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想从创业的角度来和大家聊一下,2016年,乃至更远未来的创业形势怎么样。
我先用一句话来表达一下我对2016年创业形势的看法:整体偏悲观,局部很乐观。
为什么说整体偏悲观呢?
首先是基于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我看到一则报道,说2016年多个地区下调了GDP增速目标。
这反映了政府的一些无奈,也表明了政府的一些决心。
无奈的是,我们的经济增长的确到了一个拐点,增长渐显乏力。
内需、出口和投资,这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由于人力资源成本增高,出口的影响最大,而内需的增长不足以替补出口乏力带来的空缺,目前唯一能依靠的,就是投资。
所以,在2016年,和基础建设相关的传统产业,日子可能相对过的好一些。
但说实话,这对于草根创业者来说,似乎有点遥远,沾不了太大的光。
总体而言,大多数企业将面临比2015年更大的生存压力。
各地下调GDP增速目标,也显示了政府的决心,什么决心呢?
转型!
下调GDP增速目标,一方面为政府职能转变提供了良机,未来对于官员的考核,将不再以GDP为最重要的指标;另一方面为产业升级提供了空间,一些落后产能的企业将被逐渐淘汰。
传统的生产制造行业,刚起步的创业者,就不建议再进入了,几乎已经饱和。未来这些行业的竞争,将不再是粗暴的价格竞争,而是创新、品牌、质量、信誉等高层次的竞争,如果你身处这些行业,建议做长远打算,深挖细耕,重点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实力,从各个方面和那些低端的小伙伴撇清界限。
为什么局部很乐观呢?
既然转型,就有新机会出现,一些符合社会发展趋势,低碳、低污染、低能耗、绿色健康、高附加值的产业,将会获得更大的政策支持,机会将会更大。
不要和趋势作对,中国的食品安全总会被解决,污染问题迟早要干掉,我们头顶的雾霾早晚会消散,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只是时间问题。
先让市场自行解决,如果解决不了,政府一定会出手。
一旦国家真正下决心去做的事,绝对可以做到,原来之所以没解决,不是办不到,只是不想办。
未来留给创业者的空间,主要集中在服务行业,我国的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当中所占的比重,还远低于发达国家,这里蕴含着很多机会,相对而言,创业成功的概率会大一些。
坦白说,中国的服务业也是鱼龙混杂,水平参差不齐,绝大多数也都是聚集在低端,甚至还有坑蒙拐骗的现象出现。
但是我坚信,这种状况会发生改变,虽然未必在2016就能见到效果,但在未来5年、10年,我们看到的一定是另外一番景象。
这个判断基于一个非常朴实的道理:傻子被骗多了,也会变聪明。
总是以投机取巧的手段赚钱,虽然可能短期获得暴利,但长期来看,其实这种赚钱方式非但令人厌恶,而且从自身来说也十分苦逼。
典型的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前些日子,知乎网站出了一件大事——诈捐,可能很多人都知道,不知道的可以百度一下,现在怎么样?那哥们已经进去了。
做生意时间长了,就会明白一个道理,真正的暴利,其实就是诚信!
另外一个原因是,移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高度发达,会把那些不诚信的商家拔光了大白于天下,比如去年的青岛大虾事件。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诚信经营在未来不再是一句商家应付消费者和自欺欺人的宣传口号,而将成为一种真真正正的核心竞争优势。不诚信的后果,就是以难以想象的代价去补偿。
越小的生意,越要诚信经营,服务行业,尤其如此。
前段时间,一个朋友的朋友经营的一家餐馆倒闭了,朋友问他是什么原因,他自己都不知道,只是说现在的客人太挑剔了。
后来我偶然在百度贴吧里面看到一篇关于他餐馆的帖子,看上去是一个顾客发的,写的很详细,从饭菜口味到服务态度,甚至到餐馆装修布局,挑了一大堆毛病,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不满和抱怨,帖子下面有七八页的回复。
我没有到其它地方去找,比如一些本地论坛、微信朋友圈、微信群、QQ说说、QQ群等等,相信也存在类似的情况。
你的任何一点毛病,都会通过社交网络被无限放大,最后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当然,社交网络是把双刃剑,既能让坏人无所遁形,也能让好人获得好报,一家诚信经营,质量可靠,服务无可挑剔的企业,也会以正面形象在社交网络上被传播。
再来聊一下互联网创业。
互联网这个风口实在是太大了,足足刮了二十多年了,而且至今还在刮。
互联网让大批穷屌丝一夜间逆袭成为中产阶级,甚至成为亿万富豪,每每富豪榜的发布,互联网科技领域的富豪,都是批量出现,风头已经超过了房地产。
有时候我就在想,假如再过10年,互联网创业浪潮过去了,下一波会是什么?
可能是人工智能,可能是生物医药,可能是物联网……
但无论是那一拨浪潮,有一点几乎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个人创业的机会不会像互联网这样大,这样多。
互联网创业之所以如此火爆,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创业的成本极低,一个程序员,凭一人之力在电脑上敲几段程序搞出一个软件,就能让自己发家,这是草根创业最疯狂的年代。
此处应该举个例子。
2004年,华裔女婿美国人扎克伯格编写了一个程序,建了一个照片分享网站,上线即获得年轻人的极大欢迎,网站访问量爆炸式增长,昨天我看到一则新闻,知名财富评估网站Wealth-X公布了全球50强富豪榜单,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以净资产428亿美元排名第八。
顺便说一下跻身这个榜单的中国富豪,他们分别是:
亚洲首富王健林,净资产292亿美元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净资产265亿美元
香港首富李嘉诚,净资产195亿美元
地产巨头李兆基,净资产185亿美元
腾讯创始人马化腾,净资产171亿美元
小米创始人雷军,净资产144亿美元
我实在想不出未来还有什么样的机会,可以让草根创业者上演如此波澜壮阔的创业神话。
未来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生物医药,还是物联网,还是别的什么大趋势,都需要大量资金才能玩的转。
你再牛逼,搞生物医药能缺实验室吗?人工智能也好,物联网也罢,都需要众多研发人员携手合作才能搞定,根本不是一个人穷屌丝能干得了的,没有雄厚的资金作为后盾,想都别想。
所以我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创业宜早不宜迟,再过10年、20年,草根逆袭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各个产业都将趋于成熟,出现颠覆者的可能性越来越低,创业的风口将被彻底关闭。
奔跑吧,创业者,在未来的日子里,每一天都比明天有更多的机会和胜算。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传统行业,做精做细;网络创业,跑马圈地。
这篇文章其实已经写完了,在推送之前,我突然想到了一件事,写在最后跟大家分享一下。
前不久,万达集团宣布,计划投资100亿美元在印度的哈里亚纳邦建设万达产业新城,打造世界级综合性产业园区。
看到这个消息,我的第一感觉是,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真的走到尽头了,大佬们都纷纷抛弃转投海外了。
想要知道未来经济趋势,其实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就是看那些牛人都在干什么?
是牛人,不是吹牛的人!
评论