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大街上,你是不是经常会看到很多卖“贡茶”的小店?冬天,总想去买一杯热乎乎的贡茶喝。说起贡茶,很多人都认为那就是一种奶茶,但其实,“贡茶”原本是指中国古代专门进贡皇室,供帝王将相享用的茶叶。
茶叶在我国已有几千年历史,但作为“贡茶”出现,却是源于周武王。
《华阳国志之巴志》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巴蜀作战有功,册封为诸侯,作为封候国向周王朝纳贡的有“土植五谷……茶……”。武王伐纣,巴蜀以茶等物品纳贡。这种现象具有极为明显的政治色彩。纳贡,即意味着君臣关系的确立。
茶,由此开始成为一种贡品。
“贡茶”名号的出现,使得茶叶的身份好像上升了一个等级。但其实,贡茶制度是历代皇朝强加给茶农百姓的一副沉重枷锁。
虽然,历代皇朝对贡茶品质的苛求和求新的欲望,迫使历代贡茶不断创新和发展,因而促进了制茶技术的改进与提高。从某种意义上说,贡茶的发展为中国名茶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但是,制造贡茶,无论是土贡,还是官营的贡焙,都是对茶农的残酷剥削与压迫。贡茶制度实质是一种变相的“税制”,从茶业者深受其害,对茶叶生产的发展不利。这是贡茶制度的消极作用。
从西周到清朝,贡茶的存在已有3千多年。当代,封建帝制虽然不复存在,但人们对古代御可贡茶的文化的喜爱促使茶艺师不断进行对贡茶茶艺探究和创新。贡茶,还在以新的方式继续发展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