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新"限塑令"倒计时,新老玩家走进修罗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新"限塑令"倒计时,新老玩家走进修罗场

“禁塑令”的第一阶段大限将至,部分普通塑料制品即将退出舞台。产业链条上的这些企业又将走向何方?

文 | 财经无忌 萧田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点一杯热乎的奶茶,店家已不再提供一次性塑料吸管;在商场、药店和书店购买商品,得到的是纸质购物袋而非塑料购物袋。

随着新业态的兴起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塑料制品特别是一次性塑料用品的消耗量持续上升,“白色垃圾”问题日益突出,治理塑料污染问题也迫在眉睫。

今年1月19日,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

与十多年前的“限塑令”相比,此次号称最严“禁塑令”不再只针对塑料购物袋,而是在2020年、2022年和2025年分阶段禁止13类塑料制品,范围也远远超过“限塑令”。

距离2021年还有两个月,“禁塑令”的第一阶段大限将至,部分普通塑料制品即将退出舞台。产业链条上的这些企业又将走向何方?

新风口恐一地鸡毛

《科学》的一项新研究显示,未来全球的塑料排放量可能达到 5300 万吨,这是联合国标准(800 万吨)的 6.6 倍。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治理已经上升至国家发展的顶层,作为环境污染重要源头的废塑料行业,已经到了不得不转型的地步。

“限塑令”基本原则之一就是以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为导向,研发推广性能达标、绿色环保、经济适用的塑料制品及替代产品,培育有利于规范回收和循环利用、减少塑料污染的新业态新模式。

在7月中旬,发改委再次联合九部门印发《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表示要落实属地管理责任。

一时间,全国各地纷纷出台省级实施方案,与此同时,生物可降解塑料也成为焦点。

因为具备良好的抗拉强度及延展性,加上价格相对于其他生物可降解材料较低,聚乳酸被认为是生物可降解材料的重要发展方向。早在科技部制定的《“十三五”材料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中,耐高温聚乳酸就赫然在列。

双重背景之下,可降解和绿色环保已然是塑料产业发展的未来。与之相对的,资本市场反应剧烈。

不过,摆在一众企业面前有一个较为现实的问题,由于政策导向,原本供大于求的聚乳酸市场一下子供不应求。而较低的产能进一步加大了市场缺口。

根据信达证券推测,到2025年,我国可降解塑料的需求有望达到130万吨。而目前,我国可降解塑料需求不足10万吨。

换句话说,未来5年,在“限塑令”的推动下,我国可降解塑料的需求将大幅增加,这也意味着原本平稳得没有一丝波澜的塑料行业将迎来诸多玩家。

业内人士分析,塑料制品行业的利润一旦高于20%就是非常好的项目,在政策红利下,大量非此赛道上的企业必将参与到生物可降解领域,盲目跟风、跟风炒作或将紧随其后。

鉴于聚乳酸可降解塑料原材料是从玉米合成而来,技术壁垒并非难以突破。从整个行业前景来看,一场“恶战”在所难免。

造纸业先分一杯羹

诚然,可降解塑料制品被认为是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的重要手段,但还不是目前最好的替代方案。

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与塑料制品相关的在业、存续企业一共有283万家。企业数量虽多,但存在着集中度不高的问题,尤其在塑料产业日常用品方面分散着大量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它们在可降解转型的路上面临多重困境。

更何况,受限于可降解原材料成本增加,塑料袋的价格也会涨到2至3倍,对消费市场不太友好。

眼下,厚实坚挺,主要用作包装用途的白卡纸,就成为以纸代塑转型的主角。可降解股的红利也延续到了整个造纸行业。

华西证券表示,国家全面限制不可降解塑料使用,预计纸基材料及生物降解塑料都将成为行业新宠,仅从快递、外卖等四大领域143吨的替代需求量考虑,如果按照每吨平均售价2.5万元计算,2025年我国可降解塑料市场规模将达到358亿元。

6月20日,继晨鸣纸业高调宣布针对铜版纸系列产品提价200元/吨,亚太森博等造纸公司也陆续发布涨价函,整个造纸业相关上市公司的股价都应声上涨。

据上海证券报,多家纸企近日连发涨价函。晨鸣纸业10月25日起,白卡、铜板卡产品价格均上调300元/吨;博汇纸业10月26日起,白卡/铜版卡系列产品接单在目前价格基础上上调300元/吨。

值得注意的是,纸企这轮涨价不像过去的单次大涨一蹴而就,而是分次调价,颇有试探市场接受度的意图。券商机构在自家研报中也纷纷提示,造纸产业旺季将至,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

“双十一”等消费旺季在即,白卡纸厂商们纷纷开始扩产备战。由于白卡纸的原材料主要依赖进口,不少造纸公司已开始在国外投资建设木浆基地。

分析人士指出,新建产能项目的真正落地至少要等到明年,因此白卡纸市场供不应求的现状短期内仍将持续。

根据中国造纸协会数据,我国白卡纸现有产能1187万吨。其中,金光纸业、博汇纸业、晨鸣纸业和太阳纸业四大白卡纸龙头的市占率合计达到77%。

如今,金光纸业对博汇纸业的收购接近尾声,产业巨头之间的合并,无疑将撼动造纸产业的格局。

老玩家新赛场

据英国《自然·食品》杂志最近公开的一项人类健康报告称,研究人员发现在使用含有聚丙烯的婴儿奶瓶冲泡标准配方奶粉时,奶瓶可能会释放出塑料微粒,将直接影响到脆弱的婴儿。

“限塑”不仅是一种官方的强制政策,也是消费者对健康的诉求。

实际上,塑料制品种类非常庞杂,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小到一根吸管、大到一辆汽车,塑料的身影无处不在。

近年来,随着我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的不断完善,大多数长消费周期塑料制品,如电器电子产品、汽车等所使用的塑料零部件,基本能得到较好回收利用。

一些短消费周期塑料制品,如饮料瓶、塑料盆、塑料玩具等再利用价值较好的品种,也基本能得到有效回收利用。

自2008年国家颁布“对塑料购物袋收费” 的政策法规以来,12年间,国家及地方政府先后共出台了14项法案、规划,加速推进限塑政策落地。

天眼查显示,截至 2020 年 8 月 27 日,我国可回收塑料相关企业的注册总量已由 2008 年的 4 万家增长到如今 17 万家,增长近 4 倍。如今限塑、禁塑已是社会共识,“绿色革命”来临之际,赛道也将更加拥挤。

目前,Wind软件已将金发科技、亿帆医药、扬农化工、海正药业、齐翔腾达、*ST兆新列入“可降解塑料概念股”,此外,金丹科技、彤程新材同样归属于上述概念股中。

从市值上看,金发科技目前在上述8家公司中排名第一位,其最新市值408.95亿元(截至11月2日)。从股价涨幅上看,自去年7月20日至今,金发科技股价涨幅,同样排名第一。

颇为尴尬的是,金发科技子公司广东金发科技有限公司也是今年“70亿口罩订单不翼而飞”闹剧的主角。

无论如何,新变局已然来临,可降解塑料肯定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可预见的未来,它不仅会改变消费者的生活习惯、包装材料的市场更新,也将重塑整个行业上游的格局。

与此同时,机会也一定是留给有准备的企业。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金发科技

3.1k
  • 金发科技:公司研发的相关材料已批量应用于消费级、工业级无人机
  • PEEK材料概念股盘初延续跌势,金发科技跌超6%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新"限塑令"倒计时,新老玩家走进修罗场

“禁塑令”的第一阶段大限将至,部分普通塑料制品即将退出舞台。产业链条上的这些企业又将走向何方?

文 | 财经无忌 萧田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点一杯热乎的奶茶,店家已不再提供一次性塑料吸管;在商场、药店和书店购买商品,得到的是纸质购物袋而非塑料购物袋。

随着新业态的兴起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塑料制品特别是一次性塑料用品的消耗量持续上升,“白色垃圾”问题日益突出,治理塑料污染问题也迫在眉睫。

今年1月19日,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

与十多年前的“限塑令”相比,此次号称最严“禁塑令”不再只针对塑料购物袋,而是在2020年、2022年和2025年分阶段禁止13类塑料制品,范围也远远超过“限塑令”。

距离2021年还有两个月,“禁塑令”的第一阶段大限将至,部分普通塑料制品即将退出舞台。产业链条上的这些企业又将走向何方?

新风口恐一地鸡毛

《科学》的一项新研究显示,未来全球的塑料排放量可能达到 5300 万吨,这是联合国标准(800 万吨)的 6.6 倍。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治理已经上升至国家发展的顶层,作为环境污染重要源头的废塑料行业,已经到了不得不转型的地步。

“限塑令”基本原则之一就是以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为导向,研发推广性能达标、绿色环保、经济适用的塑料制品及替代产品,培育有利于规范回收和循环利用、减少塑料污染的新业态新模式。

在7月中旬,发改委再次联合九部门印发《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表示要落实属地管理责任。

一时间,全国各地纷纷出台省级实施方案,与此同时,生物可降解塑料也成为焦点。

因为具备良好的抗拉强度及延展性,加上价格相对于其他生物可降解材料较低,聚乳酸被认为是生物可降解材料的重要发展方向。早在科技部制定的《“十三五”材料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中,耐高温聚乳酸就赫然在列。

双重背景之下,可降解和绿色环保已然是塑料产业发展的未来。与之相对的,资本市场反应剧烈。

不过,摆在一众企业面前有一个较为现实的问题,由于政策导向,原本供大于求的聚乳酸市场一下子供不应求。而较低的产能进一步加大了市场缺口。

根据信达证券推测,到2025年,我国可降解塑料的需求有望达到130万吨。而目前,我国可降解塑料需求不足10万吨。

换句话说,未来5年,在“限塑令”的推动下,我国可降解塑料的需求将大幅增加,这也意味着原本平稳得没有一丝波澜的塑料行业将迎来诸多玩家。

业内人士分析,塑料制品行业的利润一旦高于20%就是非常好的项目,在政策红利下,大量非此赛道上的企业必将参与到生物可降解领域,盲目跟风、跟风炒作或将紧随其后。

鉴于聚乳酸可降解塑料原材料是从玉米合成而来,技术壁垒并非难以突破。从整个行业前景来看,一场“恶战”在所难免。

造纸业先分一杯羹

诚然,可降解塑料制品被认为是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的重要手段,但还不是目前最好的替代方案。

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与塑料制品相关的在业、存续企业一共有283万家。企业数量虽多,但存在着集中度不高的问题,尤其在塑料产业日常用品方面分散着大量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它们在可降解转型的路上面临多重困境。

更何况,受限于可降解原材料成本增加,塑料袋的价格也会涨到2至3倍,对消费市场不太友好。

眼下,厚实坚挺,主要用作包装用途的白卡纸,就成为以纸代塑转型的主角。可降解股的红利也延续到了整个造纸行业。

华西证券表示,国家全面限制不可降解塑料使用,预计纸基材料及生物降解塑料都将成为行业新宠,仅从快递、外卖等四大领域143吨的替代需求量考虑,如果按照每吨平均售价2.5万元计算,2025年我国可降解塑料市场规模将达到358亿元。

6月20日,继晨鸣纸业高调宣布针对铜版纸系列产品提价200元/吨,亚太森博等造纸公司也陆续发布涨价函,整个造纸业相关上市公司的股价都应声上涨。

据上海证券报,多家纸企近日连发涨价函。晨鸣纸业10月25日起,白卡、铜板卡产品价格均上调300元/吨;博汇纸业10月26日起,白卡/铜版卡系列产品接单在目前价格基础上上调300元/吨。

值得注意的是,纸企这轮涨价不像过去的单次大涨一蹴而就,而是分次调价,颇有试探市场接受度的意图。券商机构在自家研报中也纷纷提示,造纸产业旺季将至,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

“双十一”等消费旺季在即,白卡纸厂商们纷纷开始扩产备战。由于白卡纸的原材料主要依赖进口,不少造纸公司已开始在国外投资建设木浆基地。

分析人士指出,新建产能项目的真正落地至少要等到明年,因此白卡纸市场供不应求的现状短期内仍将持续。

根据中国造纸协会数据,我国白卡纸现有产能1187万吨。其中,金光纸业、博汇纸业、晨鸣纸业和太阳纸业四大白卡纸龙头的市占率合计达到77%。

如今,金光纸业对博汇纸业的收购接近尾声,产业巨头之间的合并,无疑将撼动造纸产业的格局。

老玩家新赛场

据英国《自然·食品》杂志最近公开的一项人类健康报告称,研究人员发现在使用含有聚丙烯的婴儿奶瓶冲泡标准配方奶粉时,奶瓶可能会释放出塑料微粒,将直接影响到脆弱的婴儿。

“限塑”不仅是一种官方的强制政策,也是消费者对健康的诉求。

实际上,塑料制品种类非常庞杂,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小到一根吸管、大到一辆汽车,塑料的身影无处不在。

近年来,随着我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的不断完善,大多数长消费周期塑料制品,如电器电子产品、汽车等所使用的塑料零部件,基本能得到较好回收利用。

一些短消费周期塑料制品,如饮料瓶、塑料盆、塑料玩具等再利用价值较好的品种,也基本能得到有效回收利用。

自2008年国家颁布“对塑料购物袋收费” 的政策法规以来,12年间,国家及地方政府先后共出台了14项法案、规划,加速推进限塑政策落地。

天眼查显示,截至 2020 年 8 月 27 日,我国可回收塑料相关企业的注册总量已由 2008 年的 4 万家增长到如今 17 万家,增长近 4 倍。如今限塑、禁塑已是社会共识,“绿色革命”来临之际,赛道也将更加拥挤。

目前,Wind软件已将金发科技、亿帆医药、扬农化工、海正药业、齐翔腾达、*ST兆新列入“可降解塑料概念股”,此外,金丹科技、彤程新材同样归属于上述概念股中。

从市值上看,金发科技目前在上述8家公司中排名第一位,其最新市值408.95亿元(截至11月2日)。从股价涨幅上看,自去年7月20日至今,金发科技股价涨幅,同样排名第一。

颇为尴尬的是,金发科技子公司广东金发科技有限公司也是今年“70亿口罩订单不翼而飞”闹剧的主角。

无论如何,新变局已然来临,可降解塑料肯定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可预见的未来,它不仅会改变消费者的生活习惯、包装材料的市场更新,也将重塑整个行业上游的格局。

与此同时,机会也一定是留给有准备的企业。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