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主说:敢问路在何方?
关于猴年春晚,网友们都特别期待六小龄童老师,连桥段都设想好了:
“多想一到零点倒计时5,4,3,2,1!金门大开,六小龄童穿着战甲,戴着雉鸡翎,耍着金箍棒大喊一声:俺老孙来也~!”
然而昨天今天范主的小伙伴都在刷#六小龄童春晚被毙#的TAG↓↓
于是网友们炸了,纷纷到央视春晚导演的微博底下刷六小龄童六小龄童六小龄童六小龄童六小龄童六小龄童。网友们的观点总结起来就是“央视春晚竟然毙掉六小龄童老师,太没审美了好吗。”
还没去刷导演的范友们先别急着炸毛,范主要告诉大家的的是——爆料是假的。六小龄童在接受节目采访时表示,他并没有接到央视春晚的邀请。(有网友表示,春晚节目组太过分了,连请都不请人家,比毙掉还没眼光好吗╭(╯^╰)╮)
与高冷的节目组不同,六小龄童老师对于央视春晚的态度是:如果春晚栏目需要我,我一定会上。
虽然遗憾,但我们还有别的地方看六小龄童老师哒O(∩_∩)O比如央视戏曲春晚↓↓
拿什么成为最经典孙悟空
在许多70后、80后范友的心目中,六小龄童的孙悟空是无可取代的经典,永远的美猴王。能禁得起岁月的大浪淘沙留在人们美好回忆中的经典荧幕形象,又是如何练就的呢?
①勤奋刻苦钻研演技
“可电视猴王(86版西游记)究竟是什么样呢?他既不能是戏曲舞台上的孙大圣,又不能是生活中的人,更不能演成动物园里的猴子。困惑和无奈就像一只紧箍死死地套在我头上。”
——六小龄童
为了增加孙悟空的“猴气”,六小龄童在剧组里养了一只小猴子,还给它起名叫小庆,每天同吃同住,以小庆为师,观察模仿猴子的一举一动。孙悟空偷吃蟠桃那场戏,就模仿了小庆抓蝴蝶时的动作。每天仔细观察生活、思考表演,六小龄童的孙悟空当然惟妙惟肖。
演电视剧和戏曲表演是不一样的。戏曲主要靠肢体表演,而电视剧多少中景和近景,猴子化妆又无法做出过多面部表情,只能靠眼神(眼神老戏骨演技吊打小明星的重要原因,戴个美瞳乱瞪眼谁都会,可让人一秒钟出戏啊→_→)。
孙悟空火眼金睛,然而六小龄童却是个近视,400度近视+200度散光(摘了眼镜看啥都是雾霾版付费朋友圈),刚开始拍的时候因为看不清经常误伤对戏的人,搞得大家都怕怕的。
为了训练眼神,六小龄童早上长时间的看日出,练眼睛持久的看一个物体,最后练到可以盯着太阳20分钟不眨眼;白天有机会就看乒乓球的练习,通过看球的往返练眼神的速度;晚上在黑暗中盯着香的燃烧点,练习发现妖怪时眼神的力度。
才会有这眼神…
②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六小龄童能塑造出经典美猴王,除了个人天赋和努力之外,传承也是重要因素。章家从曾祖父那一辈就开始演猴戏,曾祖父人称“活猴章”,祖父的名号是“赛活猴”,父亲则是被称为“南猴王”的六龄童。四代同演美猴王,出身猴王世家的六小龄童,自然比旁人多一份深厚的底蕴。
六小龄童的父亲六龄童认为要创作出人们心目中的美猴王,单纯模仿猴子远远不够,还要探索他的内心世界,并在表演时将猴动作人格化。范主相信六小龄童也深受父亲的影响,探索孙悟空的内心世界,忘记自我,与孙悟空融为一体。
除了父亲,二哥章金星(“小六龄童”)对他的影响也是非常大。其二哥表演天赋极高,可惜,得了白血病夭折了。在医院的时候,他经常会和六小龄童讲《西游记》的故事。 范主曾看过六小龄童一个采访,兄弟之情感人至深:
二哥说:“我就要死了。”
我问:“死是什么意思。”
二哥说:“死就是你再也见不到我了。”
我问:“那要怎么样才能再见到你。”
二哥说:“如果你演成了孙悟空,你就能见到我了。”
父亲六龄童说“猴戏不姓章”,六小龄童在扮演孙悟空时也博取众家之长。他把郑法祥的棍舞和芭蕾舞的托举动作都融入到猴戏当中。
△郑法祥
还数次拜访动画片《大闹天宫》的创作者万籁鸣先生,就为了突破戏曲的局限性,演好电视猴王。
终于六小龄童将戏曲、武术、舞蹈、杂技、美术各种技艺融会贯通,一丝一缕融入到他的电视猴王表演中。连猴子都认可这位“大圣”。这张照片不是PS的,而是剧组在山上拍戏时抓拍到的场景。
逗逼与匠心齐飞
以前只喜欢六小龄童的孙悟空,只喜欢看老版西游记电视剧,但范主查过资料以后现在发现整个剧组都有逗逼天赋(● ω ●)
不要以为范主是只讲逗逼不讲深度的人,86版西游记能成为难以超越的经典,自是独有一份匠心。单纯缺钱而没有匠心的剧组,只能拍出雷剧吧……
86版西游记,开拍的源头就很搞笑:在有它之前,央视放过一版日本拍的西游记,然后被观众抵制了,因为比较崩,唐僧是女的……于是央视决定,西游记什么的,我们自己拍一版!
《西游记》这个IP(憋说话,让范主赶个时髦),妥妥的魔幻巨制。可上世纪80年代的剧组要钱没钱,要技术没技术(魔幻题材都是要加很多特技的嘛,但我国当时的特效水平低得可怕→_→),连摄像机都只有一台。怎么办?条件不够,脑洞来凑!
脑洞总方针——土洋结合,扬长避短。
脑洞①:实景拍摄。
现在拍魔幻巨制,一块绿布,加些布景就能搞定。当年的技术水平和资金都不够烧特效的,于是导演开脑洞,采用了实景拍摄手法。国外拍西游记虽然特技强,但没有我们的山水风景和文化底蕴。所以导演用真山真水打败其他海外版本,在真实的环境中一边拍西游记,一边展示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名胜古迹。
这种看似游山玩水的方案,当然遭到了强烈的反对,但导演杨洁坚持住了,顶着压力实景拍摄西游记。
脑洞②:超级系人肉摄像
剧组穷啊,前面说了只有一台摄像机,坏了都没备用的。没有移动轨也没有升降机,可孙悟空上天入地的,摄像得跟着呀,于是就弄了块大木板和滑轮,摄像坐椅子上,十几个人手动把摄像往上拉,为了减少镜头晃动,还得屏住呼吸(范主为他们鞠一把辛酸泪)
至于高大上的航拍,则是到处求空军,最后终于借来一架洒农药的飞机,把摄像绑在飞机肚子上完成的。
脑洞③:染色的白龙马
大家都知道唐僧骑的是白龙马,可剧组最开始在南方找不到白马,于是脑洞一开,把一匹红马刷成白马。可是天要下雨,唐僧要过河,“白马”一沾水就掉颜色……
后来总算找着白马了,然而并不威武雄壮:“找来一看,特别小,个头和一头驴差不多。唐僧骑上去,脚都快到地上了(范主已经有画面了),骑这匹马的时候只能拍远景。”
脑洞④:一人分饰多角
老版西游记的演员,一个顶上好几个。反正西游记里净是妖魔鬼怪的特殊化妆,一人演好几角色省劳务费~六小龄童除了孙悟空,还演了中年道士、小喇嘛、元始天尊和老妖婆。
不是演员的也被拉来跑龙套。比如制片副主任李鸿昌,一口气客串:渔翁、黑狐精、多目怪、驿丞、大臣、接引佛祖,客商。
就连设计特殊化妆的造型师,都演了一回金顶大仙。
脑洞⑤:用生命吊威亚
孙悟空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神仙妖怪也飞来飞去。然而条件所限,剧组的威亚都是去香港取经才一知半解怎么用的。为什么是一知半解?因为摄像王崇秋说当年他们去无线台和亚视台取经的时候,好多东西不让看,连威亚服的照片都是他们偷拍的,只好回来自己琢磨。
其实范主觉得这个算作脑洞有一点牵强,脑洞是小,拼命是真。在不成熟的技术条件下,吊威亚是件玩命的事。师徒四人吊威亚时都摔过,每次吊完如果没摔伤还要互相击掌庆祝一下。六小龄童就曾经因为威亚钢绳断裂摔成粉碎性骨折。
和现在拍电视剧演员片酬占大头不同,《西游记》的预算主要花在服装、道具、 置景等方面,劳务费是很低的。导演说:“猴子、猪八戒是90元,唐僧、沙僧少个20元,工作人员有拿30元的。”导演自己也是拿90元的最高一级劳务费,但这几十块的劳务费,还是按集给的。西游记5年多6年才拍了25集_(:з」∠)_老一辈文艺工作者们真的非常值得尊敬。
-------彩蛋时间-------
今天的彩蛋非常有意思(*^__^*) ,是挂在六小龄童家中显眼位置的一幅字画。
上联:重振花果山
下联:复兴水帘洞
商务范出品,资料来自纪录片《父子美猴王》、《档案》、《口述》,图片来自豆瓣电影、|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微信公众号『商务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