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上海两会】委员建议控制土地污染 重点检测土壤中的重金属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上海两会】委员建议控制土地污染 重点检测土壤中的重金属

委员建议,再次进行全面的农田质量检查,重点是对土壤的重金属如铅、锌、汞、铬、镍、砷等污染情况进行检测。

上海崇明岛农村地区 图片来源:网络

在27日上午的大会发言上,上海市政协委员、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组长、国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上海)常务副主任何祖华代表农业界发言,他提醒道:“上海市农业总产值占比份额很小,基本农田保有量也不足300万亩,但在保障全市副食品供应、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发展休闲经济等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此外,他指出,虽然上海农业总人口逐年减少,从2011年的151万减少到2013年的142万,但农林牧渔从业人员迅速增加,从2011年的37万到2013年的49万,说明上海市农业生产趋于上升阶段,其城市服务功能正在得到释放。 

农村和农业是城市生态系统的肾与肺,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满足市民休闲生活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危害上海市农业与食品安全生产的关键问题,包括:耕地的整体质量不满意;灌溉用水缺乏系统的保护和监管,没有独立的灌溉水系;生活垃圾以及污水直接排放现象比较严重。此外,上世纪发展起来的小化工,还存在污染隐患。

“从整个生产过程来看,虽然基本消除了许多农药的使用,但是化肥与常规农药的减量和土壤污染的监管任务仍然非常艰巨。我市水质堪忧,河道污染严重,没有水质监管体系。部分水域常年是劣V类水质,一到夏天变黑发臭。因此农业水利建设与水质监管迫在眉睫。”何祖华说道。

同时,他指出,上海市的农村地区很多农户还是分散居住,农村垃圾的随处对方以及生活污水直接排放现象比较严重。对土地和水源污染情况不容忽视。除此之外,郊区小企业对土壤和水源的直接污染仍需要系统梳理,监管需要到位。

何祖华认为,进一步规划上海市农业用地,保障耕地质量,大力整治农业水利,并与新农村建设密切结合是需要统筹规划的大事。有必要在“十三五”期间,顶层设计上海市耕地保护与水利建设,根本上改善上海市农业生产与食品安全的源头保障体系。

为此,上海市政协农业界别委员们建议:

第一,全面普查耕地污染情况,制定土地分级标准。

据悉,目前上海市已经设置了500个耕地地力监测点和100个耕地质量长期监测点。委员建议,除了在这些布点的耕田地力继续长期调查与评价的基础上,再次进行全面的农田质量检查,重点是对土壤的重金属如铅、锌、汞、铬、镍、砷等污染情况进行检测。对于污染严重的耕地和水域要有相应的处理措施,从源头保障农业和食品生产安全。

第二,严格土地保护制度,强化土地污染追责和土地监管。

从法律角度解决“土壤污染治理由谁埋单”的难题。加大对农田和沟渠旁的小工厂、垃圾堆放的监管;完善农村生活、生产废弃物集中处理体系。

第三,整治农业水利系统,保障农业用水安全。

何祖华指出,我国农村长期以来形成的农业传统是只要有水就可以浇灌土地,只要是土地上长出来的都可以吃。“这种情况现在必须要改变,我市灌溉用水抗污染能力弱,很多灌溉水源一到夏天就变黑变臭。”

因此,他建议以信息化系统为支撑,统筹规划我市农业灌溉新体系:其一,将灌溉水系包括河流和池塘连成片,成为一个独立的水系;其二,与航道和上游水系有隔离系统,防止污染水体进入农田;其三,与郊区垃圾和农村垃圾隔离。

第四,整合农田水利治理与新农村建设,顶层设计大城市农业发展。

将耕地与水利治理纳入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在新一波农村建设当中顶层设计耕地、水利和农村功能区的建设,打造大城市农村与农业生产的新格局。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上海两会】委员建议控制土地污染 重点检测土壤中的重金属

委员建议,再次进行全面的农田质量检查,重点是对土壤的重金属如铅、锌、汞、铬、镍、砷等污染情况进行检测。

上海崇明岛农村地区 图片来源:网络

在27日上午的大会发言上,上海市政协委员、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组长、国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上海)常务副主任何祖华代表农业界发言,他提醒道:“上海市农业总产值占比份额很小,基本农田保有量也不足300万亩,但在保障全市副食品供应、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发展休闲经济等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此外,他指出,虽然上海农业总人口逐年减少,从2011年的151万减少到2013年的142万,但农林牧渔从业人员迅速增加,从2011年的37万到2013年的49万,说明上海市农业生产趋于上升阶段,其城市服务功能正在得到释放。 

农村和农业是城市生态系统的肾与肺,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满足市民休闲生活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危害上海市农业与食品安全生产的关键问题,包括:耕地的整体质量不满意;灌溉用水缺乏系统的保护和监管,没有独立的灌溉水系;生活垃圾以及污水直接排放现象比较严重。此外,上世纪发展起来的小化工,还存在污染隐患。

“从整个生产过程来看,虽然基本消除了许多农药的使用,但是化肥与常规农药的减量和土壤污染的监管任务仍然非常艰巨。我市水质堪忧,河道污染严重,没有水质监管体系。部分水域常年是劣V类水质,一到夏天变黑发臭。因此农业水利建设与水质监管迫在眉睫。”何祖华说道。

同时,他指出,上海市的农村地区很多农户还是分散居住,农村垃圾的随处对方以及生活污水直接排放现象比较严重。对土地和水源污染情况不容忽视。除此之外,郊区小企业对土壤和水源的直接污染仍需要系统梳理,监管需要到位。

何祖华认为,进一步规划上海市农业用地,保障耕地质量,大力整治农业水利,并与新农村建设密切结合是需要统筹规划的大事。有必要在“十三五”期间,顶层设计上海市耕地保护与水利建设,根本上改善上海市农业生产与食品安全的源头保障体系。

为此,上海市政协农业界别委员们建议:

第一,全面普查耕地污染情况,制定土地分级标准。

据悉,目前上海市已经设置了500个耕地地力监测点和100个耕地质量长期监测点。委员建议,除了在这些布点的耕田地力继续长期调查与评价的基础上,再次进行全面的农田质量检查,重点是对土壤的重金属如铅、锌、汞、铬、镍、砷等污染情况进行检测。对于污染严重的耕地和水域要有相应的处理措施,从源头保障农业和食品生产安全。

第二,严格土地保护制度,强化土地污染追责和土地监管。

从法律角度解决“土壤污染治理由谁埋单”的难题。加大对农田和沟渠旁的小工厂、垃圾堆放的监管;完善农村生活、生产废弃物集中处理体系。

第三,整治农业水利系统,保障农业用水安全。

何祖华指出,我国农村长期以来形成的农业传统是只要有水就可以浇灌土地,只要是土地上长出来的都可以吃。“这种情况现在必须要改变,我市灌溉用水抗污染能力弱,很多灌溉水源一到夏天就变黑变臭。”

因此,他建议以信息化系统为支撑,统筹规划我市农业灌溉新体系:其一,将灌溉水系包括河流和池塘连成片,成为一个独立的水系;其二,与航道和上游水系有隔离系统,防止污染水体进入农田;其三,与郊区垃圾和农村垃圾隔离。

第四,整合农田水利治理与新农村建设,顶层设计大城市农业发展。

将耕地与水利治理纳入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在新一波农村建设当中顶层设计耕地、水利和农村功能区的建设,打造大城市农村与农业生产的新格局。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