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公告显示,光线传媒孙公司香港影业于1月26日与启维公司等签署了股份认购协议。香港影业向启维公司投资3000万美元,认购其6,934,166股C-2轮优先股,占启维公司已发行在外总股本的20%。也意味着启维公司的估值已达1.5亿美元。本次投资完成后,启维公司的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香港影业有权委派一名董事。
启维公司由91年刘莙怡在18岁时建立,注册地开曼群岛,启维公司旗下主要产品 echo 回声 APP 是一个声音娱乐社区媒体平台。根据新浪微博数据,其官方微博影响力指数排名第三,仅次于 QQ 音乐与腾讯视频。
echo凭什么估值1.5亿美金?
1500万用户,8%的付费用户,90%以上的用为90后和00后,这是echo这款主打“弹幕社交”和“3D音乐”的关键数据。
echo是一款针对一、二线城市90后、00后人群提供最新潮的声音娱乐媒体内容和弹幕社交平台,旨在成为中国主流声音娱乐入口,打造国内新生代原创音乐基地。
2014年9月,echo正式上线,上线仅三个月,用户就突破100万,到2015年11月,用户数已接近1500万,付费用户占到8%,这意味着echo每个月的会费收入达几百万元。
echo创始人刘莙怡说:“echo推荐的音乐内容大部分是90后、00后年轻人喜欢的,而用户也是因为喜欢这首歌,才会有很大动力上传与别人分享。从echo反馈的数据及我们的喜好来看,80%的用户喜欢和点赞最多的,是外国的音乐内容,大部分中国小孩喜欢国外的音乐,90后的年轻人从小就接触互联网,听歌不是通过磁带或媒体推荐,而是直接上网搜索。”
刘莙怡是一个特别可爱的小姑娘,说话慢吞吞的,但想法很多,也曾是豆瓣早期的重度用户。启维文化是她高中时注册的公司,但一直没有去经营它。在美国哥伦比亚艺术学院上大学时,刘莙怡的专业是游戏设计,因从小学习画画,大学期间她的状态是边做游戏设计边画动画。
大学毕业回国后,她发现现在无论是音乐行业,还是生活方式,或是媒体,占主导地位的人都是40~50岁的人,做出来的消费内容或是一些电影作品,但可能不是生活方式的内容。
“我们想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无论是文化方面的发行渠道,或是内容的生产者。”刘莙怡后来选择音乐是因为她自己是一个乐迷,另一方面,是因为年轻人精神文化消费的很大部分需求集中在音乐,音乐涵盖了所有文化产业里需要的资源,比如明星资源或用户量、发行渠道。
echo在2015年完成了由IDG和美图秀秀等机构投资的B轮。之后echo表示,拟从音乐社区媒体横向扩张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综合性文化娱乐集团,并建立可持续的影响力,不断提高变现能力。
“echo回声其实是一个年轻版的播放器,95后年轻人会听,因为里面各种专辑歌单都是二次元,再加上用了很多3D音乐。”一位音乐领域资深人士对音乐财经分析,实际上echo回声就是二次元版的、95后版的QQ音乐,虽然是UGC生产内容,无论PGC,还是UGC,作为一款播放器,它未来特别大的隐患在音乐版权。
我们认为,echo的优点有:
第一、用户画像明确,一二线城市90后、00后新生代,这一波人是资本正在布局投资的人群,付费能力和意愿也最强;
第二、UGC生态,用户圈定之后的产品特征设计,切合这一群新生代消费音乐的需求;
第三、创业团队年轻化,比较优质,对精神产品有较深的理解,视野开阔、融资能力强、执行能力较强,这一点在我们和echo创始人及市场团队的接触中的直观感受。
我们认为,echo未来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三点:
第一、由于echo的用户是付费意愿和能力得到验证的新生代用户,付费比率高,但如果用户增速可能不达预期,收入增长 预期也将受限;
第二、强大的竞争对手:echo平台的差异化比较明显,以前,巨头们只是在观察、观望 ,但是当有一天小虾米势头越来越猛之后,为了争夺新生代用户,腾讯旗下的QQ音乐、海洋音乐系的酷狗酷我岂会坐视不理?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
第三、主打原创音乐的方向是对的,echo往下发展,面对的版权争议就越大。目前,全球所有与数字音乐相关的平台都面临着版权授权的问题,echo需要准备一支团队和足够的资金,解决日渐走红后会出现的版权索赔争端。
如何在新生代的基础上做大付费用户量?如何应对来自其它数字音乐平台的竞争?如何避免陷入版权争端?这些都是echo面临的问题。
光线大踏步布局音乐——一切都奔着新生代去!
光线传媒为什么3000万美元投入echo?
第一、因为看好其质量较高的年轻用户,拥有较强的消费能力,并且echo已经具有了原创社区氛围,这不仅能够扩大光线在新生代中的品牌影响力,由此还可以掌握光线自有内容多重变现的重要渠道。
第二、有利于公司进一步向数字音乐领域拓展,与光线现有主营业务形成良性互动,完善整个娱乐产业链。
事实上,音乐财经报道了不少光线传媒的布局音乐领域的文章。
2016年初,光线传媒向彩云在线增资6810万元,增资完成后持有彩云在线13.63%的股权,而彩云在线的主要产品正是是多米音乐。同样是音乐领域的产品,多米音乐也拥有主要以90后、00后年轻群体为主要用户的粉丝产品“偶扑”,偶扑定位是一款集粉丝团互动、第一手海内外明星资讯、明星高清美图视频资源、精彩线上线下活动为一体的粉丝交流互动平台。目前有 3000多个明星粉丝团入驻偶扑APP,在2015年的11月到12月间,偶扑作为韩国MAMA颁奖典礼独家官方移动投票平台,一个月投票近840万张。
在一个月内出手的两项投资都紧紧联系着年轻人,可见新生代的消费能力以及影响力正在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光线在今天,还发布了2015年度业绩预告。2015年全年盈利38,860.35万元-44,458.88万元,与2014年同期相比增长18%-35%。净利润同比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光线的电影业务继续增长。2015年动漫游戏收入和毛利较2014年同期增加。因为业务调整,减少了电视节目制作,因此栏目制作与广告收入和毛利均有减少。
光线自从主营业务的栏目制作显出疲态后,就开启了买买买的模式。先后投资了玄机科技以及多个动画公司,快速布局二次元内容。2016年又开始涉足音乐领域的粉丝文化和年轻人社交。
无论是二次元文化、粉丝文化还是社交文化,都是以年轻人为核心的文化内容,看来这家1998年成立的“老公司”,已经把宝都压在了新生代身上。
以下为音乐财经对话刘莙怡的专访内容:
中国音乐财经:echo有40%的原创音乐在APP上,剩下60%的内容从哪来?版权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刘莙怡:用户分享自己喜欢的歌,然后上传到echo APP上。我们与用户有上传协议,在用户自愿的前提下分享自己喜欢的歌。如果有版权问题,用户同意后我们可以下架,echo相当于一个音乐分享平台。
echo采取避风港的原则,并没有侵犯音乐人的权益,只是在网上去分享,不会像乐库一样提供歌曲。音乐人在我们平台上传播原创歌曲,相当于一个论坛或者一个微博平台。而且echo接下来也会跟更多的音乐平台合作,开发类似分享H5的功能,比如,音乐平台可以分享自己的播放链接到echo上,其实相当于跟乐库有一个更深度的合作。我们是一个社交平台,只分享音乐而已,用户除了听歌没有其他行为。
关于版权,我们专门请过两家律师事务所来帮助管理,法律协议全部都写的非常完善,版权问题是可以放心的。当然我们跟很多唱片公司,版权公司都有长期的联系,他们有一些独家版权找到我们要下架,我们都会下架。
echo也是中国目前唯一一家不能随便把歌曲下载成MP3的平台,我们把音乐做了加密切断,音乐在APP里被切成了三段,就算下载下来也是分裂的,这种保护模式跟国外一模一样。
中国音乐财经:对于平台上的音乐人,echo有一个怎样的运营系统和规划?
刘莙怡:在echo上的音乐人收入应该是最好的,因为echo是第一家真正通过用户的收听量、喜欢量、评论量及在echo的活跃程度,再根据多少人买了我们的会员,对音乐人进行分成,这样的分成机制是很健康的。echo的付费产品秒杀其他音乐产品,我们有8%的付费率,爱奇艺才2.7%,但它的体量也更大,不管怎么样我们比例最高。
我们找到了很多年轻人愿意付钱的一个路径,它不一定是音乐,平台上有很多只有年轻人才能付费的模式。从我们的用户趋势来看,大家是愿意付费的,只不过可能要换一种方式让年轻人掏钱。所以echo跟所有的一线艺人、影视公司都进行了合作来吸引年轻人,像朴树、华晨宇、TFboys都在echo首发过新歌,推广效果都很好。
echo无论是做商业化推广还是做草根推广,效果都非常好。比如第四届《好声音》学员赵大格未参加《好声音》之前就是echo的用户。在echo有5万粉丝,在新浪微博有2000粉丝。参加《好声音》以后,她在echo上有21万粉丝,在微博上有15万粉丝。尽管有《好声音》这种传统媒体的推广,对于音乐人来说,echo上的粉丝很多都是付费的,比新浪微博的10万粉丝更有用。
所以,echo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音乐平台,它真正让年轻的、知名度不高的音乐人获得了应有的创作费用。这一点很重要,能让音乐产业变得更好。在我看来,中国与国外音乐行业的最大区别在于,外国的底层音乐人是能够赚钱的,有足够的钱去支撑喜欢做的事情,所以创作的内容会很丰富,也有很多新的idea。但在中国不出名的音乐人经济很拮据,导致中国音乐人的创作能力、作品数量都远不及国外。
中国音乐财经:echo目前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会费吗?echo的用户付费和不付费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刘莙怡:对,我们的会员是不带流量包的,很多音乐库都是通过绑定流量包进行营销。我们的会员功能相对多样:支持用户离线收听,支持定时睡眠关闭,或者用户头像上会有一个小皇冠,类似QQ秀、充QQ会员、QQ钻石的购买逻辑和体验,推出这些功能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增强社区氛围,让更多用户喜欢这个社区,刺激用户去消费。
用户付费和不付费最大的区别在于:不付费的用户也能听歌,但听的没那么方便,比如定时睡眠关闭功能就要付费。而且我们的弹幕图片很漂亮,有一个专门的图片编辑团队,每首歌的图片都会专门设计,所以用户会看到echo上面所有推荐的图片都是非常好看的,不像其他平台乐库推荐的图,封面专辑是什么图就用什么。
好听的歌曲只有受众点播了才能有效传播,每一首歌的情绪都不一样,年轻人在听echo推荐的歌曲时其实并不懂这类歌曲的情绪,就像有一些人从来没听过爵士,除了图片就是标题的名字,如果这个图片很好看又很贴切,标题名字的关键词明确,年轻人会更愿意点进去听。
所以echo团队对图片的要求非常高,我们有时候会为很普通的用户传一首很普通的歌,而去重新设计一张图,可能会设计到凌晨两三点。一个普通人,其实对音乐的需求没那么强烈,不会每一首歌都点。但精美的图片会增加用户对音乐的喜欢程度,并且很多用户都希望能够下载图片,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会费收入。
中国音乐财经:你在创业初期也曾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这个过程是不是觉得挺艰难的,当时是什么感受?
刘莙怡:我觉得现在回想起来这些经历都是必然的,一开始创业不顺利是肯定的。哪怕不遇到那样的问题,也会遇到其他的问题。因为我没有真正上过班,年龄也小,缺乏经验,资金也不多,所以在那种情况下想去做自己的事情肯定会遇到困难。
但最重要的是克服了以后就一切OK了,有时候死磕一下就会挺过来。还有就是性别方面的原因,因为我是女孩子,中国毕竟是一个男权社会,就会有一些问题。但归根结底还是觉得自己能力不够好,才会遇到这些问题。
这是一个很好的过程,很锻炼人,如果我不经历那样的过程,我们公司可能会有比之前更难解决的问题。
中国音乐财经:echo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作为一个90后女孩,你是怎么做到的?
刘莙怡:说的俗一点,要对整个文化产业、对音乐行业有一颗责任心,真正希望这个行业能变好,当然我也想赚钱。我们整个团队的初衷都是觉得中国的年轻人能接触到的文化内容或音乐内容不应该只是这些。
当你想听一首外国的歌,看外国电影的时候,只能去各种各样垃圾论坛上去找,其实应该有一个更好、更合法或者更方便的平台,让这一代年轻人接触到全世界的东西,开拓年轻人的视野。
最让我开拓视野的是在美国读了4年大学,我发现中国人并不是不聪明或者没有才华,而是不知道好的东西应该是什么样的,因为很多人根本没有接触过。这是我一直以来觉得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所以echo整个团队的创业是基于一个崇高的信念,我们做这件事情不是为了养家糊口,因为我们都很年轻,做自己喜欢的,做自己觉得对的事情,有意义的事情。所以不会太担心结果不好或者其他方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