智能家居的;在发展就是定制化、个性化地产了,诉求一定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增强。

影视行业的发展,后续也一定会出现类型化的发展,根据制作形式的变化,技术的更新,观影形态的变化,VR技术,虚拟现实等产生,对影视产业的要求也会越发多样。这种随时间推移而形成诉求会不断变化,最终会越来越个性化。从生产什么样的产品都有观众,到个性化,需要一定的时间,随着观影形式、渠道的变化,从大荧幕到客厅,发展到个性化的私人影院这个阶段,这个阶段就是我们的机会。

这里补充一点,影视文化产品,是通过版权体现收益,从理论上讲,任何有屏幕的地方都是可以播放视频产品的,只要它播出你的产品,都应该付费。

四、产品:上游生产,下游销售

影视文化产业并不复杂,它和所有的实业行业是一样的,上游生产,下游销售。通过版权流通的形式,实现收益和发展。既然是产品,就要考量如何生产、制作、流通。

上游,首先就是研发,研发就是先找好选题,接着创作一个好的故事,用一个恰当的故事模型讲述一个好的故事,研发生产出来之后,就会有制作团队的介入,主创团队包括导演、制片、演员等,然后再加上我们服务性的团队,随后就是机器设备,围绕着研发的项目进行生产,生产之后,拍摄素材,就进入后期制作,然后我们再加上包装、后期特效等等,形成一个具体的可以拿到龙标的产品,到这个阶段以后,其实我们的工作还只是完成了百分之五十以上,跟其他行业一样,我们生产的产品,只是把产品生产出来了,相当于还把产品放在仓库这样的一个阶段。文化产业最大的好处就是没有库存,那么这样的产品直接用数字拷贝就能存下来。

但,随着观影渠道和方式的改变,对于上游的生产也会提出相应更高要求,我们会根据需求生产这种特质化定制化的产品,它是一个历史必然,所以说,致力于进入这个行业的从业者,不要着急,现在还属于生产大屏幕影片的阶段,那么就蕴藏着很多机会。

下游,拿到龙标之后开始寻找发行,电视剧我们就需要去找电视台,电影就需要去找院线等等。我们需要跟电影院、院线、宣传公司打交道,然后我们要考虑其他渠道播出,比如乡村院线、互联网、中央6套等等,其实版权渠道不下数百种,甚至更多。只要是有屏幕的地方,你的这个产品都可以放映和展示出来,这些都是我们的渠道。

五:品牌:产品的灵魂是品牌,每一部作品都是一个品牌

既然影视是一种产品,产品就会有品牌,所以说影视行业或者任何实体产品领域的产品,它的灵魂都是品牌,无论是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剧、一部话剧、一部舞台剧、一部纪录片、文学作品所有的这种文创产业的产品,它都是一个品牌,投资人尤其要重视这一点。生产影视作品的时候,如何把一部作品的品牌运营出来,是投资人应该重点考虑的,只要作品有了品牌性,这部作品就成功了一半,品牌的建设必然需要工业体系化。所以我认为中国影视行业的未来,在于影视工业化体系的建设。

任何投资人,参与者,投资时都要考虑这部作品是否具有品牌性,如果你看不到品牌效应,挖掘不到它的品牌价值,那么是否投资就需要慎重了。判断的标准就是,一部影视作品是否具有这六大属性,分别是:艺术属性、商业属性、宣传属性、教育属性、工具属性、娱乐属性,一部影视作品起码具备三大属性才是一个合格的影视品牌产品。

投资人如果不考虑影视作品的品牌性,就等于你对这个行业的认知太浅。大家可以看看所有成功的影视作品,它都有自己的品牌效应,所以,投资人投资一部作品时首先就要考产品做成一个品牌,这个品牌是要经营的。从上游研发,生产制作,后期剪辑包装,都是规范化。

六:工具:剖析人性,解释世界

影视产品比较特殊,它不但是一个产品,另一个层面,它还是一个工具,所以说影视产品作为特殊产品,他的工具性一定要重视,刚刚提到的六大属性里的宣传属性是怎么体现出来的,一定是在你观看后才起到的作用,在你观看后它才具备影响你的能量,所以,影视作品它也是一个工具。

大家都知道,传播的四大介质是:声音、文字、图像、影象。影视产品涵盖了这四种传播媒介,所以我们一定要记得它的工具性。

影视作品的工具性该怎么呈现呢?中国影人平台确定的理念是:用文字剖析人性,用影像解释世界。编剧工作室负责文字工作,文字是可以剖析人性的。

影像可以解释世界的,那么该如何解释世界呢?影像作品解释历史、宗教、伦理、哲学;可以解释科学,比如我们现在的科幻片。整个人类世界所承载的一切,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投资人要用好这个工具。

七:工业化:精细化、规范化、流程化、系统化

影视工业化体系,一定是影视产业发展未来的规范化、流程化、精细化、系统化,让你更好的去创新,更好的去发展。

我国的影视行业处于初级阶段,还不具备工业化基础,各大影视公司不断的跟全球的影人、影视公司合作,都是在推动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从国内来说,我一直在关注,也有很多公司正在致力于构建影视行业的工业化体系,但真正用心做的不多。

影视工业化体系,相当于就是把影视行业工业化的高速公路先建立起来,影视制片公司就像我们每一个汽车生产企业,我们生产出来的不同品牌、不同类型、不同样式、不同质量的汽车,都可以在这条高速公路上跑起来,如果没有这条高速公路,我们就跑不快,就影响上游生产,营销下游的再开发。不建立一条中国自己影视工业化高速公路,那么这个行业就不会真正发展。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影视产业一定要构建自己的影视工业化之路。

八、文化金融:影视产业规范化的核心力量

影视工业化体系的构建的外在力量就是文化金融,文化金融,才能促使影视产业规范化,这才有利于资本的投资和风控。

如果借助资本的力量来规范?影视产业的生产可以不断的细分,创作者细分进行不同层面的创作,形成创作的标准化流程,导演就负责导演的工作,制片人就负责制片的工作,后期就负责后期的工作,影视供应商将供应也做成标准化,于是体系上就建立了标准化流程。

例如:好莱坞租赁设备是及其简单的,他们所有的设备都是有编号的,每一个东西都有详细的说明,从租赁到还回去都特别的方便,因为有明细的规范化的流程,这也是产业工业化的一个体现。在中国影视行业,你看的见吗?租赁设备比较凌乱,不是丢了这个就是丢了那个,一团乱麻,这需要这套工业化流程。

九、技术进步:影视产业标准化的核心力量

技术进步推进影视产业的标准化;技术是时代进步的核心推动力量,影视行业也将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实现更新换代。

但另一个层面,影视行业有一个现状,就是迷恋机器,迷恋技术,比如有的作品以为加了特效,加了3D就是一部好的片子,这种认知十分浅薄。

行业的进步需要技术,技术的作用是让影视产品更加优质,更加好,更加有创新性,不应简单的迷恋机器,或者用了什么样的高端技术。所以从事影视行业的从业者应该明白,不要被机器奴役,而是应该奴役机器。无论是对我们生产产品,还是播出产品,技术都不是核心,只是为产品加分的手段。再次强调,不能简单的迷恋机器,而是压迫让机器的进步服务于我们的作品。

如何用机器把作品做好,是我们应该思考的。未来,无论是上游拍摄还是下游的渠道建设,技术都是服务于行业的。无论是互联网、物联网、机器人,还是虚拟现实。

十、互联网:改造影视产业最便捷的技术工具

互联网技术在不断重塑各个领域,对于影视行业,互联网有着同样的作用,改造影视行业最便捷的工具就是互联网。互联网对于文化产业的推动确实很大,但依然是作为技术来服务于这个行业。

说完这些,我做个小结,前半段我对行业做了粗浅分析,就是希望从业者尤其投资人要对资本、对技术、对互联网有个清晰的认识,影视产品跟所有的产品都一样,只不过它多了更多的人为的因素,承载了个人的情感因素在里面,只要把它看透了,就没那么复杂。

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的挑选,构建影视项目的品牌化,用数据调研的方式才能够作为参考,推动我们的项目制作,依托互联网这种工具的筛选以及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的支持,将推动影视项目制作的标准化、流程化管理。

十一、人才培养:影视人才线上与线下教育

刚才讲了很多关于影视行业宏观方面的问题,我们再谈谈影视行业微观层面的现状,先说说影视人才的情况,总结来说中国不缺影视从业者,缺乏的是具有影视思维和影视理念的从业者。

因为如此,对于影视人才的培养,中国影人俱乐部做了很多探索,未来影视行业在线教育,及与不同的影视公司合作,培养影视人才等方面,都将投入更大的精力。有志于此的朋友,或者对影视人才培养感兴趣的朋友,欢迎一起探讨。

培养人才,之后,又该如何服务人才呢?除了hr招聘以外,影视人才的特殊性,经纪是另外的一种重要手段。

对于影视行业的这批特殊的人才,它需要专业的人才经纪手段去服务他们,因为这个领域的人才具有极强的商品属性。

互联网工具首先能做的就是人才筛选和培养。根据中国影人俱乐部多年来服务于北大,北影等知名高校的经验,培养影视人才的是可以借助互联网的,因为互联网的发展太过速度,传统pc,移动互联网的发达,促使信息可以试试传递,受众每天获得信息的渠道,大部分都是从互联网上获得的。所以,互联网在线教育,已经成为教育行业的重要补充,影视行业的在线教育,将会成为一个重要的渠道。

对于影视人才的培养,除了高校的教育外,我们也要思考互联网在线教育和现代教育相结合,所以互联网对于影视人才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他领域的教育,比如:英语、技能等传统领域的教育,互联网都有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影视行业,这种培养人才的机制还没有建设起来,疆文影视培训机构就是看到了这样的现状,在做这方面的探索。我们目前除了线下的影视投资实战班和影视营销发行班之外,我们也在探索其他技术类工种人才的培养教育工作,比如我们现在的“影视圈开讲啦”和“疆君编剧公益讲堂”等等都是线上线下的探索。

十二、人才经纪:互联网沙漏VS人才金子塔

沙漏和金字塔是最有效的筛选人才的两个工具,现在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两个理论:

互联网沙漏理论,理论上来说,互联网沙漏就是指筛选人才的一个梯度过程。互联网作为一种开放性工具,恰恰就起到了沙漏的作用。

例如,我们熟知的O2O产品,它都是一种沙漏的形式,将千千万万产品经过自点击形成梳理筛选;沙漏是什么概念呢?它相当于就是呈现梯队式的形式,当形成这样的模式之后,你就看到了层级,也能发现谁是最优秀的。

人才金字塔理论:就是对庞大的某一细分人才领域进行评级划分,形成梯度,类似于考级,从而挑选人才,最终形成金字塔。

人类社会都是金字塔式的,社会阶层,知识储备,自然环境等都可以评级作比较,形成特定行业的金字塔模型,人才更是金字塔结构。人才金子塔将会划分一线二线三线的层级,人类的本质是追求向上的,也都想往高处走,但是站在塔尖上的人永远都是少数,所以依托这两个理论,用互联网这种沙漏的模式再进行人才的筛选,形成人才金字塔,进行经纪业务探索。现在我们的疆君编剧工作室就是对编剧金字塔模型的探索。

十三、项目制作:大数据支持最优匹配

互联网的功能对于行业的推动是巨大的,同时对于上游下游中间制作,同样有这样的作用,互联网大数据提供了最廉价的参考,对项目投资进行前期评估,对项目制作主创团队进行大数据分析,对项目的任何一款物料进行数据统计等等,比如现在我疆君编剧工作室的人才筛选,目前也在用大数据的手段来实现。所以互联网大数据是对于影视制作来说是重要的数据支撑。

十四、营销发行:大数据支撑客群调研

对于影视产品来说,营销是非常重要的,现在越来越被大家认可,在影视营销发行领域,相当于传统行业打市场。

如何做市场这个概念呢?传统生意会有策划部、宣传部、发行部、销售部、客服等等,影视营销发行就是影视项目的市场部,它需要卖出去。只要是是市场,就需要大数据的支持来调研客群,了解我们的受众是谁,拿到相对准确的参考数据制定营销策略、发行策略,及执行。所以说互联网大数据可以用来支持影视营销发行过程。

做市场的同仁,手里有了详细的行业数据,市场需求,了解了观众的诉求,对于做大市场营销发行的同仁来说,将会胜算更大,所以说互联网对于下游做市场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十五、品牌衍生:电商渠道助推影视衍生品牌化

致力于从事影视行业的朋友,一定要知道:影视产品的衍生市场远远大于影视产业自身的市场,影视产品品牌未来的收益更多体现在影视品牌的衍生。影视衍生品是它票房的十倍,二十倍,甚至百倍。

影视行业是有一定特殊性的行业,但它一样是产品,一样是品牌,影视的产品和品牌可以无限衍生。它的运营流程是通过版权运营来实现其自身品牌的增值。影视产品品牌不同于传统产业产品品牌,不同于物理的产品属性,它可以附着在其他产品上,带来衍生收益。这样的案例举不胜举,迪斯尼是最成功的品牌衍生。

十六、跨界共赢:影视品牌与传统品牌共生共赢

这个话题很大,不过多阐述,可以简单的说一下,互联网是如何服务于国内现在的品牌的。

影视品牌一样是偶像化的,需要激起人们心里的一种认知,我们最终做品牌就是做的人类,做出人们内心认可的那种品牌。影视产品的认可更直接更明晰,无论是政府无论是机构,还是商业品牌一定要考量影视产品的品牌性,如何和传统的品牌合作共赢,随着中国影视行业的高速发展,影视品牌的衍生将会助推影视行业的快速发展,他面对的不仅是国内,也会面向世界。推动影视产品向全球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影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影视平台的联动,希望各位朋友多多重视影视品牌。

都知道影视剧有广告植入,这是最基础的品牌与品牌之间的联动,在重叠的客群中形成品牌的叠加,相当于品牌合作的共生共赢。

另外,现在的电商渠道,是助推影视衍生产品最重要的渠道,正在促使影视产品品牌化。假以时日,互联网电商渠道与自媒体,对于影视品牌的衍生将会形成巨大的助力,这个市场将远远大于影视产品的票房市场。

影视文化产业,刚刚一直谈到它的品牌、衍生性、工具性等等,它与传统的任何一种品牌都可以实现共生共赢的,也是可以附着在很多不同类型产品之上,进行品牌的联动,所有的商业品牌都要去思考的一点。

十七、生态一体:影视产业工业化体系

影视产业掘金之路正在展开,将是未来20年的蓬勃发展的产业,前几天听了一个论坛,讲得就是未来文化产业投资会成为我们新的发展的很快速的行业,成为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行业。希望大家一起重视影视规划体系的建设,影视产业高速公路的建设,这些就是我们将来获取的最好机会的途径。

今天的交流,从影视行业的上游研发,到建立人才培养到下游品牌授权和衍生,基本上把影视产品生产的流程简单的梳理了一遍,这条工业化之路便是中国的影视工业体系的雏形,只有群策群力,共同发展才能促使影视产业高速公路的建成。以上,只是一家之言,是跟业内的朋友们探讨的,希望国内的同行一同来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十八、总结

各位朋友,今天我分享了这么多,难免偏僻,我只想告诉大家,当前正是影视文创产业的黄金期,我们赶上了这个机会,就要抓住机会,努力成为这个行业的专家,就一定有机会在这个领域里面创造自己的繁荣。影视行业的繁荣建立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之下,期待更多的朋友关注影视文化产业,繁荣我国影视产业,助推中国影视产业走向全球。

感谢各位同学,听我跟大家交流文化产业的经济现状和问题,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参考作用,纯属一家之言,还请大家多支持与捧场。谢谢大家!(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