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中超,从备战开始,就闻到了一股人民币烧焦的味道。河北华夏签下了热尔维尼奥,江苏苏宁签约拉米雷斯,上海申花和瓜林眉来眼去,整个中超,都处于一种躁动中。
买买买,向巴西,向欧洲,所以,一位经纪人在为江苏苏宁打抱不平:“树大招风,一有消息传出,各种抬价方法便应运而生。”咦,奇怪了,若论“树大招风”,中超有谁能比得上广州恒大呢?
2016年,广州最寒冷的冬天,这似乎也让广州恒大进入了缄默期,虽然根据可靠消息,他们正在运作一名大牌球员的加盟,然而即使这位传说中的大牌能加盟,但无论是外援还是内援的引进,有一点确定无疑,今年转会市场上支出最大的,不是广州恒大——而后者,过去依靠五个赛季正是依靠每年最昂贵的转会支出,成功地打造了一支在中超处于压倒性的球队。
那么2016年,广州恒大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资本市场的运作
对于已经在新三板挂牌的广州恒大淘宝俱乐部来说,2016年,他们更加看重的是如何在资本市场上的领先,从而拉大和其他俱乐部的差距。
如果说恒大在战绩上用压倒性的优势,从而吸引了很多俱乐部效仿的话,那么在资本市场上的运作,恒大的做法更是掀起了一股浪潮——连最“不屑于”向恒大低头的北京国安,最终也用入股的方式向恒大“致敬”。
2010年用一亿接手已经降入中甲的广药,五年时间,让广州恒大成为中国足坛实力最强,知名度最高的第一品牌。这里面的过程和故事,无需赘言。
高投入,高产出以后,在资本市场运作上,他们又领先了一步。
他们战略性的关键一步,是在2014年引入了马云的阿里巴巴集团,12亿,50%的股权,这也让中国的俱乐部,除了转让以外,第一次有了清晰的估计。24亿,2014年的恒大俱乐部,就值这个价。
当时的这个价钱,让外界咋舌,凭什么?一个中国的俱乐部而已,值这么多钱?马云的投资,到底看中了广州恒大哪一点?
其后,谜团逐渐解开,首先,恒大在新三板挂牌,这是他们在资本市场上的又一步。而在2015年11月26日,一向冷清的新三板交易系统撮合了一笔大宗交易,广田股份以40元/股的价格认购广州恒大淘宝足球俱乐部有限公司定向发行的普通股375万股,认购总金额为1.5亿元,持股比例在0.85%至0.99%之间。
虽然这个交易看起来有那么一点别扭——简单来说,以装饰建材为主营业务的广田股份的最大客户就是恒大地产集团,他们是上下游企业的关系。但“关系户”的身份不影响市场的认同,广田股份的认购,意味着恒大淘宝俱乐部在新三板的估值已经达到150至180亿左右,他们成为全球市值第四的职业足球俱乐部,而短短一年间,马云投入的12亿,一年便为其带来48亿元的增值,整体市值为原先5倍。
多么划算的一次投资啊!既然有榜样在前,这种引入战略投资者分享股权,在资本市场上运作的案例,便忽如一夜东风,梨花盛开。
最典型者,莫过于北京国安。2015赛季收官战,恒大在工体,两球完胜国安,不仅中超五连冠,而且让众多的国安球迷倒戈,他们把矛头直指国安的管理层,你们在挥霍我们的忠诚!
最终,坚守了20年的中信国安决定换个活法。他们决定转让股份,50%,20亿,最终乐视入股,国安也更名为北京乐视国安队。而此前,苏宁5亿收购舜天,石家庄永昌谋求转让一半股份,可以预见,未来,这种趋势还将会持续,这股收购潮,转让潮,“始作俑者”为恒大,恒大的做法表明,在中国如此庞大的市场,作为稀缺资源的职业足球,本来就应该拥有光明的前途,作为回报,动作最快,思路最清晰的广州恒大,将是这股浪潮中的
受益最大者,“钱”景最为光明者。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种种的先人一步,种种的夯实加固,可以让恒大在中国足球的领先地位领先多年。正如棋道一样“以围地为归宿,但必以取势为根本。势高则围广,势卑则围小。”恒大的领先,终究是一种管理和观念上的领先。这种领先,还在于,当别人还在模仿的时候,恒大已经开始在下一个点着力。
从竞技上说,恒大遭受的挑战越来越强烈——光从投入上说,这几年恒大的投入,在中超已经很难说是独步群雄,所以,去年恒大一直陷于苦战中,缺兵少将,中途换帅,仍然能夺取双冠王,不能不说是,他们依靠的是几年时间累积下来的“老本”,才终于在艰难时世中焕发容光。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作为冠军强队,遭受的挑战和困难终究会越来越大。他们敢于把埃尔克森卖给中超重要的竞争对手上海上港,但如果没有后手,这种“削己资敌”的做法将会带来极强的隐患。
当然,卖掉埃尔克森,也有强烈的套现意味——对于恒大来说,除了在战绩上继续要巩固自己的霸主地位,他们今年非常重要的一个目标是实现盈利,因为这是为了真正的上市作准备。
曾经有人算过一笔账,卖掉埃尔克森、赵旭日、李帅三人,就为恒大带来了近2亿的收入,加上胸前广告价格的大幅飙升,门票收入,球迷商品收入,中超版权,恒大淘宝俱乐部可以达到10亿收入,届时,恒大完全可以实现盈利目标。
因此,恒大去年底在增发路演时,并非吹水,而是基于较为科学的预测,给出了收入达到10亿这样一个目标。如果恒大真的得偿所愿,你不得不感叹这个俱乐部的管理能力,仅仅用了六年时间,就可以实现财务的基本平衡,走完了不少俱乐部几十年的路程,这无疑是一个壮举。
不过,这其中最大的变数就在于门票收入。过去三年里,门票收入与球队的成绩呈现极高的相关性。而且变化系数大的惊人。或者说明白了,进入亚冠决赛和不进入亚冠决赛,对恒大的门票收入是决定性的——毕竟去年一场亚冠决赛,就给恒大增加了一亿的收入。
因此,成绩始终是王道。恒大要在2016要实现10亿的收入,门票收入必须实现稳定。因此,2016赛季,恒大仍然要在亚冠高歌猛进。
如果真的能实现这个目标,其意义比恒大在竞技领域上的成功更甚——一支高投入的冠军队伍,还能实现盈利,这在中国职业足球历史上,是破天荒的首次,届时,是否有更多的俱乐部会揣摩,恒大到底是如何实现盈利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