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甘球
各种数据和现象均表明,网贷行业的寒冬似乎还在继续。
根据融360统计的数据显示,2015年网贷行业问题平台数量为894家,行业累计问题平台数量为1253家,而目前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为1962家,行业淘汰率为39%。
融360网贷评级课题组认为,问题平台剧增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监管收紧。随着民间资本纷纷涌入P2P,网贷从互联网金融中的一个小分支变为扛 大旗者,从蓝海变为红海,行业鱼龙混杂,一些缺乏金融经验,不具备风控能力的平台也粉墨登场,随着《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的出 台,部分“劣质”平台被淘汰;
二是同质化竞争。大部分平台的产品趋同,无论是车辆抵押、房产抵押,还是消费信贷、票据理财等,缺乏金融产品开发的创新性;
三是年末效应。四季度是借款企业的还款高峰期,平台面临很大的待收压力。那些风控实力较弱的、资产质量偏低的平台很容易在年末遭遇现金流断裂的情况。
监管措施不断收紧
一方面是数据的不乐观,另一方面是监管政策的不断收紧。
自从2015年年底《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颁布以来,近日,新华社消息称,按照中央有关部署,政法部门将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互联网金融领域专项整治,推动对民间融资借贷活动的规范和监管,最大限度减少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据介绍,各级政法部门将借鉴上海、山东、江苏等地成立金融安全防范打击工作领导小组等做法,协同银监会等部门,建立立体化、社会化、信息化监测预警体系,完善跨地区跨部门信息共享机制,提高对金融风险发现、预警能力。
新华社的报道还称,近年来,互联网金融业快速发展,在降低交易成本、激活民间投资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同时,一些网络借贷平台存在较大风险。有的不法分子 利用网络借贷、网上理财等名义,以高息回报为诱饵,大肆进行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活动,涉及人数多、金额大,极易引发社会风险。
在由每日金融举办的金融会上,多家网贷平台告诉每日金融记者,网贷行业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出台之后,几乎所有平台都在寻思整改,希望能够平安度过18个月的整改期。
随着监管条例的出台,网贷平台面临包括资金存管、自动投标、去担保化、线下宣传、证据存管、征信体系、流程转变、债权转让和运营成本等九大方面的难题。
行业由“众星捧月”变为“众矢之的”
根据《棱镜》报道,某些恶性事件爆发,成为压垮网贷行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大家都知道,行业不可能一直如此无序下去,很多平台表态:未来会以‘互联网理财’、‘互联网金融’命名,尽量规避P2P的提法。而很多人都觉得,2015年网贷行业经历了大起大落,突然从‘众星捧月’变成了‘众矢之的’。”
市场的无序,以及众多平台的跑路,倒闭监管层加快制度建设的脚步。针对网贷监管征求意见稿,业内评价不一。网贷之家首席研究员马骏认为,与此前曾流传出来的限制大额标的、注册资本、债权转让、资金错配等版本而言,“征求意见稿松了太多”,对行业来说算是利好。
宝点网CEO杨勇告诉每日金融记者,《意见征求稿》的出台对于整个行业长远发展做到了从政策、参与者教育、平台运营准则等各方面的制度化管理,尽管许多具体细则尚未确定,但无疑将会引导行业走向规范化的道路,是整个行业法律化的一次过渡。
不过,也有部分行业人士认为,最终出台的监管细则,跟征求意见稿还会有较大的区别,监管博弈还将持续。
以“平台资金必须交由银行存管”这一条为例,由于行业良莠不齐,银行对网贷资金存管持谨慎态度,合作动力不足;加上存在系统对接等一系列技术难题,目前网贷行业宣布和银行合作的平台不超过40家,且大部分尚未进入实操阶段。
根据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的规定,所有的网贷平台必须通过银行存管,否则可能面临关门的危险,但是目前银行机构态度暧昧,虽然很多平台都在尝试接洽,最终落实下来却非常难。天府财富总经理助理袁横戈告诉每日金融记者,银行机构也在观望,等候合适的时机,但不敢贸然行动。
网贷平台寻求转型
《棱镜》报道称,在行业生态变坏、监管趋严的背景下,部分平台选择转型。
陆金所——一站式理财服务平台;积木盒子——综合智能理财平台;人人贷——个人金融信息服务平台……这些曾经P2P行业的“排头兵”,给自己的定位,已经与P2P一词渐行渐远,并在过去一年,先后高调宣布了自己的转型计划。
陆金所董事长计葵生表示,互联网金融未来一定是全方位的发展,要有较多的产品线,才能满足投资者的需求。如果平台只提供P2P产品,“股票市场一好,就没有办法满足客户的需求。”
在计葵生看来,P2P行业的发展,已经走过了吸引各方参与的快速发展阶段,迈入第二个阶段。
这一阶段的特征是,市场会慢慢开始找到正确的方向,制定标准,整体发展会变慢,并出现整合,这个整合阶段将持续一到两年。“如果整顿好了,行业会有一个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
短融网CEO王坤也向《棱镜》表达了类似观点:“他们转型有他们的背景和优势,我们只能继续埋头苦干。”
在他看来,未来P2P行业会分化成两类:一是背靠大型金融集团、资金成本上有优势的平台,比如陆金所,可以做非标资产,甚至成为资产证券化机构;二是在资产端有足够产品优势和风控优势的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