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导演张大磊:那些痛苦与美丽的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导演张大磊:那些痛苦与美丽的

悲观的乐观主义者,悲伤又浪漫,希望总会有。

文|三声  连然

01 | 故乡

这里是库村,是张大磊建立在心里的故乡。

  • 身处冰雪之中的库村

1982年出生在内蒙古的张大磊,4年前凭处女作《八月》拿下第53届金马奖最佳剧情片与最佳新演员奖项,一举成名,影片里的呼和浩特是他真实的家乡,而在平遥电影展上放映的《蓝色列车》里的库村,是他建立在心里的故乡。在那里发生许多故事,那里伤感又浪漫,许多东西很快地遗失,想抓又抓不到。

从《八月》里的呼和浩特,到《蓝色列车》里的库村,前者真实,后者构建,故乡,是张大磊的创作地标。谈及故乡,似乎总与怀旧相互牵连,但张大磊并不是刻意怀旧,连同“怀旧情怀”也一并不认,用审美趋向来形容更为适合,他喜欢的是已经过去的前苏联的旧的空间气息,“库村”即如此。

《八月》也是这样,电影展现了上世纪90年代的呼和浩特,影片中有许多老旧物件,不过张大磊说这些的存在对他而言,是生活必需品,并非为了怀旧而特意寻来。在之前的采访中,张大磊曾说,《八月》没有那多么复杂,他拍的时候没有想很多,不是在怀旧,只是带有一层薄薄的情绪。

他更愿意用美好时代来形容,“《八月》就是个美好时代,是我前二十年或者前三十年的美好时代”,而《蓝色列车》讲述的是成人理想当中的环境与时代,“每一个人都很简单,充满激情,充满热情,很理想主义”。

为什么他的电影里,故事是发生在故乡?家乡,在离开后,才成为故乡。

在家乡成为故乡之前,张大磊的童年是在内蒙古电影制片厂的家属院里度过的,在1994年的暑假之前,他的父亲在厂里担任剪辑师,铁饭碗的工作稳定而规律。但就在他小学毕业那一年,制片厂改制为股份制,父亲遭遇下岗潮。和家属院里的父亲们越来越多的外出找活干一起出现的,还有越来越多的不安。

学还是要上的。不过张大磊当时的成绩不找关系进不了重点中学,而父亲没能开的了口找人,于是他去了普通中学,跟足球、武术和摇滚乐厮混在一起。后来高中没考上,张大磊去了补习班一年,在班里组了乐队,做主唱和吉他手,等到考上高中,他却不想读书,只想做乐队。半年过后他如愿退学,结果发现做职业乐队和自己以为中的做乐队不是一回事,“我盼了好久的生活,原来那么陌生”,张大磊想要离开。

去俄罗斯留学是一个朋友推荐的选择。他去了,通过了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的考试,又再次选择了退出,他不喜欢重复训练和太多太多的技能学习,他喜欢的是简单、粗糙、不刻意打磨的东西,这是属于他的美学观念,从音乐到电影,始终如此。

呼和浩特是他真实的家乡,俄罗斯的库布齐那像是他的第二个家乡。

17岁那年去到俄罗斯,去到异国他乡,扑面而来的是离开家的自由感,他还记得那个夜晚,十一月的下过雪的夜晚,有校车去接他们到学校,在路上,校车经过了一个小镇,从车窗向外看,镇子里全是低矮的木房,厚厚的雪堆在在房顶,“关键是——从每一扇窗户你都能看到屋子里头渗出来的黄颜色的光”,也就是在那时,在真的意识到自己身处他乡时,对故乡的眷恋才会清晰地涌上心头,他在一次采访中形容体会,“之后很本能地,经常地会想到很多过去的事。那是当自己身处在家庭生活当中时,不会去注意、会淡忘掉的事。那些场景、那些情感和温情,是我在离开家之后,自己一个人在俄罗斯求学的时候,才深深体会到的”。

张大磊从小生活的地方离俄罗斯并不远,总有各种各样的商贩到境内做贸易,在呼和浩特有一条街,全都是中俄中蒙的贸易商贩在做生意,俄罗斯的黑胶、磁带与书本这样的文化产品也都有,所以,17岁的他对库布齐那这个地方产生了一种故乡的感觉。

那个年纪正是人成长与定型的时间,他在这里开始重新生长。这里的名字也叫库村,全名叫库布齐那。库布齐那在圣彼得堡版图的最下端,那是一个郊区,他住的宿舍是一栋独立的楼,楼里是20岁左右的一帮年轻人,年轻又热烈地讨论电影,都不够成熟。楼的对面是一片森林。

他们一起生活的状态和关系被投射到《蓝色列车》里,同样的人聚集在一起,热情且富有理想,不成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一起经历与解决。

02 | 建立

虽然在俄罗斯学了六年,不过俄罗斯电影对张大磊的影响更多是在他离开以后才开始浓烈的。也是因为他在离开以后,才会更有意的关注到俄罗斯的文学与电影。因为之前身在此处,太近了,兴趣没有很强烈,等到回到中国,距离被拉远,另一种乡愁涌起,兴趣强烈起来。

上学时的张大磊看苏联电影大师塔可夫斯基的电影,会感到疲惫,那时他更喜欢一些年轻的有挑战性与突破的电影,还有侯孝贤的带有乡愁的、诗意的慢节的电影。

后来他看到塔可夫斯基的一本日记《时光中的时光》,那本书记录了导演在生活与创作中遇到的很多私人化的问题,启发了张大磊,“一个很伟大的导演其实未必要把电影当做一个多么形式化,或是多么职业化的一件事情,它真的就是当做生命的一部分,是一种感受、书写与记录的方式”。

这本书是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张大磊的精神支撑,不管是在电影创作还是在生活中遇到了麻烦,他都会把这本书翻出来看,“会突然感觉到有人在撑着”。

“他们经历过苦难,乡愁这个概念在他们的脑海中比中国人要重很多”,张大磊曾在采访中谈及塔科夫斯基对自己的影响,“我对他的作品有亲切感,他会让我觉得安全,就像是一个坐标。”不敢说明白塔可夫斯基多少,但他的作品令张大磊着迷,“即便不去关注我理解与否,只要放映着他的电影,就会感觉心特别踏实”。

他也在与《声色场所》的访谈中谈起过其他影响了自己的导演。是在看了《四百下》后,张大磊才知道自己真是想去拍电影,也知道了自己要拍什么样的电影,可以说,特吕弗为他打开了电影生涯的一扇门。之前他还在追求先锋与晦涩难懂形而上的表达,而这部写实的电影让他明白了一点,“电影不一定非要有那么多的风格,目的性不用那么强。”

《四百下》于他而言,甚至是力量与灵感的源泉,信仰的支撑,“每当我不明白一个东西该怎么进行下去的时候,我就会去看,我就会有信心,马上就会很坚定”。

还有贾樟柯,他的《站台》让张大磊体会到了乡愁所渗透出的味道,那种感觉很长时间都留在他的心里,“是《站台》让我体会到了这种滋味,而且明白了这种滋味是我能够把握的,也是我很迷恋的。”

侯孝贤、小津安二郎对生活细节、对人性的敏感性的把握,客观的、克制的、简约的、不加任何分析和判断的呈现的美学角度,散文化的诗意的电影语言,都对张大磊有所影响。

文学上,《罪与罚》是俄罗斯文学对张大磊影响最重的一部作品,尤其影响到他看待人物的方式。

在张大磊看来,陀思妥耶夫斯基对拉斯柯尔尼科夫的描述是完全个人化的,从人物本身与内心出发的,“他完全进入到这个人物的内心世界,把自己当作他,和他共同经历事情”,另一点是,在这部作品里,人物身上没有绝对的功能性,反而有着强烈的飘离和游走感,遇到各种各样的人,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这一点或多或少地影响张大磊在创作时,不会沿着固定的一成不变的路径去走,而是顺着人物的情节情绪往下推进,当即的感受添加变得重要。

在《蓝色列车》的叙事中,并没有一个相对功能化的趋势链条或是故事推动,主要是以人物与库村的空间为主在推进。张大磊不太希望很戏剧地去创建功能性的人物,按照功能性去组织角色之间的关系以及进行叙事,那样不够自然。

  • 张大磊,《蓝色列车》拍摄中

“他们都是我喜欢的人,都是同一类人”,创作型电影中,常有导演的投射。《蓝色列车》里的人物不太擅长表达,就跟张大磊一样,他喜欢让人物直接说事,“说完就完了,表达方式就是重复说这件事情,就像有人买东西讲价一样,只是不停的重复说便宜点”,电影里的人物多是简单的、笨拙的人,他们不善于用方法表达,更善于用心灵感受。电影拍完,他更加喜爱这些人物,“就是蠢货(非贬义)”。

在这次创作中,突破是有的。张大磊之前习惯把声音搭建的很丰富,有真实感,就像《八月》里面有很真实的空间的声音,但在《蓝色列车》里,他决定压低环境音,尽可能让电影和库村的安静、肃静感一致,很多时候甚至是无声的,“空气凛冽的、气息孤绝的库村”。

遗憾也是有的,主要在于拍摄完成度的问题。一部分原因是,张大磊想做出一些尝试,他并不想按照《八月》的风格往下走,希望有不同的元素出现,“当然这些不是刻意的,是在需要什么元素或者方式的时候,就让他们出现”。只是回过头看,一些情节完成地不够好,有点“在能力之外”。另一部分原因在于,张大磊并不想把所有事情都讲得太过清楚,他想呈现出来的是一种闯入感,观众能感受到自己“闯入”了库村,而不是上帝视角一览全貌。

也有一些类型化的尝试,体现在黑色电影、黑帮的部分,这是张大磊从前没触及的。在《蓝色列车》里,情节发展到了有黑帮意味的对峙的、戏剧性的场景那一步,张大磊不抗拒这些,既然出现了,那么就要去处理。这些出现对于张大磊而言,是一种探索。这些尝试并非出于刻意设定,而是情节发生推动所致。

但他对自己的这些尝试不能满意,“我自己个人能力的问题不是很成熟,处理那样场景的方式最终还是拐到了一个自己安全或者习惯的处理方式上面”。

他说自己并没有强烈的有意突破与跨越擅长区域的意气,他的总结多停留在既定范围内,接下来,他电影中的人物还会继续简单、笨拙地在库村生活,人物关系和剧情也会以少为主,会给人物本身留出更大的空间,让人物在一个相对简单的事件和关系里边去呈现自己。“这几个重要的因素不变,可能所谓的风格也不会太远。”张大磊指出一点,库村就是库村,不是现实,不必去与实际的地缘或地理空间作对照。

库村的另一个故事已经写完了,接下去,库村的故事会越来越完整。在疫情期间,他也写好了新的故事。他们之前是《蓝色列车》里的配角,将在新的故事里成为主角。这样的故事,在张大磊的计划里,会有四个。

03 | 痛苦又美丽

在平遥电影展期间,张大磊的蓝色列车得到了两种反馈,“不喜欢的朋友会很不喜欢,喜欢的朋友也是真诚的喜爱这个电影,很有意思”。他承认自己对类型的驾驭的能力不够,他说觉得自己特别像电影中的小伟,他很像小伟那样去行事,自由。

写小伟时,张大磊每次都会特别的控制不住情感。小伟本来想在孩子的世界里生活、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但总有人会催着他告诉他,这是成人世界,他必须要当一个成人。他在医院被老马扇了耳光,他被人拿枪指着,被强迫观看一个人的死亡……被逼迫着进入成人世界,成为成年人。

或许因为这份在心理上的相似,张大磊在创作时也会有几分“孩子气”的样子,诸如考虑事情不够周全,更多还是按照自己的意愿与感受去完成创作,“大家说前后有些不一致,不知道在说什么,想要的东西特别抓不住,总跑,这也是有原因的,这个我自己知道。”

他是悲观的乐观主义者,从小很敏感,小孩想不清楚那些忧伤的悲伤的情绪是什么,它们为何而来,但感觉是如此强烈,他现在还记得小时候第一次听完逯学军的《爬山》,好些天高兴不起来,放学路上,他从林场穿过,心里很难受,但好像又有点享受,悲伤又浪漫。

那部前苏联动画《蓝色列车》里,歌声轻轻响起,“时光慢慢地漂浮着往远方,它回不来你就不要想…每一个人希望有更好的一天。蓝色的列车在,在奔跑向前”。列车已经走远了,属于老马的,属于女人的过去,已经走远了,徒留冰雪在人间。

电影从老马的出现开始。一个昔日所谓的大哥,入狱出狱,多年之后回到家乡,重新进入到社会与生活。库村的故事其实跟张大磊的成名作《八月》有点前后关联。2011年左右,张大磊的俄罗斯同学郭家良,想拉着他一起做一个小体量的类型片,他们都想找一找当年在俄罗斯的氛围感。

  • 《蓝色的列车》(Голубой Вагон)是苏联最流行的儿歌之一,来自苏联动画片切布拉什卡系列的第三部——《顽皮婆婆》

但故事写完因为种种原因就先放了下来。而张大磊为《八月》找投资的历程并不顺利,一直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生活也并不如意,他又想起《蓝色列车》,“列车奔向天边,一步一步走得太缓慢,司机你要加加油,带我们去向最美好的地方”,想到要给老马找到一些希望。他听着这些美好的理想化的歌词,看着自己的处境,想到关注的同类人,就想到要把自己的这些感受,寄托到人物身上。

  • 老马,带着花

老马出来了,在张大磊的想象中,他是破破烂烂的,像一块儿冻肉,也像块儿肥皂,像块儿姜一样的,干巴巴的一个人。

接着小伟和他的女朋友也出来了,一个地方要成为家乡,三个人当然是不够的,所以他沿着人物,从老马、从小伟从来发展他们身边的人,给他们找朋友,找同类人,想象他们如何相处,于是后来又出现了小苏、卖面包的女人,他们都有完整的生活与状态,不过在成片里,很多部分被剪掉,因为张大磊想要呈现出一种“闯入感”,但也可能正因为如此,观众在看电影时不太有找到支点。

他们在这里生活,打架,跳舞,恋爱,逃离又回来挨打,写着写着,他的另一个家乡库村建立了起来。

张大磊熟悉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像是他梦里的家乡,他对这里很有好感,这里让他有一些伤感又浪漫的情趣,浪漫却遥远又虚幻无法抓在手中。

电影的英文译名是《星星在等我们/Stars Await Us》,这首歌也是老马在回忆当中,他的女友跳迪斯科的时候的那首歌,歌词很美好,“即便世界会结束、一天会结束,但是睁眼的时候,别人不在,但我们在”,这里是另一层含义,希望的那层含义。

他记得在去看景的路上,那是他从2006年毕业后,时隔11年再次踏上那片土地。一行人从东北边境出发,大巴在行驶,车上的人在睡觉,张大磊向外看去,道路是如此荒凉,两面是雪,路途似乎看不到尽头,偶尔有裸露的土地扫过视线,人,没有人出现,声音,也没有声音出现,似乎路上只有这辆移动的大巴是有生命力的,有生命力,却如此孤独,边境是这样荒凉,张大磊蒙着脑袋哭了一路,他决定给悲伤的老马一个结局,一个给别人带去希望的结局。张大磊说,他是悲观,但也乐观,总会给点希望的。悲壮的希望,尤为动人。

时间很快过去,很多东西无法抓住。作为导演,张大磊想在电影里创造一些人来替他表达,来寻找那些抓不住的东西,那些浪漫的、不愿意失去的东西。

然而观众能被打动几分,又是另一回事。中国不是俄罗斯,诗意化的电影在国内并没有俄罗斯那么丰厚的土壤,大众对于接受这样一种创作思路尚有难度,不过有一点是确定的——在这个快速变化的行当里,张大磊的存在是独特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导演张大磊:那些痛苦与美丽的

悲观的乐观主义者,悲伤又浪漫,希望总会有。

文|三声  连然

01 | 故乡

这里是库村,是张大磊建立在心里的故乡。

  • 身处冰雪之中的库村

1982年出生在内蒙古的张大磊,4年前凭处女作《八月》拿下第53届金马奖最佳剧情片与最佳新演员奖项,一举成名,影片里的呼和浩特是他真实的家乡,而在平遥电影展上放映的《蓝色列车》里的库村,是他建立在心里的故乡。在那里发生许多故事,那里伤感又浪漫,许多东西很快地遗失,想抓又抓不到。

从《八月》里的呼和浩特,到《蓝色列车》里的库村,前者真实,后者构建,故乡,是张大磊的创作地标。谈及故乡,似乎总与怀旧相互牵连,但张大磊并不是刻意怀旧,连同“怀旧情怀”也一并不认,用审美趋向来形容更为适合,他喜欢的是已经过去的前苏联的旧的空间气息,“库村”即如此。

《八月》也是这样,电影展现了上世纪90年代的呼和浩特,影片中有许多老旧物件,不过张大磊说这些的存在对他而言,是生活必需品,并非为了怀旧而特意寻来。在之前的采访中,张大磊曾说,《八月》没有那多么复杂,他拍的时候没有想很多,不是在怀旧,只是带有一层薄薄的情绪。

他更愿意用美好时代来形容,“《八月》就是个美好时代,是我前二十年或者前三十年的美好时代”,而《蓝色列车》讲述的是成人理想当中的环境与时代,“每一个人都很简单,充满激情,充满热情,很理想主义”。

为什么他的电影里,故事是发生在故乡?家乡,在离开后,才成为故乡。

在家乡成为故乡之前,张大磊的童年是在内蒙古电影制片厂的家属院里度过的,在1994年的暑假之前,他的父亲在厂里担任剪辑师,铁饭碗的工作稳定而规律。但就在他小学毕业那一年,制片厂改制为股份制,父亲遭遇下岗潮。和家属院里的父亲们越来越多的外出找活干一起出现的,还有越来越多的不安。

学还是要上的。不过张大磊当时的成绩不找关系进不了重点中学,而父亲没能开的了口找人,于是他去了普通中学,跟足球、武术和摇滚乐厮混在一起。后来高中没考上,张大磊去了补习班一年,在班里组了乐队,做主唱和吉他手,等到考上高中,他却不想读书,只想做乐队。半年过后他如愿退学,结果发现做职业乐队和自己以为中的做乐队不是一回事,“我盼了好久的生活,原来那么陌生”,张大磊想要离开。

去俄罗斯留学是一个朋友推荐的选择。他去了,通过了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的考试,又再次选择了退出,他不喜欢重复训练和太多太多的技能学习,他喜欢的是简单、粗糙、不刻意打磨的东西,这是属于他的美学观念,从音乐到电影,始终如此。

呼和浩特是他真实的家乡,俄罗斯的库布齐那像是他的第二个家乡。

17岁那年去到俄罗斯,去到异国他乡,扑面而来的是离开家的自由感,他还记得那个夜晚,十一月的下过雪的夜晚,有校车去接他们到学校,在路上,校车经过了一个小镇,从车窗向外看,镇子里全是低矮的木房,厚厚的雪堆在在房顶,“关键是——从每一扇窗户你都能看到屋子里头渗出来的黄颜色的光”,也就是在那时,在真的意识到自己身处他乡时,对故乡的眷恋才会清晰地涌上心头,他在一次采访中形容体会,“之后很本能地,经常地会想到很多过去的事。那是当自己身处在家庭生活当中时,不会去注意、会淡忘掉的事。那些场景、那些情感和温情,是我在离开家之后,自己一个人在俄罗斯求学的时候,才深深体会到的”。

张大磊从小生活的地方离俄罗斯并不远,总有各种各样的商贩到境内做贸易,在呼和浩特有一条街,全都是中俄中蒙的贸易商贩在做生意,俄罗斯的黑胶、磁带与书本这样的文化产品也都有,所以,17岁的他对库布齐那这个地方产生了一种故乡的感觉。

那个年纪正是人成长与定型的时间,他在这里开始重新生长。这里的名字也叫库村,全名叫库布齐那。库布齐那在圣彼得堡版图的最下端,那是一个郊区,他住的宿舍是一栋独立的楼,楼里是20岁左右的一帮年轻人,年轻又热烈地讨论电影,都不够成熟。楼的对面是一片森林。

他们一起生活的状态和关系被投射到《蓝色列车》里,同样的人聚集在一起,热情且富有理想,不成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一起经历与解决。

02 | 建立

虽然在俄罗斯学了六年,不过俄罗斯电影对张大磊的影响更多是在他离开以后才开始浓烈的。也是因为他在离开以后,才会更有意的关注到俄罗斯的文学与电影。因为之前身在此处,太近了,兴趣没有很强烈,等到回到中国,距离被拉远,另一种乡愁涌起,兴趣强烈起来。

上学时的张大磊看苏联电影大师塔可夫斯基的电影,会感到疲惫,那时他更喜欢一些年轻的有挑战性与突破的电影,还有侯孝贤的带有乡愁的、诗意的慢节的电影。

后来他看到塔可夫斯基的一本日记《时光中的时光》,那本书记录了导演在生活与创作中遇到的很多私人化的问题,启发了张大磊,“一个很伟大的导演其实未必要把电影当做一个多么形式化,或是多么职业化的一件事情,它真的就是当做生命的一部分,是一种感受、书写与记录的方式”。

这本书是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张大磊的精神支撑,不管是在电影创作还是在生活中遇到了麻烦,他都会把这本书翻出来看,“会突然感觉到有人在撑着”。

“他们经历过苦难,乡愁这个概念在他们的脑海中比中国人要重很多”,张大磊曾在采访中谈及塔科夫斯基对自己的影响,“我对他的作品有亲切感,他会让我觉得安全,就像是一个坐标。”不敢说明白塔可夫斯基多少,但他的作品令张大磊着迷,“即便不去关注我理解与否,只要放映着他的电影,就会感觉心特别踏实”。

他也在与《声色场所》的访谈中谈起过其他影响了自己的导演。是在看了《四百下》后,张大磊才知道自己真是想去拍电影,也知道了自己要拍什么样的电影,可以说,特吕弗为他打开了电影生涯的一扇门。之前他还在追求先锋与晦涩难懂形而上的表达,而这部写实的电影让他明白了一点,“电影不一定非要有那么多的风格,目的性不用那么强。”

《四百下》于他而言,甚至是力量与灵感的源泉,信仰的支撑,“每当我不明白一个东西该怎么进行下去的时候,我就会去看,我就会有信心,马上就会很坚定”。

还有贾樟柯,他的《站台》让张大磊体会到了乡愁所渗透出的味道,那种感觉很长时间都留在他的心里,“是《站台》让我体会到了这种滋味,而且明白了这种滋味是我能够把握的,也是我很迷恋的。”

侯孝贤、小津安二郎对生活细节、对人性的敏感性的把握,客观的、克制的、简约的、不加任何分析和判断的呈现的美学角度,散文化的诗意的电影语言,都对张大磊有所影响。

文学上,《罪与罚》是俄罗斯文学对张大磊影响最重的一部作品,尤其影响到他看待人物的方式。

在张大磊看来,陀思妥耶夫斯基对拉斯柯尔尼科夫的描述是完全个人化的,从人物本身与内心出发的,“他完全进入到这个人物的内心世界,把自己当作他,和他共同经历事情”,另一点是,在这部作品里,人物身上没有绝对的功能性,反而有着强烈的飘离和游走感,遇到各种各样的人,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这一点或多或少地影响张大磊在创作时,不会沿着固定的一成不变的路径去走,而是顺着人物的情节情绪往下推进,当即的感受添加变得重要。

在《蓝色列车》的叙事中,并没有一个相对功能化的趋势链条或是故事推动,主要是以人物与库村的空间为主在推进。张大磊不太希望很戏剧地去创建功能性的人物,按照功能性去组织角色之间的关系以及进行叙事,那样不够自然。

  • 张大磊,《蓝色列车》拍摄中

“他们都是我喜欢的人,都是同一类人”,创作型电影中,常有导演的投射。《蓝色列车》里的人物不太擅长表达,就跟张大磊一样,他喜欢让人物直接说事,“说完就完了,表达方式就是重复说这件事情,就像有人买东西讲价一样,只是不停的重复说便宜点”,电影里的人物多是简单的、笨拙的人,他们不善于用方法表达,更善于用心灵感受。电影拍完,他更加喜爱这些人物,“就是蠢货(非贬义)”。

在这次创作中,突破是有的。张大磊之前习惯把声音搭建的很丰富,有真实感,就像《八月》里面有很真实的空间的声音,但在《蓝色列车》里,他决定压低环境音,尽可能让电影和库村的安静、肃静感一致,很多时候甚至是无声的,“空气凛冽的、气息孤绝的库村”。

遗憾也是有的,主要在于拍摄完成度的问题。一部分原因是,张大磊想做出一些尝试,他并不想按照《八月》的风格往下走,希望有不同的元素出现,“当然这些不是刻意的,是在需要什么元素或者方式的时候,就让他们出现”。只是回过头看,一些情节完成地不够好,有点“在能力之外”。另一部分原因在于,张大磊并不想把所有事情都讲得太过清楚,他想呈现出来的是一种闯入感,观众能感受到自己“闯入”了库村,而不是上帝视角一览全貌。

也有一些类型化的尝试,体现在黑色电影、黑帮的部分,这是张大磊从前没触及的。在《蓝色列车》里,情节发展到了有黑帮意味的对峙的、戏剧性的场景那一步,张大磊不抗拒这些,既然出现了,那么就要去处理。这些出现对于张大磊而言,是一种探索。这些尝试并非出于刻意设定,而是情节发生推动所致。

但他对自己的这些尝试不能满意,“我自己个人能力的问题不是很成熟,处理那样场景的方式最终还是拐到了一个自己安全或者习惯的处理方式上面”。

他说自己并没有强烈的有意突破与跨越擅长区域的意气,他的总结多停留在既定范围内,接下来,他电影中的人物还会继续简单、笨拙地在库村生活,人物关系和剧情也会以少为主,会给人物本身留出更大的空间,让人物在一个相对简单的事件和关系里边去呈现自己。“这几个重要的因素不变,可能所谓的风格也不会太远。”张大磊指出一点,库村就是库村,不是现实,不必去与实际的地缘或地理空间作对照。

库村的另一个故事已经写完了,接下去,库村的故事会越来越完整。在疫情期间,他也写好了新的故事。他们之前是《蓝色列车》里的配角,将在新的故事里成为主角。这样的故事,在张大磊的计划里,会有四个。

03 | 痛苦又美丽

在平遥电影展期间,张大磊的蓝色列车得到了两种反馈,“不喜欢的朋友会很不喜欢,喜欢的朋友也是真诚的喜爱这个电影,很有意思”。他承认自己对类型的驾驭的能力不够,他说觉得自己特别像电影中的小伟,他很像小伟那样去行事,自由。

写小伟时,张大磊每次都会特别的控制不住情感。小伟本来想在孩子的世界里生活、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但总有人会催着他告诉他,这是成人世界,他必须要当一个成人。他在医院被老马扇了耳光,他被人拿枪指着,被强迫观看一个人的死亡……被逼迫着进入成人世界,成为成年人。

或许因为这份在心理上的相似,张大磊在创作时也会有几分“孩子气”的样子,诸如考虑事情不够周全,更多还是按照自己的意愿与感受去完成创作,“大家说前后有些不一致,不知道在说什么,想要的东西特别抓不住,总跑,这也是有原因的,这个我自己知道。”

他是悲观的乐观主义者,从小很敏感,小孩想不清楚那些忧伤的悲伤的情绪是什么,它们为何而来,但感觉是如此强烈,他现在还记得小时候第一次听完逯学军的《爬山》,好些天高兴不起来,放学路上,他从林场穿过,心里很难受,但好像又有点享受,悲伤又浪漫。

那部前苏联动画《蓝色列车》里,歌声轻轻响起,“时光慢慢地漂浮着往远方,它回不来你就不要想…每一个人希望有更好的一天。蓝色的列车在,在奔跑向前”。列车已经走远了,属于老马的,属于女人的过去,已经走远了,徒留冰雪在人间。

电影从老马的出现开始。一个昔日所谓的大哥,入狱出狱,多年之后回到家乡,重新进入到社会与生活。库村的故事其实跟张大磊的成名作《八月》有点前后关联。2011年左右,张大磊的俄罗斯同学郭家良,想拉着他一起做一个小体量的类型片,他们都想找一找当年在俄罗斯的氛围感。

  • 《蓝色的列车》(Голубой Вагон)是苏联最流行的儿歌之一,来自苏联动画片切布拉什卡系列的第三部——《顽皮婆婆》

但故事写完因为种种原因就先放了下来。而张大磊为《八月》找投资的历程并不顺利,一直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生活也并不如意,他又想起《蓝色列车》,“列车奔向天边,一步一步走得太缓慢,司机你要加加油,带我们去向最美好的地方”,想到要给老马找到一些希望。他听着这些美好的理想化的歌词,看着自己的处境,想到关注的同类人,就想到要把自己的这些感受,寄托到人物身上。

  • 老马,带着花

老马出来了,在张大磊的想象中,他是破破烂烂的,像一块儿冻肉,也像块儿肥皂,像块儿姜一样的,干巴巴的一个人。

接着小伟和他的女朋友也出来了,一个地方要成为家乡,三个人当然是不够的,所以他沿着人物,从老马、从小伟从来发展他们身边的人,给他们找朋友,找同类人,想象他们如何相处,于是后来又出现了小苏、卖面包的女人,他们都有完整的生活与状态,不过在成片里,很多部分被剪掉,因为张大磊想要呈现出一种“闯入感”,但也可能正因为如此,观众在看电影时不太有找到支点。

他们在这里生活,打架,跳舞,恋爱,逃离又回来挨打,写着写着,他的另一个家乡库村建立了起来。

张大磊熟悉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像是他梦里的家乡,他对这里很有好感,这里让他有一些伤感又浪漫的情趣,浪漫却遥远又虚幻无法抓在手中。

电影的英文译名是《星星在等我们/Stars Await Us》,这首歌也是老马在回忆当中,他的女友跳迪斯科的时候的那首歌,歌词很美好,“即便世界会结束、一天会结束,但是睁眼的时候,别人不在,但我们在”,这里是另一层含义,希望的那层含义。

他记得在去看景的路上,那是他从2006年毕业后,时隔11年再次踏上那片土地。一行人从东北边境出发,大巴在行驶,车上的人在睡觉,张大磊向外看去,道路是如此荒凉,两面是雪,路途似乎看不到尽头,偶尔有裸露的土地扫过视线,人,没有人出现,声音,也没有声音出现,似乎路上只有这辆移动的大巴是有生命力的,有生命力,却如此孤独,边境是这样荒凉,张大磊蒙着脑袋哭了一路,他决定给悲伤的老马一个结局,一个给别人带去希望的结局。张大磊说,他是悲观,但也乐观,总会给点希望的。悲壮的希望,尤为动人。

时间很快过去,很多东西无法抓住。作为导演,张大磊想在电影里创造一些人来替他表达,来寻找那些抓不住的东西,那些浪漫的、不愿意失去的东西。

然而观众能被打动几分,又是另一回事。中国不是俄罗斯,诗意化的电影在国内并没有俄罗斯那么丰厚的土壤,大众对于接受这样一种创作思路尚有难度,不过有一点是确定的——在这个快速变化的行当里,张大磊的存在是独特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