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记者 顾嘉琪 记者 方卓然 黄景源
2020年11月12日上午,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在上海世博中心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会议上,习近平高度肯定了浦东开发开放3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并对浦东在更高起点上推进开发开放作出了重要部署。
这番重要讲话在上海获得了热烈反响。
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数控机加车间钳工组组长胡双钱说,上世纪八十年代,上海老百姓都有一句口头禅:“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套房。”
而在短短三十年里,浦东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亲眼见证了首架C919大型客机在浦东基地的厂房内实现总装下线,又从浦东机场第四跑道腾空而起、飞上了祖国蓝天,ARJ21飞机一架接着一架地交付出去,越来越多客户信赖我们的飞机,一条条航线被开通,当我看到新闻上说乘客爱坐我们飞机,我感到无比激动和自豪。”胡双钱告诉记者。
30年前的浦东,或许是芦苇荒滩烂泥渡,听取蛙声一片;而今天的浦东,已经能造芯造星造飞机,看清纳米世界了。

浦东新区区委常委,区政府党组副书记、副区长姚凯在大会后也发出了同样的感慨。他表示,自浦东开发开放后,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从1993年的15平方米提高到42平方米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从1995年的2.85平方米提高到的12.9平方米。
姚凯还表示,未来的工作中将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优化生态环境,构建更美的城市生态肌理,使浦东的天更蓝、水更清、岸更绿,让市民百姓享受更美好的生活。
浦东新区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吴强关注总书记在讲话中对浦东未来发展提出的5个要求。吴强认为,把全力做强创新引擎、打造自主创新新高地作为第一个要求,是党中央对未来浦东发展作出的新指示。
“未来30年就是要抓住人才这一关键,吸引更多的科学家、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者到浦东来,让他们有事业可干、有房可住、有书可读,要能引得来、留得下、留下乐。”吴强说。
中国科学院院士,药物学家,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原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原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陈凯先也认为浦东后续发展应抓住人才这一关键因素。
陈凯先指出,上世纪90年代,张江的科技创新基础几乎是空白,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张江现在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药谷”。张江生物医药领域乃至整个科技领域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党中央英明决策,得益于改革开放,得益于浦东在吸引人才、激励创新等方面的政策引领和生态营造。

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袁涛表示,张江集团作为科学城建设主力军、新兴产业组织者,在完成总书记讲话中提到的做强创新引擎这一使命上,更是责无旁贷。
他透露,张江集团将加快提升张江人工智能岛、张江机器人谷、张江细胞产业园等特色园区的产业能级;加快推动田志刚院士NK细胞项目、杨广中教授纳米机器人等代表世界前沿科技水平的重大项目落地张江。
针对讲话中多次提到的“要更高水平的开放”,浦东新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局长,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黄玮认为,浦东要加大文化开放。
黄玮指出,浦东一方面可以利用东岸滨江的空间优势,加快规划、建设、投用一批高水平的公共文化空间,如上博东馆、上图东馆、上海大歌剧院、浦东美术馆等,打造“世界会客厅”。
另一方面,浦东还可以利用自贸区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引进文物拍卖企业、演艺经纪机构和数字娱乐企业,并通过外高桥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实现文化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更好向世界展示中国理念、中国精神。
浦东新区塘桥街道党工委书记朱洪明表示:“总书记在讲话中特别强调要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要求把群众的安居、宜居放到首位。对此,我们将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大力推进‘家门口’服务体系、‘15分钟服务圈’、美丽家园、‘三口一视界’建设,打造更优社区服务。”
浦东新区周浦镇党委书记吕东胜认为,应多关注旧城改造、加装电梯、幼托服务、老年助餐、慢行步道登等方面,让广大老百姓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浦东新区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区企业服务中心主任蒋红军指出,浦东新区的“一网通办”与浦东未来的建设有相通之处。他表示,自己将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通过制度创新、服务创优来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真正解决人民群众的切身需求;紧扣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发展新格局,以老百姓的感受作为改革成效的第一评价标准,进一步深化“一网通办”。

临港新片区党工委书记表示,作为习近平总书记交给上海三项新的重大任务之一,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正在全力推进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大力度的全方位高水平开放。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进一步推动改革创新、扩大对外开放,指明了工作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他表示,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五个重要”战略定位和目标要求,把握好新发展阶段特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构建和服务新发展格局,科学谋划“十四五”规划,聚焦投资、贸易、资金、运输、人员从业和数据跨境流动等重点领域,发挥好自主改革、自主创新、自主发展的作用,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主动参与国际经济治理,加快探索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不断加大压力测试,不断拿出更多突破性、引领性的改革创新制度和实践成果,为国内提供上海经验、临港路径,为国际提供中国智慧、上海模式。
同时,他表示,临港新片区还将打好“特殊经济功能区”和“特殊综合保税区”两张王牌,带动长三角深度融入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全面强化“四大功能”,努力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国际科创中心、国际消费中心的重要承载区。

在浦东开发开放的三十多年中,一批企业也参与了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的历程。
浦东开发开放30年来,隧道股份在服务浦江两岸互联互通和浦东城市开发建设的进程中不断发展壮大。时至今日,隧道股份已建设了连接浦江两岸的绝大多数越江隧道、参与了浦东的每一条的轨道交通和快速路网建设,深度融入了浦东城市开发建设的全过程。
“今天,习总书记重要讲话中关于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把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的重要指示要求,更为隧道股份服务城市、转型发展指明了前行的方向,令人倍感振奋!” 隧道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焰表示。
他说,隧道股份作为全国第一家将全寿命周期运营管理模式应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全过程的国有企业,将牢记习总书记要求,充分发挥基础设施规划咨询、投资、设计、建造、运营核心优势,集成市场中最优质的资源,为城市、为市民提供更优质的基础设施“全寿命周期服务”。
张焰表示,隧道股份也将永葆拼搏奉献、争创一流的企业本色,勇于担当、敢为先锋,把在浦东开发开放进程中积淀的城市建设运营经验输出到长三角乃至全国更多城市,为服务改革开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体现应有的担当、做出应有的贡献。
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常兆华说:“在回国之初,我并未因浦东的工作环境落差之大而逃离,浦东也并未因一个海归创业者带来的不是一个世界500强企业而冷落我,更没有因高端医疗产业当时的冷僻而放弃对微创医疗的扶持。”
微创公司从自创立以来,22年专注于自主创新和高强度投资研发,目前已拥有专利(申请)近5000项,成为一家拥有70多家实体子公司的跨国医疗器械集团。
微创医疗的发展不仅仅是国内高性能医疗器械发展历史的缩影,在一定程度上,也印证了浦东近年来非公企业、民族品牌发展、转型、壮大的轨迹。
常兆华还表示,在未来的日子里,微创医疗将以习总书记对浦东今后发展的指示为鞭策,坚定自主创新的信念,坚持全球协同创新的理念,勇闯科技创新无人区。
第三次参加进博会的普华永道,也是浦东开发开放的受益者之一。浦东开发开放伊始,普华永道就在浦东注册落户,全面见证和全程参与了浦东新区30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
普华永道上海主管合伙人黄佳对界面新闻表示:“很荣幸作为专业服务机构的代表受邀出席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习近平主席在大会上的讲话令人振奋。”
黄佳说,普华永道对浦东、对上海、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将继续与浦东一路同行,引领深化改革开放,将服务浦东的经验赋能全国和全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