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财联社 记者陈靖
2020年11月9日至11日,第三届格林威治经济论坛(GEF)以数字化的形式在网络上召开。天风证券作为首家湖北金融机构受邀出席活动,公司副总裁、天风国际董事局主席翟晨曦作为少数几位中国籍金融专家,在分论坛上就新冠疫情对中国投资前景的影响、中国资本市场新机遇等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翟晨曦与桥水基金创始达里奥、亚马逊董事会成员卢英德等参与论坛
翟晨曦与国际嘉宾探讨展望全球经济新局势
11月11日下午,在结束格林威治论坛后,翟晨曦也接受了财联社记者的采访。以下为翟晨曦主要观点:
1、当前中国疫情基本得到了控制,经济在有序恢复中,基本面良好,从中国资本市场开放力度来看,现在是世界投资中国最难得的机会。
2、天风证券积极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未来公司一方面通过强大的研究能力对海外输出基于中国市场深入研究和分析,另一方面将基于海外客户特点提供一揽子的订制服务。
3、天风国际已基本建成港区全牌照券商,以咨询、资管等业务为依托,积极协同国内各业务条线,致力于打造国际化投行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面向全球市场的专业金融服务。
4、未来,投资者普遍认为人民币还将有较大升值空间。伴随人民币逐渐升值,还将有更多海外资金流入到中国市场。
5、中国金融资产正在逐步成为主流金融资产之一。数据显示,中国股票和债券海外投资人持有的占比不到5%,但全球其他主要国家例如美国、欧洲、日本等,海外投资人占当地投资比例达30%以上。因此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金融市场体量要达到相匹配的体量,增长空间大概还有200%以上。
Q1:在新冠疫情和全球经济博弈等不确定下,国内投资机会如何?
翟晨曦:当前中国疫情基本得到了控制,经济在有序恢复中,基本面良好,这些都在吸引着海外投资者的目光。不管是从中国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的增长空间,还是中国资本市场开放力度来看,现在都是世界投资中国最难得的机会。
Q2:中国对外开放脚步加快,天风证券等国内机构如何更好地“走出去”?在本土市场上如何与外资机构竞争学习?
翟晨曦:今年天风证券提出打造“精英化、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一流券商”的战略目标。近年来,为更好地服务国内企业“走出去”,引导海外资本“走进来”,天风证券积极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
2016年,天风证券在香港设立天风国际,作为天风证券“国际化综合金融集团”重要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天风国际以咨询、资管等业务为依托,积极协同国内各业务条线,致力于打造国际化投行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面向全球市场的专业金融服务。未来天风证券也将再接再厉,加快国际化业务布局,进一步提升综合实力,满足客户全球范围内的综合金融服务需求。
我们要打造立足香港、放眼全球、连接中外资本桥梁,成为海外投资中国的新时代服务专家。
Q3:在疫情及地缘政治关系背景下,国际机构对2021年世界经济发展预测持有哪些观点?国外资本对中国市场和资产配置方面看法如何?
翟晨曦:相对于中国而言,海外一直未从疫情的阴霾中走出。所以海外投资者一直非常关心今年年末至明年年初疫苗能否进入到临床普及阶段,这也将决定未来投资路径以及投资领域。
参加本次论坛的经济学家以及众多投资者,都十分关注中国市场投资机会。因为今年以来,中国市场相较于全球或不是上涨最多的,但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人民币升值空间较大,投资者普遍认为人民币还将有较大上升空间;二是,伴随人民币逐渐升值,未来还将有更多海外资金流入到中国市场来。因此,无论是股市或债市,投资者比较关注的是中国市场还能否容纳更多的投资者和资金;三是,十四五规划发布后,中国市场还能否有更多的经济增长点。
Q4:目前各类海外机构均看好中国的发展前景,不少资金已经开始涌入国内,这对国内的券商而言有哪些发展机遇?
翟晨曦:机会特别大。
首先,海外机构非常不了解中国,中国金融机构要走出去。其实中国金融资产正在逐步的成为主流金融资产之一。数据显示,中国股票和债券海外投资人持有的占比不到5%,但全球其他主要国家例如美国、欧洲、日本等,海外投资人占当地投资比例达30%以上。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金融市场体量要达到相匹配的体量,增长空间大概还有200%以上。所以海外投资人对中国的核心资产,包括股票、债券高度关注,其中今年债券的净买入量是去年的两倍。
第二,除在研究上让海外机构了解中国的企业、中国的金融市场、中国的经济政策以外,还得让服务好进来的海外机构。
例如海外投资通过沪港通等渠道进来,但目前国内这一套交易体系与海外交易体系仍有很大差异。作为主要的经纪商或者服务商,需要给海外客户提供一揽子服务,包括研究、交易、衍生品的配套以及订制服务等,中国本土金融机构还有很大的空间去改进和提升自己。
Q5:中美在新冠疫苗,还有新药品的研发投资上有没有进一步的合作?
翟晨曦:首先,从国家角度讲,疫苗研发是国家战略。因此,无论中美,甚至是欧洲发达国家都将有属于独立的国家发展战略。
其次,在商业合作领域,合作无国界,我相信不同国家的医药集团仍然会在这个层面拥有很好的合作。
我认为今年年末甚至明年初,全球疫苗就将普及,那么全球经济也将有一个反弹出现。
来源:财联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