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如果政治仅仅在重复过去,一个国家和它的公共生活将完全丧失活力” | 一周新书推荐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如果政治仅仅在重复过去,一个国家和它的公共生活将完全丧失活力” | 一周新书推荐

本周关键词:东北文学、后记忆、生死课、隋炀帝、美国政治、剑桥、实习医生笔记……

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董子琪

编辑 | 林子人

《仙症》

郑执 著
理想国|北京日报出版社 2020-10

这是郑执继《生吞》之后的中篇小说作品集,收录了曾获得“鲤匿名作家计划”首奖的同名作品《仙症》,以及完成于疫情自我隔离期间的作品《森中有林》,此外还有一篇描写与父亲的告别的《蒙地卡罗食人记》。作者郑执,1987年生于辽宁沈阳,19岁时出版长篇小说处女作《浮》,据他自己说《仙症》是创作道路的“重要拐点”。

正因为出生于东北,写的也是东北,郑执常常与双雪涛、班宇被一并提及,作为“东北文艺复兴”的成员之一。一方面,他们书写中的东北记忆诸如下岗潮、厂区生活确有共通之处,语言风格也都有简洁、幽默和口语化的色彩;而另一方面,在为东北作家归类时,我们也许应该注意到作家自身的特点,例如郑执的魔幻和神神叨叨,是明显区别于他人的。比如说,《仙症》的开头,主人公在指挥刺猬过马路——他是一个精神病人。作家苏童如此评价《仙症》,“是我在国内看到的写精神病人最像的,写得很好。”魔幻与神叨,这点在书中的另外一篇小说《他心通》中尤为明显,母亲与父亲在临终前的交心被写成了一长串絮絮叨叨的对白,双方在最后一次推心置腹时,不停地回避重点闪烁其词,最终竟然将纾解内心的任务交给了有特异功能的“高人”,因为高人不用言语就能看穿人心,这就叫作他心通。

《记忆记忆》

[俄]玛利亚·斯捷潘诺娃 著 李春雨 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20-11

“当下活着的我们所有人都是幸存者的后代,他们全靠奇迹和偶然才活过了多灾多难的20世纪。”作者、当代俄国诗人玛丽亚·斯捷潘诺娃在自序中这样表明自己书写此书的意义,经历过20世纪的人们就像无人荒岛的幸存者,他们之间的交谈将超越代际、跨越语言,将彼此紧紧联系在一起。这部作品围绕俄罗斯犹太知识分子的家族故事展开,家族中的个人命运又与20世纪的大历史息息相关:太姥姥曾参加20世纪俄国革命,祖父作为孤儿又加入苏联红军,姥爷不满20岁就牺牲在列宁格勒保卫战,父亲曾参与1965年拜科努尔秘密航天器的研发、却在苏联解体之时毅然决然移民德国。作者在追述亲人过往的同时,也追随他们的脚步前往那些家族记忆的关键场所,像是太姥姥曾留学的法国以及外祖父的故乡敖德萨。 

由此,这部作品不仅是家族的记忆,而是为20世纪历史作的注解。记忆究竟与历史有何区别?作者说,相较于历史,记忆更加贴近肌肤,甚至给人穿越时间的感觉,人们可以通过一张老照片、一身祖母的连衣裙甚至是一个空香水瓶回到过去。更重要的是,虽然单独看,每个个体的记忆都是碎片化的、缺少客观感的,而如果将众多个体的记忆联结起来,或许可以形成一场关于世界历史的对话。

《生死课》

袁凌 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0-11

《生死课》是袁凌的短篇记录合集,记录了各色生存地面上辗转的小人物。这些人物大都是作者在成长经历、采访调查,以及公益探访中邂逅的,有乡土的长辈,也有都市的边缘人;有历史中的失踪者,也有留守的孩子;有辛苦的生意人,也有孤独症阴影下的白领。这本书也是译文纪实系列中的首部原创作品。此前,袁凌曾结集出版非虚构作品集《青苔不会消失》和《寂静的孩子》,前者记录了一百多位中国社会底层的人物,后者聚焦于处于困境中的中国城乡儿童,包括留守的、失学的、作为孤儿的以及处于疾病中的儿童。作为“野生作家”中的一位,袁凌也接受过界面文化的专访,在专访中详细阐述了他的创作历程。

非虚构文体何以重要?在近日召开的非虚构写作工作坊中,作家和学者们讨论,非虚构的意义在于填补了虚构文类日益萎缩的现实感。同时,非虚构题材对普通人而非精英群体的关注,也赋予了相对弱势群体发声的机会。有意思的是,袁凌也参与了这个工作坊,也发表了他对虚构文体的批评,诸如当下的小说已经走入了困境之中,失去了对现实的思考,语言方面也总是封闭、自满和自恋的。 

《为什么美国人恨政治》

[美]小尤金·约瑟夫·迪昂 著 赵晓力 等译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8

这本书以1960年代以来美国意识形态政治的历史为研究对象,梳理了美国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在一系列核心问题上不断分化的历程。作者指出,事实上关于美国政治存在哪些问题、人们又应该为哪些问题进行辩论,公众是存在共识的,只是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的对立让讨论无法可能——自从1960年代以来,赢得选举的诀窍是一次又一次地重启同一批引起分裂的议题。作者如此描述保守派与自由派的分裂:保守派利用美国社会中围绕种族、性别平等以及文化变迁产生的紧张关系瓦解自由派,而自由派似乎否认一个道德的社会取决于道德的个人,反对福利国家旨在加强特定价值的改革。而两派互相攻击的结果就是形成选举的恶性循环:选民越来越愤世嫉俗,竞选广告也越来越玩世不恭。作者借由此书提醒公众,如果政治仅仅在重复过去,一个国家和它的公共生活将完全丧失活力。

这本书初版于1991年,之后经过数次再版,作者小尤金·约瑟夫·迪昂是美国著名记者和资深政治评论家。在写于2004年的再版序言中,迪昂指出本书的核心观点之一就是,观念对政治的塑造,远远超过大部分有关公共生活的记录所承认的程度;而更重要的是,观念不仅影响精英和知识分子,也影响普通选民。 本书在2011年曾引入中文版,而今又逢美国大选之年,相似的问题再次涌现在公众视野,再版此书确有必要。

《隋炀帝》

[日]宫崎市定 著 李弘喆 译
启真馆|浙江大学出版社 2020-9

本书由主篇《隋炀帝》、附篇《隋代史杂考》及《解说》组成,再现了隋炀帝出生前后、平定江南以及开凿大运河等诸多历史变迁的过程。书中通过对隋炀帝这一历史人物个案的研究,宫崎市定试图还原隋炀帝的一生和他所生活的时代。同时,通过本书的研究,作者表达了他认为的史学研究的最终目的:还原当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也暗含着宫崎市定在书中重申的史学方法论:帝王作为史学研究的对象不可偏废。总的来说,这是一本通俗易懂的关于隋炀帝的史学著作,既可以作为史学入门范本,也是广大历史爱好者的手边书。

宫崎市定(1901—1995),日本历史学家、汉学家,京都学派史学第二代代表人物和集大成者。宫崎市定对中国史的很多领域,包括社会结构、政治体制、经济形态、权力关系、政府组织等方面均有独到研究。他的代表作有《中国史》《科举》等,此前界面文化曾推荐过他的《科举》。

《史学的时间之维》

[美]林恩·亨特 著 熊月剑 译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9

在本书中,作者从现代时间观念的形成入手,对现代性及其背后西方中心论和线性史观进行探讨与反思。现代性的定义依赖于现代,而现代的含义随着时间而不断扩展:英语中的现代(modern)来源于14世纪的中古法语词汇“moderne”,而法语和其他罗曼斯语言中的现代都来源自拉丁语,原意为现在(just now)、此时(at the present time)。作者论述道,在现代这个词的不断演变的过程中,欧洲人开始意识到现代和前现代之间的裂缝,而这种时间断裂感的源头也许可以追溯至文艺复兴时期对中世纪概念的塑造,而将“中世纪”这个词发明出来正属于人们走向现代的贴标签策略。事实上,中世纪这个词在拉丁语、法语和德语里都出现于17世纪——当欧洲人着手建立一种使得历史时间具有进步方向的概念时,他们需要的只是一种“中间感”。

这本书始于作者在2006年参与的“娜塔莉·泽蒙·戴维斯讲座”。娜塔莉·戴维斯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历史学者,著有《马丁·盖尔归来》,同时也是作者的前辈——作者正是在伯克利获得了第一个大学教职。林恩·亨特是美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欧金·韦伯现代欧洲史教授,也是新文化史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和领导者之一。亨特著述颇丰,在新文化史、性别史、法国大革命史和史学理论等领域都有建树,其代表作有《新文化史》、《法国大革命中的政治、文化和阶级》等。今年出版的主题为现代性的书籍值得关注的还有汪民安的《现代性》与芮塔·菲尔斯基的《现代性的性别》。

《世上只有一个剑桥》

[英]马库斯·宾尼 著 [英]格雷厄姆·拜菲尔德 绘
王晶 译
中国画报出版社 2020-9

剑桥是世界闻名的大学城,它的历史是怎么样的?《世上只有一个剑桥》这本书为读者展现了剑桥从城镇到大学城的变迁历史:最初的剑桥就像许多有河流穿城而过的城镇一样,只是一片浅滩;9世纪时这里架了一座桥 ,成为连接英格兰东部大部分地区的重要通道,然而这唯一的一座桥竟偶得机会,取代“城”成为该县名字的一部分。富有特色的是,本书结合建筑素描和水彩手绘作品,展现12世纪以来剑桥大学20所主要学院的渊源由来: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塔楼,斯图亚特时期的学院,乔治王朝时期的排屋,维多利亚时代的火车站……作者说,“如果非要找一座城市来代表英式建筑的精致、创新、可爱和富于表现力之处,那么非剑桥莫属。”

《世上只有一个剑桥》设计上采用了水彩写生簿、精装锁线的装帧方式,属于“建筑怎么这么好看”丛书,由英国历史学家马库斯·宾尼与水彩画艺术家格雷厄姆·拜菲尔德共同创作,前者是剑桥校友,热衷于欧洲建筑遗产研究;后者四处游历,临摹各地建筑。

《生命滋味》

王溢嘉 著
新民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10

本书是作者弃医从文后,追忆在医院实习期间所见所闻的文章合集。作者本人兼具医生与心理作家两重视角,毕业于台湾大学医学系,曾从医两个月,后来成为心理科普作家。书中涉及到医院中常发生的一些社会事件,如医院墙外的弃婴如何处理、是否需要听家属的要求对病人隐瞒病情、医患之间脆弱易变的信任关系等等。书中也透露出作为医疗工作者对医疗体系的反思,例如现代医学的“医疗陷阱”,作者写道,越是医学发达的国家,可资检查的项目就越多,费用也越昂贵,而病人如果只是发烧,又何必要照x光、抽血、验尿呢?检查当然是必要的,但这些庞大反复的检查项目到底有多少是真正的必须的。虽然原书讲述的是30年前台湾地区的情况(《实习医生手记》初版于1989年),但作者的许多问题与思考在我们今日也有回响。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如果政治仅仅在重复过去,一个国家和它的公共生活将完全丧失活力” | 一周新书推荐

本周关键词:东北文学、后记忆、生死课、隋炀帝、美国政治、剑桥、实习医生笔记……

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董子琪

编辑 | 林子人

《仙症》

郑执 著
理想国|北京日报出版社 2020-10

这是郑执继《生吞》之后的中篇小说作品集,收录了曾获得“鲤匿名作家计划”首奖的同名作品《仙症》,以及完成于疫情自我隔离期间的作品《森中有林》,此外还有一篇描写与父亲的告别的《蒙地卡罗食人记》。作者郑执,1987年生于辽宁沈阳,19岁时出版长篇小说处女作《浮》,据他自己说《仙症》是创作道路的“重要拐点”。

正因为出生于东北,写的也是东北,郑执常常与双雪涛、班宇被一并提及,作为“东北文艺复兴”的成员之一。一方面,他们书写中的东北记忆诸如下岗潮、厂区生活确有共通之处,语言风格也都有简洁、幽默和口语化的色彩;而另一方面,在为东北作家归类时,我们也许应该注意到作家自身的特点,例如郑执的魔幻和神神叨叨,是明显区别于他人的。比如说,《仙症》的开头,主人公在指挥刺猬过马路——他是一个精神病人。作家苏童如此评价《仙症》,“是我在国内看到的写精神病人最像的,写得很好。”魔幻与神叨,这点在书中的另外一篇小说《他心通》中尤为明显,母亲与父亲在临终前的交心被写成了一长串絮絮叨叨的对白,双方在最后一次推心置腹时,不停地回避重点闪烁其词,最终竟然将纾解内心的任务交给了有特异功能的“高人”,因为高人不用言语就能看穿人心,这就叫作他心通。

《记忆记忆》

[俄]玛利亚·斯捷潘诺娃 著 李春雨 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20-11

“当下活着的我们所有人都是幸存者的后代,他们全靠奇迹和偶然才活过了多灾多难的20世纪。”作者、当代俄国诗人玛丽亚·斯捷潘诺娃在自序中这样表明自己书写此书的意义,经历过20世纪的人们就像无人荒岛的幸存者,他们之间的交谈将超越代际、跨越语言,将彼此紧紧联系在一起。这部作品围绕俄罗斯犹太知识分子的家族故事展开,家族中的个人命运又与20世纪的大历史息息相关:太姥姥曾参加20世纪俄国革命,祖父作为孤儿又加入苏联红军,姥爷不满20岁就牺牲在列宁格勒保卫战,父亲曾参与1965年拜科努尔秘密航天器的研发、却在苏联解体之时毅然决然移民德国。作者在追述亲人过往的同时,也追随他们的脚步前往那些家族记忆的关键场所,像是太姥姥曾留学的法国以及外祖父的故乡敖德萨。 

由此,这部作品不仅是家族的记忆,而是为20世纪历史作的注解。记忆究竟与历史有何区别?作者说,相较于历史,记忆更加贴近肌肤,甚至给人穿越时间的感觉,人们可以通过一张老照片、一身祖母的连衣裙甚至是一个空香水瓶回到过去。更重要的是,虽然单独看,每个个体的记忆都是碎片化的、缺少客观感的,而如果将众多个体的记忆联结起来,或许可以形成一场关于世界历史的对话。

《生死课》

袁凌 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0-11

《生死课》是袁凌的短篇记录合集,记录了各色生存地面上辗转的小人物。这些人物大都是作者在成长经历、采访调查,以及公益探访中邂逅的,有乡土的长辈,也有都市的边缘人;有历史中的失踪者,也有留守的孩子;有辛苦的生意人,也有孤独症阴影下的白领。这本书也是译文纪实系列中的首部原创作品。此前,袁凌曾结集出版非虚构作品集《青苔不会消失》和《寂静的孩子》,前者记录了一百多位中国社会底层的人物,后者聚焦于处于困境中的中国城乡儿童,包括留守的、失学的、作为孤儿的以及处于疾病中的儿童。作为“野生作家”中的一位,袁凌也接受过界面文化的专访,在专访中详细阐述了他的创作历程。

非虚构文体何以重要?在近日召开的非虚构写作工作坊中,作家和学者们讨论,非虚构的意义在于填补了虚构文类日益萎缩的现实感。同时,非虚构题材对普通人而非精英群体的关注,也赋予了相对弱势群体发声的机会。有意思的是,袁凌也参与了这个工作坊,也发表了他对虚构文体的批评,诸如当下的小说已经走入了困境之中,失去了对现实的思考,语言方面也总是封闭、自满和自恋的。 

《为什么美国人恨政治》

[美]小尤金·约瑟夫·迪昂 著 赵晓力 等译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8

这本书以1960年代以来美国意识形态政治的历史为研究对象,梳理了美国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在一系列核心问题上不断分化的历程。作者指出,事实上关于美国政治存在哪些问题、人们又应该为哪些问题进行辩论,公众是存在共识的,只是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的对立让讨论无法可能——自从1960年代以来,赢得选举的诀窍是一次又一次地重启同一批引起分裂的议题。作者如此描述保守派与自由派的分裂:保守派利用美国社会中围绕种族、性别平等以及文化变迁产生的紧张关系瓦解自由派,而自由派似乎否认一个道德的社会取决于道德的个人,反对福利国家旨在加强特定价值的改革。而两派互相攻击的结果就是形成选举的恶性循环:选民越来越愤世嫉俗,竞选广告也越来越玩世不恭。作者借由此书提醒公众,如果政治仅仅在重复过去,一个国家和它的公共生活将完全丧失活力。

这本书初版于1991年,之后经过数次再版,作者小尤金·约瑟夫·迪昂是美国著名记者和资深政治评论家。在写于2004年的再版序言中,迪昂指出本书的核心观点之一就是,观念对政治的塑造,远远超过大部分有关公共生活的记录所承认的程度;而更重要的是,观念不仅影响精英和知识分子,也影响普通选民。 本书在2011年曾引入中文版,而今又逢美国大选之年,相似的问题再次涌现在公众视野,再版此书确有必要。

《隋炀帝》

[日]宫崎市定 著 李弘喆 译
启真馆|浙江大学出版社 2020-9

本书由主篇《隋炀帝》、附篇《隋代史杂考》及《解说》组成,再现了隋炀帝出生前后、平定江南以及开凿大运河等诸多历史变迁的过程。书中通过对隋炀帝这一历史人物个案的研究,宫崎市定试图还原隋炀帝的一生和他所生活的时代。同时,通过本书的研究,作者表达了他认为的史学研究的最终目的:还原当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也暗含着宫崎市定在书中重申的史学方法论:帝王作为史学研究的对象不可偏废。总的来说,这是一本通俗易懂的关于隋炀帝的史学著作,既可以作为史学入门范本,也是广大历史爱好者的手边书。

宫崎市定(1901—1995),日本历史学家、汉学家,京都学派史学第二代代表人物和集大成者。宫崎市定对中国史的很多领域,包括社会结构、政治体制、经济形态、权力关系、政府组织等方面均有独到研究。他的代表作有《中国史》《科举》等,此前界面文化曾推荐过他的《科举》。

《史学的时间之维》

[美]林恩·亨特 著 熊月剑 译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9

在本书中,作者从现代时间观念的形成入手,对现代性及其背后西方中心论和线性史观进行探讨与反思。现代性的定义依赖于现代,而现代的含义随着时间而不断扩展:英语中的现代(modern)来源于14世纪的中古法语词汇“moderne”,而法语和其他罗曼斯语言中的现代都来源自拉丁语,原意为现在(just now)、此时(at the present time)。作者论述道,在现代这个词的不断演变的过程中,欧洲人开始意识到现代和前现代之间的裂缝,而这种时间断裂感的源头也许可以追溯至文艺复兴时期对中世纪概念的塑造,而将“中世纪”这个词发明出来正属于人们走向现代的贴标签策略。事实上,中世纪这个词在拉丁语、法语和德语里都出现于17世纪——当欧洲人着手建立一种使得历史时间具有进步方向的概念时,他们需要的只是一种“中间感”。

这本书始于作者在2006年参与的“娜塔莉·泽蒙·戴维斯讲座”。娜塔莉·戴维斯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历史学者,著有《马丁·盖尔归来》,同时也是作者的前辈——作者正是在伯克利获得了第一个大学教职。林恩·亨特是美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欧金·韦伯现代欧洲史教授,也是新文化史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和领导者之一。亨特著述颇丰,在新文化史、性别史、法国大革命史和史学理论等领域都有建树,其代表作有《新文化史》、《法国大革命中的政治、文化和阶级》等。今年出版的主题为现代性的书籍值得关注的还有汪民安的《现代性》与芮塔·菲尔斯基的《现代性的性别》。

《世上只有一个剑桥》

[英]马库斯·宾尼 著 [英]格雷厄姆·拜菲尔德 绘
王晶 译
中国画报出版社 2020-9

剑桥是世界闻名的大学城,它的历史是怎么样的?《世上只有一个剑桥》这本书为读者展现了剑桥从城镇到大学城的变迁历史:最初的剑桥就像许多有河流穿城而过的城镇一样,只是一片浅滩;9世纪时这里架了一座桥 ,成为连接英格兰东部大部分地区的重要通道,然而这唯一的一座桥竟偶得机会,取代“城”成为该县名字的一部分。富有特色的是,本书结合建筑素描和水彩手绘作品,展现12世纪以来剑桥大学20所主要学院的渊源由来: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塔楼,斯图亚特时期的学院,乔治王朝时期的排屋,维多利亚时代的火车站……作者说,“如果非要找一座城市来代表英式建筑的精致、创新、可爱和富于表现力之处,那么非剑桥莫属。”

《世上只有一个剑桥》设计上采用了水彩写生簿、精装锁线的装帧方式,属于“建筑怎么这么好看”丛书,由英国历史学家马库斯·宾尼与水彩画艺术家格雷厄姆·拜菲尔德共同创作,前者是剑桥校友,热衷于欧洲建筑遗产研究;后者四处游历,临摹各地建筑。

《生命滋味》

王溢嘉 著
新民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10

本书是作者弃医从文后,追忆在医院实习期间所见所闻的文章合集。作者本人兼具医生与心理作家两重视角,毕业于台湾大学医学系,曾从医两个月,后来成为心理科普作家。书中涉及到医院中常发生的一些社会事件,如医院墙外的弃婴如何处理、是否需要听家属的要求对病人隐瞒病情、医患之间脆弱易变的信任关系等等。书中也透露出作为医疗工作者对医疗体系的反思,例如现代医学的“医疗陷阱”,作者写道,越是医学发达的国家,可资检查的项目就越多,费用也越昂贵,而病人如果只是发烧,又何必要照x光、抽血、验尿呢?检查当然是必要的,但这些庞大反复的检查项目到底有多少是真正的必须的。虽然原书讲述的是30年前台湾地区的情况(《实习医生手记》初版于1989年),但作者的许多问题与思考在我们今日也有回响。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